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8章 出成績
字數:3218 加入書籤
現在還是先填誌願再出成績,填誌願這事就挺讓人撓頭的,既怕分高報低了,又怕分低報高了。
王麗自我感覺考得還行,在家屬院一直強調自己的觀點,學校還是很重要的,我肯定是報個好學校,專業差點也沒事,她自己估的分值很高,報了本市也就是省會城市排名第一的大學,她丈夫勸她慎重點,這時候寧可報低點,也要十拿九穩,但她心氣高,就是要上好學校。
玉蓮來找顏希,“嫂子,你給我參謀一下,我感覺考得不咋的,報哪成功性高啊”。
顏希也知道她的水平,突擊兩個月不可能有太大的進步,沉思半刻說道,“你可以報本市的師專,這個分數低,願意報考的人不多,還是有希望的,其他就不好說了”。
玉蓮點了點頭,“這樣才是我的機會,隻要能上,什麽學校啊,專業啊我不挑”。
最近家屬院這個話題最是熱門,這天顏希在實驗室,所長一把推開門,興奮地喊道,“成績出來了,剛才教育局給我打電話了,你猜猜考了多少分”。
張佳著急道,“所長,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多少分,真讓人著急”。
所長對她這態度一點沒生氣,接著道,“教育局局長打電話報喜,滿分400分,顏希考了395分,是今年全省狀元,真是給說所裏長臉”。
大夥替她高興,紛紛過來恭喜,弄得顏希不好意思了,研究所很多天才,大部分都上完大學了,要是讓他們考成績也差不了。
所長搖了搖頭,“咱們所裏這幾個考大學的成績都不錯,但省狀元可就你這一個。最主要這是恢複高考第一次,意義重大,明天教育局領導要去你家慰問,順便送獎金”。
第二天,一輛吉普車停在門口,等檢查完放行,來到家屬院,不少軍嫂好奇地看著這三個穿著中山裝的男子,拎著皮包,一看就是領導。
就見邊上一個30多歲的男子笑著問道,“大姐,打聽點事,顏希同學家在哪啊”。
有那膽子大的軍嫂問道,“同誌,你找她什麽事啊”。
對方想著這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顏希同誌是咱們省的高考狀元,我們領導特地上門慰問”。
話音剛落,就聽到一陣陣吸氣聲,“我的天,小顏太厲害了吧”。
“不過也是,在研究所工作的腦子聰明著呢”。
“同誌,我給你們帶路,小顏在家呢,今天我看她沒出門”。
大夥跟著一塊進屋了,最開始問路的男子是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顏希同誌,這是我們局長”。
就見中間五十多歲男子一臉笑意的說道,“顏希同誌,恭喜你,真是年少有為啊...”
說完一些客氣話,接著掏出一個信封,“這是省裏給你的獎勵,一共五百塊錢,希望你再接再厲不負重托”。
等教育局的領導走了,軍嫂們滿臉羨慕,“五百塊,那可是五百塊,小顏這上學的費用就有了,不用在掏錢了”。
小路補充道,“嬸子,上大學國家還會給發補助”。
“我的天,還有這好事,我回去就督促我家臭小子學習”。
“對了,顏希成績出來了,今天王麗她們也去看成績了,估摸著時間,也該回來了”。
大夥一溜煙地走了,王麗誌得意滿地走在最前麵,臉上的笑容一直沒下去過,她考了282分,其他軍嫂沒有一個上二百分的。
大夥看到她回來,忙問道,“咋樣,考了多少”。
王麗這時收斂好表情,故作淡定地說道,“考得還可以,282分”。
就等著大夥大誇獎,但半天發現大家一副也不是很高的樣子,她憋不住,“這個分已經算上等了,我今天看到的榜單比我高的沒幾個,題目很難”。
一個軍嫂弱弱地說了句,“可是顏嫂子考了395分”。
王麗倒吸一口涼氣,接著就是滿心的憤怒,又是顏希,怎麽總是跟自己過不去,什麽事都壓自己一頭真是可惡,甩甩袖子生氣地回家了。
成績出來了,就焦急地等待錄取通知書,第一個收到的是玉蓮,她喜極而泣,一個勁地感謝顏希,“嫂子,多虧你給我出主意,我就考了一百六十多分,以為沒有學校要我,沒想到竟然錄取了。我打聽了我的分數正好夠今年的錄取分數線,要是報別的學校,可能就落榜了”。
“我沒有第二次機會了,這次考試我老公和婆婆就不答應,要不是我堅持,最主要的是種藥材我分了些錢,這才是底氣”。又過了幾天,顏希的通知書來了,花花小心翼翼捧著,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端詳半天,“天呢,這華大通知書就是不一樣,你看這材質,這字體,就是高大上”。
她也收到老家的信,王紅梅考上了省裏醫學院,包打聽考上市裏的。杜燕信裏先是感謝顏希之前提醒她要親自領錄取通知書,要不是她提醒,就真出事了。
怎麽一回事呢,上次寫信的時候,顏希讓杜燕提醒支書,提前跟郵政送信的打好招呼,通知書一定要送到本人手裏,她就是怕有那故意是壞的。
杜燕想著村子裏還有周美雲這種人,不能放心,還是找了一趟支書。小趙村現在是公社教育模範,支書很上心,當即告訴送信小哥通知書統一送到村委會他的手中。
分數出來,周美雲考了還不到一百分,連分數線都沒到,失望不已。這天碰到送信的進村,知道是來送杜燕的通知書,腦子一轉,“我就是杜燕,這幾天一直等著呢,終於到了”。
看到她那激動的神色,送信小哥一點沒懷疑,但是想到支書之前的叮囑,還是搖了搖頭,“你們村支書之前說了,通知書都要到他手裏,再轉交給當事人”。
周美雲不知道還有這出,但不想放棄,“我就是杜燕本人,哪有當事人就在現場還要給別人的,這不是繞遠嗎”。
好說歹說,送信小哥就是沒鬆口,最後還是給了支書,對方根本不認識,還笑著把事情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