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隻有經曆了才會懂

字數:6332   加入書籤

A+A-


    人這一輩子,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現實世界裏的感同身受也可以被論為是最重要的!
    因為,隻有經曆了才會懂,隻有經曆了才會讓人懂。
    記得1988年,在中國長篇小說裏,出現了一部極具爭議性的作品,它就是《平凡的世界》。
    而在作品本身與讀者見麵之前,由於時代的局限性,現實主義文學當時被狠狠地切割,是以被一再退稿,甚至連本身就沒有名氣的小編輯,都會把已經成名的作家的手稿給退回。
    當時,喜歡它的讀者認為,這是一部溫暖的現實主義佳作,小說傳達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厚德載物的品德,是當代青年需要學習的優秀文化。
    而反對者則認為,《平凡的世界》本身情節一般,語言和故事都很老套,沒有代入感,沒有可讀性,缺乏文學藝術上那所謂的終極的美感。
    經過多次退稿與批判,如果不是作者路遙的一再堅持,人們可能就見不到這部佳作了,也談不上小說因為貼近底層人民的生活廣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而於1991年斬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
    退稿的時候,說什麽《平凡的世界》沒有讓人讀下去的欲望?說什麽當代青年讀者喜歡刺激性強的商業讀物,現實文學前景不佳?說什麽《平凡的世界》又太過樸實,很難激起讀者的閱讀欲?
    其實,隻有經曆了才會懂!
    隻有經曆了才會讓人懂!
    所以,一打開《平凡的世界》,人們便被它的開篇“1975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再不會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給深深地吸引了,誘著人不讀下去都不行。
    正如中國當代作家,陝北榆林人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裏寫道的那樣:
    當時的一些出版社對新潮作品趨之若鶩,而對於《平凡的世界》這樣的用傳統的手法敘事的作品,則沒有太大興趣。
    之所以沒有太大興趣,是因為隻有經曆了歲月的人,才能讀懂《平凡的世界》。甚至隻有出身平凡,生在普通家庭的人,才能通過《平凡的世界》,去生發出一番別樣的觸動和共鳴。
    雖然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但是,我們不能迷失於平凡的生活中,因為平凡的背後一定有著別樣的激情和澎湃。
    因為,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因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去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如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1章所描述的美麗與悲壯一樣:
    春天,當桃杏花盛開,柳樹抽出綠絲的時候,他們還穿著破爛的開襠棉褲,到陽土坡上刨刨發芽的“蠻蠻草”根,這草根嚼在嘴裏又麻又辣——這是在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嚐到的第一口春天的鮮物。夏天,一入三伏,他們和村裏的其他娃娃就脫得一絲不掛,男娃娃,女娃娃,成天泡在東拉河裏,耍水,互相打鬧著給光身子上糊泥巴。一個夏天過去,都曬得黑不溜秋。秋天,是黃土高原的黃金季節。他們一群孩子就在野外尋找一切可以吃的東西,常常把肚皮撐得回家連飯也不好好吃,在這個季節反而都消瘦下來。冬天,刀子一般嚴厲的寒風把他們從野外趕回來,隻好一整天悶在家裏玩。
    所以,相信自己,平凡的你在平凡的世界中或許就能悟透不平凡的人生……
    還是那句話:隻有經曆了才會懂,隻有經曆了才會讓人懂。
    這不,剛剛從女子監獄坐了3年牢出來才3天的“qdn”,雖然也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她卻用她的經曆去詮釋了另一種她在某一個階段的別樣人生。
    而這一種別樣的詮釋,不也剛好印證了“隻有經曆了才會懂”的道理嗎?
    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貌,我也是通過她的朋友圈去試著理解才讀懂了她在那3年裏的心境!
    因為,她在她的朋友圈裏說下麵這些話的時候,她哭了!
    她在回過頭去看她自己在朋友圈裏的說說時,她哭了……
    現在,她又回到了她自己的朋友圈,又一次哭著去看朋友圈裏她自己在如是說:
    你曾經也是我拚了命愛過的人,現在真的好想放棄你,因為你的越好,隻會讓我覺得越虧欠。
    1095天之前,便覺得我欠你太多。親愛滴,我到底要怎麽對你?
    今天,我抱著你哭,你也哭了抱著我說,之前你的總總錯,總總怪你的無能,希望我可以做回之前的自己。
    做回之前的自己?
    其實,我還是你之前那個開心的女人。況且,現在的我又哪裏有什麽資格去怪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1095天的煎熬……
    小時的煎熬……
    分鍾煎熬……
    秒煎熬……
    在這些日子來臨之前,你本就過得很不客易!
    當這些日子真真來臨了的時候,我能想像得到你過得有多麽的太不容易!
    現在,你過完了那些日子……
    我必須得謝謝你還能堅持並且堅持了下來……
    所以!
    所以,我真的特別感謝自己這輩子能遇見你!
    3年了……
    3年前,特別是在這3年中,我從不敢奢求自己在3年後還能擁有什麽,還可以去擁有什麽?
    但是,現在?
    就是這樣現在,當我發現自己回來後還能擁有你,我知足了……
    真的,這足以聊慰平生!
    親愛滴,過去的這3年真的是苦了你!
    ……
    3年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還你一個稱心如意的良人,不知道還能否給你一些慰藉!
    現在,我無暇多想!
    或許,於現在,剛剛回來的我唯一能安慰你的是:
    還好,人還在!
    中國南宋詩人陸遊在詩中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確實,有些事情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懂得,就好比“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隻有在親身經曆的事情裏悟出的道理才是刻骨銘心”的一樣。
    這個世界,其實也沒有那麽多的感同身受,不自己親身經曆就無法去真正理解別人的傷痛,甚至就連安慰的話語也會顯得空洞而貧瘠。
    有些事情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會懂。在經曆一場疾病後,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在經曆一場愛情的背叛後,才懂得愛自己;在經曆一場事業重創後,才懂得厚積薄發。
    人言,知夏,我們才可以在一池荷葉中感受夏的清涼;知秋,我們才可以在一泓碧水中感受秋的靜美;知冬,我們也才可以在一朵雪花的世界裏感受冬的純淨。
    of ife"s nature and ife"s eaning if  have never tasted it? i"d ratated on it.
    如果你從來不曾體驗過生活,那你如何去理解生活的真諦與意義呢?就如同我情願你們來吃掉布丁,而不僅僅是在一旁去觀察它。
    或許,能讀懂剛剛從女子監獄坐了3年牢出來才3天的“qdn”,是因為我也有經曆?
    隻有經曆了才會懂!
    隻有經曆了才會讓人懂!
    這世上哪會有什麽完人?
    人生苦短,世事無常,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成長?中國北宋時期的範仲淹,與歐陽修喝酒時即興創作的這首《剔銀燈》,或許才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吧:
    昨夜因看蜀誌。
    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隻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騃、老成尫悴。
    隻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係。
    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麽完人!
    所以,小說《平凡的世界》因為貼近底層人民生活廣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所以,剛剛從女子監獄坐了3年牢出來才3天的“qdn”,能讓人懂她!
    隻有經曆了才會懂!
    隻有經曆了才會讓人懂!
    回過頭去,我能想起我的處女作《泰山作證》為什麽能有那麽多擁躉。
    我想起了老同學張妍在我的處女作《泰山作證》裏,曾留言:
    我最喜歡看《平凡的世界》,起初因為缺乏生活的閱曆沒有讀懂,後來在參加工作以後又看了幾遍才讀懂。
    我又想起,讀者心有陽光同樣在《泰山作證》上架後給我曾發來微信說:
    昨晚看完了你的大作,讓我瞬間想起了《平凡的世界》裏孫少平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麵世界的渴望!
    孫少安有對生活不低頭的倔強與理性的務實精神!而你恰恰融合了他們的縮影。縮影裏,有感恩,有小心翼翼,有忐忑,有激情,也有骨子裏不服輸的精氣神!
    涓涓流水般似的文筆書寫了你的青春時代:那騎著自行車追隨公交車的女同學,那激情澎湃爬山的一幕,還有那緊著1元5個小包子的生活,以及去醫院實習的雀躍與歡喜……,雖然我不曾經曆感同身受過,但讀著這兒那兒的故事,甚是感動而由衷地佩服。加油,姐妹,期待更好的你。
    聽了向北跟他說的這些話,左三也明白了“隻有經曆了才會懂!”“隻有經曆了才會讓人懂!”
    左三不禁一想:
    向北回來前,他經曆了什麽,又從中懂得了什麽?
    是有如同《平凡的世界》問世前所遭受的不被認可和甚至是招來的非議?
    還是有如同從女子監獄坐了3年牢出來才3天的qdn所感受到的那種重獲自由的悲喜?
    答案?
    可能在下回分解。
    喜歡我回來時她卻走了請大家收藏:()我回來時她卻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