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燕歸記
字數:3768 加入書籤
【點茶課】
十二歲的蘇拂跪在竹簟上,盯著茶湯裏浮起的蟹眼泡。茶筅掃過建盞邊緣時濺出沫餑,琴師立刻用戒尺敲她手背:"說過多少次?"咬盞"要七分力!"
李嬤嬤掀簾進來,拈起她點的茶冷笑:"楊學士最愛"月露痕",你這稠得能當雲腳粥。"銅盆裏的殘茶潑在青磚上,像極了她七歲被賣進燕歸樓那日,父親潑掉的半碗屠蘇酒。
【詩帕約】
驚蟄雨打濕後巷青苔時,蘇拂撿到半片殘詩:
"硯池新漲綠萍生
忽見驚鴻照影橫
若得鮫綃承玉露
願裁春色補殘更"
她用鬆煙墨在素帕上回:
"章台柳色年年新
莫向東風擲錦茵
若解琴心托鴻雁
請攜明月叩重門"
帕角綴三粒丁香籽——這是三日之約的暗語。陸秀才再出現時,袖口沾著替人抄經的墨香。
【破瓜夜】
及笄禮上,李嬤嬤給她係九轉玲瓏帶。玉帶每片玦刻著秘戲圖:"這是"蕭史乘龍",需用倒卷珠簾式。"老翰林撫著青瓷枕上的春宮畫:"記得奏《子夜歌》第四疊,錯一個音扣三兩纏頭。"
【聽窗訓】
花魁侍寢時,蘇拂被塞了滿嘴核桃跪在廊下。"數滿九十九聲玉磬響!"李嬤嬤的藤條懸在她頸後。竹簾內傳來七長八短的清音,後來她才知曉,每聲玉響抵一兩雪花銀。
【香籌戲】
鎏金博山爐騰起沉香霧時,蘇拂的犀角簪被灰燼覆住。周郎君抽出令簽:"卸一釧,唱《雨霖鈴》。"褪蝦須鐲的瞬間,腕間露出陸秀才刻的桃核舟。滿座嘩然中,陳海商砸了酒盞:"樂伎身上豈能有寒酸物!"
【葬花咒】
聽聞陸秀才溺亡那日,蘇拂正按行規埋"桃花障"。月事帶裹著柳葉入土時,她輕唱:
"冰綃裁就胭脂雪
曾裹巫山一片雲
今隨楊花歸淨土
不教風流染俗塵"
瑪瑙禁步突然崩裂,珠子滾進土坑的刹那,春雨打濕了她藏在腰帶裏的半頁詩:
"若得來世逢清明
為卿細數庭前草"
【解籍箋】
紹興二十一年穀雨,蘇拂在臨安府衙門前焚了樂籍文書。火盆裏騰起的青煙中,李嬤嬤當年逼她背的《教坊律》依稀浮現:"凡妓贖身,仍禁與士子通婚"。灰燼落在繡鞋上,像極了及笄夜老翰林彈在她鎖骨間的香灰。
【梅花帳】
城西小院掛著三位恩客贈的梅花帳:
周翰林送的越羅帳頂繡著"二十四番花信風"
陳海商給的蜀錦帳帷染就"十二時辰香譜"
慧明和尚畫的帳門《聽琴圖》題著"此心安處"
每月初三,她會為三人各備一份回禮:
周翰林得手抄《金石錄》殘頁用陸文謙字體)
陳海商收暹羅伽南香混入當年龍腦餘味)
慧明禪師獲曬幹的木樨取自陸秀才贈菊同枝)
【茶博士】
"蘅蕪茶寮"開在望仙橋畔,蘇拂發明了三種茶湯:
"寒香泣露":化用破瓜夜的龍腦香,茶沫點成梅花烙
"青衫淚":摻著陸秀才詩稿灰燼,配鬆煙墨書飲茶詩
"鮫綃歎":浮著當年未送出的丁香籽,需用銀匙搗碎
茶牌上寫著:
"七分春水煎雪乳
三更殘月照冰心
莫問壺中滄桑事
且看盞底浮沉人"
【洗香劫】
臘月祭灶夜,三個潑皮闖進茶寮要"洗香禮"——這是臨安暗規,凡脫籍妓女須讓地痞驗身證清白。蘇拂拔下當年刺過金人的金雀釵:"我櫃中有三物:周大人的殿試朱卷、陳員外海運勘合、靈隱寺的渡牒,諸位要驗哪件?"
【埋詩塚】
四十三歲生辰,蘇拂在孤山腳埋下陸秀才所有殘稿。檀木匣裏墊著:
初次相贈的芭蕉詩葉
浸過斷腿血汙的《搗練子》
臨終絕筆的桃核舟
封土時唱起改良的《瘞花咒》:
"墨痕猶帶少年香
忍教黃土葬文章
他日若逢采詩使
莫唱當年《雨霖》腔"
【終章·梅魂】
慶元三年冬,蘇拂在茶寮炭盆前校訂《青玉案》琴譜。臨安城傳唱著新編的"梅魂曲",卻無人識得其中化用了陸秀才某頁殘稿:
"寒塘鶴影空追月
舊院梅魂總憶君
縱使香銷玉骨冷
不向東風賣餘春"
她摩挲著當年裝野菊的粗陶罐,罐底還粘著十四歲那年的晨露結晶。忽有琴聲自孤山方向傳來,依稀是陸文謙續過的《鷓鴣天》調子。
最後一粒火星熄滅時,茶寮梁柱懸著的梅花帳突然墜落。帳間飄出二十年前的詩帕,鬆煙墨字被歲月蝕成:
"請攜明月叩重門"
那"門"字隻剩半邊,倒像少年殘缺的身影。
喜歡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請大家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