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9章 看房子
字數:3032 加入書籤
等杜燕來村委會取通知書,兩人一說,才知道有這出。通過送信小哥的描述,很容易猜到那個人就是周美雲。
杜燕後怕不已,要不是顏希提醒,這次可能真讓她得逞了,把通知書燒了毀了,自己可就上不了大學了。
支書最開始也沒太當一回事,出於謹慎性格,給郵政送信強調了一下,沒想到差點出事,也是慶幸不已。
杜燕一點沒瞞著,把事情給村裏人說了,那些還沒收到通知書,人人自危,發動全家人一起監督周美雲,就怕她在壞事。
過年放假前一天,顏希來到所長辦公室,年後她就不來所裏上班了,趁著放假前給他道個別。
之前她考大學的時候,所長沒有攔,因為不論從哪個方麵,她上大學都是好的。二十出頭的年紀,很多人這個歲數也剛上大學;雖然以她的學識,博士生都趕不上,但畢竟她原始學曆是高中生,以她的成就,國家發給她哪個學校的畢業證都沒問題。
但還是那句話,有能力考何必走近道,讓不明真相的蛐蛐,再說了在大學一樣搞科研。但想起來還是心痛,這麽個天才在自己所裏還沒多久,就要走了。
“研究所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上完學歡迎你接著回來工作”。
一家人過了一個開心的新年,過完年,就操持著去首都的事了,票薑建軍已經提前買好了,初七他們一家四口就出發了。
直到她走的時候,王麗也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希望不大了,她揚言接著考,一定要考上省裏排名第一的大學。
上了火車,還是兩張臥鋪票,顏希帶著花花住上鋪,這次要坐三天三夜火車,顏希她們準備得很充分。
對麵下鋪是一個很儒雅的學者,看到顏希手裏拿著一本毒理學的書正在看,好奇地問道,“你們一家子噎也是去首都嗎”?
花花一點不認生,高興地說道,“是啊,我娘考上了華大”。
對麵人驚訝不已,通過攀談,知道對方也是華大的老師,這麽巧正是生物製藥專業的。
跟顏希交談一番,心裏更是滿意,一點不吝嗇地大誇特誇,“你這水平大一就可以進實驗室了,開學你找我,去我實驗室幫忙”,雖然不需要,但還是謝過對方。
到站後,就聽見有人喊薑建軍的名字,順著聲源看過去,發現是一個跟他差不多歲的男子。
對方一臉笑意走了過來,“這就是嫂子吧,我跟建軍是軍校時的同學,還是一個宿舍的,關係鐵著呢,咱們先去招待所,我已經安排好了”。
到了招待所,對方想讓他們好好休息,沒多留說道,“嫂子,那我就先走了,建軍哥之前讓我給你們找房子,我找到三處,明天帶你們去看看”。
等薑建軍送完戰友回來,顏希嗔怪道,“你這安排好了,怎麽不提前說”。
薑建軍摸了摸鼻子,之前就是給陸宇這小子寫了封信,讓他幫忙找房子,上次打電話告訴我看了幾處,我想著咱們快來了,到了你們先看。
第二天一大早,陸宇就上門了,先到了第一處離著華大一公裏路程,是個四合院東邊一間房,“這房子加上房東住了三戶人家,都是有正式工作的,我打聽過,都是很好相處的,沒那麽多事,租金一個月八塊”。
房子倒是還行,就是隻有一間,還是好幾戶住在一個院子裏,顏希不考慮這個。
第二個倒是獨門獨院,但就是附近最近的小學,還要兩公裏,這肯定不行。顏希上學晚上肯定有課,接不了孩子的時候,小路和花花要自己走回家,這距離太遠了。
看完都不是特別滿意,也明白陸宇真上心打聽了,奈何這個年代找房子難如登天,花花感慨道,“要是有人賣房就好了,我們可以直接買下來”。
陸宇聽到這,“我還真知道有一家要賣,而且位置很合適,是一對老夫妻,剛平反回來,身體不太好,想著買了房子去投奔外地的兒子,就是要價高,一直沒賣出去”。
顏希心想,這個時候四合院價格再高,跟後世比哪也不算什麽,買了既能自己住,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陸宇帶著一家四口到了賣房子那家,從外麵看牆壁保存還比較完整,正好趕上房主在家,進到院內,正房五間,南房兩間,東房兩間,男主人笑著說,“這可是我家祖宅,我下放這些年房子是單位辦公使用,所以保存得很好,你是沒看見,那些分給好多戶人家住的,把房子糟蹋得不成樣子,很多到現在還賴著不走”。
“這木頭都是好料子,你們要是想要,一萬二,一分錢也不能少了”。
顏希心裏對這地很是滿意,離著華大大門就八百米,旁邊三百米處就是小學,而且房子她是很喜歡的,就是攏了攏手頭的錢,也就九千,還差三千呢。倒是空間裏不少好東西,但薑建軍對家裏錢知道的大差不差,突然多出好幾千對方肯定會懷疑的。小路和花花手裏應該存了不少錢,但孩子的錢還是讓他們留著吧。
花花看到自家娘表情,就知道錢可能不夠,想著自己和哥哥還有,捏捏小路的胳膊,張嘴無聲說道,“哥哥,存的錢還有金子”。
小路明白她說的是把廢品站得到的金子賣掉,錢自然就夠了,但現在出手不合算,至於他們攢的錢,後續房子裝修和他們的花費,正好用。
家裏有多少錢,顏希從來不瞞著他,所以差多少錢心中有數,這些錢幾個月就掙出來了。他不想因為買房,就讓娘和花花拮據,他還是想她們每天都漂漂亮亮的,再說也不是沒有辦法。
仰起頭說道,“爺爺,你看這樣行吧,我們是真的想買,但還差個兩三千,咱們列個字據,剩下的錢我們保證在半年內付清”。
大爺直接搖頭,“這不成,我哪知道你們什麽秉性,要是不給,我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