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瓜步夜話【一】
字數:3972 加入書籤
從楊元嗣穿越過來,他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他不清楚自己為什麽會穿越到這個世界位麵,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去做些什麽。
在渤海的時候了,他來不及想那麽多,隻是簡單的為了能夠活下去。
可是現在的局麵已經完全不同,楊元嗣手裏已經有了一支強大的力量。
如果僅僅是為了在這個世界裏滿足自己的私欲,那麽榮華富貴真的是唾手可得。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楊元嗣的目標自然而然就變成了要改變曆史的走向。
並不是說他本來就是個具有雄心壯誌的人,而是十幾年的耳濡目染和他所受到的教育。
任何一個具有基本民族認識的漢家男兒,想必都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在北宋末年這段混亂的曆史中,嶽飛的名字是怎麽也繞不開的。
楊元嗣一開始甚至就想練好了武藝,然後投嶽飛去。
那樣自己就不用想這麽多,隻要奮勇殺敵就好了。
後來他才覺得這種想法有些不切實際。
即使他找到了嶽飛,按照原來的曆史走向,他作為嶽飛的部將,最後的下場也不會有多好。
最重要的是,根本改變不了靖康之恥的結果。
所以到現在,不管是天命也好,個人實力也罷,他終於有了可以改變曆史的實力。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找到嶽飛,那麽真的就是如虎添翼了。
隻是聽了他的話,眾人都麵麵相覷,誰也沒有聽說過綠林有這一號人物啊。
孫寅說道:“這人能讓楊兄弟掛念,肯定也是了不得的英雄好漢,有機會一定要結識!”
楊元嗣看他們都不知道嶽飛的事,也岔開話題,“不知道眾兄弟找我何事,我都差點兒誤會你們是歹人了!”
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曹成道:“我們都知道指揮使英雄豪傑,早就想結識,苦於沒有機會,今天正好孫教授可以做個人情。”
孫寅正色道,“出城不遠有個叫做瓜州渡的小鎮,鎮上隻有一處小店,做的好魚湯,明天邀請楊兄弟一聚,如何?”
楊元嗣笑道:“如此甚好,我備下美酒,咱們不見不散!”
眾人哄然叫好。
等楊元嗣走後,鍾相問道:“如何。”
曹成沉吟良久,緩緩道:“此人勝方臘多矣,搞不好真的是聖公轉世!”
楊再興卻將頭轉到一邊,輕聲說,“我不管他是什麽聖公,弓馬上贏了我,我才認為他是好漢。”
鍾相一邊笑著看向楊再興,一邊說道:“以貌取人,也有偏差的時候,咱們明天再探他一探。”
孫寅點了點頭,說道:“我看此人的麵相前所未見,咱們的大事搞不好要落在這人身上,大家務必要謹慎!”
楊元嗣回到住處,看到劉十三吃了一驚。
這家夥麵如黑炭,卻穿了一身翠綠色的長衫,還有一柄紙扇插在腰帶裏。
頭上也學楊元嗣綁了一條黑色的頭巾,隻是他的頭發稀疏而卷曲,那條頭巾反而分外顯眼。
楊元嗣笑道:“你這是要搞什麽鬼?”
劉十三搓著手也笑道:“我看那些娘兒都喜歡阿哥你這般打扮,我便也如此裝束,今晚上去天香樓碰碰運氣!”
楊元嗣知道劉十三這個家夥對於去妓院有一種超過了正常需求的執念。
這倒也不是個了不得的愛好,隻是怕他傷了身體,想著也該給他找一門親事管束一下了。
韓世忠這方麵卻堪稱正人君子,他除了嗜酒好殺,對別的也不感興趣。
楊景川就更不用說了,他有時候比楊元嗣還正經,除了跟劉十三鬥嘴以外,簡直跟個老學究一樣。
楊元嗣想了想,還是將景川和韓世忠叫到房間裏,將情況跟他們詳細說了。
這二人不管性格怎麽樣,都是胸中有韜略,心思細膩之輩。
韓世忠緩緩說道:“我看這些人鬼鬼祟祟,倒是像有求於主人,隻是不知道他們所圖為何。”
景川也說道:“方臘他們信的摩尼教,著實邪門,我還沒見過自殺非要自焚的。”
楊元嗣聽了他們的說法,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這些人跟方臘即使不是一個組織的,也有很大的關係。
他們的目標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大宋的天下!
這些人都是一時的豪傑,如果能夠為自己所用也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楊元嗣依照約定來到了瓜州渡,確實隻是一個小鎮,隻有個一千多人。
楊景川和韓世忠都穿著貼身的軟甲,腰裏掛著一柄戰刀。
鎮上果然有個小小的酒肆,連名字也沒有,隻有一旗兒斜掛在門口。
孫寅帶著曹成和種相他們早已經等在店內,占了一張大桌子。
楊元嗣和景川韓世忠每人馬背上都馱了六壇子好酒。
店小二上了十幾斤好牛肉,幾碟時興菜蔬,又端出了六七盤子大魚,做法各不相同。
楊元嗣吃了幾筷子,確實是既新鮮又好吃,大加誇讚。
楊再興到底是年輕,酒過三巡已經忍耐不住,說道:“如今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指揮使怎麽看?”
這話說的已經相當大膽和無禮,要知道楊元嗣雖然也是綠林中人,可是也是禁軍的都指揮使。
楊元嗣看向其他人,眾人都低頭飲酒吃菜,他知道這群家夥是來探聽自己的口風來了。
楊景川看向楊元嗣,楊元嗣做了一個手向下壓的動作,景川和韓世忠都閉口不言。
楊元嗣笑道:“先喝酒,先喝酒。”
對於楊再興的提問,卻是閉口不談。
瓜步渡連接著大江,傍晚的時候夕陽西下,大江東去,水麵上波光粼粼,景色瑰麗。
楊元嗣已經喝了整整一壇子酒,麵色緋紅,拿著剩下半壇子酒腳步踉蹌的走到了江邊。
眾人不解何意,也隻有跟在他後麵。
楊元嗣將酒壇子湊到嘴邊,一口氣將那剩下的半壇子酒也喝幹,濺的滿身都是酒漬。
他將酒壇子扔在旁邊的草地上,轉頭問道:“自秦始皇以來,過了有多少年?”
孫寅被他問的莫名其妙,遲疑道:“自祖龍到如今,也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吧。”
楊元嗣笑道:“孫教授學識淵博,應該也知道麥子熟了多少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