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後秦趙公姚旻:羌營智囊與職場錦鯉的亂世生存術

字數:7155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後秦趙公姚旻》
    羌營砥柱定山河,諫語平消萬頃波。
    不向麟台爭筆墨,長安麥浪自為歌。
    公元393年深秋,長安城的皇宮裏,藥味兒濃得能熏跑蒼蠅,死亡的氣息比關中的霧霾還重。後秦的開國老板姚萇同誌,躺在病榻上,眼看就要去見他老仇家苻堅(前秦天王,被姚萇勒死)了。他把太子姚興和幾個心腹重臣叫到床邊,上演了一出經典的“托孤”戲碼。當姚萇用盡最後一口丹田氣,鄭重念出“太尉姚旻”的名字時,這位趙公大人心裏可能正瘋狂吐槽“老板,您這臨終kpi分配得可真夠重的啊!” 然而,曆史的戲劇性在於,在五胡十六國這個堪稱“帝王墳場”和“權臣屠宰場”的時代(平均帝王壽命不到三十,權臣滅門是家常便飯),姚旻同學,這位後秦的趙公、太尉、太傅,竟然成功解鎖了善終的托孤重臣成就!這難度係數,比在洛陽跳火圈還高,堪稱亂世中的“職場錦鯉”。
    一、 從部落小夥到帝國ceo羌營裏的黃金搭檔
    姚旻,字景嶷,南安羌人,根正苗紅的羌族豪酋世家出身。他和後秦的創始人姚萇,那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族兄弟(雖然不是親的,但屬於同一個強大的羌人部落集團)。公元384年,當姚萇同學覺得給前秦打工沒前途,毅然決然“炒了老板苻堅的魷魚”,在渭北馬牧(今陝西興平一帶)豎起“後秦”大旗創業時,姚旻就是最早加入“羌營創業團隊”的核心合夥人之一。
    想想當時的局麵,姚老板這公司開得可真叫一個驚心動魄東邊,慕容家的鮮卑鐵騎(西燕、後燕)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把你當肥羊涮了;西邊,前秦的“釘子戶”皇帝苻登,帶著他的“複仇者聯盟”,咬牙切齒要給你老板姚萇來個“父債子償”(苻登是苻堅的族孫);南邊,東晉的“王師”雖然有點佛係,但也時不時想“北定中原”,順便把你這個小政權收了。這簡直是地獄級難度的“創業副本”。
    姚旻在史書上第一次閃亮登場,是在公元387年的一場大危機裏。當時,前秦的將領蘭櫝被西燕的慕容永(也是個狠角色)團團圍住,眼看就要領盒飯。蘭櫝急眼了,趕緊向隔壁的後秦老板姚萇喊救命“老姚!看在當年一起揍過苻丕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姚萇一看,覺得這是個刷聲望和地盤的好機會,袖子一擼就準備親自帶兵去“英雄救美”。
    就在這熱血上頭的時刻,姚旻和他的好搭檔尹緯(一位漢人謀士,後秦的超級智囊)跳了出來,死死拉住老板的韁繩“陛下!您可別衝動啊!(內心os老板您這暴脾氣啥時候能改改?)您想想,您要是帶著主力呼啦啦全跑了,咱們的老冤家苻登那個老狐狸,他能閑著?他肯定抄家夥來偷咱們的輜重糧草大本營啊!到時候,您是救了個蘭櫝,可家讓人掏了,咱們喝西北風去?這買賣血虧啊!” —— 這番話,堪稱羌族版的“主公!三思而後行啊!” 有理有據有節,姚萇雖然是個猛人,但腦子還在線,一拍大腿“有道理!” 果斷放棄親征計劃,轉而玩了一手漂亮的“聲東擊西”,突襲了另一個叛將苻師奴,大獲全勝,撈了不少好處。姚旻同誌憑借這次精準的“風險預判”,成功在“羌營董事會”站穩了腳跟,奠定了其首席戰略分析師的地位。
    兩年後(公元389年八月),真正的“大考”來了!前秦皇帝苻登,這位對姚萇有著“殺祖之仇”(苻堅被姚萇所殺)的狠人,親率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後秦的命根子——安定(今甘肅涇川北),屯兵在苟頭原,擺明了要跟你玩命。
    姚萇和姚旻這對黃金搭檔,立刻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雙簧”。姚老板大手一揮“老姚(指姚旻),你坐鎮安定大本營!給我看好了,別讓苻登那老小子把咱們家拆了!” 然後,姚萇自己親率三萬精銳騎兵,趁著月黑風高,玩起了“敵後武工隊”,長途奔襲苻登的命脈所在——大界糧草基地!這一仗打得那叫一個漂亮!不僅把苻登辛辛苦苦攢的糧食燒了個精光(估計夠苻登哭暈在廁所),還順手俘虜了苻登的皇後毛氏(史上著名的美女兼女將,可惜紅顏薄命)和他的兩個親王兒子!等姚萇帶著戰利品和俘虜凱旋時,姚旻在安定城頭穩穩當當,把城池守得固若金湯。這一攻一守,配合得天衣無縫,堪稱五胡版“黃金搭檔教科書”。姚旻再次證明自己不僅能當“參謀長”,當個“守門員”也是一流!
    二、 托孤副本通關秘籍在老板的猜疑與信任間“走鋼絲”
    公元393年那個藥味衝天的冬天,姚萇老板終於走到了生命盡頭。臨終托孤,他點了五個人的名姚旻、尹緯(漢人謀臣)、姚晃(宗室)、狄伯支(羌族重臣)、焦遺(不詳,疑為漢人)。這名單,堪稱姚老板的“政治智慧結晶”有自己人(宗室姚晃),有外族能人(漢人尹緯、可能還有焦遺),有本族重臣(狄伯支),而姚旻,正是其中那個關鍵的平衡大師!他既是根正苗紅的姚氏宗親(老板信得過),又有實實在在的治國理政能力(活兒幹得好),身份上還帶著“羌族部落代表”的光環(群眾基礎牢)。這配置,活脫脫就是後秦版的“諸葛亮(智謀)+ 趙雲(忠誠+宗親色彩)”合體升級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此時的姚旻,官職已經是太尉(軍隊總司令)、尚書令(行政首腦),爵位是趙公(頂級爵位),位列三公,位極人臣。
    新老板姚興上位後,姚旻的地位不降反升,加封太傅(皇帝的老師,榮譽頂格),成了輔政班子的絕對c位。在姚興推行一係列旨在“做大做強”後秦的漢化改革關鍵期,雖然史書對姚旻的具體工作描述有點吝嗇(氣哭曆史愛好者),但我們從姚興的施政方針裏,絕對能聞到姚太傅的汗味兒。
    尊儒興學,打造文化ip姚興(在姚旻等輔臣支持下)在長安城搞起了“超級大學城”,重金聘請薑龕、淳於岐等當時頂流的大儒來開講座。最誇張的時候,來聽講的各地學生超過萬人!為了鼓勵大家來長安“留學”,姚老板甚至下令凡是來求學的儒生,一路過關卡統統放行!這政策在當時戰亂頻仍、關卡林立的北方,簡直是破天荒的“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想象一下,一群穿著儒衫的書生,拿著“求學簽證”,在軍閥割據的地盤上暢通無阻,奔向長安,這畫麵是不是有點魔幻?姚旻這幫人,硬是把長安打造成了亂世中的“學術綠洲”。
    律法清明,建設法治社會後秦還開設了專門的“律學”培訓班(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司法專科學校?),培養專業的法律人才。對於疑難案件,地方官可以直接上報中央,而皇帝姚興本人,經常親自坐在“谘議堂”裏聽審斷案(有姚旻等輔臣在旁協助)。這種重視司法公正的態度,在視人命如草芥的五胡時代,簡直是一股清流。姚旻他們,是在努力給後秦這台戰爭機器裝上“文明的刹車”。
    節儉安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遇到災荒年景,政府會釋放那些因活不下去而“自賣”為奴的人(相當於政府贖身)。朝廷還三令五申禁止奢侈浪費,皇帝姚興帶頭做榜樣,把豪華的金銀車馬都棄用了。這種“勒緊褲腰帶搞建設”的精神,讓飽經戰亂的關中百姓,總算能喘口氣,恢複點元氣。姚旻作為輔政核心,這些政策能順利推行,沒他在背後協調各方、保駕護航,光靠年輕的姚興,難度係數太大。
    試想一下,在以“胡人重武輕文”著稱的十六國時代,後秦居然能搞出這麽一套相對係統的文治組合拳,沒姚旻這個“老成謀國”的隱形操盤手在幕後運籌帷幄、平衡各方,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他就像後秦這台複雜機器裏最關鍵的潤滑劑和穩定器。
    三、 亂世生存術終極奧義姚旻的“三不”原則
    在皇帝像走馬燈一樣換、權臣家族動不動就被“物理超度”的十六國時代,姚旻能曆經姚萇、姚興兩朝,始終屹立在權力核心而不倒,最後還能全身而退,這絕對是把“職場生存學”點滿了!他的秘訣,總結起來就是“三不”原則
    1 諫言有度,不學魏徵“死諫”勸阻姚萇親征那次就是經典案例。他沒有梗著脖子喊“陛下不聽臣言,臣就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上!”,而是非常務實地分析“您走了,苻登肯定來偷家,咱們糧草輜重就完蛋了!” 直接把具體的、老板最關心的風險點(糧草輜重是命根子)擺出來。這種“用老板的利益說服老板”的策略,效果拔群,讓脾氣火爆的姚萇都能從諫如流。這叫“精言,直擊痛點”,比無腦死諫高明多了。
    2 功高不震主,甘當“最佳輔助”大界之戰是姚旻軍事生涯的高光時刻嗎?表麵上看,是姚萇親率騎兵搞偷襲,拿下了燒糧、俘虜皇後親王的天大功勞,風光無限。而姚旻呢?默默地在後方守城,看起來像個“看家的”。但明眼人都知道,沒有姚旻在安定穩如泰山地守住大本營,姚萇敢放心大膽地全軍出擊嗎?萬一偷家失敗,或者安定丟了,姚萇可就真成“流浪騎兵”了!姚旻深諳“功勞簿上不搶c位”的道理,甘當綠葉,把閃亮的聚光燈留給老板。這種低調務實、不爭不搶的態度,哪個老板不喜歡?這可比那些打點勝仗就飄到天上、尾巴翹得比旗杆還高的將領們安全係數高太多了!
    3 跨代建信任,不做“前朝遺老”姚興繼位時還很年輕,姚旻作為前朝老臣、托孤重臣,地位顯赫。但他既沒有倚老賣老、指手畫腳(“老子當年跟你爹打江山的時候…”),也沒有急流勇退、躲清閑(“新老板上台了,我還是回家養老吧,省得礙眼”)。他選擇了第三條路繼續兢兢業業地輔佐少帝姚興,幫他鞏固關中基本盤,經略河東(山西)新地盤,推行漢化改革。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我不是先帝的人,我是後秦的臣,更是陛下您此刻最需要的老幫手。這種“無縫銜接”的服務意識,讓姚興對他信任有加,繼續委以重任。這份政治情商,在權力交接的敏感期,價值萬金。
    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後秦的“戰略定力”。公元399年(隆安三年),後秦在軍事上達到鼎盛,大將姚崇(非唐朝那位)攻占了東晉的洛陽這座具有巨大象征意義的古都!一時之間,“威震中原”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按照五胡時代大多數政權的劇本,這時候就該頭腦發熱,窮兵黷武,四處開戰,恨不得一口氣統一天下了(想想前秦苻堅在淝水之戰前的膨脹)。但姚旻等輔政大臣(包括尹緯)展現了驚人的克製力!他們不僅沒慫恿姚興繼續大砍大殺,反而勸姚興玩了一把“自降身份”的操作——削去帝號,向偏安江南的東晉稱藩,自稱“天王”(雖然後來又悄悄稱帝了,但姿態做了)。這一招“示弱養晦”,核心目的就是避免成為眾矢之的,爭取寶貴的時間休養生息,消化勝利果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種在巔峰時刻主動“踩刹車”的智慧,在“滅一國就開三天三夜狂歡派對”、“有兵在手天下我有”的五胡十六國時代,簡直比在西域找到一隻活的大熊貓還稀罕!姚旻等人,硬是把後秦這艘船,從“瘋狂擴張”的激流中,暫時拉回了“穩健發展”的航道。這份集體克製,是後秦能在亂世中相對“長壽”的關鍵因素之一,姚旻作為核心決策者,功不可沒。
    四、 曆史的“燈下黑”被史官遺忘的羌族頂梁柱
    說來也真是讓曆史愛好者捶胸頓足,像姚旻這樣在關鍵政權中擔任核心角色十餘年、對國策有深遠影響的人物,在現存史書中的記載,加起來可能都湊不滿一千字!《晉書》的《姚萇載記》和《姚興載記》裏提到他名字的地方屈指可數,《資治通鑒》相關卷次裏也僅有寥寥數筆,全是碎片化的記錄。為什麽會這樣?
    十六國史料的大窟窿最根本的原因是原始資料太少。北魏的崔鴻曾寫過一部包羅萬象的《十六國春秋》,據說有一百卷!結果到了宋朝,這部巨著基本散佚殆盡,隻剩下後人從其他書裏扒拉出來的二十卷輯本(《十六國春秋輯補》)。關於後秦,尤其是其內政細節的記錄,損失極其慘重。姚旻這種主要搞內政、協調、穩定的人,自然首當其衝被“略寫”。
    正統史觀的大濾鏡唐朝編修的《晉書》,秉持的是“中原正統”觀念。在他們眼裏,五胡十六國這些政權都是“僭偽”(非法割據)。寫曆史的時候,重點自然放在那些“僭主”們如何打打殺殺、興亡更替(“僭偽”嘛,滅亡是應該的!),對於這些政權內部如何治理、有哪些能臣幹吏,興趣缺缺。像姚旻這種“治世之能臣”,在史官筆下,遠不如戰場上砍人的猛將或搞出驚天陰謀的權臣有“看點”。重軍事輕治政,重陰謀輕建設,是這類史書的通病。
    個人風格太低調姚旻本人的特質也“坑”了他。從有限的記載看,他似乎是典型的低調務實型官員。他不像他的同事尹緯,動不動就能獻上一條石破天驚、力挽狂瀾的奇謀妙計(比如尹緯在柏壁之戰前精準預測慕容衝必敗,勸姚萇抓住時機);也不像姚萇的弟弟姚碩德那樣,是戰功赫赫、威名遠播的方麵軍統帥(姚碩德鎮守隴右,打得苻登沒脾氣)。姚旻幹的事,更多的是戰略規劃、風險控製、內政治理、人事協調這些“後台工作”。這些工作極其重要,是政權穩定的基石,但在史書敘事中,往往顯得“平平無奇”,遠沒有一場大戰役或一次宮廷政變吸引眼球。他就像一個頂尖的運維工程師,保證了係統高效穩定運行,但用戶(讀史者)通常隻記得那些開發炫酷新功能的程序員(謀士)和衝鋒陷陣的銷售(猛將)。
    然而,如果我們跳出碎片化的記載,看看後秦在曆史長河中的坐標,就能明白姚旻的分量有多重後秦政權從384年姚萇稱王算起,到417年亡於東晉劉裕,前後存在了34年!這個數字,在平均壽命隻有1015年的十六國政權裏,絕對算得上是“長壽王朝”,比很多曇花一現的政權(比如西燕、翟魏等)堅挺多了。而姚旻,作為姚萇時代的核心幕僚和姚興前期最重要的輔政大臣,其活躍在權力中樞的時間長達十餘年(約3845年  400年左右?),覆蓋了後秦創業、鞏固和發展的最關鍵時期。他就是後秦這台“羌族戰車”能夠相對平穩行駛、避免過早翻車的那個隱形穩定器和關鍵壓艙石!
    公元416年,當後秦末代老板姚泓(姚興長子)在長安城頭絕望地看著劉裕的北伐大軍兵臨城下,後秦帝國搖搖欲墜時,姚旻的名字早已從史冊的聚光燈下悄然隱退。這位深諳亂世生存之道的智者,極有可能在帝國最後的風暴來臨之前,已經功成身退、安然謝幕,得以善終(史未載其卒年,但後期無活動記載,推測已逝)。
    回望姚旻的一生,就像欣賞一場精心編排的古羌樂舞當戰鼓(戰亂)擂得震天響、節奏快到讓人窒息時,他總能穩穩地守住自己的節拍,不被帶亂;當權力的號角(權爭)吹得無比嘹亮、眾人爭相高歌時,他選擇低調地和弦,不搶風頭,卻讓整個樂章更加和諧雄渾。在那個崇尚武力征服、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當慕容垂、拓跋珪、劉裕這些光芒萬丈的軍事奇才以鐵蹄踏碎山河時,姚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他默默地拿起文治的刻刀,在原本以部落武力為根基的羌族政權上,一點一滴地鐫刻下超越部落仇殺、追求穩定秩序的國祚年輪。
    史家的筆墨對他吝嗇,連卒年都吝於記載。但或許,當長安太學裏書聲琅琅,儒生們誦讀著久違的周禮;當洛陽府衙的冤案得以昭雪,百姓感歎“法竟能如此清明”;當關中平原的金色麥浪再次翻滾,農人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在這些烽煙之間頑強存續、悄然生長的文明薪火裏,就藏著對這位羌族政治家最深沉、最悠長的無字墓誌銘。姚旻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曆史的驚濤駭浪中,除了那些站在船頭劈波斬浪的弄潮兒,那些在船艙深處默默掌舵、確保巨輪不傾的智者,同樣值得被銘記。他或許不是最閃耀的明星,但絕對是亂世夜空裏,一顆不可或缺的、指引方向的穩定星辰。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