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為出征太子匆匆繼位,飛鐵騎新帝馬不停蹄

字數:5386   加入書籤

A+A-


    再說何大將軍府,見大家七嘴八舌,宗青一躍而起,跳到桌案之上,抽出寶劍,哢嚓一下,桌案被砍掉一個角。
    見太子急眼了,大臣們紛紛跪倒,口中直呼恕罪。
    太子也沒追究,跳下桌案,挨個扶起大臣們,最後扶起兵部尚書趙靖忠,對他深施一禮:“趙大人,小王請求一支令箭,親帥五千鐵騎,直搗敵穴,搶回父皇遺體,奪回金批令箭。”
    這怎麽行?宗青才十三歲,還是個孩子。再說了,宗室皇族千頃地一根苗,宗青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大祥帝國真沒君主了。
    “列位大人,試問,如果本王無能,不堪國任,卿等又將如何奈何?”
    聽到宗青這麽問,何廣勝、高隸想起前幾個月開庭會的事了,大臣們又跪下了:“太子殿下,臣等前日庭會並非想要廢黜太子殿下,隻是覺得太子年幼,恐驕傲自滿……”
    “所以就想給我個下馬威?”
    大臣們又哐哐磕頭,口中直喊臣等不敢,請太子殿下降罪。
    太子笑了:“各位愛卿,快快請起!
    現在情勢危急,無需多禮,快起來吧!”
    就這語氣,大臣們也不敢跪了,趕緊紛紛站起。
    在場的高隸等六人,確實在朝廷位高權重,也確實結黨結結門生。
    不過其他幾個大臣也知道,這六位是既無反心,也無私心,隻想著維護自己的勢力,維護自己三朝老臣的權威。
    之前他們欺負太子,確實令人氣憤。可其他大臣心裏明白,這老幾位就是賣老資格,行事怪異,骨子裏並不是奸臣。
    並且宗鴻是個有道的明君,眼睛不揉沙子,每個大臣什麽樣,老皇上都了如指掌。
    老皇上禦駕親征之前,曾分別召見兩批大臣。第一批就是六個元老,叮囑他們,太子年幼,需要鍛煉,更需要監督。
    老皇上又召見左右丞相和太尉,告訴他們,那六個老臣行事怪異,不按常理出牌。
    老皇上說了,平時你們啥都不用管,六位老臣心裏有數。他們愛咋折騰咋折騰,絕不會造反,更不會真正傷害太子。
    倒是讓他們留意太子,年輕氣盛,而且因為六個老頭沒給他賀禮,心裏憋著火呢。
    老皇上給他們留了一道密旨,不過不是保護太子的,而是保護六個老頭的。萬一太子動了殺心,這道密旨拿出來,能保住六個老頭的命,等到他回來。
    那天金鑾殿空降武士,三位嚇夠嗆,就準備出示密旨了,沒想到,小太子來了個急轉彎,放了所有人。
    再往後,三個人發現小太子明察秋毫,並沒打算處理六位元老,隻是想借機整頓朝綱。
    最近一個時期,三個人特別高興,六位元老和小太子已經冰釋前嫌,而且六個老頭像打了雞血一樣,玩兒了命的工作。
    三個人正琢磨老皇上回來怎麽給他們請功呢,沒想到,傳來噩耗,老皇上戰死沙場。
    現在老皇上駕崩,本該太子繼位,可這小孩兒非得親自上前線。
    “國確實不可一日無君,本王既無兄弟,更無子嗣,依祖製,確該本王主理國政。
    現如今金批令箭落入敵手,國家危難。先皇遺體無法還朝,國無顏麵。
    好吧,本王就即刻登基,不需任何繁簡之禮。
    各位愛卿,聽旨!”
    在場的十幾個大臣一聽,這就登基了?登就登吧,人家是皇上,拗不過。
    聽旨?這就開始當皇上了,那就跪下吧,呼啦啦,十幾位都跪下了。
    這回小皇上沒說平身:“左丞相李展,代朕擬旨,宣告各州府縣衙,各守其地,各盡其責,沒有兵部的令箭,任何人不得調動一兵一卒,更不許他人接管城池。”
    這小皇上,第一件事就是穩住各地,你再想用金批令箭調動兵馬,誆騙城池?不給你機會了。
    “大將軍何廣勝,兵部尚書趙靖忠,太尉郝大澤,令你三人重新整頓全國兵馬,守好疆土。
    驃騎將軍寇海山,命你率領左禦城二十萬大軍為左路;鎮遠將軍孟同屈,命你率領右禦城二十萬大軍為右路;車騎將軍何廣林,命你調集二十萬大軍為後軍接應。
    命黃冼珺率領京師二十萬大軍為中軍。
    伏威將軍趙海山,命你率領五萬大軍做前部先鋒。
    五位將軍,即刻整頓軍馬,明日啟程西征。
    兵部,吏部,禮部以及其他相應各部,即刻起配合五位將軍,提供一應供給。
    右丞相劉宇騰,代朕擬旨,令沿途州縣為五位將軍提供方便。
    飛騎將軍周抗,給我五千鐵騎,要精挑細選。
    另外你帶五萬鐵騎,做我的後應,即刻整頓兵馬,兩個時辰後起兵。
    丞相張天府,左丞相李展,右丞相劉宇騰,太師高隸,大司馬王和麟,拜托五位卿家監國。
    本朝雖不許皇城內女子幹政,現如今情勢緊急,情況特殊,暫由我皇姐禾雋公主代理朝政。
    禾雋公主文武全才,才思敏捷,滿腹經綸,五位遇事不決,可請示禾雋公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各位愛卿平身,朕先行一步!”
    話音未落,小皇上走了。
    大臣們相互看看,這小皇上,嘎嘣脆,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還跪著幹嘛?趕緊張羅吧,兩個時辰,時間不寬裕。
    再說小皇上宗青,出了門,帶著自己的三百鐵騎,直接出了城門,奔著西南就殺了過去。
    不等五千鐵騎了?
    不是不等,留下洪蕭,洪景,洪興,海鵬,海鷹接到鐵騎,各帶一千後麵追趕。
    這五位也是開國元勳後代,都是宗青的小兄弟。
    宗青,洪笙,海雲各帶一百鐵騎,就是宗青的那些小孩兒玩伴,日夜兼程,趕奔劍門關。
    可別小瞧這些孩子,不僅個頂個身懷絕技,武藝高強,每個人還善打飛石。
    一人身上一個皮囊,皮囊裏一百多個石頭,百米之外,百發百中。
    宗青帶著小兄弟們來到劍門關,眾人勒住戰馬,宗青跟兩個兄弟商量:“笙哥,雲哥,我看咱們別進劍門關了。
    進了關,守關眾將不可能放咱們出去,麻麻煩煩的。
    再說了,他們據守關口,估計也不了解敵軍,進去也沒啥用。”
    海雲和洪笙覺得宗青說的有道理,可劍門關當道,不過關也過不去呀?
    宗青笑了:“不用擔心!笙哥,我和雲哥先走,你給關口留封信,告訴他們,五千鐵騎到了,放他們過關。
    咱們繞路直奔青川,平武,響岩,北川,最終迫襲成都。
    他們的大帥府不是安紮在成都了麽?咱們直接殺過去,抓了他們的大帥,奪回金批令箭。”
    “陛下,他們可是多國聯盟,假如其他番國不在乎這個大帥,又該如何是好?”
    宗青早就和黃冼珺商量好了,他直奔成都,要的就是快,搞突然襲擊。
    而那五千鐵騎和飛騎將軍的五萬鐵騎找不到皇上,肯定死命拚殺,就會擾亂敵人陣腳。
    到那時,黃冼珺帶領五路大軍也到了,四路齊頭並進,鎮遠將軍合後,他又打掉了指揮部,敵人肯定亂。
    “番國聯合,本就人心不齊,烏合之眾。咱們給他來個遍地開花,裏外發燒,一舉擊潰眾番國。”
    既然小皇帝安排好了,海雲和洪笙也就放心了,隻能依計行事。
    到底是孩子,想擊潰占領半壁江山的敵兵,又是多國聯合,哪那麽容易?
    ……
    再說皇宮裏有人來報,說小太子在何大將軍府登基了,啥儀式都沒有,隻說了一句話說他登基了。然後安排五路大軍出征,自己帶著小子營三百個孩子先去了劍門關。
    皇後一聽,這還了得?這孩子怎麽這麽不省心?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大祥帝國豈不沒有君主繼位?
    皇後在那著急,黃冼珺又跪下了:“皇後娘娘,請您恕罪,太子並非獨斷冒失,而是與臣商量好了。”
    黃冼珺說了番國叛軍各揣心腹事,乃烏合之眾,皇上陷入圈套恐怕另有蹊蹺,也或者是一時大意。
    另外番王們得了一些地盤,不僅要分兵把守,削弱實力,同時也會出現分贓不均,各生怨言。
    現在這個時候,確實需要兵貴神速,迅速攻擊敵人的核心,讓敵人亂起來。到時候五路大軍,幾十萬人馬殺到,番王必定不打自亂,收複失地,平滅叛亂指日可待。
    皇後覺得黃冼珺說的有道理,可想起來剛才她那副給自己出主意,實際上是給太子爭取機會出城的嘴臉,氣就不打一處來。
    “黃冼珺,既然你和太子商量好了,為何又來誆騙本宮?”
    脾氣暴躁的張貴妃也說:“黃冼珺,你給我們說的熱血沸騰,鬧了半天還不帶我們玩兒,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