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00:曹操使者

字數:3620   加入書籤

A+A-


    興平元年一月。
    關於官職任免,劉備最終敲定的結果是徐庶、張居正擔任司馬。
    是儀、武士彠、任愷擔任長史,是儀為主。
    從事中郎由孫邵擔任,參軍則是則是滕胄、滕耽、法正三人。
    任愷走後沒多久,國淵趕到,繼任任愷之前的職務。
    劉備有意縱容其人,營造出國淵上位前後頂流、二流世家待遇截然不同的現象,目的便是激化頂流世家與次一流世家之間的矛盾。
    薄曹從事職務,暫且交予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依照劉備指示,有條不紊地調查著華家的保護傘,進展順利,應該很快就能查出個所以來。
    “主公,正如孝直預料,曹操的使者進入平原國,一個時辰之內便會到達平原縣。”寇封拱手道。
    平原國的郡治是平原縣,這種情況在東漢還挺常見的,就像小沛其實是沛國沛縣。為了區分國與縣,史料記載時特意加了個“小”字。
    劉備微微點頭,放下手中的天書:“將孝直、子羽和長緒喚來。”
    這三人皆有不俗的智力與統帥,幾乎每次議事都在場,是劉備的重要幫手。
    聽到劉備專門提及身份較低的法正,寇封心想主公好生重視法正,打定主意事後要與法正打好交道。
    法正小心眼,別哪裏惹他不快,最終給自己沾上麻煩。
    “猜到了曹操的使者會來,沒想到這麽快。”劉備喃喃自語。
    一旁的戚繼光單手摩挲著下巴,雙眸聚精會神地盯著桌麵上的陣法圖,沉思之下竟然沒注意到寇封說話。
    許久之後,戚繼光坐直身子,嘖嘖稱奇:“天盤九星陣,真是驚世駭俗!某自認見過陣法無數,似這般變化多端的陣法,卻是未曾見過。”
    劉備點點頭:“我研究此陣已有半個月時間,共計看出五九四十五種變化,雲長看出三十六種,我二人洽談過後,皆以為並未看出此陣全部變化,不能發揮出其全部威力。不知你看出幾種?”
    戚繼光伸出手比了個七:“七九六十三種,但此陣絕對不止六十三種變化。”
    “此陣下分九個小陣,三陣主攻,三陣主防,三陣主變化,一陣變型,其餘八陣都要隨之變化,操作難度極大,很容易被敵人趁虛而入。可不變化的話,此陣作用還不如尋常陣法,實在是一言難盡。”
    “哪怕是某所看出的六十三種變化,在變陣時依舊有難以忽視的漏洞,不能運用於實戰。主公想要運用此陣,至少要探究出此陣所有變化,並爛熟於心才行。”
    劉備追問:“那你覺得,備看出全部變化,並爛熟於心,需要多長時間?”
    戚繼光心中一驚,這是送命題啊!
    時間說短了,劉備說不定就拿此陣送死;說長了,還會令劉備不滿。
    戚繼光最終答道:“主公麾下能將無數,何須親自上陣?給某一年時間,定能研究透全部變化!”
    精明如戚繼光,沒有直接回答劉備需要多長時間,隻是說自己需要一年的時間。
    戚繼光都需要一年時間的話,劉備隻會更長。再考慮到熟記繁多變化所需的時間,說不定兩三年也用不出此陣。
    劉備歎息:“看來這個陣法最近是用不得咯!”
    戚繼光安慰道:“主公也不必著急。不妨將此陣交與徐軍師、法參軍等人看看,人多力量多,興許湊出全部變化呢。”
    劉備啞然一笑。
    變化有難易之分,簡單的變化誰都能看出來,困難的是看出最複雜的那幾種變化。至少劉備看出的四十五種變化和關羽看出的三十六種變化就完美重合。
    戚繼光安慰自己的說法,未免太理想。
    等曹操使者進入平原城後,劉備結束與戚繼光的交談,令對方抽空把看出來的變化謄錄於紙上,戚繼光領命退下。
    曹操與蛾賊相比,在人才質量、數量以外的任何方麵都占據著絕對的劣勢,對與劉備結盟之事十分上心,派出了兩個重量級人物。
    一曰程昱,二曰陳群。
    程昱早年便進入曹操帳下,不必多說。
    陳群曆史上第一次出仕是當劉備的別駕從事,不過現在因為李密在豫州瘋狂搞破壞,陳家已被屠滅,他帶著妻兒、少數族人投靠了曹操,被曹操任命為使者。
    別駕從事是“屬吏”,和呂布的正史上的主簿一樣,陳群也有為劉備赴死的義務。
    不過當時陳群進入曹操陣營時,劉備也在曹操陣營,就跟本書中戚繼光、太史慈和孔融的關係一樣。
    期間曹操征辟陳群,把陳群從劉備的“屬吏”變成了自己的“屬吏”,陳群的義務對象已經發生了改變,跟呂布殺主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的事情。
    再舉一個例子,陳登。
    我沒有查到明確記載他到底是不是劉備“屬吏”。如果是,那他之前就是陶謙的“屬吏”,因為劉備接任徐州牧後並未改變他的官職。
    之後陳登聽命於陶謙奉劉備為主,呂布奪徐州後臥薪嚐膽,幫助劉備擊敗仇敵呂布,完美完成了義務。
    如果不是,那他的君主就是皇帝,跟劉備和曹操嚴格意義上講是級別不同的同事關係,心理上偏向於劉備,換合作夥伴跟道德一點關係都沒有。
    之後曹操表奏其為廣陵太守,這時君臣意義上他的君毫無疑問已經變成了皇帝,既不是劉備也不是曹操。
    皇帝讓我守廣陵,我就守廣陵,不跟劉備走從道義上能講過去。
    而呂布,他是先殺的丁原,後被任命為“騎都尉”,相當於殺了君主換取高官,這就說不過去了。
    說實話,還是呂布不聰明。設法先討要到“騎都尉”後再殺丁原,風評就大不相同了。
    演義就不提了哈,殺倆義父很逆天了,本書沿用演義設定。
    當然,東漢人物對“故主”也有一定義務,當現在的君主與故主利益發生衝突時到底怎麽抉擇就另說了。
    所以評價呂布“反複無常”並非欺負呂布出身低,世家都能亂洗之類亂七八糟的。
    喜歡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請大家收藏:()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