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技術交換
字數:3712 加入書籤
【我很高興有越來越多人來看,但是我希望大家理性討論不要吵起來,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直接來噴作者,有錯也是作者的錯。每一條評論,段評,我都會仔細的看並且回複,有很多深層次的東西會被申鶴卡死發不出來可能是我寫的太激進了),所以我盡量用隱晦的方式將我想要講述的東西說出來。如果各位讀者大大覺得我寫的哪個地方有問題,都可以發段評或者書評我會仔細的去看,然後根據我的想法解釋給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是我真的在那個地方沒有想全,我會私下去改那部分內容。
孩子還是個學生,不懂事寫著玩的。各位讀者大大看個樂子就行。
非常感謝各位讀者大大能夠看到這裏,你們能來看就是作者最大的動力。
下麵正文開始了。】
【1906年6月25日 明帝國 應天府
本周,我們的遠東地區的盟友明帝國開展了一次震驚世界的軍事演習。這是第一次有外國軍官參與進向外界公開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中,更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將航空力量加入到軍事力量當中,我國駐明武官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直接率領藍方第三十三師的一支騎兵旅直插進了紅方第八十八師的心髒部位,甚至是活捉了紅方最高指揮官!
當馬肯森將軍率領的騎兵旅如閃電般突破紅軍防線時,整個戰場仿佛都凝固了。那支騎兵部隊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和精準度,在短短二十分鍾內就切斷了紅軍的所有通訊線路,並包圍了他們的指揮部。
讓我們再次為祖國感到驕傲!也讓我們再次為遠東地區明帝國的再度崛起而感到興奮!各位德國公民們遠在東方的明帝國已經崛起,那麽我們又何嚐不能獲得我們想要的陽光下的土地呢!
柏林日報記者:弗裏德裏希.韋伯】
“陛下,英國駐明大使求見。”
“不見,就說朕現在還在處理政務。”
“陛下,法國駐明大使求見。”
“讓他去和英吉利大使坐一起去。”
朱仲淵坐在紫禁城的書房內,手中把玩著一枚青銅印章,神情漠然。桌上攤開的是一份來自大阪的密報,內容正是關於那些實驗室被摧毀的消息。
"清璿啊,做事太過幹淨利落了。"他輕聲自語,目光落在密報上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上。超過四千名實驗體,十二個地下實驗室,全部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不過,手法狠辣,這才是未來內閣首輔該有的心態和手段,也不算是辜負了朕對他的期待。”
朱仲淵放下手中的密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院中的梧桐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投下斑駁的影子。他想起了第一次在鄭清璿麵前提出用倭人來做人體實驗時的情形。
朱仲淵還記得,當時他提出要在倭地進行人體實驗時,鄭清璿臉上那一閃而過的厭惡。
"陛下,俄國駐明大使也來了。"女官小心翼翼地在門外稟報。
"讓他們都等著。"朱仲淵冷笑一聲,"既然他們這麽著急,那就讓他們更著急一些。"
建立實驗室時,鄭清璿的表情異常平靜,仿佛在談論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雙漆黑的眼睛裏沒有絲毫波動,隻是機械地點了點頭。
"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行。"他當時是這麽說的,"不過需要注意保密工作,若被外界知曉,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朱仲淵記得自己當時有些詫異。他原本以為這個提議會遭到鄭清璿的反對,沒想到他竟如此爽快地同意了,現在想來,或許從那時起,鄭清璿就已經在計劃著這場毀屍滅跡的行動了。
“陛下!奧匈帝國大使與德國大使一起來了。”
朱仲淵聞言才回過神來,他微微點頭,“嗯,請他們進來吧。”
德國大使阿爾方斯·馮·穆默和奧匈帝國大使施密特一前一後走進書房,兩人身上各自穿著一件西裝,他們在走到距離朱仲淵前幾步的位置停下頷首表示尊敬。
“外臣覲見明皇。”
朱仲淵的目光從窗外的梧桐樹上收回,轉身麵對兩位大使,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他緩步走回書桌旁,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那枚青銅印章被他隨意地推到一旁,發出一聲清脆的碰撞聲。
“兩位來得倒是巧,”朱仲淵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戲謔,“朕今日可是就等著二位來朕這紫禁城了。”
阿爾方斯·馮·穆默挺直了腰板,臉上掛著職業性的微笑,用一口流利的漢語回道:“陛下言重了。貴國近日的軍事演習震懾四方,我等不過是奉命前來祝賀罷了。”
“嗬嗬。”朱仲淵坐在了龍椅之上慢條斯理的開口,“關於飛行器這件事吧,畢竟是我國連同貴國一起研製的,自然我國沒有必要藏著掖著,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是盟友不是嗎?”
“陛下聖明。”阿爾方斯·馮·穆默的指尖在西裝袖口的金線刺繡上輕輕摩挲,這是他第三十三次見到這位明國皇帝。朱仲淵總能在談笑間將人吃得死死的,就像此刻,他正用最理所當然的語氣將本該屬於兩國的飛行器技術拱手相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施密特的鋼筆在羊皮紙上洇開一團墨漬,奧匈帝國大使館的翻譯官立刻遞來新的紙張。這位身材矮胖的大使始終對明國的"慷慨"心存戒備,他記得上個月在維也納收到的密報——務必要明人吐出他們嘴裏的發動機專利出來。
"具體的技術參數,"朱仲淵食指叩擊著龍椅扶手,"朕打算在下個月的應天府博覽會公開展示。"他忽然抬眸,目光掃過兩位大使的喉結,"當然,貴國的工業部官員可以提前來參觀學習。"
穆默的金絲眼鏡閃過一道冷光。他想起柏林來電時上司的叮囑:"要讓明國吃下這條技術魚餌,但務必保留核心專利。"此刻他正要開口,卻被施密特搶了先:"陛下,這需要簽訂正式的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朱仲淵輕笑出聲,指尖捏住對方精心準備的條約草案,紙張邊緣的褶皺像極了奧斯曼帝國衰敗的疆土,"二位都是明白人,這種技術共享,說白了不過是把雙刃劍。"他忽然將條約推向穆默,"德國在空氣動力學上的優勢,奧匈在材料工藝上的積累,若真能互補......"
施密特的鋼筆尖在紙上劃出淩亂的線條。他注意到朱仲淵說這話時正盯著牆上的世界地圖,明國的版圖在夕陽下泛著詭異的紅光。十多年前那場對清戰爭的傷疤,此刻竟在皇帝的瞳孔裏隱隱作痛。
"陛下,"穆默終於按捺不住,他掏出懷表按動底蓋,露出暗藏的發條裝置,"這是最新的防空炮設計圖。"當機械齒輪開始轉動時,他壓低聲音,"作為技術交換,我們希望獲得貴國在化學工業以及飛行器引擎方麵的支持。"
朱仲淵的笑聲驚飛了窗外的麻雀。他忽然想起那場改變曆史的會議——三年前在慕尼黑,這些歐洲強權是如何用"文明使命"的名義瓜分非洲的。
“好,朕允了!”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