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婉拒了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現下我們的重點是恢複元氣。”
“至於大耳賊,就讓他先得意一陣,將來再對付他不遲。”
看到袁紹能夠如此冷靜,審配暗鬆了一口氣。
這時。
文醜上前一步,抱拳道:“大王能夠隱忍,真是咱們魏國的大幸。”
“可是我擔心,那大耳賊未必會給我們機會喘息。”
“如果我們的力量還沒恢複,他就帶兵來攻打我們,怎麽辦呢?”
這番話讓袁紹剛舒展開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
官渡之戰傷亡慘重,十五萬大軍最後能逃回河北的不到七萬人。
再加上袁熙的軍隊以及四州留守的部隊,現在勉強有十三四萬可用的人馬。
真正能用在黃河邊防線上對抗齊軍的部隊,最多也就九萬多點。
根據間諜提供的情報,要是劉備真的打算渡河北伐,他可以動用的兵力至少得二十萬左右。
以九萬人去抵擋對方二十萬人進攻,並守住黃河防線,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
“子勤說得很對,恐怕大耳賊不會給我們休養生息的時間啊...”袁紹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轉頭看向審配:“正南,假如真如子勤所說,大耳賊提前攻打我們,你覺得該如何應對?”
麵對這個問題,審配額頭上開始出汗,一時之間說不出解決辦法。
盡管他是宰相,在郭圖等人去世後靠經驗成了首席謀士的位置,但實際上論智慧並不是特別強。
對於這種難題,他也一時找不出好辦法。
“請容許我再考慮一下...”審配隻好暫時找個借口敷衍過去。
袁紹眼裏閃過失望之色,接著又將目光移向其他謀士身上。
為彌補人才損失,之前他從北方各地邀請了許多新麵孔加入自己的團隊,不僅為了彌補缺失的人才,也是想進一步拉攏當地豪強以穩定人心。
環視四周,他注意到一個年輕人,“司馬仲達,聽說你有個‘智狐’的外號,是河北年輕一代裏的佼佼者。”
“你有什麽建議?我很想聽聽。”
眾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位年輕的謀士上。
司馬懿來自河內司馬家族,是知名學者司馬防的次子。
之前他的哥哥司馬朗跟隨著曹操去了關中,並成為了秦國的大臣。
雖然袁紹對此心存不滿,但並沒有對司馬懿做什麽不利之事,還曾幾次嚐試招攬他入幕。
然而每次都被司馬懿以健康狀況不佳的理由婉拒了。
直到最近袁紹敗退之後,司馬懿卻主動請求為他效力。
因此,袁紹任命其為侍郎,以便直接聽命於自己左右。
見審配無良策可言,袁紹便寄希望於這位年輕才俊身上。
聽到提問,司馬懿似乎早已有了主意,鎮定地走上前。
“我有一個‘引禍西遷’的計謀,或許可以幫大王爭取時間恢複實力!”
“引禍西遷?”袁紹眼前一亮。
“具體是怎麽操作呢?”他急切地追問著。
所有人都看向了司馬懿。
“目前三國之中,以齊最為強勢。
如果我們能讓劉備先攻擊弱小的秦國而非直接針對我們……”
“我提議,讓駐守在東岸的部隊秘密跨過黃河進入弘農地區,並假裝成秦國人四處破壞齊國邊境村鎮;與此同時,在齊國內散播謠言稱曹操會在趁亂從西方發動攻擊。”
“通過這種方式製造出一種錯覺:除非先消滅掉背後的威脅即秦國),否則無法專心對付我們。
從而將敵軍攻勢轉移至西邊,為我們創造寶貴的調整時期。”
聽完講解,袁紹感到興奮異常,在兒子扶持下走近地圖研究了一番後點頭稱讚。
“太棒了!你的這個方法的確巧妙。”
即使旁邊想搶功勞的審配也趕緊附和,司馬懿並沒有表現出不滿。
接著袁紹立刻拍板同意了這個計劃。
各地的年輕人積極響應,參軍的人數非常多。
早在收複中原之初,在蔣華強的建議下,劉備迅速將土豆引入兗州和豫州種植。
正好趕上季節,這第一批土豆馬上就能收獲了。
這樣一來,官渡之戰所帶來的糧食短缺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
大齊各個倉庫裏的糧食也會被重新裝滿。
軍隊和百姓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經濟也開始快速複蘇,整個中原地區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中原已經穩固。
接下來,統一全國的任務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據弘農郡報告,最近秦軍不斷侵犯我們,對我們的城市進行掠奪和破壞,造成上千人傷亡。”
“此外還聽說,曹操正在向潼關和武關一帶秘密調動糧草。”
“這些跡象表明,曹操可能想要趁我們北伐偽魏之際,對我們洛陽和南陽一線發動突襲,試圖占領中原核心地帶。”
辛評大聲宣讀著最新的軍事報告。
劉備皺起了眉頭,臉上閃過一絲怒氣。
當前天下的形勢是大齊最為強勢,壓過了秦國和魏國。
秦魏兩國實力不及袁紹的偽魏,尤其曹操一方是最弱的一環。
甚至袁紹現在也是謹小慎微,把兵力都集中在黃河北岸,不敢輕舉妄動。
曹操竟然膽敢公然派兵越過潼關,到他的弘農郡燒殺劫掠?
如此囂張猖狂,竟然公開挑釁作為最強國君主的他?
“曹操自不量力,竟敢侵擾我大齊、傷害我子民,真是可恨!”
“陛下,既然他們找上門來,不如就借此機會,傾全國之力西進,先鏟除曹魏!”
老將軍黃忠站起身來,義憤填膺地請求出戰。
由於關羽駐守徐州,張飛負責荊州,前後的將軍們不在京城,左將軍黃忠自然成了將領中的領袖。
在他帶領下,眾將紛紛表示要討伐曹操。
畢竟身為大齊的大臣和將領,每個人都有一種強國不可被侮辱的感覺。
曹操竟敢主動進攻,大家怎麽可能忍得住呢?
盡管劉備心態有了變化,但他並未變得目空一切,依然保持著一定的理智。
“文韜,孔明。”
“你們認為,我們是否應該抓住這次秦國入侵的機會,乘勢向西攻打消滅秦國?”
喜歡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