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農民軍

字數:3048   加入書籤

A+A-


    與“與瀛人軍團”想象中的“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不同,在東北這個代表著清國工業化最為強大的地方,他們並沒有看到有任何人迎接他們,回報他們的隻有炮火。
    雪化了之後的泥巴路上隻有軍靴摩擦的聲音、馬蹄走過的聲音以及士兵沉重的呼吸聲,他們是第一批從龜城調到北朝鮮的士兵,現在隻有一個目的:轉頭向北方進發,拿下海參崴徹底終結沙俄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
    泥濘成了他們最大的敵人,每一步都像是要把他們的雙腿拔出來一樣困難。冬天的消融留下的是一片爛泥地,棕色的,毫無生機,就像士兵們此刻的心情一樣。隊伍緩慢前行,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困惑。這兒與龜城不同,在這兒沒有工廠、沒有能讓他們前進的道路、路過的小城也沒有見到任何清軍,簡直就像是清軍已經放棄了整個朝鮮半島,放任他們北上一樣。
    突然前方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騎兵慌張地衝到隊伍前方,他迅速下馬朝著最近的長官敬禮,“長官,前方五公裏發現清軍部隊。”
    為首那名軍官的眉頭緊皺,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腰間的指揮刀。"清軍?規模如何?"
    騎兵喘著粗氣猶豫了一會後回答:“他們...不像是我們以往遇到的清軍,槍支少得可憐,他們還在使用冷兵器和農具...”
    軍官聞言,緊皺的眉頭幾乎擰成一團。毫無疑問,這並不是清軍部隊,甚至可能算不上一支軍隊他們或許隻是附近的村民和獵戶,也有可能是清軍的後勤出了大問題。當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他啐了一口泥水,低聲罵道:“d,這群人是瘋了?”
    不過罵歸罵,事情放在這兒怎麽都是要處理的,向平民開槍?這件事要是被托洛茨基知道那他的職業生涯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是不開槍任由這支由農民和獵戶組成的“軍隊”前進,那要猴年馬月才能境城附近。
    “派一隻十多人的小隊上前和他們交涉,詢問他們究竟是來阻止我們的還是....”軍官思索了一會後開口說道,“如果他們是平民,我們放他們經過我們的軍隊,如果他們...是軍人,我們就開槍。”
    副官點頭領命,迅速挑選了十幾名士兵組成一支小隊。這支小隊在一名年輕軍官的帶領下,緩慢向前推進。隨著距離的拉近,他們終於看清了對麵的"軍隊"。
    “軍隊”最前方是個跛腳老漢,腰間別著劈柴斧,肩上卻滑稽地套著件清軍號褂,後排少年握著削尖的竹竿,腳上的草鞋早已被泥漿吞沒唯一像樣的武器是三杆抬槍——需要兩人扛著、一人點燃火繩的老古董。
    年輕軍官看到這一幕,心中既驚訝又無奈。他抬手示意小隊停下,然後獨自向前幾步,用生澀的漢語喊道:"你們是什麽人?為何攔住我軍去路?"
    跛腳老漢聞言,顫顫巍巍地向前挪了兩步,用沙啞的聲音回答:"我們是大清子民,聽聞倭寇來犯,特來助戰。"
    年輕軍官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應。他環顧四周,隻見這支"軍隊"中有老有少,衣衫襤褸,裝備簡陋,甚至有人手持鋤頭、鐮刀等農具。
    向他們開槍?這槍能開嗎?
    年輕軍官的食指懸在扳機護圈外。對麵,跛腳老漢的柴斧在陰雲下泛著鈍光,像一塊生鏽的廢鐵。
    “助戰?”軍官重複這個詞,突然笑了,“拿什麽助?拿你們的命嗎?”
    老漢的喉結滾動了一下,渾濁的眼睛掃過軍官身後——那些黑洞洞的槍口、鋥亮的刺刀、整齊的軍裝。他枯瘦的手指抓緊斧柄,卻不是在準備攻擊,而是為了支撐自己發抖的雙腿。
    “大人…”老漢的聲音比風還輕,“縣衙說了,殺一個倭寇,免三年糧。”
    年輕軍官的目光轉向了政委,那是一種帶著詢問、帶著無奈,甚至有一絲懇求的眼神。政委是個年輕的青年若是沒有戰爭他可能在讀大學,“這些是老百姓,”政委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長期抽劣質煙草的痕跡,“被狗屁縣衙騙了。”
    這不是軍隊,甚至不是民兵——他們是被苛稅逼瘋的農民,是被官府用“免糧令”哄來當肉盾的棄子。那三杆抬槍?可能是村裏祠堂的鎮宅之物,鏽得連火藥都點不著。
    年輕軍官咬了咬牙,將手裏的手槍對準了天空,隻聽“砰!”的一聲,槍聲劃破了沉悶的空氣,驚得樹上的烏鴉四散而飛。老漢和他身後的"軍隊"瞬間僵在原地,眼中充滿了恐懼和茫然。
    “滾吧,告訴你們縣太爺——”年輕軍官的語氣沉重,“告訴你們縣太爺洗好脖子,明天之前老子要他的腦袋。”
    槍聲在所有人耳邊回蕩,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硝煙味。跛腳老漢和他的“軍隊”就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樣,一動不動。恐懼像潮水般瞬間淹沒了他們幹瘦的身體,他們眼裏的光亮熄滅了,隻剩下驚駭和茫然。手中的鋤頭、鐮刀,“柴斧”……一切都變得無比沉重,隨時可能從無力的指間滑落。
    年輕軍官看著他們,心頭五味雜陳。他沒有多餘的同情,隻有對眼前這荒誕一幕的憤怒——對那個拿人命不當回事的狗屁縣太爺的憤怒。
    “我們隨身攜帶的軍糧還有多少?”
    軍官思索了一會後開口詢問。
    政委聞言,轉頭對著身後的一名士兵低聲詢問了幾句,然後回答道:"還有三天的口糧。"
    年輕軍官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掃過眼前這群衣衫襤褸的農民。
    "把我們口糧分給他們,"軍官突然下令,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留下一天的給我們自己。"
    士兵們沉默地卸下行囊,炒米、餅幹、方正的鹽塊、肉幹通過傳遞在隊伍的前方累積了起來,樸素的顏色在陰沉的天色下顯得格外刺眼。這堆對訓練有素的士兵而言僅僅是維持體能的必需品,在那些餓得眼冒綠光的農民眼裏,卻像是金山銀山。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