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年代文裏的父親8

字數:4076   加入書籤

A+A-


    大隊長來的知青點,召集大家開會,把這個想法和大家說了,知青都很開心,推銷出去東西還可以賺錢,也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了。
    你們走之前我給你們一張價目表,你們最好把上麵的價錢都記清楚,賬對不上就麻煩了。
    第二天,眾知青帶上貨物紛紛出發了。
    一個來自京市的知青叫張清華,今天他回來正是廠裏下班時候,手裏提著大袋小袋。
    走到家屬區,那不是張組長家的清華嗎?眾人都紛紛和他打招呼,清華你怎麽回來了,你可真孝順,給家裏帶了這麽多村裏的特產。
    陳伯,周叔你們下班了,我這不是村裏的特產,我是帶著任務,來幫村裏賣豆製品,豆幹,豆皮,豆腐乳,有很多口味的,哦,什麽豆製品,後麵的人都紛紛很好奇。
    周叔,反正我也快到家了,大家都來我家裏看,在這巷子裏也不方便,是,走,大家都去看看。
    眾人跟著張清華來到他家院子裏,隻見他把袋子裏的豆製品一一擺開。那豆幹色澤誘人,豆皮薄如蟬翼,豆腐乳散發著獨特的香氣。
    “喲,這看起來真不錯。”陳伯忍不住誇讚道。
    張清華笑著說:“陳伯,我們村的豆製品都是用傳統手藝製作的,味道特別純正。而且價格很實惠,比市場上便宜不少呢。”
    這時,周圍鄰居們聽到動靜也圍了過來。張清華開始熱情地向大家介紹每種豆製品的特色和吃法。
    周叔嚐了一小口豆幹後眼睛一亮:“這豆幹口感緊實,越嚼越香啊。”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品嚐起來,大家讚不絕口。
    “那我要兩包豆幹。”“我要三包豆皮。”一時間,訂單不斷。張清華忙得不亦樂乎,一邊收錢記賬,一邊給大家打包。
    就這樣,沒一會兒工夫,他帶回來的豆製品就銷售一半。
    張清華的父母在回來的路上就聽說了這個消息,匆匆跑回了家,打開門就看見這一幕。
    清華在桌子上數著一大堆零錢,他心裏樂開了花,想著這次肯定能給村子帶來不少收入,自己也能分擔不少錢。
    清華,這是怎麽回事?於是連忙把這件好事告訴了父母,父母已是連連稱奇。
    清華你們這個村裏不緊,沒想到讓你下鄉還遇到了這種好事,媽,那也是,誰叫我運氣好呢?
    哎,你那個時候去下鄉也沒辦法,主要是工作太難找了,你是家裏的老大,本來還想留你在家裏的,媽,我現在不是很好嗎?你看這麽多人要我的訂單。
    好了,你就別貧嘴了,我去做飯了,等一下你弟弟妹妹他們回來了。
    這一幕還發生在每個知青的身上,他們沒想到自己帶來的產品那麽好賣。
    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第二天來的人更多了,很快東西都消失了一空,還有很多人沒買到。
    還有廠裏的人來下訂單,把知青都樂的不行,遺憾的是貨代的太少了,收了定金,紛紛承諾會給他們發貨。
    其他知青那邊也是收獲滿滿。幾天之後,知青們帶著滿滿的資金返回了村子。大隊長看到他們回來,滿臉笑容地迎接。
    知青們興奮地將賺來的錢交給大隊長,大隊長數著錢,眼眶濕潤了,還有這麽多的訂單,也是大家沒想到的,有了這筆錢足以改善村子裏許多人的條件了。
    可是不久後,城裏傳來消息,說有幾家工廠也要生產類似的豆製品,而且價格更低。
    知青們聽聞後十分著急,如果這樣下去,村子的豆製品就很難再賣出去了。
    正當大家愁眉不展之時,張清華靈機一動,說道:“我們村子的豆製品是傳統工藝,純手工製造,我們可以主打綠色健康純天然,而且可以推出定製化包裝,寫上購買者名字或者祝福話語。”眾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還真是不管在哪裏都不缺乏聰明人。
    安寧很有信心,別人和我們做一樣的東西,安寧也相信自己的東西不缺乏賣,他就是有這個信心。
    不就是搞競爭嗎?在信息化的時代,別人都玩不過他,更何況還是現在,隨便出個主意就能把他們幹趴下。
    於是知青們再次回城宣傳推廣,強調村子豆製品的獨特之處。
    慢慢地,又吸引回了顧客,村子的豆製品銷路不僅恢複如初,甚至更好了,於是村民們幹得更有勁了。
    今天安寧來上工的時,聽見大夥都說,今年的莊稼很好,稻穀沉甸甸的都壓彎了腰,肯定今年又是個大豐收。
    以前從來沒有這麽好的稻穀,還有別的莊稼,我昨天去看了玉米,有的接了兩三個,都很大個,顆顆飽滿。
    你說上麵今年發的種子怎麽那麽好,別的村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安寧就聽見大家一群人在這裏討論的熱火朝天。
    安寧就插了一嘴,是不是一樣?你們可以去別的村看,如果不一樣,可得守好田裏的稻種了,小心別人知道了來偷盜,對,對對,還是安寧頭腦好使。
    於是大家都開始行動了,有的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大隊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隊長早就知道了,他是村裏的負責人,怎麽不可能知道,地裏的莊稼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化。
    此時的大隊長正是開心的時候,聽到村民們的提議,油頭澆了一盆涼水,把他澆的透心涼。
    大隊長可不是傻子,馬上變得警惕,這些稻種可要守好了,還得向上麵反映,說不定還有一份大大的功勞。
    於是大隊長安排眾人巡邏,白天夜裏都要有人守在田地裏。
    大隊長等啊等,終於等到稻穀快秋收的時候,
    大隊長立刻向上級反映了這個情況。上級部門很重視,專門派了農業專家下來調查研究。
    專家經過仔細檢測分析後發現,確定了糧食征收產量是事實,但又找不出什麽原因。
    總的結果還是好的,不管是什麽原因,能增加糧食產量就好。
    經過專家的證實,這些稻種就顯得尤為的珍貴,於是就有幾個專家留了下來,上麵的領導安排他們,收獲了這些稻種,要繼續研究,甚至還可以帶回農科院去,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隨著交流的深入,專家們發現這片地區的這個村莊發展越來越好。
    村子裏的豆製品,生意產品的良好口碑進一步擴大規模,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並且開始嚐試外銷。
    反正好東西誰都想要,這些來的專家也出了一份力,他們的力量可就大多了。
    記住他們的資源,豆製品賣的更好了,大隊長也沒虧待他們,隻要賣出去就給他們一毛的分成。
    剛開始專家們還不好意思要,幫忙做點事,還要收什麽錢,大隊長人人平等,隻要幫村裏推銷出去產品就有提成。
    剛開始他們沒在意,拿到手裏的幾十塊錢分成,大家都很高興,反正是白來的一份工資,於是推銷產品來就更賣勁了,這是大隊長所希望看到的。
    知青們逐漸成為村子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喜歡快穿不做別人的墊腳石請大家收藏:()快穿不做別人的墊腳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