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正麵阻擊和兩側伏擊
字數:8679 加入書籤
那探子還未到跟前,便遠遠地高喊起來,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曠的原野上炸響:“報……啟稟郭帥,叛軍的前鋒距離我們的步兵陣地還有八裏之遙,他們正一步步地向我們逼近。”
郭子儀一臉凝重,他站在高處,極目遠眺,目光如炬,緊緊鎖定著遠方的地平線。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再探!叛軍每進二裏必須報信,一旦叛軍突然加速,更要立刻報信!不得有誤!”
“是!”探子毫不猶豫地回應道,他的聲音在風中回蕩,帶著一絲決絕。
隨即,他策馬疾馳而去,馬蹄聲如鼓點般急促,揚起一片塵土,如同一支離弦之箭,迅速消失在遠方。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一秒都顯得格外漫長。
大約一刻鍾之後,又有一名探子如疾風般飛奔而來。
他的臉色有些蒼白,額頭上掛滿了汗珠,顯然是一路狂奔所致。
“報!”探子喘著粗氣,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叛軍距離我軍前鋒步兵陣地僅有四裏之遙了!”
郭子儀眼神銳利如鷹,他當機立斷,聲音高亢地喊道:“傳令!拋石機陣地務必隨時做好拋射前的準備!不得有絲毫延誤!”
“是!”旁邊的兩名傳令兵齊聲應和,他們的動作迅速而利落,轉身如旋風一般,快步走向一邊。
與此同時,他們手中的藍紅兩色旗子在空中飛舞,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
那動作猶如行雲流水,一氣嗬成,沒有絲毫的拖遝和猶豫。
這種獨特的旗語,乃是裴徽的獨門發明。
如今,它已經在裴徽長安麾下的軍隊中廣泛流傳,成為了一種高效而隱秘的傳令方式。
郭子儀曾經親眼目睹過郭襄陽的特戰大隊使用這種旗語,當時他就被其簡潔明了、無聲無息的特點所吸引。
這種方式就像是一把隱藏在暗處的利刃,在偷襲和埋伏時傳令,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因此,郭子儀果斷地借鑒了過來,並在自己的麾下軍隊中大力推行。
他相信,這種旗語將會為他的軍隊帶來更大的優勢和勝利。
就在這時,一名探子氣喘籲籲地跑來,向郭子儀和杜黃裳稟報:“啟稟大帥,敵軍前鋒距陣地僅三裏矣!”
郭子儀和杜黃裳對視一眼,兩人的目光交匯,仿佛在瞬間就交換了彼此的想法和判斷。
盡管他們並沒有使用望遠鏡,但憑借著多年的戰鬥經驗以及敏銳的觀察力,他們仍然能夠將叛軍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郭子儀深吸一口氣,然後用他那如同洪鍾一般的聲音喊道:“傳令,全軍做好戰鬥準備!”
他的話音剛落,身邊立刻有六組傳令兵如訓練有素的舞者一般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和精準的動作,通過旗語將郭子儀的命令傳達到各個陣地。
正麵阻敵的步兵和騎兵陣地、隱藏在兩側山脈中的兩支騎兵、兩側山坡上的拋石機陣地,都在第一時間收到了命令。
這些士兵們立刻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嚴陣以待。
郭子儀心裏很清楚,除了隱藏在兩側的騎兵之外,正麵對敵的人馬和兩側的拋石機此刻定然已經被叛軍識破。
而叛軍在有所防備的情況下,以史思明老謀深算的作戰經驗,再加上又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突襲能夠產生的成效實際上微乎其微。
更糟糕的是,他們的人數比叛軍還少了一萬之眾。
這無疑給這場戰鬥增加了巨大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然而,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郭子儀並未有絲毫氣餒之意。
他心中早已有了一盤精妙的如意算盤:那就是讓兩萬步兵如銅牆鐵壁般死死攔住近四萬叛軍的正麵衝鋒。
隻要能夠拖住叛軍一段時間,為後續的戰術調整爭取足夠的時間,那麽這場看似必敗的戰局就有可能出現轉機。
所以說,這兩萬步兵絕非普通意義上的伏擊,他們更像是一群凶猛的攔路虎,死死地擋住了叛軍前進的道路。
而這一切,都是郭子儀經過深思熟慮、精心挑選的結果。
此處無名大峽穀的寬度僅有三百多步,相較於其他地方而言,顯得較為狹窄。
而這樣的地形,恰好形成了一個咽喉要地。
郭子儀所在的指揮台,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穩穩地矗立在左側一處平坦且視野開闊的山坡上。
這裏仿佛是專門為郭子儀量身定製的舞台,不僅地勢平坦,而且視野極佳。
更重要的是,這裏早已被人挖掘出一塊半畝大的平地,使得整個指揮台顯得格外寬敞。
除了郭子儀本人外,還有杜黃裳以及百名如狼似虎的親兵駐守在此。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四十名傳令旗手和八麵震耳欲聾的大鼓,以及號角、銅鑼等各種指揮通信兵,他們都已嚴陣以待,如臨大敵,隻等一聲令下,便會立刻傳達命令。
兩萬步兵則如同鋼鐵長城一般,矗立在指揮台下方兩山之間,他們的隊列整齊劃一,毫無破綻,宛如一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每個人都站得筆直,手中緊握著武器,散發出一種無堅不摧的氣勢。
不僅如此,在步兵陣地之前,還特意挖設了一些固若金湯的防禦阻敵工事。
這些工事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形成了一道道難以逾越的屏障。
它們不僅可以有效地阻擋敵人的進攻,還能為己方提供掩護和支援,使步兵們在戰鬥中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敵人的攻擊。
……
……
史思明站在高處,他的雙眼如同鷹隼一般,銳利而凶狠,死死地盯著眼前裴徽一方的步兵戰線。
盡管這些步兵的人數看起來並不多,大約隻有兩萬人左右,但他們的戰陣卻整齊得令人驚歎,仿佛是用刀切斧削而成。
每一排士兵之間的間距都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擁擠,也不會留出空隙給敵人可乘之機。
這戰陣的嚴密程度讓史思明感到難以置信,他瞪大了眼睛,仿佛要把這戰陣看穿似的。
他不禁暗自思忖:“這樣的步兵戰陣,簡直就像銅牆鐵壁一般,恰好將我們的前路死死堵住了。”
史思明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他的目光在步兵戰陣上快速地掃視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試圖找到一絲破綻,但卻一無所獲。
“竟然看不見任何騎兵!”史思明心中暗自嘀咕道,“這些騎兵可能就像毒蛇一般,藏匿在兩側,伺機偷襲我們。”
他越想越覺得事情不對勁,心中的不安也愈發強烈起來。
正當史思明思考著如何應對這看似無懈可擊的步兵戰陣時,武令珣在旁邊說道:“大帥,我軍已經完成衝鋒準備。”
史思明轉頭看了一眼武令珣,隻見他的眼中閃爍著與自己一樣的熊熊戰意。
“好!”史思明應了一聲,聲音中透露出一股決斷和果敢。
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環顧了一下周圍的地形。
史思明站在遠處,遙遙地望向郭子儀所在的指揮台,心中暗自思忖:“那個人想必就是郭子儀吧。”
然而,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再加上戰場上煙塵滾滾,遮天蔽日,史思明根本無法看清郭子儀的麵容。
即使他竭盡全力,也隻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身影,仿佛被一層薄紗籠罩著。
而且,就算史思明能夠看清郭子儀的長相,他也無法確定裴徽一方的大軍統帥究竟是不是郭子儀,因為他壓根就不認識郭子儀。
史思明眯起雙眼,目光如鷹般銳利,緊緊地盯著兩邊山坡上的拋石機陣地。
他那久經沙場的經驗和敏銳的直覺告訴他,這看似普通的陣地中似乎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多年的戰爭指揮生涯讓史思明對各種戰術和戰場形勢都有著深刻的理解。
他心中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這兩邊的拋石機陣地極有可能會給他的軍隊帶來慘重的傷亡。
不僅如此,史思明雖然已經猜到對方的騎兵可能藏匿在兩側的山中,但具體的位置卻不得而知。
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時找到這些騎兵的藏身之處,一旦他們突然殺出,自己的軍隊將會陷入被動。
史思明派出的斥候遲遲沒有歸來,這讓他心急如焚,因為他對敵人的一些行動完全不了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史思明的心情愈發沉重,他不知道敵人究竟在謀劃什麽,也不知道他們會從哪個方向發動攻擊。
更讓史思明擔憂的是,如果對方的騎兵在他們的正麵主力與對方步兵交戰時,像鬼魅一樣突然從兩側殺出,那麽即使他們提前有所防備,也會陷入極度的被動。
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軍隊很容易被敵人包抄,首尾不能相顧,一旦陷入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史思明深知這場戰鬥的重要性,稍有不慎,整個大軍就可能會土崩瓦解,一敗塗地。
在短暫的遲疑之後,他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武將軍,你率領你麾下的一萬虎狼之師,等會兒無論如何都不要參戰。你們要在兩側布陣,如同門神一般,麵向外麵,嚴密防守。一定要保護好我軍的側翼,尤其是輜重和糧草,絕不能有絲毫的閃失!”
武將軍領命後,立刻率領他的部隊前往指定地點布陣。
“餘下三萬精銳,依目前行軍之序,以五千人為一陣,分左右兩路殺陣,同時進擊,為本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穿眼前這些步兵戰陣!”
史思明站在高坡之上,他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戰場上回蕩。
他的麵容沉穩如山,仿佛沒有什麽能夠撼動他的決心。
史思明的命令簡潔明了,卻又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勇氣。
他深知,在這緊要關頭,隻有果斷而精準的決策才能帶領大軍取得勝利。
他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眼前的敵軍戰陣,仿佛能夠看穿敵人的弱點和破綻。
“遵命,大帥!”傳令兵們齊聲回應。
緊接著,這些傳令兵如離弦之箭般飛奔而去,他們的身影在戰場上迅速穿梭,將史思明的命令迅速傳達給各個部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一個傳令兵都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命令傳遞出去,不能有絲毫的延誤。
“三千親兵,留守本帥身邊,作為機動作戰之師,隨時聽候命令!”史思明的目光掃過他的親兵們,這些人都是他最信任的戰士,他們的忠誠和勇氣毋庸置疑。
“遵命,大帥!”親兵們齊聲高呼,他們的聲音如同鋼鐵撞擊一般,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史思明的帥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助威。
他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前方的戰場,那裏是他的敵人,也是他證明自己的舞台。
號角聲驟然響起,如同激昂的戰歌,激勵著大燕國的軍隊奮勇向前。
士兵們的呐喊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潮水,迅速席卷了整個戰場。
正麵戰場上,兩萬騎兵如猛虎下山,他們的速度快如閃電,氣勢如虹。
喊殺聲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
這些騎兵們手持長槍,身披重甲,他們的衝鋒如同雷霆萬鈞,不可阻擋。
裴徽一方軍隊在臨時布置的長一裏的陣地上,加鐵釘的拒馬鎖緊密相連,宛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
這些拒馬鎖不僅彼此相連,還被鋪蓋上了密密麻麻的荊棘,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而在拒馬鎖之上,遠比尋常鐵槍要長的拒馬槍林立,寒光閃閃,仿佛是一片死亡之林。
在拒馬鎖的後方,是巨型弩槍機,它們如同猙獰巨獸,虎視眈眈地盯著大燕國的人馬。
這些弩槍機巨大而威猛,其威力足以讓任何敵人膽寒。
大燕國的人馬麵對如此堅固的防線,猶如無頭蒼蠅一般,根本無法直直地衝上去。
他們被拒馬鎖和荊棘所阻擋,前進的道路變得異常艱難。
而裴徽一方則占據著有利地形,除了兩邊山坡上的巨型拋石機和士兵人手一把連發快弩之外,還有許多天工之城研發出產的新型武器裝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將守城用的床弩改造成的巨型槍弩。
這種槍弩體型巨大,猶如龐然大物,令人望而生畏。
戰鬥首先在雙方的遠程攻擊中展開,尤其是那射程和精準性遠超當世拋石機的巨型拋石機,它們就像是雷神之錘,威力驚人。
隨著一聲聲整齊的號令,兩邊的破石機陣地開始如暴風驟雨般拋射。
然而,與普通的拋石機不同的是,兩邊的陣地每次拋射中,除了正常的圓石之外,還夾雜著兩個火藥包。
這些火藥包一旦爆炸,其威力將會是毀滅性的。
沒錯,技術含量並不高的黑火藥,在裴徽的指導下,早在半年前天工之城便已經研製而成。
之前在真定府,他們小試牛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而剛才,不良人炸毀了大燕國軍隊的後路,這無疑給了裴徽一方一個絕佳的機會。
此次,裴徽決定將這一秘密武器投入到戰場中。
使用拋石機拋射火藥包,這是他們首次在如此大規模的戰場上使用這種戰術。
雙方的遠程攻擊甫一開始,史思明等大燕軍隊中的不少將官便如遭雷擊,臉色大變。
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裴徽一方竟然擁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麵對裴徽一方那如泰山壓卵般的拋石機和巨型弩槍,大燕軍隊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而且,這些武器的殺傷力簡直驚天地泣鬼神,尤其是那火藥包,在帶來大量殺傷的同時,還讓他們的戰馬驚恐萬分。
每一次炸藥包的爆炸,都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大燕軍隊的衝鋒陣型中掀起軒然大波。
爆炸產生的巨響和衝擊波,使得大燕軍隊的士兵們驚恐失措,原本整齊的衝鋒陣型瞬間陷入混亂之中。
若不是史思明的這支軍隊意誌堅韌,且騎射經驗豐富無比,光是那炸藥包便能將他們的衝鋒陣型徹底摧毀。
然而,盡管他們勉強維持住了陣型,但士氣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
……
喜歡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請大家收藏:()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