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後秦大司馬姚崇:被曆史漏記生日的運維大佬

字數:5306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後秦齊公姚崇》
    金戈穿甲裂霜風,鐵壁深鐫隴月忠。
    生死浮名青簡外,獨對靈台燭影空。
    曆史書上的“姚崇”,十有八九指向唐朝那位光芒萬丈的賢相。但您知道嗎?三百多年前的十六國羌人政權後秦,還藏著一位同名的“姚崇”,身份更顯赫——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皇子兼親王!這位老兄的名氣嘛,確實被大唐那位“頂流同行”甩開了十八條街,連生日和忌日都被史書“偷懶”沒記(生卒年不詳,差評!)。但他的人生劇本,塞滿了皇族視角的荒誕、責任與悲喜劇,堪稱後秦姚氏皇朝的“親王級首席運維官”兼“全職救火隊長”。他不是開國皇帝老爹(姚萇),也不是當家皇帝老哥(姚興),他更像一位技術過硬、責任心爆棚的“皇子修船工”,在驚濤駭浪裏,為自家“姚記造船廠”(後秦)那艘四處漏水的大船拚盡全力,直到……嗯,直到他個人先下了船(善終,但船後來還是沉了)。今天,咱就撥開迷霧,嘮嘮這位被曆史漏記生日、卻配享太廟的羌族親王——後秦齊公、大司馬姚崇。
    一、 根正苗紅羌族貴公子,開局就是“皇二代”
    姚崇,南安郡赤亭縣(今甘肅省隴西縣)人,羌族。後秦宗室大臣、名將。武昭帝姚萇之子,文桓帝姚興之弟。人家是根正苗紅的羌族皇二代!老爹姚萇,是後秦的開國皇帝,十六國亂世著名的“創業狠人”。老哥姚興,是後秦的第二任皇帝,能力也不俗。姚崇作為姚萇的兒子、姚興的親弟弟,這,屬於含著金鑰匙(亂世特供版)出生的核心家族成員。
    當老爹姚萇在公元384年於北地郡(今陝西銅川一帶)豎起反旗,創立“後秦姚氏無限責任公司”時,年輕的皇子姚崇在幹嘛?雖然史書沒寫他是否親自參與了“天使輪融資”(創業初期戰鬥),但以他的身份和後來展現的能力,絕對是老爹創業團隊的核心“原始股東”兼“皇族高管”。在攻打新平(今陝西彬縣)、安定(今甘肅涇川北)等奠定後秦根基的關鍵戰役中,姚崇的身影必然活躍其中,並且“屢立戰功”,證明他絕非紈絝子弟,而是有真本事的“實力派皇子”。老爹姚萇看這個兒子,估計眼神裏都是“虎父無犬子”的欣慰。
    二、 皇兄信任封公拜大司馬,西北扛把子升級
    公元394年,後秦“霸道總裁”姚萇駕崩。他的長子姚興繼位,成為後秦第二任ceo。姚興這位“企二代”皇帝,對自己這位能征善戰的親弟弟姚崇,那是相當的信任和重用。
    皇初二年(395年),姚興大手筆封賞弟弟冊封姚崇為齊公! 這“齊公”可不是一般的公爵,在宗室爵位裏屬於頂級榮耀,彰顯了其尊貴無比的親王身份和皇帝的絕對信任。同時,姚興將帝國西北方向最重要的軍區兼行政區——安定的重任,交給了弟弟。安定這地方,用現代話說,就是後秦的“西北戰區司令部”所在地,直接懟在北方草原“惡鄰”(匈奴鐵弗部劉衛辰後來的大魔王赫連勃勃)的家門口,位置險要得像在雷區跳芭蕾。讓親弟弟坐鎮此地,足見姚興對其能力的認可和信任。
    但這還沒完!姚崇後來更被授予了帝國最高軍事長官之一的顯赫官職——大司馬!《晉書》等史料也明確記載其官至大司馬。這意味著姚崇不僅是西北王(齊公、鎮守安定),還躍升為全國軍隊的總司令(之一),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權傾朝野(當然,是在皇兄之下)。這位“皇子技術骨幹”,正式升級為後秦帝國的“常務副皇帝”(誇張點說)兼“西北大元帥”。
    三、 坐鎮安定“親王運維官”的硬核kpi
    姚崇在安定這個帝國命門上,充分展現了他作為“皇子級首席運維官”的卓越才能。工作核心依然是“維穩”(保民生) + “抗壓”(扛外敵)。
    “維穩”靠鐵腕+仁政治軍如鋼,皇子也不例外! 姚崇深知,想在亂世立足,軍隊紀律就是生命線,管你是不是皇子。他治軍之嚴,史書留名。經典案例依然鮮活士兵偷割百姓麥穗?step 1 揪出來! step 2 押到田頭,當著苦主和圍觀群眾的麵,直播鞭笞!step 3 加倍賠償!效果?立竿見影,三軍肅然。皇子親自抓紀律,誰敢不服?這執行力,杠杠的!
    治民以仁,親王也懂人心。 關中戰亂頻仍,民生艱難。姚崇作為“親王父母官”,推行“勸課農桑”、“輕徭薄賦”。效果?史書美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能加了濾鏡),但至少說明在他治下,安定地區相對“安定”了,經濟民生有起色,成了西北難得的“綠洲”。更難得的是,他個人極其清廉,《晉書》明確記載“崇在鎮清儉,號無私積”——堂堂齊公、大司馬,沒攢下啥私房錢!在貪汙成風的亂世,這位親王簡直是股清流!他就像個勤勤懇懇的“皇家係統維護員”,努力修複著帝國的“bug”。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抗壓”靠實力+智商姚崇的軍事才能,是他“親王運維官”生涯的金字招牌。哪裏防線告急,他就得帶著精銳“皇家技術團隊”火速救場。
    杏城“封神之戰”硬剛活化石戰神慕容垂!公元393年(時間無誤),後燕“活化石戰神”老皇帝慕容垂,親率百戰精銳猛撲後秦河東命門——杏城(今陝西黃陵西南)。杏城告急!皇帝哥哥姚興急召“老弟!頂住!靠你了!” 姚崇臨危受命,火線馳援。對手是3戰神慕容垂?姚崇策略穩如老狗深挖壕,高築牆,廣積糧,當“終極釘子戶”! 依托地形,堅守不戰,打消耗戰。這場拉鋸戰慘烈異常,《晉書》載“攻守彌年,殺傷甚眾”。姚崇化身“合金磐石”,任憑慕容垂狂風暴雨,我自巋然不動。最終,年逾古稀、師老兵疲的慕容垂,望城興歎,無奈退兵。杏城保衛戰,史詩級勝利! 這一仗,奠定了姚崇十六國頂級防禦宗師的地位,為後秦贏得寶貴喘息。
    前期交鋒“草原瘋狼”赫連勃勃皇子vs狼王的序幕。公元407年,匈奴鐵弗部的“草原瘋狼王”赫連勃勃叛秦自立,建立胡夏。後秦西北邊境警報拉響。此時,姚崇作為大司馬、西北最高統帥,必然首當其衝,指揮前期抗擊赫連勃勃的襲擾作戰。他的策略依然是固守要衝(安定、杏城),堅壁清野,伺機反擊。史書碎片記載赫連勃勃攻安定,“姚崇率眾救之”(《晉書·赫連勃勃載記》),並將其擊退。這證明在赫連勃勃叛秦初期(407412年姚崇去世前),姚崇是西北抗夏的核心指揮官,成功遏製了赫連勃勃早期的凶猛攻勢,穩住了陣腳。不過,這種高強度、無休止的消耗戰,對國家負擔極大。
    四、 親王善終配享太廟的榮耀與未竟的遺憾
    姚崇在世時後秦尚未滅亡,且得善終,配享太廟!“弘始十四年(412年),後秦皇帝姚興以已故的姚緒、姚碩德、姚崇等二十四功臣配饗姚萇太廟。”
    這條信息極其關鍵!它告訴我們姚崇去世時間在 公元412年之前(配饗的是“已故”功臣)。具體哪年?史書沒記(差評+1),但肯定是在412年之前,且當時後秦還在(滅亡是417年)。
    結局善終! 作為位極人臣(大司馬)、尊貴無比(齊公)的皇弟,姚崇大概率是病逝或自然死亡於任上封國。他沒有活到後秦滅亡(417年),自然也不存在後來投降赫連勃勃的屈辱情節!
    身後殊榮配享太廟! 這是古代臣子(即使是皇弟)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耀之一!公元412年,皇帝姚興將已故的姚崇與姚緒、姚碩德等二十四位開國輔國元勳,一同配饗在老爹姚萇的太廟裏,接受後世的祭祀。這充分證明了姚興對這位勞苦功高、忠心耿耿的親弟弟的高度認可和追念,也標誌著姚崇在官方曆史評價中的崇高地位。
    五、 蓋棺論定皇子運維官的功績與宿命
    回望姚崇的一生——
    身份 根正苗紅的羌族皇子(姚萇之子)、親王(齊公)。
    角色 後秦帝國的“親王級首席運維官”和“全職救火隊長”。哥哥姚興坐鎮中央,他則扛起最危險、最繁重的西北軍政重任。
    能力值十六國ssr級皇子卡!
    軍事(防禦專精ax) “防禦宗師”實至名歸!杏城頂住慕容垂的猛攻,封神之戰!前期成功遏製赫連勃勃的瘋狂襲擾,證明其卓越的統帥能力。
    行政(務實清廉) 頂級“地方治理大師”。在安定這個死地,能穩住局麵、恢複民生,自身清廉(“號無私積”),在亂世難能可貴。
    忠誠(滿分) 對父親(姚萇)的基業、對哥哥(姚興)的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絕對的皇室棟梁。
    結局善終 + 配享太廟。 在帝國尚存時(412年前)病逝自然死亡,獲得身後最高榮譽。未經曆後秦滅亡(417年)的悲劇。
    他的“悲劇性”在於——
    曆史的“隱身” 如此重要的皇子、名將、重臣,竟然生卒年不詳!生平細節遠少於其父兄。這大概是曆史對他最大的“虧欠”。
    國運的無力 他雖然善終並獲得榮耀,但他傾注心血維護的後秦帝國,最終還是在他在世僅僅數年後(417年)被劉裕滅亡。他個人的成功運維,未能改變帝國積弊和強敵環伺下最終傾覆的大勢。他守護的“船”,在他下船後不久,還是沉了。
    六、結語太廟香火與漏記的生日
    當我們今天在史書縫隙中尋找這位後秦大司馬姚崇的蹤跡時,會有些許遺憾他貴為皇子、官至大司馬、配享太廟,卻連個具體的生卒年都沒留下。
    然而,配享太廟這四個字,重若千鈞。公元412年,當姚興將弟弟姚崇的神主恭敬地送入父親姚萇的太廟,與開國元勳們一同享受後世的香火祭祀時,這就是那個時代,對他的最高、最莊嚴的肯定。這香火,無聲地訴說著他對後秦王朝不可磨滅的功勳——他是守衛西北的鋼鐵長城,是治理一方的賢能親王,是支撐帝國危局的擎天之柱(之一)。
    他的故事,沒有大唐姚崇那麽家喻戶曉,結局也沒有誤傳的那麽悲情淒涼(善終配享太廟,其實很圓滿)。但他作為一位在亂世中恪盡職守、能力出眾、清廉自守的皇子重臣,其功績不應被遺忘。他不是開疆拓土的太陽,也不是力挽狂瀾的孤月,他更像一顆在父兄光芒下穩定運行的行星,用自己堅實的光輝,照亮並守護了後秦王朝西北的天空,直到生命燃盡,最終歸於太廟那莊嚴而永恒的星圖之中。
    一個被曆史漏記了生日,卻在太廟中贏得不朽的羌族皇子運維官——後秦齊公、大司馬,姚崇。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