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西秦“敗家天王”乞伏暮末:三年玩垮一個王國的硬核攻略
字數:9973 加入書籤
序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破產清算大師”
公元428年,隴右高原的春天本該充滿生機,但對於剛剛戴上西秦王冠的乞伏暮末來說,空氣中彌漫的隻有老爹乞伏熾磐棺材板的餘溫,以及……北涼騎兵卷起的滾滾煙塵。
乞伏熾磐,這位把西秦打造成“隴右小霸王”的雄主,臨終前望著自己打下的橫跨隴右、河西、青海東部的遼闊江山,想必是帶著幾分欣慰閉眼的。他大概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精挑細選、實習了九年的“太子爺”——次子乞伏暮末,其“敗家”天賦竟如此驚世駭俗。僅僅三年!短短一千多天!這位爺就成功地將一個如日中天的王國,連同自己的腦袋以及全族五百多口,打包送進了曆史的焚化爐,效率之高,堪稱十六國末期的“破產清算大師”。
第一幕實習期很美好,上崗即地獄模式
話說419年,年輕(具體年紀不詳,反正被立為太子了)的乞伏暮末就被老爹扶上了“太子”寶座,還順手塞給他一堆閃瞎眼的頭銜“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翻譯成人話就是軍隊你管著,國家大事你也得學著摻和。妥妥的“王儲實習套餐”。
那會兒的西秦,在老爹乞伏熾磐的英明領導下,正處於“公司”發展的巔峰期。地盤橫跨今天的甘肅、青海東部一大片地方,控扼著河西走廊的要衝,揍過吐穀渾,懟過北涼,在周邊一群虎視眈眈的鄰居中,也算是個“硬茬子”。暮末的實習生活,估計是相當滋潤的,學習如何批奏折,觀摩老爹如何運籌帷幄,順便暢想一下自己未來當老大的美好生活。
然而,命運的劇本從來不按套路出牌。428年,兢兢業業的老董事長乞伏熾磐同誌,積勞成疾,撒手人寰。實習期結束,新ceo乞伏暮末同誌,正式上崗!他意氣風發地改年號為“永弘”,寓意大概是“永遠宏大”?可惜,現實立刻給了這位新王一個響亮的耳光,還是連環巴掌。
這邊老爹的喪鍾餘音未絕,那邊西秦的“老對頭”、隔壁鄰居北涼公司的ceo沮渠蒙遜先生,就敏銳地嗅到了商機——哦不,是戰機。這位爺堪稱“專業趁火打劫戶”,本著“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的樸素價值觀,大軍瞬間壓境!
西平(今青海西寧)?丟了!樂都(今青海樂都)?告急!警報響徹王庭。新王暮末同誌慌忙派出自己的“相國”(相當於總理)乞伏元基,帶著兵馬火速馳援樂都。劇本寫到這兒,似乎還有救?圖樣圖森破!前線大將乞提同誌,大概是覺得跟著這位新老板前途渺茫,或者被沮渠蒙遜的“獵頭”挖了牆角,關鍵時刻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無間道”——臨陣反水了!這一叛變,樂都城徹底成了餃子餡,被北涼大軍圍得水泄不通,連水源都給切斷了。城裏的慘狀,史書用了三個觸目驚心的字記載“人相食”。新王登基的第一把火,燒得如此慘烈、狼狽又充滿絕望的肉味。這開局,堪稱“地獄難度”的頂配。
第二幕暴政大賞——從朝堂到刑場的“藝術”之路
如果僅僅是軍事上的暫時失利,憑借西秦老爹攢下的家底,暮末同誌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沒準兒還能上演一出“王子複仇記”。但這位爺的“治國理念”,顯然點歪了技能樹,直奔“暴君速成班”的畢業典禮而去,其操作之“秀”,令人歎為觀止。
場景一“殺人誅心全家桶”套餐(“頭皮引發的血案”)
某風和日麗(也可能是陰風怒號)的日子,暮末同學帶著他的尚書(部長級高官)辛進同誌去登高望遠,陶冶情操。結果飛來一支不長眼的流箭,好死不死地擦傷了暮末老母親的頭皮!大概也就破了點皮,流了點血的程度。擱一般人身上,頂多罵罵咧咧追查一下弓箭手,給老媽燉個老母雞湯補補。但我們的暮末王不一般!他瞬間暴怒,小宇宙原地爆炸,立刻啟動了“滅門模式”!辛進同誌,以及辛進的父族、母族、妻族等等沾親帶故的五族,共計二十七口人(《資治通鑒》明確記載“誅辛進五族二十七人”),人頭瞬間落地!速度之快,估計辛進同誌還沒來得及想好遺言。這波操作,完美詮釋了什麽叫“伴君如伴虎”,還是隻極度易燃易爆炸的瘋虎。
場景二“家庭倫理劇變滅門慘案”
暮末的弟弟,名叫乞伏殊羅,大概是個多情種子,和老爸(暮末他爹)的一位庶母(小媽)禿發氏(這位還是南涼王族的後代,身份敏感)搞起了“不倫之戀”。這事兒東窗事發,擱古代王室,絕對是大醜聞。暮末的處理方式,再次刷新了“狠”的下限。他沒有低調處理家醜,反而高調地先把叔父乞伏什寅揪出來,哢嚓一刀宰了!這還不算完,為了“藝術效果”,他下令將叔父的肚子剖開,內髒嘩啦啦流一地,然後把屍體像扔垃圾一樣丟進了滾滾黃河,美其名曰“喂魚”或“漂流淨化”(史載“剖其腹,投屍於河”)。這堪稱“黃河生態葬·驚悚版”的行為藝術。你以為這就完了?太天真!殺紅了眼的暮末,接著又把其他叔父乞伏白養、乞伏去列也送上了黃泉路。一頓操作猛如虎,宗室內部的血流成河,親戚們的心也涼成了冰塊。鮮卑貴族們私下聚會,估計都在盤算“這破公司還值不值得繼續持股?老板是不是有狂犬病?要不要提前跑路?” 統治集團的核心,被他親手用血刀劈得四分五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場景三“酷刑治國·人體藝術展”套餐
暮末同誌似乎對“人體結構學”和“痛苦表情包”有著異乎尋常的“藝術追求”。剜掉眼睛(讓你看不清形勢?)、砍斷雙腳(讓你跑不了路?)、攔腰斬斷(一刀兩斷,幹脆利落?)……各種酷刑輪番上陣,成為他治理國家、震懾臣民的“常規手段”。金鑾殿不再是議政的莊嚴場所,分分鍾變成了慘叫連連的“人體藝術加工車間”和“酷刑展覽館”。大臣們每天上班打卡,心情比上墳還沉重,一邊整理朝服,一邊可能還得偷偷寫好遺書,琢磨著“今天老板心情如何?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藝術品’?”。
史官們用冰冷的四個字給他的內政風格定了性“刑政苛酷”。結果呢?就是“內外崩離,部民多叛”——人心散了,隊伍徹底沒法帶了。統治的根基?早就被他那柄沾滿自己人鮮血的屠刀,挖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這就好比一個廚子,不想著怎麽把菜做好,天天琢磨怎麽把廚房點著,把鍋碗瓢盆都砸了,還怪客人不來吃飯?離譜!
第三幕天災人禍豪華套餐——駱駝被壓成了駱駝片
正當暮末同誌在內部如火如荼地開展“自毀長城”運動時,外部的“拆遷隊隊長”沮渠蒙遜可沒閑著。北涼大軍持續加壓,429年,西平重鎮徹底落入沮渠蒙遜的“拆遷”範圍,易主了。
暮末也並非全無“高光”時刻。在定連(今甘肅臨夏附近)打了一仗,居然走了狗屎運,把沮渠蒙遜的寶貝兒子、北涼世子沮渠興國給活捉了!這相當於抓了對方公司的“太子爺”當人質,理論上是一張超級王牌。可惜,暮末同誌的打牌技術和他搞內政的水平一樣感人。這張王牌捏在手裏,既沒能換來和平,也沒能勒索到土地,活活捂成了廢牌一張。沮渠蒙遜該打還是打,一點沒手軟。可見,抓人質也得看對手是誰,碰上沮渠蒙遜這種老狐狸,兒子被抓了?那就再生一個!地盤?一寸不讓!
時間來到430年,命運之神覺得暮末的“敗家”之路還不夠刺激,又給他送上一份“天災人禍·超值豪華大禮包”。
九個月超長待機大旱隴西地區(西秦核心區)老天爺愣是九個月沒好好下雨!土地幹裂得能跑馬,莊稼集體躺平,顆粒無收。糧價?那必須是坐著火箭往上竄!老百姓餓得兩眼發綠,路邊餓死的人(餓殍)比野草還多。國庫?早就被暮末的暴政和連年戰爭掏空了,拿啥救災?
羌族兄弟的憤怒起義活不下去的羌族兄弟們(西秦境內的重要民族)終於忍無可忍了!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地區,一萬多憤怒的羌人揭竿而起,推舉一位叫焦亮的硬漢當帶頭大哥,攻城掠地,要跟暮末討個說法!雖然這場“討薪”行動最終被暮末的軍隊血腥鎮壓下去(焦亮結局史書未詳載,大概率是壯烈了),但這場內亂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捆(不,是一卡車)稻草,把西秦最後一點殘存的家底和元氣,徹底耗光了。國家這台機器,徹底宣告油盡燈枯,離散架隻差最後一哆嗦。
第四幕神操作——焚城東遷,上演“勝利大逃亡”真人秀
內政崩得像被二哈拆過的家,外敵凶得像一群餓狼,天災狠得如同末日降臨……麵對這種史詩級的爛攤子,但凡有點正常腦回路的君主,要麽選擇死守核心地盤,拚個魚死網破;要麽趕緊抱個粗大腿(比如北魏),簽個城下之盟,當個藩屬苟延殘喘。
但!我們不走尋常路的暮末同誌,再次展現了他超凡脫俗(或者說匪夷所思)的“戰略眼光”。430年,他做出了一個足以入選“十六國迷惑行為大賞3”的決定舉國搬遷!投奔北魏!
他派使者火速趕往北魏,對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這位爺可是雄主)表忠心、獻膝蓋,拍著胸脯(可能還流著眼淚)承諾“大哥!救命啊!隻要你肯收留小弟,平涼、安定(這兩塊地盤還在西秦手裏嗎?存疑,但先畫個餅再說)這兩塊肥肉,小弟雙手奉上!” 聽起來好像是個權宜之計?
然而,騷操作才剛剛開始!北魏的援軍還在路上吭哧吭哧趕路呢,暮末同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搬家”大業,而且是史上最狠的“搬家”。
“焦土政策”升級版下令把帶不走的城邑、房屋、糧倉……統統給我燒了!燒!燒!理由是啥?大概是“我得不到的,誰也別想得到!”或者“堅壁清野?(清給誰看?)” 反正火光衝天,濃煙蔽日,好好的城市瞬間化為焦土。
“砸鍋賣鐵”行為藝術那些沉重的、搬不走的金銀財寶、禮器重器?統統給我砸爛!毀掉!理由又是啥?可能是“減輕負重”?或者“防止資敵”?反正就是敗家子最後的瘋狂揮霍。祖宗攢下的家當,就這麽乒乒乓乓變成了一地碎片。
“勝利大逃亡”真人秀然後,暮末同誌帶著他的王室成員、文武百官、軍隊(還有多少戰鬥力存疑)以及一萬五千戶(大概幾萬人)哭爹喊娘的臣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趕著牛羊,開始了前途渺茫、吉凶未卜的“東遷大冒險”。目的地上邽(今天水,當時還在胡夏控製邊緣,但離北魏更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波操作,堪稱“自毀長城”的終極豪華頂配版,效果立竿見影。
故土秒丟他前腳剛燒完城、砸完寶、帶人跑路,後腳吐穀渾的慕容璝(也是個狠角色)就樂嗬嗬地帶著兵,不費吹灰之力,“笑納”了西秦的故土。這等於自己把房子點了,然後把地契拱手送人!鄰居笑瘋了!
半路被劫遷徙大軍拖拖拉拉,剛走到半路(還沒到上邽呢),就遭到了另一位“專業撿漏王”——胡夏皇帝赫連定(赫連勃勃的兒子)的精準打擊!赫連定一看“喲嗬!好大一群肥羊!拖家帶口,輜重繁多,不打劫你對得起我這‘大夏天王’的名號嗎?” 一頓截殺,暮末被打得抱頭鼠竄,狼狽不堪地退守到了南安(今甘肅隴西)小城。原本的“勝利大逃亡”,瞬間變成了“甕中捉鱉”的劇本。
內部崩盤這趟糟心的“搬家之旅”,讓本就離心離德的隊伍徹底絕望。途中,將領郭恒等人(估計是實在受不了這位腦殘老板了)密謀造反,想另尋出路。雖然被暮末及時發現並誅殺(臨死前還得清理門戶,慘),但這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軍心民心,徹底碎成了渣渣,隨風飄散。
第五幕末路悲歌——載棺出降與“五百人斬”全家桶
退守南安小城的暮末,迎來了他人生(也是西秦國運)的最後倒計時。431年,胡夏皇帝赫連定派大將赫連韋伐,把小小的南安城圍得像鐵桶一般。城裏的存糧?早就被暮末敗光、燒光、路上消耗光了。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樂都的慘劇在南安重演糧盡援絕,城內再次上演“人相食”的人間地獄。
連暮末最倚重的“股肱之臣”,侍中(皇帝近侍高官)出連輔政、侍中乞伏延祚、吏部尚書乞伏跋跋等重臣,看著城外黑壓壓的夏軍,聞著城裏人吃人的惡臭,再看看自己那位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老板,徹底絕望了。他們做出了最現實的抉擇開門!投降! 南安城門洞開,胡夏軍隊蜂擁而入。
走投無路的末代秦王乞伏暮末,上演了十六國史上最具黑色幽默和悲情色彩的一幕他令人抬著一口空棺材(表示自己罪該萬死,準備受死),自己則“麵縛”(反綁雙手)出城投降。這悲情“影帝”般的表演,試圖喚起赫連定的一絲憐憫?
可惜,赫連定同誌顯然不是個容易被感動的人。他大概覺得“這貨留著就是個禍害,浪費糧食不說,萬一哪天鹹魚翻身或者被北魏利用來搞我呢?” 於是,暮末和他的宗室成員、核心官員,被當作戰利品,押送到了上邽(天水)。
僅僅一個月後(431年六月),赫連定同誌大概是做了個噩夢,夢見暮末複國成功找他報仇,或者純粹覺得養著這群“前朝餘孽”太費糧食(畢竟自己也窮),幹脆利落地下達了斬草除根的命令將乞伏暮末,以及西秦乞伏氏宗族五百餘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部處決!
史書記載簡潔而血腥“遂殺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 立國四十七年的西秦政權,連同它的末代君王和血脈,以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那口暮末抬出的空棺材,最終竟是為他自己和五百族人準備的集體歸宿,諷刺到了極點。
更具戲劇性的是,曆史的車輪在這一年瘋狂轉動。就在暮末和他的家族人頭落地後不久,胡夏政權也在同一年(431年)被吐穀渾所滅!赫連定本人也被生擒,最終被送給北魏砍了頭。暮末的投降和被俘,不過是給赫連定這位“同行”充當了“臨死墊背”的犧牲品。這無情地揭示了十六國末期,那些身處四戰之地的小政權,其生存是何等的脆弱與殘酷,如同狂風巨浪中的一葉扁舟,隨時可能被吞噬。
第六幕曆史回響——“敗家天王”的鏡鑒與亂世的絞肉機
回看乞伏暮末這短暫而“輝煌”的三年統治,堪稱一部濃縮的、血淋淋的“敗家亡國·反麵教材經典案例集”。
個人責任暴虐者的墓誌銘後世史家毫不客氣地給他定了個諡號“厲武王”。“厲”,代表暴虐無情;“武”,暗諷他好戰卻無能。這諡號精準得像手術刀。《魏書》的評價更是刻薄“輕躁無謀”。輕率、浮躁、毫無謀略,四個字釘死了他的棺材板。老爹乞伏熾磐苦心經營數十年,積累的國力、軍力、人心、國際關係,被他以驚人的速度揮霍一空。他的統治,完美詮釋了什麽是“苛政猛於虎”,什麽是“自作孽,不可活”。他把君主權力當成了滿足個人暴虐欲望的玩具,把治國理政當成了恐怖遊戲,最終玩火自焚,連累全族。他的“三年敗家全攻略”,核心秘籍就是對內無限作死,對外無限犯蠢。
時代必然夾縫中的絕唱當然,把鍋全甩給暮末一個人,也不太公平。西秦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極其尷尬,地處隴右、河西走廊要衝,北邊是虎視眈眈的北涼(沮渠蒙遜),東邊是反複無常的胡夏(赫連勃勃赫連定),西南是伺機而動的吐穀渾,再遠點還有強大的北魏。這就是個標準的“四戰之地”、“大國的角鬥場”。他爹乞伏熾磐能維持西秦的強盛,靠的是高超的政治手腕“拉攏隴右豪強”(搞好內部團結)、“聯魏製敵”(抱緊北魏大腿,對抗其他鄰居)。而暮末呢?完美避開了所有正確答案對內大搞恐怖統治,把豪強貴族、宗室親信殺得離心離德,人心喪盡;對外戰略昏招迭出,尤其是那場自焚巢穴、自棄根基、自投羅網的“東遷”行動,簡直是按下了亡國的快進鍵,精準地把自己送到了死對頭赫連定的刀口下。縱使沒有暮末,西秦在群雄環伺下也未必能長久,但如此迅速、如此徹底、如此愚蠢的崩潰,暮末同誌的“功勞簿”絕對是首功一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連鎖崩塌亂世齒輪的殘酷咬合暮末的滅亡並非一個孤立事件。他的身死國滅,像一塊肥肉丟進了餓狼群。胡夏赫連定正是吞下西秦殘餘力量(包括暮末這個俘虜)後,野心膨脹,才敢去攻擊盤踞上邽的另一個鄰居(可能是仇池或北魏勢力),結果引來了更強大的吐穀渾的致命一擊。西秦、胡夏在431年的相繼滅亡,如同一場精心設計的多米諾骨牌倒塌,一場殘酷的連鎖反應。暮末的投降,成了赫連定滅亡路上的“墊腳石”(或者說“墊背石”)。這無情地揭示了十六國末期,大爭之世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有多麽殘酷。小國如同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而一個愚蠢、暴虐的舵手,足以讓整艘船瞬間傾覆,船上所有人葬身魚腹。
第七幕現代啟示錄——學霸不等於治國能手
第一課知識不等於智慧
暮末“幼而好學,有文才”,但顯然缺乏治國理政的實際能力。就像今天某些考試滿分但生活不能自理的“學霸”,紙上談兵頭頭是道,實際操作一塌糊塗。
這告訴我們,學習成績好不代表能力強,考試分數高不代表情商高。現代社會這種例子也不少有些人在學校是學霸,進入社會後卻處處碰壁;有些人讀書不咋地,卻能在商界政界混得風生水起。
第二課嚴刑峻法不等於有效管理
暮末以為殺人立威就能控製局麵,結果反而讓所有人離心離德。管理團隊需要的是領導力,不是恐怖統治。
現代企業管理也是如此好的領導靠的是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而不是靠罰款和開除來嚇唬員工。畢竟,恐懼隻能讓人服從,而不能讓人忠誠。
第三課戰略決策不能拍腦袋
帶領全國百姓跨國搬家這種“天才創意”,但凡有個明白人勸阻一下,也不至於此。可惜,暴君周圍通常隻剩馬屁精。
這提醒我們,做重大決策時一定要多方聽取意見,特別是反對意見。如果一個領導者周圍全是點頭稱是的人,那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第四課小國的生存之道在於靈活外交
處在列強夾縫中的小政權,本來就應該左右逢源,而不是四處樹敵。暮末卻完美避開了所有正確答案。
這對現代小企業也有啟示在行業巨頭夾縫中求生存,要麽找到自己的 niche arket(利基市場),要麽學會與巨頭合作,而不是四處樹敵。
第八幕曆史的另一種可能
我們不妨開個腦洞如果暮末能夠虛心納諫,西秦的曆史會不會有所不同?
當他想要誅殺辛進五族時,如果有大臣勸阻“主公,小題大做了吧?讓人家賠個禮道個歉就行了。”也許就不會失去人心。
當他拒絕北涼的贖人請求時,如果有人提醒“主公,見好就收吧,三十萬斛糧食不拿白不拿。”也許就能緩解糧荒。
當他想要舉國東遷時,如果有人死諫“主公三思啊!這可是自斷後路啊!”也許西秦還能多活幾年。
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尾聲酷政的血色注腳
乞伏暮末那抬著棺材、反綁雙手出降的悲(滑)情(稽)身影,最終湮滅在公元431年隴西血腥的風沙裏。西秦宗族五百餘口滾落的頭顱,為這個立國四十七年、曾閃耀於隴右的政權,畫上了一個無比淒厲、充滿諷刺的句號。三年,僅僅三年——他用酷刑和屠刀瓦解了父親打下的基業,用愚蠢透頂的“東遷”親手焚毀了立國的根基,最終在亂世的絞肉機中,把自己和整個家族碾得粉碎,化為史書上一聲沉重的歎息。
十六國那紛亂血腥的曆史長卷中,乞伏暮末的篇章,因其濃縮的暴虐、愚蠢和急速敗亡而顯得尤為刺目。它像一麵布滿裂痕的鏡子,警示著後人權力若失去了敬畏與仁心,便如孩童揮舞開刃的巨斧,終將自傷乃至自毀;治國若拋棄了基本的理智與人性,縱有山河之險、雄兵百萬,亦難擋人心背離、土崩瓦解的結局。當西秦最後一座烽燧的狼煙,絕望地熄滅於隴西的沉沉夜空,它照亮的不僅是末路君王荒唐而可怖的剪影,更是一個永恒的、振聾發聵的命題——無道的權杖,終將在曆史的審判台上,碎落成塵。 乞伏暮末,用他短暫而瘋狂的一生,為這個命題,寫下了一個血色的注腳。
仙鄉樵主讀史至此,有詩詠曰
三秋霸業沒蒿丘,燼冷煙銷王氣休。
隴右殘旌凝碧血,黃河濁浪卷孤旒。
九荒旱魃蒸黎庶,萬騎羌胡困戍樓。
杳杳空棺斜照裏,滔滔逝水葬遺愁。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