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楊再興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江寧府的地理位置極其顯要,商業非常發達,這次受到方臘叛亂的影響很小。
    城內商鋪林立,旅人摩肩接踵,頗有幾分汴梁的氣象。
    貴豐和綢緞莊是城內最大的一家,楊元嗣帶著劉十三和魯達跟著韓世忠一起來采購。
    “人家梁家妹子早就跟著楊信回了登州,用得著你在這裏獻殷勤!”
    劉十三一邊扒拉著花花綠綠的料子,一邊嘲弄韓世忠。
    韓世忠卻像是沒有聽見一般,自顧自的精心挑選。
    劉十三自覺無趣,拿起紅的綠的布料就往自己身上比劃,高聲詢問店內裁縫哪款適合自己。
    店內的人紛紛側目,店掌櫃看他如此身材相貌,敢怒不敢言,隻能安排裁縫將他打發到內室丈量身材。
    掌櫃剛打發走了這尊瘟神,還沒有喘息口氣,突然聽到門外一陣嘈雜,好似大群人趕了過來。
    楊元嗣今天沒有穿戎裝,一身青色的儒服,烏黑的頭發簡單綁了一個頭巾。
    那真是是眉去墨畫,目似郎星,七分英武,十二分俊俏。
    江寧城的大姑娘小媳婦自然是識貨的,那有幾分姿色的都趕著向前,看看能不能蹭出一段機緣。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造成了綢緞店內外的擁堵。
    楊元嗣開始還挺享受這種待遇,這不就是偶像哥哥們和瘋狂女粉的戲碼嗎?
    想不到咱老楊也有今天!
    隻是這個事情有利有弊,每天都是這樣也讓人不厭其煩。
    於是楊元嗣也開始耍起了大牌,他跟魯達囑咐了幾句,轉身從後門離去,一個人落得逍遙自在。
    他不敢在主街道上招搖過市,專挑那僻靜的小巷行路,打算偷偷返回軍營。
    前麵不遠處有座白馬寺,楊元嗣卻突然來了興趣。
    他本人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前世去那些名山古刹旅遊也無非是為了尋求一種清淨的心境。
    這次也不例外,濕熱的天氣其實在是令人感覺煩躁,去寺裏喝杯茶也是好的。
    他剛轉過牆角,突然感覺十分不安,仿佛有一隻野獸在背後窺探。
    這感覺是真的如芒在背,是楊元嗣在無數的生死搏殺時刻培養出來的直覺。
    他現在的心理素質跟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越是這樣的時刻越是鎮定。
    所有的自信都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實力之上,別看楊元嗣現在赤手空拳,也不是三五十個人能將他拿下的。
    他加快腳步進了白馬寺內,迅速轉過了幾座禪房。
    楊元嗣躲在牆角往後看去,果然有幾個人跟在自己後麵,其中一個人正是方臘的軍師孫寅。
    這下楊元嗣確定這幾個家夥就是朝著自己來的,他迅速的想好了對策。
    大雄寶殿後麵有一片樹林,樹林前麵有個供香客上香的石案。
    石案左邊供著一根降魔杵,楊元嗣提在手中試了試,雖不十分趁手,不過也算夠用了。
    他大步流星朝著大雄寶殿返了回來,正在殿中和那群人迎麵相遇。
    對麵有個十幾個人,全都是彪形大漢,一看就不是什麽正經行當裏的人。
    楊元嗣現在的眼力超群,基本上看上幾眼就能發現綠林中人物的那種特別的氣質。
    他很快發現這群人好像也不是來偷襲他的,因為這群人連武器也沒有帶。
    為首的是那個方臘的軍師孫寅,要比上次見麵的時候更瘦更黑一些。
    孫寅走向前,拱手道:“楊兄弟別來無恙!”
    楊元嗣將降魔杵放在一邊,也還禮道:“見過孫兄,這幾位是?”
    孫寅指著右手邊那位虯髯大漢介紹道:“這位是道州的都監曹成,是小人的結拜弟兄。”
    楊元嗣感到詫異,想不到這裏麵還有朝廷的人。
    曹成向前一步,對著楊元嗣行了個軍禮,高聲說道:“小人拜見楊指揮使!”
    楊元嗣急忙將他扶了起來,說道:“不必如此,兄弟相稱即可。”
    曹成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站了起來,微笑著看向楊元嗣。
    孫寅又指著左右邊那人介紹道:“這位是洞庭湖上的豪傑,十二路船工的總統領,鍾相鍾大哥。”
    楊元嗣轉頭向鍾相看去,此人也八尺開外的身材,隻是不太魁梧,穿了一身長衫,倒是有些書生意氣。
    鍾相也行了一禮,緩緩道:“見過楊指揮使。”
    楊元嗣也回了一禮,他的眼光卻在人群中搜尋,尋找那個能夠令他也感到不安的人。
    隻是這個時候那人卻也收斂起了鋒芒,隱入了普通隨從當中。
    楊元嗣上前一步,從隨從中拉出了一個人,那人隻有七尺五六身材,卻是長得虎背蜂腰,現在那裏猶如一柄標槍。
    曹成不解楊元嗣何意,問道:“這是小心手下的一名都頭,不知道指揮使何意?”
    楊元嗣笑道:“我素來識的英雄,此人絕不簡單,不知道尊姓大名?”
    那人方才抬起頭來,眼中精光四射,拱手道:“小人楊再興,拜見指揮使!”
    楊元嗣大吃一驚,楊再興戰小商河的故事他從小就聽了許多遍,想不到這大英雄此時年齡比自己還小。
    他心裏莫名的升起一團火焰,那個縈繞在腦海中的名字呼之欲出。
    在這波瀾壯闊的年代,怎麽能夠少了他的身影呢?
    曹成看楊元嗣微微出神,心裏震驚不已。
    他隱藏在宋軍之內,為了舉大事忍耐了二十年,最擅長的就是一個裝子。
    楊再興是他的義子,隻有十九歲,射箭百步穿楊,馬戰至今未遇到敵手。
    自從楊無敵的名聲傳出來以後,楊再興無數次的想和楊元嗣較量一番。
    可是曹成卻一直壓製著這位百年一遇的猛將,樹大招風,過剛易折。
    方臘就是最好的例子。
    楊再興還是年輕,常常因此忿忿不平,槍法練習的卻更加用心了。
    楊元嗣沒夠從這麽多人裏麵認出楊再興,可見名不虛傳。
    曹成急忙說道:“這是犬子楊再興,會些許武藝,恐怕入不了指揮使的法眼。”
    楊元嗣笑了笑,拍了拍楊再興的肩膀說了“一聲後生可畏”,再也沒有過多關注他。
    他轉過頭來,麵色嚴肅的對著眾人說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個人的名號,叫作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