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槍林如織
字數:8816 加入書籤
騎兵們的衝鋒在拒馬架前受阻,無法順利地衝過去。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遠程遭受了諸多傷亡,這讓史思明的心情愈發沉重。
而最讓他感到絕望的是,最前方的戰線此時已經陷入了慘不忍睹的戰鬥之中。
原本自信滿滿的史思明,此刻臉上的神色終於變得如喪考妣一般。
“早就聽聞史思明在凝聚軍心士氣方麵頗有手段,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這些叛軍勇猛無比!”與此同時,在半山坡的指揮平台上,郭子儀也在密切關注著戰場的局勢,當他看到史思明的騎兵在拒馬架前遭遇重創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欽佩之情。
“這些拒馬架和一眾遠程進攻器械的威力,實在是太驚人了!”郭子儀讚歎道。
他對自家的這些裝備已經慨歎過無數次了,實在難以理解裴徽的腦袋究竟是如何構造的,竟然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讓天工之城打造出如此精妙絕倫且威力驚人的器械。
麵對如此困境,史思明麵沉似水,他果斷地下令讓騎兵暫且止步,同時讓麾下的步兵上前,如潮水般一批批地撲向拒馬架。
這些步兵們幾乎抱著必死的決心,毫不畏懼地與裴徽一方的士兵展開了生死搏殺。
然而,就在他們的長槍即將觸及裴徽一方士兵身軀的瞬間,對方的拒馬槍卻如毒蛇出洞一般,以驚人的速度和力量刺穿了他們。
這一刺不僅快如閃電,而且準確無誤,讓叛軍士兵們根本來不及反應。
盡管裴徽一方的拒馬槍威力巨大,但每刺死兩三名叛軍士兵,他們就會損失一根拒馬槍。
這樣一來,他們後續繼續刺殺的能力就會大大減弱,給叛軍士兵留下了可乘之機。
與此同時,叛軍士兵們並沒有被裴徽一方的拒馬槍嚇倒,他們反而像猛虎下山一樣悍勇地扔過來各種兵器。
這些兵器有的是長矛,有的是大刀,還有的是弓箭,雖然數量不多,但卻給裴徽一方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郭子儀站在遠處,他的麵龐上露出一片凝重之色。
他原本以為史思明麾下的叛軍戰力不過如此,但現在看來,他們的實力比他想象中還要強大一些。
不過,盡管局勢對裴徽一方有些不利,但他們並沒有退縮。
在拒馬架上方,揮舞著武器最多的仍然是裴徽一方特有的長槍。
這些長槍猶如蛟龍出海一般,每一次刺出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將對麵的叛軍士兵紮得鬼哭狼嚎。
再加上,裴徽後方以連發快弩不斷射殺效率遠高於對方弓箭拋射,叛軍的死傷迅速增加。
長槍入肉的沉悶撲哧聲也連綿不絕,同時還有雙方士兵一浪高過一浪的悍勇的喊殺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四五分鍾的時間對於叛軍步兵來說,就像是漫長的一個世紀。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發起猛烈的衝擊,每一次都像是洶湧的潮水一般,勢不可擋。
然而,裴徽一方的拒馬架卻如同銅牆鐵壁一般,堅不可摧。
在叛軍步兵的瘋狂進攻下,拒馬架雖然搖搖欲墜,但始終沒有倒下。
每一次的衝擊,都伴隨著叛軍士兵的慘叫和鮮血的飛濺。
近兩千名叛軍士兵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失去了生命,他們的屍體堆積如山,仿佛是對這場戰爭的無聲控訴。
終於,在叛軍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後,他們如決堤的洪水一般,強行破開了拒馬架,清開了道路。
這一突破,讓叛軍士氣大振,但同時也讓他們的損失更加慘重。
加上之前遠程攻擊所損失的人馬,此時叛軍的傷亡人數已經高達近五千人。
相比之下,裴徽一方的損失卻微乎其微,僅有六百多人傷亡。這樣懸殊的傷亡比例,簡直就是一場以卵擊石的戰鬥。
叛軍以如此巨大的代價,才勉強破開了裴徽一方的拒馬戰線,這讓史思明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他原本以為這場戰鬥會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可現在看來,這場勝利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繼續以這樣的敵我比例損失下去,即使今天這場仗他們僥幸贏了,那也必將是一場慘勝,根本不可能再去攻奪九郡和晉陽城、真定城。
而一旦這個消息傳到洛陽,他恐怕會被暴怒的安祿山處以極刑。
想到這裏,史思明臉色越加難看。
“好在終於可以和對方短兵相接了!”史思明自我安慰道,“沒有了那些該死的遠程攻擊和拒馬架,本帥的兒郎們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從來沒有怕過任何人!”
他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看似充滿了自信和霸氣。
史思明緊緊握著馬鞭,目光如炬地盯著對麵的郭子儀軍隊。
他心中暗自思忖:“郭子儀這兩萬左右的步兵,如何能擋住我兩萬騎兵的衝鋒呢?”
史思明越想越覺得勝券在握,他的嘴角漸漸泛起一絲冷笑。
然而,當他看到郭子儀軍隊嚴整的陣型和士兵們堅毅的表情時,他的心中還是不禁湧起一絲不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這又如何呢?”史思明咬了咬牙,喃喃自語道,“本帥倒要看看,他們究竟有多少能耐!”
他的牙齒咬得咯咯作響,滿臉都是滔天的殺機。
突然,他猛地一挺雙腿,以如同雜耍般精湛的騎術,讓身體如離弦之箭一般離鞍而起,穩穩地踩著馬鐙站了起來。
站在馬背上的史思明,仔細地觀察著戰場形勢,手中的馬鞭如長槍一般遙指對麵的裴徽一方軍隊,聲嘶力竭地吼道:
“傳令下去,各都騎兵以五千人為一縱,如狂風暴雨般施以連綿突擊之法,絕不能給敵軍任何喘息的機會!”
士兵們聽到命令後,紛紛催動馬匹,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向郭子儀的軍隊衝去。
“本帥要在一炷香時間內,鑿穿他們的步兵戰陣,然後再將他們藏在兩側的騎兵一舉圍殺!”史思明的眼中閃爍著凶狠的光芒,他對接下來的戰鬥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然而,史思明對此卻渾然不覺,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場激烈的戰鬥其實才剛剛開始。
裴徽所率領的一方在器具、裝備以及戰法等各個方麵,就像變魔術一樣,給他準備了一連串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些驚喜將會像走馬燈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展現在他的眼前,讓他不斷地遭受驚嚇,甚至可能會讓他感到驚恐萬分。
就在拒馬被破開的那一瞬間,也是史思明下達命令的一刹那,郭了儀的新命令如同雷霆萬鈞一般,在戰場上轟然炸響。
隨著他的一聲怒吼,他身邊的旗語迅速揮舞起來,鼓點也在瞬間發生了變化。
這鼓點時而像暴風雨中的海浪一般洶湧澎湃,時而又像風平浪靜的海麵一樣平靜,變成了有間隔的緩慢鼓點。
就在這一刹那,隻見那一萬名步兵不僅沒有向前衝鋒,反而像是經過了精確計算一樣,整齊劃一地向後退卻。
他們的動作猶如行雲流水一般,連貫而流暢,仿佛是經過了後世軍隊隊列訓練的專業士兵。
這一萬名步兵如同一股強大的洪流,迅速而有序地向後退去,一連退了十數步,眨眼之間便與已經被破壞得麵目全非的拒馬架拉開了一段相當可觀的距離。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包括史思明在內的所有大燕軍隊將領都驚愕得目瞪口呆,他們的瞳孔在瞬間收縮成了針眼大小,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種後世職業軍隊最基本的隊列素養,就像一道劃破天際的閃電,狠狠地劈在了史思明等叛軍大將的心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這……這怎麽可能?他們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史思明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失聲驚叫起來,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戰場上回蕩,引起了周圍叛軍士兵的一陣騷動。
然而,就在這驚呼聲中,兩萬裴徽一方的步軍卻像一部被精確編程的機器一般,在一個口令或者一個鼓聲的指揮下,如同行雲流水般迅速而整齊地連退十幾步。
這一動作快如閃電,卻又穩如泰山,步兵戰陣沒有絲毫的混亂,每個士兵都像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專業軍人,動作規範而統一。
這一幕,對於這個時代的軍隊和將官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軍隊,更無法想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動作。
史思明心中的警惕如潮水般洶湧,他立刻意識到眼前這支軍隊絕非凡品,必須重新評估他們的實力。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讓騎兵暫緩進攻,同時讓步兵迅速排成戰陣,如餓虎撲食般衝上去廝殺,以試探對方的虛實。
而在另一邊,郭子儀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但他的臉上同樣寫滿了驚歎。
他心中暗自感歎,裴徽真乃神人也,竟然能訓練出如此強大的軍隊。
史思明一方的叛軍將士們看到這些步兵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畏之情。
他們自然而然地認為這些步兵要麽是郭子儀的嫡係部隊,要麽就是由郭子儀親自訓練出來的精英。
然而,他們絕對想不到的是,這一萬步兵其實是裴徽從義軍中經過千挑萬選才選拔出來的。
裴徽對這一萬步兵的選拔可謂是沙裏淘金,他像尋找稀世珍寶一樣,從眾多義軍中精心挑選出最優秀的士兵。
然後,他又按照天工之城內軍隊訓練之法,對這些士兵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嚴格訓練。
在這個過程中,裴徽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工匠,將這些士兵雕琢成了璞玉。
不僅如此,這一萬步兵中的骨幹和基層軍官更是來自天工之城以及秦嶺黑蛇穀、藍田陰水穀等精銳部隊中的精英。
他們都是經過層層篩選,才得以成為這支步兵隊伍中的一員。
“側身平槍!”突然間,裴徽一方的將官發出了如驚雷般的吼叫聲。
這聲吼叫仿佛是一道命令,瞬間點燃了一萬步兵的鬥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見這一萬步兵如鋼鐵洪流一般,以驚人的氣勢向前推進。
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整個隊伍的寬度達到了三百多步,如此龐大的規模讓人瞠目結舌。
這兩萬步兵分成了四個梯隊,每個梯隊都有五個鋼鐵方陣。
每個方陣恰好有一千人,他們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就在這一刹那間,第一梯隊的五個戰隊方陣突然展現出令人驚歎的默契和精準。
前三排的士兵們手持長槍,如同一片茂密的森林,整齊劃一地平放著。
每一名士兵的身體都像一台經過精密調校的機器,迅速而準確地轉向右側。
他們的左手如同盾牌一般穩固地立在前方,為整個身體提供堅實的支撐;右手則如同操控杆一樣靈活,精準地握住長槍。
這長槍如同一條準備出擊的毒蛇,吐著信子,直直地對準了叛軍衝來的騎兵方向。
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精妙的技巧。
左手作為支撐點,不僅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還能為右手的操作提供穩定的基礎。
而右手則如同魔法師手中的魔杖,巧妙地控製著槍身的運動。士
兵們可以一直將右手握到矛杆的尾部,這樣既能節省體力,又能將長槍的攻擊範圍擴展到最大程度。
在雙方都手持長達近一丈四尺的長槍的情況下,戰場就如同一片迷霧,讓人難以看清對方的動作。
士兵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很難準確地判斷出何時是最佳的突刺時機。
如果盲目地狂衝過去進行突刺,很可能會像無頭蒼蠅一樣,直接撞到對方的槍頭上,而自己卻無法擊中對方。
隻有像這樣緩慢地接近,如同潛伏的獵豹,耐心地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才是最適合超長槍對戰的策略。
這種對戰方式需要士兵們具備極高的耐心和專注力,同時也考驗著他們對戰場形勢的敏銳洞察力。
密密麻麻的槍頭宛如刺蝟身上的尖刺一般,密密麻麻地出現在陣列前方,讓人不禁心生恐懼。
那些越過拒馬衝上來的叛軍步兵,看到這一幕,心中頓時一緊,原本勇往直前的步伐也不由自主地緩了下來。
而指揮這些叛軍步兵的,顯然是一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將領。
他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裴徽一方步兵戰陣的槍林如織,立刻當機立斷地下達了命令。
叛軍步兵們聞令而動,手中的長槍等長兵器如潮水般放平,並且保持著整齊的戰線,一邊緩緩前進,一邊恢複體力。
然而,盡管叛軍步兵們努力想要保持整齊的隊列,但由於他們缺乏統一的隊列訓練,手中的長槍卻如同風中的亂草一般,長短不一,高度不齊,與裴徽一方步兵那整齊劃一的槍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種情況下,叛軍一方的步兵顯然對這種打法有些束手無策。
當雙方的第一波對刺開始時,他們立刻就吃了大虧。
許多叛軍士兵手中的長槍剛剛刺出去,自己便如同狂風中的稻草一般,被對方密集的長槍瞬間刺中,瞬間倒地身亡。
在這個過程中,裴徽一方兩側的巨型拋石機發出雷鳴般的巨響,持續不斷地將巨大的石塊拋射出去。
這些石塊猶如隕石一般從天而降,狠狠地砸向叛軍。
每一次石塊的撞擊都帶來一陣地動山搖,給叛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叛軍們驚恐地看著頭頂上不斷落下的頑石,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恐慌。
他們提心吊膽,害怕下一刻就會有一塊巨石砸中自己。
這種恐懼讓他們的士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原本緊密的陣型也開始出現鬆動。
叛軍各級將士和士兵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但在第一波試探性的對刺中,他們吃了大虧。
這讓他們立刻變得謹慎起來,不再像之前那樣冒失地一頭紮上來,而是小心翼翼地靠近裴徽一方的步兵方陣。
雙方的步兵方陣主力如洶湧的潮水般逐漸靠近,然而,步幅卻越來越小,仿佛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
長槍的槍鋒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寒芒,猶如毒蛇吐信,散發出強烈的威脅。
在這種互相威懾的情況下,雙方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接近攻擊距離。
就在這時,史思明當機立斷,下達了讓兩側騎兵衝殺的命令。
早就按捺不住、心中殺意如濤的叛軍騎兵們如離弦之箭一般,迅速繞開中間己方的步兵,從兩側如猛虎下山般向裴徽一方的步兵戰陣發起了試探性的衝鋒。
……
……
喜歡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請大家收藏:()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