第80章 最後的摩尼教徒【三】
字數:3866 加入書籤
雷震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匠人,隻因為家裏兄弟得罪了一個搜集“花石綱”的朱巡檢,就被害得家破人亡。
他參加方臘起事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報仇雪恨,可笑的是等到他有人有刀,那個巡檢卻逃的無影無蹤。
他聽說了聖公歸天的消息,心裏完全接受不了。
為何像朱勔那樣的惡人能夠榮華富貴,朱巡檢這樣的走狗可以為所欲為。
大宋朝廷如此殘暴卻能d勝聖公這樣的好人,窮苦百姓就該死嗎?
他本來想著一壺毒酒就跟著聖公去了,可是想到老爹死前渾身是血,握著自己的手囑托一定要報仇的樣子,他又不甘心如此死去。
正在猶豫的時候,宋軍已經攻了過來。
聽說那個楊無敵倒是一個好人,要是投降了事情是不是還有什麽轉機?
楊元嗣哪裏知道他有這麽多的心理活動?
“既然雷統知知道有地雷,想必肯定有破解的法子。”
楊元嗣又往前走了三步,氣勢逼人。
他前世也見過很多銷售方麵的大佬,也算有一定的氣場。
穿越過來才發現,這個時代的人,身份地位高了以後,那種權力帶給人的氣勢更加強大。
畢竟現在他一句話就可以決定無數人的生死,想低調都不行。
在雷震眼中的楊元嗣就是這個霸氣側漏的形象,他還沒有提什麽要求,雷震心理防線就崩潰了。
萬一楊元嗣踏上了地雷,今天睦州城內的叛軍能夠死個痛快就算是好結局了。
雷震急忙放下了手中的火折子,命令身邊的隨從趕快過去排雷。
埋設地雷的時候都有暗記,那些隨從也都是行家,不到一炷香時間就將地雷排了個幹淨。
楊元嗣看到這種情況,更是信心十足,他一直走到雷震身邊,按著他的肩膀,低聲說道:“你有什麽要求,隨後再跟我說。”
他轉過頭對著宋軍大聲說道:“雷統製為了全城軍民的性命,決定投誠,所有放下武器的人,都不再受到傷害。”
雷震這時候如同木偶一樣被楊元嗣擺布,楊元嗣的親兵一擁而上,將他腰間的竹管也解了下來。
睦州也有一座大倉庫,裏麵也是堆滿了金銀,楊元嗣將吳用叫了過來,囑咐他清點數量。
晚上他將雷震叫到府衙之內,又將所有的親信將領們集中到一起。
雷震已經將自己的故事告訴了楊元嗣,楊元嗣卻讓他當著大家的麵再講一次。
聽完了雷震的故事,眾人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楊元嗣問韓世忠,“你知不知道今天讓你趕著過去趟雷的人,有多少是這樣的人?”
韓世忠本來對於自己的做法就沒有什麽深刻的悔恨。
這時候聽了雷震的故事,又想起了自己在西軍中受到的委屈,也有了很深的感觸。
他抬起頭,誠懇的說道:“主人,小人這次是真的錯了。”
楊元嗣點了點頭,說道:“戰場上隻要是敵人,那麽就容不得一絲的心軟。”
“但是普通的百姓和俘虜,我還是希望你們有些憐憫之心,咱們出征不是為了殺人越貨,是為了天道正義。”
楊元嗣知道自己這麽說也有些冠冕堂皇,不過在潛移默化之中,他有信心將自己的隊伍變成一支具有起碼道德觀念的部隊,而不是一群隻知道屠城搶掠的野獸。
雷震聽了也覺得這個楊無敵給人感覺很值得親近,果然如同傳說中的那樣武藝高強,仁厚又講義氣。
楊元嗣又對花榮說道:“雷兄弟說的那個什麽朱巡檢,你去查他的行蹤底細,半年之內就要結果。”
花榮點了點頭,說道:“不用半年,三月之內給主人消息。”
雷震雙目流淚,跪在地上哭道:“要是能給小人報了這血海深仇,這條命就是指揮使的了。”
楊元嗣將他扶了起來,勸慰道:“既然你能夠棄暗投明,就先在我帳下效力吧,將來也圖個封妻蔭子。”
等著天色放晴後,雷震帶著楊元嗣參觀了他的火藥倉庫,楊元嗣也吃了一驚。
這家夥真是有一個軍火庫,裏麵有上萬支火箭,那種簡易的地雷和手拋的火藥更是不計其數。
隻要提到火器,雷震的眼睛立即就亮了起來,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楊元嗣關於火藥隻知道“一硫二硝三木炭”,不過這已經使雷震大為吃驚,頓生知己之感。
他實驗了無數種配方,楊元嗣說的這個確實是能夠發揮火藥最大的爆炸威力。
大宋朝廷的火器一般是以燃燒為主,考慮的是火藥的燃燒能力,不以爆炸殺傷為目的。
雷震卻反其道而行之,喜歡研究火藥的爆炸殺傷力。
楊元嗣很慶幸自己是在雨天發動的進攻,要不然雷震的這些火器肯定能給宋軍造成巨大殺傷。
他甚至能夠想到如果在預設的戰場埋上地雷,那麽即使是金軍的鐵浮屠也會損失慘重。
這雷震可真是上天賜予自己的寶貝啊。
這個時候天色已經放晴,楊元嗣囑咐雷震一定要將這些火器好好保存,避免失火。
雷震笑道:“這個請指揮使放心,小人就是靠這個吃飯的,自然小心。”
楊元嗣也啞然失笑,自己純粹是外行指導內行。
吳用已經將睦州城內的財物數目清點完畢,有五十多萬貫,還有十多萬的絹布,金銀也有一萬多兩。
楊元嗣知道這些存貨遠遠超過了一座州府的存量,肯定是從別的州府掠奪而來的。
他按照老辦法,財物庫存封印起來,減三折報給童貫。
晚上照例安排酒肉,大犒三軍,敞開了吃。
劉光世跟王淵說道:“都說神武軍悍勇不畏死,如果有這個待遇,咱們西軍也能全部變成精銳。”
王淵看著拿著酒肉歡呼的軍卒,輕聲說道:“恐怕很難。”也不知道他說酒肉難還是成為精銳難。
現在擺在宋軍麵前的難題就剩了幫源洞的方臘殘部了。
楊元嗣還有一樁心事,不知道辛興宗和楊惟忠他們在鳥愁澗到底怎麽樣了。
正好現在雨停了,他派出花榮分散二十幾隊哨探前出偵察。
呂師囊號稱方臘軍中的智將,這種人如果能夠投降最好,要是頑抗到底,倒是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