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撞柱而亡
字數:5285 加入書籤
他的目光沒有看向陸沉舟,而是死死盯住了龍椅上的皇帝。
“皇上!臣做此事,皆因一時貪念蒙蔽了心竅!妄圖通過科考舞弊斂財,又怕事情敗露,才痛下殺手!”
“所有事情,皆是臣一人所為!”
他知道陸沉舟的手段。
東廠的詔獄,進去的人,就沒有能囫圇著出來的。
他不想受那樣的酷刑,更不敢賭齊王會不會信守承諾。
死,是他唯一的選擇。
也是保全家人的唯一方法。
他再次將頭重重磕下,額頭撞擊金磚發出悶響。
“臣自知罪孽深重,死不足惜!但臣寧死,也絕不願落入東廠手中,受那奸佞宦官的審問!”
他這話明晃晃地指向了陸沉舟。
滿殿再次嘩然。
梁平竟然敢當著皇上的麵,如此辱罵東廠提督!
陸沉舟的臉色,瞬間冷得覆上了一層寒冰。
梁平這是打定了主意,要用自己的死,來徹底坐實罪名,同時還要往他身上潑髒水。
齊王果然夠狠,連自己人都算計得如此徹底。
跪在地上的梁平,突然發出一聲如同困獸般的嘶吼。
他忽地從地上彈起,用盡全身的力氣,朝著大殿前方那根雕龍的巨大紅漆柱子,狠狠撞了過去!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
“砰——!”
一聲沉悶巨響,眾人才反應過來,他撞柱而亡。
血花,瞬間在那根冰冷的柱子上綻開。
梁平的身體,如同一個破敗的布偶,軟軟地滑落在地。
鮮紅的血液,從他額頭那個可怕的窟窿裏汩汩湧出,很快便染紅了身下的金磚。
他當著滿朝文武和皇帝的麵,一頭撞死在了養心殿上。
大殿內,陷入了一片死寂。
一直沉默旁觀的齊王,終於動了。
他上前一步,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震驚和惋惜。
“父皇。”
他先是朝著龍椅方向躬了躬身,隨即轉向地上的屍體,痛心疾首。
“梁司業何至於此啊!”
齊王心中冷笑,這梁平倒也識趣,死得恰到好處。
他話鋒一轉,目光意有所指地掃向陸沉舟。
“隻是,兒臣有一事不明。”
“東廠審訊犯人的手段,向來……雷霆萬鈞。”
“這梁平來的時候,神色慌張,如今又如此剛烈自盡。”
“也不知道,他先前在東廠,是否受了什麽非人的對待?這才屈打成招,又不堪受辱,以死明誌?”
這話,問得極有技巧。
既沒有直接指責,卻又句句都在暗示陸沉舟嚴刑逼供。
他轉而看向站在百官前列,負責監察百官,素來與東廠不睦的侍禦史。
“王大人,您是侍禦史,掌管監察彈劾。”
“依您看,此事會不會真如本王所憂慮,乃是一樁屈打成招的冤案?”
侍禦史王大人聞言,精神一振。
他早就看陸沉舟和囂張跋扈的東廠不順眼了。
隻是苦於沒有機會,如今齊王遞過來梯子,他豈有不接之理?
王大人立刻出列,對著龍椅深深一揖。
“皇上!”
他聲音鏗鏘,帶著一股凜然正氣。
“臣以為,齊王殿下所言,不無道理!”
侍禦史心中暗喜,終於有機會彈劾這個閹賊了。
定要讓他在皇上麵前失了聖心。
“陸督主執掌東廠以來,行事狠戾,爪牙遍布,朝野上下,早已是怨聲載道!”
“如今皇上委以重任,命其徹查科考舞弊這等動搖國本的大案。”
“他卻隻用了短短一日,便如此草草結案,更是逼得朝廷命官當殿自盡!”
“這分明是辜負了皇上的信任,更是視朝廷法度如兒戲!”
王大人一番話,說得義憤填膺。
立刻便有幾位平日裏就依附齊王,或是對東廠不滿的官員,也跟著出列附和。
“王大人所言極是!請皇上明察!”
“東廠行事,向來不問緣由,隻重結果,難免冤枉好人!”
“梁司業雖有過錯,但罪不至死,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定有內情!”
一時間,殿內群情激憤,矛頭紛紛指向了陸沉舟。
陸沉舟依舊靜立原地,麵無表情,安靜觀著他們的狗急跳牆的樣子。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的南平王,上前一步。
他神色平靜,目光卻帶著銳利,掃過那些慷慨陳詞的官員。
“諸位大人此言差矣。”
南平王心中焦急,皇兄這是默許了齊王對陸沉舟的發難。
但他不能眼看著陸沉舟被這般汙蔑。
“東廠行事,向來嚴謹細致,一絲不苟,也正因如此,才能屢破奇案,深得皇兄信任。”
“如今諸位大人卻一口咬定陸督主屈打成招,草草結案。”
他語氣微微加重,帶著幾分嘲諷。
“莫不是因為此案牽連甚廣,有些人心中有鬼,害怕陸督主查到,才會如此急著往陸督主身上潑髒水,混淆視聽?”
方才還義憤填膺的幾位官員,臉色頓時有些難看,卻又不敢公然反駁南平王。
皇帝聽著下方的爭執,眉頭越皺越緊。
他想看到的,已經看到了。
梁平已死,死無對證,再爭論下去,毫無意義。
重要的是,科考舞弊案,需要一個結果,來平息外麵的議論。
梁平自盡,正好將所有罪責都帶走了。
皇帝不耐煩地抬了抬手:“行了。”
“此事已經水落石出,梁平畏罪自盡,便是最好的證明。”
“朕不想再聽你們為此事爭執不休。”
皇帝的目光掃過下方眾人,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吳忠明交由三司會審,徹查其貪墨罪行。”
“至於科考舞弊一案,到此為止。”
他頓了頓,看向陸沉舟,語氣聽不出喜怒。
“陸愛卿,你查案辛苦,隻是手段,還需斟酌。”
這看似安撫的話語,實則帶著敲打。
陸沉舟垂首。
“臣,謹記皇上教誨。”
皇帝端坐在龍椅凝視眾人,頗為疲憊的捏了捏眉心。
“還有何事要啟奏?”
一個略顯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臣,有事啟奏。”
巡鹽禦史周正明,從隊列中走出。
“啟稟皇上。臣近日核查各地鹽稅賬目,發現江南地區的鹽稅虧空,數目巨大,情況嚴重。”
“據臣所了解,江南一帶物阜民豐,水陸交通便利,斷不至於連區區鹽稅都收不上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