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冉魏大將軍劉茂:亂世硬核玩家的“地獄難度”通關實錄

字數:6471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冉魏司徒劉茂》
    胡騎連雲叩鄴牆,孤旌獨力拄殘陽。
    非關棋局輸贏事,留取人間一脊梁!
    公元352年,鄴城今河北臨漳)。北風那個吹,吹得城牆上的旗幟都恨不得把自己卷起來冬眠。城外,慕容鮮卑的大軍紮營紮得比北京早高峰的地鐵還密,炊煙嫋嫋,香氣對城裏人來說)飄得那叫一個缺德。城內?別說米了,耗子都快被吃成保護動物了。空氣中彌漫著絕望的味道,比過期三年的鹹魚還衝鼻子。就在這“末日生存模擬器”的最高難度場景裏,一個身影杵在城樓上,眼神像x光一樣掃視著城外的“人山人海”,又回頭瞅了瞅這座曾經代表冉魏帝國最後排麵的都城,以及城裏那些餓得眼冒綠光、走路打晃的“npc們”。這位爺,就是從底層“青銅”一路肝上來的大將軍——劉茂。眼瞅著服務器冉魏)要關停了,他琢磨著,怎麽也得來個“史詩級”的退場特效。他的故事,堪稱五胡十六國亂世裏的一曲“悲情搖滾”,調子雖低,但賊有勁。
    一、開局一個碗?不,一條命!
    劉茂同誌的出身,那真是低到了塵埃裏,史書對他的早期履曆摳門得一個字都不肯多給。隻知道他最初的“就業單位”,是那個時代最苦逼也最硬核的民間武裝組織——乞活軍。顧名思義,“乞活”就是“求求了,給條活路吧”。這可不是什麽正規軍,而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被胡人鐵騎和天災人禍逼得活不下去的北方漢族流民,自發組成的“大型抱團求生互助會”。他們沒有高大上的口號,目標樸實無華且枯燥:活下去!為了口吃的,能跟任何擋路的勢力玩命。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五胡十六國版荒野求生大型真人秀”,隻不過沒有攝像機,淘汰就等於gae over。
    劉茂就是在這個“硬核生存遊戲”裏,從默默無聞的“小兵甲”開始練級的。他是怎麽一路砍怪升級、混成高級將領的?史書惜字如金,但咱可以合理推測:那必然是在無數次和胡人騎兵的“親密接觸”物理意義上)中,在無數個聽著敵人磨刀霍霍、自己餓得前胸貼後背的夜晚裏,憑借著“打不死的小強”精神、過硬的砍人技術褒義,戰場上嘛),以及對“亂世叢林法則”的深刻領悟比如“該慫慫,該莽莽”),才艱難地刷出了聲望,贏得了隊友的“組隊邀請”。他就像一塊被亂世砂輪瘋狂打磨的石頭,棱角分明,硬度爆表,實戰經驗值直接拉滿,比那些隻會在地圖上畫圈圈的“理論派”將領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二、命運的“神抽卡”:跟了“爭議天王”冉閔
    劉茂的人生轉折點,出現在後趙暴君石虎蹬腿之後。這個由羯族建立的龐大帝國瞬間崩盤,亂成一鍋八寶粥。劉茂同誌審時度勢,眼光精準或者說運氣不錯?),做出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次“投資決策”——a in 冉閔!
    冉閔,這位被後世稱為“武悼天王”的猛人,堪稱十六國時期的“頂流爭議王”。他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頒布《殺胡令》。背景是胡人貴族特別是羯族)對漢人的壓迫太狠,冉閔為了爭取漢人支持、凝聚力量,喊出了“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的硬核口號。好家夥,這口號就像往滾油鍋裏潑了瓢冷水,瞬間在長期壓抑的華北漢人中炸開了鍋!積壓的民族情緒找到了宣泄口,反抗之火熊熊燃燒。史實核對:冉閔此舉有其反抗暴政的正義性,是特定曆史條件下的產物。)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甚至有點血腥。命令在執行過程中迅速“跑偏”,滑向了失控的深淵,演變成了不分青紅皂白的種族仇殺。史書記載那場麵是“一日之中,斬首數萬”,慘烈程度堪稱“人間修羅場”。冉閔這柄劍,鋒利無比,卻也傷及無辜,爭議巨大。
    就在冉閔這艘“爭議航母”的甲板上,劉茂憑借其“靠譜隊友”的屬性忠誠+能打)迅速嶄露頭角。他參與了決定冉魏國運的“終極副本”——襄國之戰351年)。這場仗的背景是冉閔想徹底“刪號”後趙的殘餘勢力石祗石虎的兒子),於是大軍圍攻襄國今河北邢台)。劉茂作為冉閔麾下的“主力dps”,全程參與了這場“史詩級團戰”。
    開局冉魏軍氣勢如虹,把石祗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嚇得這位“前朝太子”趕緊自己扒了“皇帝”馬甲,宣布“我退遊!我認慫!”,同時瘋狂向慕容鮮卑前燕)和羌族姚弋仲前秦勢力)發求救信號:“大佬們!江湖救急!冉閔開掛啦!”
    於是,一場“全明星大亂鬥”在襄國城下上演。冉閔帶著劉茂等一幫精銳,硬剛前燕、前秦、後趙的三方聯軍。混戰中,冉閔充分展示了“氪金玩家”般的實力,開啟“無雙模式”,“所向摧陷”,把對方有名有姓的將領像砍瓜切菜一樣放倒了好幾十個。史實依據:《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石季龍下》: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裏,左執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 然而,架不住對方“人海戰術”,援兵一波接一波。更雪上加霜的是,冉閔這邊的強力隊友胡睦、孫威相繼“掉線”戰死)。最要命的是,城裏裝孫子的石祗一看機會來了,帶著人從城裏殺出,給冉魏軍來了個“包餃子”!冉魏大軍瞬間崩盤,“死者十餘萬人”,場麵一度十分慘烈。史實核對:襄國之戰是冉魏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損失慘重。)
    就在這“團滅邊緣”,劉茂同誌展現了“神隊友”的素養和“坦克”的擔當。他浴血奮戰,在“屍山血海”中硬是護著重傷的老板冉閔也有說法是冉閔自己殺出來的,但劉茂護衛有功是公認的),上演了一出“絕境大逃亡”,狼狽撤回大本營鄴城。此役過後,冉魏的精銳基本“報銷”,元氣大傷,離“關服”不遠了。劉茂在襄國的表現,不僅贏得了冉閔的“五星好評”,更用行動詮釋了什麽叫“忠義值ax”。
    三、接過“爛攤子”,開啟“地獄守城模式”
    襄國這一敗,直接給冉魏的脊梁骨打折了。冉閔雖然敗退回鄴城後,把戰前預言會輸的“烏鴉嘴”法饒父子給“封號”處理了泄憤),但也無力回天。前燕的名將慕容恪相當於當時的“戰術大師”)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殘血收割”的機會,帶著他的“虎狼之師”直撲冉魏的心髒——鄴城。
    冉閔不甘心,帶著殘兵在廉台今河北無極)又打了一場堪稱行為藝術的“絕地反擊”。這場麵,堪比“步兵大戰坦克”。冉閔再次開掛,帶著幾千條腿的步兵兄弟,竟然正麵硬剛,連續十次衝垮了慕容恪精心布置的“鐵甲連環馬”陣!史實依據:《資治通鑒·卷九十九》:恪乃以鐵鎖連其馬… 閔所將多步卒,… 十戰皆破之。) 慕容恪都驚了,最後使出大招:調集五千神射手“五千善射者”),配合升級版的鐵索連環馬陣,才把開了“狂暴”但沒藍了的冉閔給摁住。冉閔的寶馬“朱龍”累趴了“馬斃”),這位讓胡人聞風喪膽的“武悼天王”最終力竭被俘,不久在龍城今遼寧朝陽)被“銷號”。
    冉閔的“掉線通知”傳到鄴城,不亞於晴天霹靂。太子冉智還是個“小學生”,整個鄴城瞬間進入“群龍無首,集體懵逼”狀態。眼瞅著“服務器”就要崩了,這艘破船眼看要沉,誰來當“臨時船長”?曆史的聚光燈,“啪”一下打在了劉茂同誌身上。他被大夥兒推舉為大將軍,成了鄴城軍民心中默認的“最高指揮官”,接過了冉魏政權這個“即將爆炸的炸彈”的最後一棒。
    劉茂接手的是個什麽局麵?妥妥的“地獄sss級難度”:城外是慕容恪指揮的前燕大軍,士氣正旺,把鄴城圍得比鐵桶還鐵桶,連隻蒼蠅想飛出去都得交“過路費”。城內呢,糧食?不存在的!斷糧好幾個月了,史書記載“人相食”,慘烈程度突破想象下限。想象一下,連“米其林零星餐廳”指人吃人)都開張了,這日子還怎麽過?城內人心,比驚弓之鳥還驚弓之鳥,絕望和恐懼是主旋律,自動切換成《涼涼》。
    然而,劉茂同誌,這位亂世“硬核玩家”,沒有選擇“投降保平安”這條“easy模式”。他像一個孤獨的“守夜人”,在帝國沉沒前的至暗時刻,點亮了自己這盞“節能燈”。他整頓殘兵雖然可能沒幾個能站直的),加固城防雖然可能沒啥用),親自上城牆巡視給大夥兒一點心理安慰),用鋼鐵般的意誌主要靠精神勝利法)努力穩住即將崩潰的“服務器”。他知道結局已定,抵抗就像用紙盾牌擋導彈——徒勞。但他堅守的,早已不是那個虛幻的王朝名號,而是對故主冉閔的一份承諾,是亂世中一個軍人最後的倔強和職業操守。他完美詮釋了孔夫子那句名言:“知其不可而為之”——明知道幹不過,但老子就是要幹!就是頭鐵!
    四、悲壯終章:“不刪檔”的倔強
    鄴城的陷落,是曆史的必然,也是時間問題。在經曆了漫長而絕望的圍困後,劉茂同誌走到了人生的“最終選擇”界麵。史書記載,他和另一位冉魏的“高管”蔣幹同誌,麵對“投降”和“刪號”兩個選項,毫不猶豫地、非常默契地一起點了後者——自殺殉國!史實依據:《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石季龍下》:五月… 鄴中饑,人相食… 閔子智… 蔣幹… 及太子智… 送於薊… 劉茂… 自殺。) 他們用一種最決絕、最硬核的方式,給這個短命、激烈、充滿爭議的冉魏政權,畫上了一個帶著血色的、沉重的句號,也給自己的人生履曆,蓋上了“永不刪檔”的認證鋼印。
        回看劉茂同誌這“刺激”的一生,他的曆史評價卡,必然和冉魏政權這張“爭議ssr卡”緊緊綁定。冉魏政權本身,在曆史長河裏就像一顆超新星,爆發時光芒刺眼,但短暫得讓人唏噓。《殺胡令》的頒布與失控,有其反抗胡族暴政的正義內核,是長期高壓下的民族情緒總爆發,這點必須承認。但其執行過程中的極端化和血腥化,也造成了無法回避的人道主義災難,客觀上加劇了北方的混亂和創傷。冉閔本人,武力值爆表,是亂世中“戰神”級別的存在,反抗精神值得點讚,但他缺乏“運營”一個國家的政治智慧和手段,顯得過於簡單粗暴。所以後世對他的評價,經常是“精分”狀態:誇他勇猛抗胡的,和罵他手段殘忍的,能吵上三天三夜。
    劉茂作為冉魏的核心“骨幹”,他的功過自然也很難完全從這個大背景裏摘幹淨。他追隨冉閔,參與了包括《殺胡令》時期在內的重大軍事行動。站在現代文明的高度回望,這些行動不可避免地帶著那個血色時代的殘酷烙印。然而,給曆史人物打分,得把他放回當年的“服務器環境”裏去。在那個胡漢仇殺是家常便飯、活著就是最高綱領的極端亂世,要求個體完全跳出時代的“血腥規則”,就像要求原始人用上智能手機——強人所難。
    如果我們試著剝離時代強加給他的那些血汙,劉茂個人身上,確實閃爍著一些超越時代局限、值得後世“respect”的硬核品質。
    忠誠值拉滿: 從“乞活軍”這個草根工會,到冉魏這個“創業公司”,他始終跟著“老板”混。尤其是在襄國“團滅”邊緣、老板冉閔危在旦夕的生死關頭,他豁出命去“保老板突圍”;在冉閔“掉線”、鄴城“主城”被圍、孤立無援的絕境下,他明知守下去是“死路一條”,還是扛起了“守城總指揮”的重擔,直到最後。這忠誠度,堪比“綁定裝備”。
        氣節永不掉線: 這是劉茂身上最閃瞎人眼的光環!在鄴城即將“服務器關閉”的最後一刻,麵對“投降苟活”和“刪號殉國”的選項,他沒有為了“續費”生命而向強大的征服者“低頭認爹”,而是選擇了“一鍵刪號”,用生命踐行了“士為知己者死”、“不食周粟”的古老氣節。這種在絕境中死守信念、把“名節”看得比命還重的選擇,在道德普遍“掉線”的十六國亂世,簡直是一股“清流”,珍貴又悲壯。他不是不懂變通,而是在他的“個人操作係統”裏,忠誠和氣節的優先級,永遠排在生命之上。史實深化:劉茂的選擇,是十六國時期少數漢族將領在政權覆滅時選擇殉國的典型案例,反映了特定曆史環境下的忠義觀。)
    六、結語:一顆劃過暗夜的“硬核流星”
    劉茂的悲劇,是無數像他一樣的小人物,在時代這台“巨型絞肉機”裏掙紮、奮鬥、最終被碾碎的縮影。他就像一顆被裹挾在曆史風暴裏的沙子,既被風暴塑造打磨,也以其微小的堅硬棱角,在風暴壁上刻下過一道屬於自己的、雖然淺淡卻無法磨滅的印記。他沒能改變冉魏“關服”的結局,也無力扭轉那個時代殘酷的“遊戲規則”。他的奮戰與犧牲,在宏大的曆史“服務器日誌”裏,也許隻是微不足道的一行記錄。
    但是! 正是這行記錄裏蘊含的“精神內核”,卻擁有超越成敗的永恒價值。劉茂用他的忠誠、勇毅和最後那石破天驚的氣節,在曆史的漫漫長夜裏,為我們點亮了一盞關於人性尊嚴與堅守的“小夜燈”。這燈光雖然微弱,無法照亮整個黑暗時代,卻足以刺痛我們的眼睛,提醒我們:在評價一個曆史“玩家”時,除了審視他在特定“遊戲版本”下的戰績和“紅名”記錄,更應珍視那些在極端“地獄模式”下,依然能頑強點亮的人性光輝——那種“明知道贏不了也要亮劍”的悲壯,那種“寧可刪號也不認輸”的決絕。
    在曆史的“名人堂”裏,劉茂的名字或許隻能擠在角落。但他用生命“充值”的忠誠與氣節,卻如同漆黑夜空中劃過的一顆“硬核流星”,瞬間的光芒足以映照出亂世中人性所能達到的“最高段位”。當慕容鮮卑的鐵蹄最終踏破鄴城的“防火牆”,當冉魏的“幫會旗幟”最後一次飄落在地,劉茂選擇用最熾熱的方式“注銷賬號”。他的倒下,反而成就了一種精神上的“永不掉線”——這告訴我們,有時候,一個“玩家”的失敗退場,其震撼力與啟迪性,遠勝過千萬個庸常的“勝利者”。
    他的故事,是亂世的一曲挽歌,更是對“硬核精神”的一曲讚歌。他用生命證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服務器”裏,也總有人,會選擇點亮自己,哪怕隻能照亮方寸之地,哪怕隻有一瞬。這份“頭鐵”的倔強,這份“不刪檔”的氣節,才是他留給後世最珍貴的“傳奇裝備”—— 名為“不屈”的精神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