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昏君懼怕清泉劍小人擾亂諸藩王,

字數:5359   加入書籤

A+A-


    宗鼇不是個粗魯的人,耐心的安慰各路王爺,問他們到底因為啥想獨立。
    定海王說老王妃樸玉盈好不容易才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他們隻想保住老王妃的心血,不能對不起她老人家。
    宗鼇反問他們,擁戴海玉蛟也是他母親的遺願,和絲馬並不衝突。
    沒想到,定西王直接翻臉:“宗鼇,二選一:要麽做我們的皇帝,看在老王妃的麵子上,我們擁戴你。
    要麽你選海玉蛟,現在我們就滅了你!”
    這些個王爺可不是嚇唬宗鼇,他們有備而來,城外都駐紮著軍隊,城裏還有他們的護衛隊。
    之前沙風暴提醒過宗鼇,無論多麽親近,畢竟各自都是王爺,如果開盟會,不需要他們帶軍隊來,更不需要他們帶護衛隊,他們的安全由咱們保證。
    可宗鼇忠厚仁義,張不開口不讓王爺們帶軍隊來。
    後來沙風暴想了個辦法,在東南西北分別建立了四個軍營。
    “王爺,咱們有三十個聯盟,而每一個王爺隻需帶五千人護衛就夠了,加一起不過十五萬。
    這四個軍營,每個軍營可以容納八到十萬軍隊,每個軍營附近都有我們的軍營,實力均衡。
    如果他們沒二心,雙方平安無事。膽敢有二心,他們是聯合軍,軍心不齊,我們也能勝券在握。”
    不僅如此,沙風暴還培養了一支五千人的王府禁衛隊,專門負責王府的保衛。
    宗青一共隻有二十萬軍隊,給海玉蛟留下五萬,又分兵五萬去守進出秦嶺地區的關卡。
    這樣的話,宗青隻有十萬軍隊,而戰將都留給了海玉蛟,他手下隻有各營的統領。
    這次各路王爺每路至少一萬精兵,定西王和定海王各帶五萬大軍,親衛隊每個人都不下千人。
    這樣一來,西北王和其他王爺帶來的軍隊實力相差懸殊,即便是西北王的主場,也可能無還手之力。
    就是因為這個,定西王和定海王才敢拔劍相向。
    宗鼇沉著冷靜,並沒急於跟他們分辯,也沒喊自己的衛士,而是笑嗬嗬的問:“幾位王兄,宗鼇一言九鼎,這你們是知道的。
    更何況咱們之間的聯盟,是我母親在世的時候定下來的,宗鼇不敢違背。
    隻是之前是王兄們跟我提議支持海玉蛟,我已經把人馬發出去了,怎麽變了?
    王兄們,你們得想辦法幫我把人馬弄回來呀?”
    當年宗鴻曾請求樸玉盈無論如何要幫著保住大祥的江山,宗青不行就廢掉他,支持海家登基。
    後來宗青真的被宗鴻言中,不僅是個昏君,還是個暴君,也是個奢靡淫蕩的混蛋。
    樸玉盈曾多次親赴京城,先是當麵勸誡宗青,後來幹脆訓斥宗青,甚至於動手揍過他。
    宗青心裏恨透了樸玉盈,可是他不敢得罪這個姑姑。
    樸玉盈不僅有宗鴻留下來的遺詔,還有一把清泉劍,是當年趙金洵親手打造的,原本七把,後來也不怎麽變成十二把了。
    別看清泉劍隻有一尺長,不僅削鐵如泥,據說其劍氣就可以傷人。
    更主要的是宗祥留有遺訓,凡持清泉劍者,如遇帝君行為不端,均可取而代之。
    宗青知道,即便自己是皇帝,即便自己有三百多個王爺做聯盟,即便自己可以控製滿朝文武,可他手裏沒有清泉劍,更何況樸玉盈可以號令其他十一把清泉劍出世。
    更令宗青不安的是,其他十一把清泉劍在誰手裏他不知道,很可能在某位權臣手裏,也可能在禦林軍、禁衛軍,或者大內侍衛統領的手中。
    還有更讓宗青頭疼的,就是樸玉盈有四大遼王做靠山,在西北經營多年,西北諸王都是她的聯盟。
    更可怕的是西北關外番王,能和大祥帝國一直修好,都是看在樸玉盈的麵子。
    所以宗青對這個姑姑是既恨又怕,拿她一點辦法沒有。
    太尉秦永曾拍馬屁,跟宗青拍胸脯,說他可以找江湖高手去西北刺殺樸玉盈。
    宗青狠狠的罵了秦永一頓,別說你的高手能不能打得過樸玉盈,如果樸玉盈死了,無論怎麽死的,西北番王和東北遼王恐怕會造反。
    王太後也曾找過樸玉盈,希望她能號令十二把清泉劍一起出世,廢了宗青,另立新君。
    老太後就一個條件,保證兒子不死:“當年先祖們打江山是為了天下蒼生,我宗家出了如此混賬東西,對不起先祖。
    我有何紅菱先祖的遺書,可以號令天下隱士,廢了宗青,重新振興大祥帝國,還百姓們一個安穩的生活。”
    樸玉盈不敢那麽做,原因是大祥帝國方國和藩王太多,兵力分散,隻要宗青被廢,肯定會天下大亂。
    王太後建議樸玉盈暗中集結人馬,等有了實力,直接起事,她會全力支持。
    樸玉盈覺得不妥,暗中集結人馬,等同於陰謀造反,很容易被居心叵測的人利用,還是會天下大亂。
    老太後決定找海洪兩家商量,不料樸玉盈回西北時,遇到惡劣天氣,被困一個多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宗鼇和西北諸王奮力尋找,宗青也派人尋找,他最怕姑姑死因不明。
    等大家找到樸玉盈的時候,樸玉盈已經被凍死在野外。
    樸玉盈死了,遼王和番王們都發來國書,要求宗青解釋樸玉盈的死因。
    宗青多次發詔書解釋,還請各國使者親自去現場,各國就是不依不饒。
    最後還是宗鼇拿出母親在風雪中留下的血書,血書大概意思是:
    一,宗鼇及其後人,永遠不能反叛大祥帝國。
    二,如遇不測,宗鼇及其後人可以去番國或者遼國避難,但絕不能引外軍入內。
    三,請番國和遼王們念及以前的情誼,不要發兵犯境。
    有了這份血書,番國和遼王們也就不再追究了,同時宗鼇也有了護身符。
    現在老番王們和遼王們都不在了,各國都是新君繼位。雖說沒違背父輩的諾言,可一旦宗鼇有難,難保他們不會借機侵犯中原。
    就是因為這個,西北諸王對宗鼇忌憚三分,才尊他為盟主。
    最初宗鼇不提倡西北聯盟,因為聯盟等同於另立朝廷。
    後來宗青駕崩,海玉蛟母子離開京城,中原地區已經開始混亂,王爺們找到宗鼇,希望保住西北的和諧,同時保住絲馬之路,保證大家的利益,宗鼇才同意聯盟。
    可現在部分西北王爺居然不顧血書,也不怕番王的震懾,居然想逼迫宗鼇造反,否則要殺了他,宗鼇當然要弄清緣由。
    剛開始反王們什麽都不說,隻是要求宗鼇二選一,要麽跟他們一起起兵爭奪天下,宗鼇繼續為盟主。
    要麽他們要了宗鼇的命,大家瓜分他的地盤。
    宗鼇笑著說:“王兄們,你們可夠狠的,想要我的命!
    好吧,我的命容易拿到,畢竟我封地空虛,而且我也老了,兒子們不在身邊。
    可是你們別忘了,要我的命容易,絲馬兩路恐怕不太平了。
    王兄們,不是我威脅你們。自古華夏多戰亂,就因為這裏是風水寶地,富饒之國,天下英雄都想擁有。
    現在絲馬兩路還能給番王們一些實惠,可這點兒實惠跟華夏大地比起來,可以說是九牛一毛。
    無論中原怎麽亂,有咱們在這作為屏障,還能不斷給他們輸送他們需要的物資,加上我母的餘威和各國老王爺的遺詔,番王們還有所忌憚。
    一旦咱們之間內亂,勢必影響他們的利益,如果再被其他勢力利用,斷了他們的利益,恐怕……
    我也不多說了,利害關係各位王兄也知道。
    一句話,我同意起兵,但緣由我要知曉,否則將來我無法去見天堂裏的母親。”
    宗鼇很聰明,知道這些人也忌憚樸玉盈的靈魂,加上好多江湖高人都傳言宗美玉就是樸玉盈,反王們更心有餘悸了。
    最後定海王講了原因。
    原來是有個叫東方滅的道士,遊說了所有的王爺,並告訴他們,當今天下最可怕的不是海玉蛟,而是鎮南王宗虎,大司馬趙鼎綱,淮南王葛政嘯。
    這三家已經聯合,占領了中原大部分地區。一旦他們平定中原,下一個目標一定是西北地區。
    不僅如此,西南的嶺南王,昆明王,成都王等三十八家反王也已聯手,他們也對西北虎視眈眈。
    東方滅建議西北諸王,趁著西北關外番王還沒興兵進犯中原,趕緊聯合起兵,先活捉海玉蛟,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雖然海玉蛟控製不了大局,可海家,洪家的勢力還在,另外何許章趙等四家隱居多年,恐怕也有一定的實力。
    最主要的是海玉蛟深得民心,還擁有何紅菱和樸玉盈的遺書支持,隻要控製了海玉蛟,他們就是正義之師,其他勢力均為反王。
    “哼!癡人說夢!”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