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冉魏侍中張溫:論“韭菜”在暴躁天王手下當HR的致命風險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冉魏侍中張溫》
    擎疏鐵骨叩天閽,血濺玉階痕尚溫。
    頸裂猶昭滄海誌,精光永照汗青存。
    公元352年,鄴城今河北臨漳)。天氣不錯,但鄴宮大殿裏的氣氛,比三九天的冰窖還凍人。一位衣著體麵、表情嚴肅的中年公務員——侍中張溫,手裏捧著一份奏疏,正邁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步伐,走向他的老板,冉魏皇帝冉閔。
    這位老板,可不是什麽善茬。他有個響亮的外號:“屠各小堅”意為“匈奴小霸王”,形容其勇猛),更有一項震撼古今的“業績”:頒布“殺胡令”,讓中原大地血流成河。張溫深知,自己手裏的這份“員工建議書”,分量堪比炸藥包,而老板的脾氣,最近更是像點了火的炮仗——一點就炸。
    果然,冉閔接過奏疏,越看臉越黑,最後“啪”一聲把竹簡摔在地上:“豎儒!安敢妄議朝政!”翻譯:你這酸書生!竟敢瞎bb我的公司戰略!)張溫心裏咯噔一下:完了,年終獎沒了,恐怕連“工齡”都要清零了。幾天後,鄴城東市菜市口人頭攢動,張溫先生用他寶貴的生命,給老板的暴政寫下了最昂貴的“差評”,也為冉魏這艘破船撞向冰山,按下了最後的倒計時鍵。
    在五胡十六國那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砍人如同切西瓜”的瘋狂年代,張溫的名字,小得像史書邊角掉落的芝麻粒。他本可以像無數路人甲一樣,隨波逐流,默默無聞地領盒飯。但這粒“芝麻”,偏偏要用自己的腦袋當錘子,在冉魏這頁血色史書上,砸出了一個帶血的大坑!這封“史上最貴辭職信”,到底寫了啥?我們得先看看他供職的這家“公司”——冉魏,到底有多坑爹。
    一、入職“地獄模式”創業公司——冉魏的血色發家史
    冉魏政權,堪稱十六國時期最短命不到三年!)也最暴力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兼ceo冉閔同誌,簡曆相當“華麗”:本是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根正苗紅的“胡二代”。石虎一蹬腿,後趙瞬間上演“權力的遊戲”番外篇——諸子奪嫡大亂鬥。冉閔瞅準機會,憑借一身好武藝“驍勇善戰,多策略”)和過硬的心理素質夠狠),在公元350年正月成功“逆襲篡位”,國號“魏”,史稱冉魏。
    冉老板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就燒出了新高度、新境界——史無前例的“殺胡令”!核心kpi簡單粗暴: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看見胡人拿武器?砍了再說)、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砍一個胡人腦袋來交差?升官發財不是夢)。
    好家夥,這政策一出,鄴城乃至整個中原,立刻變身“真人版吃雞”戰場。史書記載那叫一個觸目驚心:“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長得“高鼻多須”疑似胡人特征)的路人甲們紛紛躺槍,“死者二十餘萬”數字或有爭議,但慘烈程度毋庸置疑)。冉魏這家“公司”,就在這衝天的血腥味和人頭堆裏,完成了血腥的“開業剪彩”。
    冉老板的“創業環境”,絕對的地獄難度——內部: 經過幾輪“大清洗”,能幹活、敢說話的老員工基本沒了,剩下的人天天“狼人殺”玩心跳,生怕被老板當“狼”票出去。外部: 強敵環伺,四麵漏風!東邊是虎視眈眈的鮮卑慕容氏前燕,實力強勁);西邊是磨刀霍霍的羌族姚弋仲後秦奠基人);南邊是“正統”代言人東晉;北邊還有一堆被“殺胡令”逼急了的胡人殘餘勢力。冉魏就像一個剛搶了銀行、渾身是血、被全城警察圍堵的悍匪,雖然手裏有槍冉閔本人超能打),但失血過多,隨時可能撲街。
    在這種“朝不保夕,老板隨時發瘋”的“企業文化”熏陶下,冉閔的管理風格也日益“狂野”。史書蓋章認證:“閔性殘忍,果於殺戮”。後期更是疑心病ax,看誰都想害朕,殺大臣跟玩兒似的。連當初一起“創業”的鐵杆合夥人李農等重臣,都被他哢嚓了。鄴城的朝堂,活脫脫一個高壓鍋,而張溫同誌,就準備在這個鍋快炸的時候,遞上他那份“減壓建議書”……結果可想而知。
    二、張溫“暴躁老板hr”的良心與悲歌
    在冉魏朝廷當差,張溫的存在,就像在重金屬搖滾現場拉小提琴——格格不入,但勇氣可嘉。
    史書對張溫的背景介紹極其吝嗇,隻知道他官居“侍中”。這個職位可不簡單,相當於皇帝的高級機要秘書+私人顧問團核心成員,能在冉老板這種老板身邊幹這活,張溫絕對有兩把刷子。推測他應該是河北當地的漢人士族子弟。在那個“胡風勁吹,刀劍說話”的時代,漢人士族們一邊瑟瑟發抖,一邊努力傳承著儒家那套“仁義禮智信”。張溫,就是這群“瑟瑟發抖的文化人”在冉魏朝廷裏的代表。
    張溫的性格和立場,史書沒直接寫,全靠他人生最後的高光或者說悲壯)時刻來反推:在冉閔殺紅眼、公司瀕臨破產的關鍵時刻,“溫上書諫之”。一個“諫”字,重如泰山。這可不是建議老板中午食堂加個雞腿,而是指著老板鼻子說“你路子走歪了,再不改公司要完犢子了”!想想看,連李農這種“聯合創始人”都被幹掉了,其他同事早就嚇得“靜音模式”了。張溫哪來的勇氣?梁靜茹給的?不!是儒家“文死諫”的信念在支撐!他就像個明知前麵是噴火巨龍,還非要上去薅根龍須的勇士,不為別的,就想試試能不能把龍薅醒或者被龍一口吞了)。這行為,悲壯中透著一絲倔強的可愛。
    那麽,張溫的“終極差評”裏到底寫了啥?史書沒原文,但結合冉魏當時的“絕症”症狀,內容不難猜:1.“老板,求您別再砍人了!”核心訴求:止濫殺,穩軍心): 公司高管都快被您砍光了,人心散了,隊伍真沒法帶了!咱能不能把砍刀換成胡蘿卜福利)?哪怕畫個大餅也行啊!2.“敵人太多,咱得搖人啊!”戰略建議:搞外交,找盟友): 咱被群毆了!東晉好歹算“本家”都是漢人政權),能不能試著遞個橄欖枝?哪怕假裝認個大哥,求個場外支援呢?總比一個人扛所有傷害強吧?3.“咱得講點企業文化啊!”治理理念:施仁政,聚民心): 老板,咱公司是靠“殺胡令”起家,但這口碑…也太差了!現在基礎不穩,得想辦法收買…啊不,是爭取人心啊!儒家那套“仁義”雖然老土,但說不定能加點“用戶粘性”?
    瞧瞧,張溫這哪是“妄議朝政”?這簡直是給瀕死公司開出的“救命藥方”!句句切中要害,充滿了“打工人”對“公司”前途的憂慮以及對自己飯碗的擔憂)。他不是空談道德的“鍵盤俠”,而是有想法、有擔當的“實幹型hr”。可惜,這份飽含血淚的“企劃書”,在暴君冉閔眼裏,就成了“造反宣言書”。
    當冉老板看到奏疏後,那句經典的“豎儒!安敢妄議朝政!”你這酸秀才,也配教我做事?)響徹大殿。這一嗓子,不僅吼掉了張溫的腦袋史載“閔怒,殺之”,幹淨利落五個字),也徹底吼碎了冉魏自救的最後一絲幻想。在冉閔的“暴力美學”世界觀裏,張溫的“仁政”“策略”都是屁話,隻有手裏的刀才是硬道理。張溫的血,成了冉魏這家“公司”崩盤前最刺眼的預警信號。
    三、差評生效與曆史評分——“韭菜”的自我修養
    張溫的“差評”付出生命代價後,冉魏的倒閉速度堪稱光速。就在張溫“離職”物理意義上)的第二年352年),前燕的超級經理人慕容恪,帶著豪華團隊大軍)在魏昌城今河北無極)和冉老板“終極pk”。冉閔個人戰鬥力爆表,上演了“單騎突陣,手刃三百餘”的史詩級操作堪稱人形高達),奈何雙拳難敵n手,最終坐騎累趴馬倒),光榮被俘。這位“屠各小堅”,被押送到前燕首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在遏陘山領了盒飯。冉魏這家“血腥創業公司”,開張不到三年,宣告徹底破產清算。張溫的諫言,一字沒落地成了“神預言”。
    曆史這位“大評委”給張溫的打分,雖然簡短,但含金量很高。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記下這茬,沒直接誇,但把張溫之死和冉魏速亡緊緊綁在一起寫,意思很明白:看,不聽好人言,破產在眼前!後世史家,基本都給張溫貼上了“亂世孤忠”、“儒家勇者”的標簽。在一片“老板說得對”、“老板英明”的職場馬屁精中,唯有張溫這個“耿直hr”,用頭去撞老板的“屠龍刀”。他難道不知道會死嗎?當然知道!但他更知道有些話不說,良心會痛,公司會完。這就是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倔強精神。在那個“砍人如切菜,道德是狗屁”的瘋狂年代,張溫的“諫”,是對秩序的最後呼喚,是對暴力的微弱抗議,更是對“人”該有的樣子——講點“仁義”——的堅持。他的死,悲壯得像個行為藝術,是人性裏那點微光,對無邊黑暗的一次倔強閃爍。
    張溫的“韭菜”身份,在那個時代格外紮心。生在亂世,沒得選;攤上暴躁老板,更沒轍。他就是時代洪流裏一株身不由己的“韭菜”。但!這株“韭菜”厲害之處在於,在“鐮刀”落下的前一秒,他猛地一抬頭,吼了一嗓子:“老板,你這樣搞不行啊!” 這聲呐喊,可能微弱,瞬間被血腥淹沒,但它真實存在過!張溫的“韭菜式抗爭”,其偉大不在於他改變了冉閔顯然沒有),而在於他證明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個體,在最絕望的境地裏,依然可以做出選擇——選擇不沉默,不麻木,不跪舔。 這種精神價值,比冉閔的“武功”更持久,它像一粒火種,證明人類文明在最黑暗的隧道裏,也未曾徹底熄滅。這,大概就是一株“韭菜”能給曆史留下的,最深刻的“自我修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