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意大利參戰一)
字數:2745 加入書籤
1914年3月16日,就在明帝國駐英大使背刺,明帝國向清帝國宣戰的第三天,奧匈帝國派軍進駐薩拉熱窩的第二天,德國調動部隊前往東線的第一天,同樣身為同盟國一員的意大利正在就是否參戰一事吵得不可開交。
自由黨領袖焦利蒂,這位72歲的老人曾三度出任王國首相,一向以對外強硬著稱。所有人都認為這次會議他會向以往一樣不留餘力的叫囂戰爭,然而,當焦利蒂顫巍巍地從議席上站起身,整個議會大廳那如同菜市場般的喧囂,竟然詭異地安靜了下來。無數道目光,或狂熱,或期待,或審視,齊刷刷地聚焦在這位意大利政壇常青樹的身上。
“諸位,”焦利蒂的聲音出乎意料地清晰,帶著一絲磨砂般的質感,並沒有人們預期的那種慷慨激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靠著空喊口號就能喂飽肚子的。”
他頓了頓,枯瘦的手指輕輕敲了敲麵前的講台,發出沉悶的聲響,如同敲在每個議員的心上。“戰爭,”他繼續說道,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廳,“不是一場騎士的比武,也不是酒館裏的豪言壯語。戰爭是鋼鐵、是鮮血、是國家命運的賭博。我們意大利,有什麽本錢上這個賭桌?我們準備好了嗎?這場戰爭和我們沒有一點關係,我們沒有義務加入到這場不義之戰當中。”
焦利蒂的意思很明確:意大利不需要加入這場世界大戰中就能拿到最為豐厚的報酬,既然如此為什麽要流意大利人的血呢?
但民眾永遠也不會明白他們的政府為何保持中立,他們更熟悉的是另一套話術——民族主義。
1914年3月26日,51歲的加布裏埃爾.鄧南遮在報紙上看到了意大利政府宣布保持中立的消息,這位自詡為“意大利靈魂”的詩人、劇作家、飛行家,此刻正坐在他位於羅馬郊外的奢華別墅的書房裏。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在波斯地毯上,也照亮了他那張棱角分明、充滿激情的臉。
“懦夫!一群鼠目寸光的政客!”鄧南遮將手中的《晚郵報》揉成一團,狠狠地砸向壁爐。報紙在冰冷的壁爐架上彈了一下,散落在光潔的大理石地麵上,如同他此刻散亂的心緒。
保持中立?這是對意大利千年榮耀的背叛!是對羅馬帝國輝煌曆史的褻瀆!他,加布裏埃爾.鄧南遮,絕不能容忍這種懦弱的行為玷汙他深愛的祖國。
他坐到了書桌前拿起了筆——他要用自己的方式,用他自己能做到的方式來喚醒尚在“繈褓”中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啊!他們竟用中立的裹屍布包裹你!……你的劍在鞘中鏽蝕,而世界的命運正在被鍛造!難道我們要像雜貨店主一樣,在櫃台後數著銅板,眼睜睜看著他人分割未來嗎?……不!我們必須躍入這場偉大的風暴,讓我們的血與火照亮地中海!...】
鄧南遮的文字,如同他本人一樣,充滿了戲劇性的煽動力。這篇文章,以《致意大利青年》為題,率先刊登在幾家與他關係密切的先鋒派報刊上,隨後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被其他報紙轉載、引用、乃至斷章取義地傳播。
“裹屍布!”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在羅馬大學的廣場上,揮舞著印有鄧南遮文章的報紙,漲紅了臉,對著聚集的人群嘶吼,“我們的政府,想用中立的裹屍布,埋葬意大利的未來!”
他的聲音因激動而沙啞,但廣場上的人群卻像是被點燃了引信的炸藥桶。咖啡館裏的談資不再是風花雪月,工廠的午休時間不再是抱怨工頭的乏味,街頭巷尾,鄧南遮的詩句被人們口耳相傳,那些華麗而富有煽動性的詞語,像一劑強效的興奮劑,注入了本就蠢蠢欲動的民族情緒之中。
而在米蘭,一個曾堅定反對鄧南遮的意大利社會黨青年男人看到了這篇文章,而這個男人的名字叫做:貝尼托·墨索裏尼。
老墨坐在自己的書桌前不斷思索著該如何抉擇:是接受法國政府通過《費加羅報》的資助,順帶著借助民族思潮上位。還是守著一文不變的馬克思主義最後成為被時代拋棄的人。
"戰爭即和平,和平即戰爭。"老墨低聲重複了一遍,像是在說服自己一樣。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羅馬的天空。那不是灰暗的,而是充滿了動蕩前的金色光芒。他能感覺到,一個巨大的機會正迎麵而來,一個讓他擺脫平庸、登上權力巔峰的機會。
區他娘的理想!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能抓住它,誰就是英雄。至於那些被碾碎的,不過是些無關緊要的塵埃。
《從絕對中立到積極、有作為的中立》
1914年4月3日,機關報上由老墨主筆的文章正式發表,在這篇文章中,他轉而主張意大利應放棄“絕對中立”,采取“積極中立”——即準備在“適當時機”參戰。
《從絕對中立到積極、有作為的中立》一文刊出的當天,《前進報》編輯部裏就炸開了鍋。“這個叛徒!狗娘養的墨索裏尼!”一個留著大胡子的編輯把報紙摔在桌上,唾沫星子飛濺,“他媽的,馬克思要是知道,非從墳墓裏爬出來掐死他不可!”
“瞧瞧他寫的什麽狗屁!‘積極中立’?不就是他媽的想參戰嗎?還扯什麽‘適當時機’,他就是想給那些資本家和國王賣命!”另一個人跳起來,指著文章的標題罵罵咧咧。
同一時間,羅馬的民族主義報刊則表現得更為複雜。他們既稱讚墨索裏尼的“清醒”,認為他終於看清了時代潮流,但又批評他的“猶豫”,認為“適當時機”已經到來,意大利應該立刻行動,去“收複”原本就屬於意大利的土地。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