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現實真的比想象中的更難

字數:8919   加入書籤

A+A-


    是呀!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過得很容易呢?現實真的遠比想象中的更難。
    向北回來之前,他想到了很多,或者更準確的說他是規劃了很多、憧憬了很多:
    他沒有想過他回來後會缺那三瓜兩棗,因為,他想到的是他回來後如何比之前會生活得更好,他想到的是會甩開膀子長袖舞了似的大幹特幹,然後掙很多比之前領的那點工資會多很多的鈔票,會過上比之前更輕鬆、更自由的小日子,然後會在之前差不多已走遍中國的基礎上,去走遍更多的國家,甚至是全世界他願意去的地方,包括幹上三五年便可以移民澳洲去過上藍天白雲牧馬農莊的好日子……
    他之所以那樣想,是因為他覺得他有資源和有本事。
    他之所以那樣想,是因為他覺得他原先生活的那個體製沒有如某些人所說的那麽太遭糕。
    他之所以那樣想,是因為他覺得現今的這個社會的人也不會如某些人所言的那麽太現實和冷漠……
    太現實和冷漠?
    是的,就是太現實和冷漠,而且向北他回來遇到的和感味到的還真就是太現實和冷漠。
    原本這些在向北他回來之前,是他不曾想過而或相信的,因為向北滿打滿算也才就隻有一年的時間,離開了人們的視野。
    一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很快的,人們不應該在那麽快的時間裏,就覺得過去了很久的時間而把他都給搞忘記了。
    可,現實的情況卻還真不是向北他所想象的那樣……
    其實,向北他回來的時候本值過了小年而就快要過年了的時候,所以,他覺得人們更應該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想起他來,可現實情況是人們幾乎是都把他給忘記了,造成了人們少有人能想起他來……
    尚能清晰地記得,一年前的諸如到了過年的時候,向北他的手機,通常都會接到多如雪片似的祝福和問候方麵的短信。
    現在,一年後的這個年,向北他倒也是收到了一條短信祝福,而且在起先他在收到它的時候,還感覺蠻幸福和自豪的,因為能收到區內第一難纏上訪人蔡文樹的短信祝福,不僅說明了一年前他的工作在群眾中得到了認可,而且說明了哪怕是有一年那麽長的時間音信全無,卻也能從側麵證實了群眾沒有忘記他,即便發短信祝福他的這個人是區內工作人員都恐避之不及且討厭得不行了的那個“第一上訪戶”。
    不過,這個幸福和自豪幾乎是僅此而已。因為,向北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除了在那之後沒兩天便接到之前與他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兼直接上司和老鄉老梁的打來的電話“約向北去他新近的辦公室聊了幾回、吃過一回工作餐”之外,便再無向北他之前朋友圈中那些在體製內的人打來的電話和發來的短信了……
    對此,向北起初倒是選擇了原諒,然後去幫助那些人來了幾次自圓其說。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向北他還是願意去選擇他她)們仍然還存有情義,之所以沒有給他打來電話和發來短信,大概是大家還不知道他已經回來了的緣故。
    後來,當向北他主動發信息給之前那個甭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主動跟他走得很近、很多的那個安監局老大名叫林萬的時候,他破防了,因為那個人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把他拉入了聯係人黑名單,或許是很早很早吧,甚至是在見到向北情況不好、事情不妙的第一時間。於是,向北他為此而想到了其他人,想到了這個世道的炎涼。
    再後來,當向北他主動發信息給跟他同住一個小區然後任職於邦府一家行政機關當老大的,算得上是他的紅顏知己而或甚至當麵跟他單獨聊過想生二胎意欲追他嫁他的那個她的時候,他破防了,因為那個人也已經把他拉入聯係人黑名單。於是,向北他為此而想到了其他人,想到了這個世道的炎涼。
    再再後來,向北向他年過八十的老父親詢問了過去一年來親戚們跟他們這個家的來往。當得知上幾輩就已經是親上加親的,從小走舅家走到大、走到老的那個“秋哥”,在向北他不在的剛剛過去的那一年,居然沒有來家裏看過親娘舅,甚至連電話都沒打過的時候,他破防了,因為那個“秋哥”可是他父親的親外甥嘞,是親戚朋友裏的至親呀……於是,向北他為此而想到了前麵把他拉入了聯係人黑名單的他和她及其他人,想到了這個世道的炎涼。
    與此同時,他卻又僅花了一轉瞬的時間,便做到了釋懷。因為,當一個親得不能再親的老表,一個在一年前逢年過節必打電話來問安和祝福,甚至平日裏也常打來電話問候和常直接來家裏走動走動的那個一直在老父親眼裏屬於最親的那個人,一個自己幫了他的兒子或者說給了他兒子現在一切的那個人,居然都能在過去向北他不在家的那一年,做得如此絕,他又焉能怨得到別人?
    好吧!存在就是合理的,雖然它們不全都算得上或可以被理解為正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真的,彼時彼刻,向北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他於校園哲學讀本上所讀得的這句話,並因為這句話而在坦然的麵對這個世道炎涼的同時,選擇去理解那個他和她及他的老表在當時在向北不在的這一年所做出的選擇,當然也得包括在現在做出的和接下去將會做出的任何選擇。
    既然如此,那就甩開膀子去開始新的生活唄!因為還得繼續的生活,它需要鈔票,而且現在他的確是真的很需要,所以向北他開始主動去考慮鈔票這個事了。
    對於這種原本於向北來說是其深感不屑的事兒,現在一下子變得很重要了。
    原本,向北他自己覺得鈔票那個事,於他而言根本就不需要去花時間考慮。因為,憑借他自己這些年走過來的,和可以借助的人脈資源及他自己的能力,對於現在這種從體製內轉到體製外的生活,從根本上就不應該有一丁點兒問題……
    他在那一年裏,聽說過也認識過一個特別牛,或者說是人們口中那個最牛的律師,然後他拿那個律師比對了一下他自己,認為他自己和那個律師的經曆很像,然後他覺得“那個律師可以的,待他回家後他自己也應當可以”,而且他還在跟那個律師打交道的時候,順道說過“回家後跟那個律師一起合作之類的話”,而且那個律師當時的回話也是“可以呀”,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和勇氣,所以他覺得10多年前考有律師資格證的自己“想掙點鈔票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一年掙個大幾十萬、上百萬也應該沒有問題。而且,關於這一點,向北他還真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因為他在那個環境裏的身邊的所有人,包括管他的人,都覺得沒有問題,同時還最為看好他回去之後的生活。
    他在那一年裏,想起了他當秘書時跟的那個在區內早就是人們熟知的資深律師的區領導。他記得那個領導跟他聊的時候,曾說過“甭看他們,或者很多和他同級別的人現在有多麽牛,如果有朝一日,他們離開了體製,他們連維係基本的生活都很困難,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一技之長在這個社會中生活。而他自己則完全不同於他們了,因為他一旦離開了現在這個體製,不當什麽了,那麽他可以去開一家律師事務所,且把全區三分之二以上的業務都給攬到自己的手裏來,會有找不完的錢……”。於是,向北他一想到這些,便覺得自己出去之後的日子,可能沒有他跟的那個領導那麽牛,但也肯定會很好。
    他在那一年裏,想起了他曾經領導過的企業和可以搭上關係的企業也挺蠻多的。原先在位置上的時候,他沒有想過掙錢,也沒缺過錢,然後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著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境界,而放棄了大把能掙錢、可以掙錢,而且是不費勁便能掙大錢的機會……至於,現在到了需要考慮自我,考慮掙錢的時候,那就去考慮唄。向北對自己如此這般釋懷道。
    一家、兩家,十家、二十家……
    他就即便是給這些家企業當個法律顧問,對每家企業隻收取“白菜價”,比如月2千5百泰銖的服務費用,一年下來,他也當是不愁吃穿的……
    況一年前,還有的許諾過有價值上百萬的股份而或許實物等等。雖然在當時,向北他沒有同意,但是到了現在,向北卻自信滿滿的認為“隻要他願意,那些之前他不同意要的東西而或鈔票就一定會很容易的心甘情願的送到他麵前來”……
    他在那一年裏,想起了園區內的大型企業,想起了園區的那一家大型企業,既然能因為他的出麵而很容易地給了他之前幫扶聯係過的農民兄弟一個高工資就業的機會,那麽當他自己需要一個就業機會的時候,豈會有困難和工資待遇不高……
    他在那一年裏,又想到了之前的領導、同事和朋友有在什麽地方主政和在什麽地方撐舵的存在……一想到這些,向北他就對一年後回家後的生活,有了無限的想象力和信心,因為僅憑他這一證律師資格證)在手,在那些領導、同事和朋友的地盤上,僅僅取用一碟菜食,他便可以賺得盤滿缽滿了……
    他在那一年裏,又想到了他這些年走過的路。說實話,向北他這些年的經曆確實是挺豐富的。凡是知道向北的人,幾乎都認為他是一個學習型複合型和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人,可以轉戰很多的行業和勝任很多的崗位……
    比如,向北他想過可以去體製內,處理急難險阻的信訪問題和民間糾紛,想過去沿江沿海一帶去做一名金牌似的調解員,想過去一家社區醫院或一處診所做一名醫生、護理人員,甚麽是麻醉醫生……
    還比如,他想過去沿續夢開始的地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而回歸故裏,然後拾起學生時代就曾自學過的養殖種植技術,特別是當時實地比較了南方、北方在種植、養殖方麵的區別和可供借鑒的經驗後,便可在農村率領鄉人大踏步建設新農村、發展新農業的那份意識和觀念,於一本書一張椅一條道一隻狗……和一群一群的雞呀、鴨呀、鵝呀,和遍地見牛羊及滿山都栽有新鮮綠色蔬菜水果的環境中,在春風裏、夏雨中、秋葉下、冬雪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理想是豐滿的……
    理想確實是豐滿的,如若像“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詩意般,那該是多麽好啊!
    可“何事秋風悲畫扇”的詠歎和“現實是殘酷的”感歎,早就已經從“人生若隻如初見”這句話說出之時就注定那般詠歎和感歎的必然存在和到來。
    現在,原先同一個戰壕裏共事的人,對他已是惟恐避之不及,而少有人主動聯係,甚至是麵對他了。即便向北他初時沒覺察到,也自然在對方與己迎麵碰見而或不小心接了自己電話後,被人用打太極而或棄之如敝履的方式而給整明白了,而記著以後不去再自取其辱而或有自知之明起來,而不再主動去跟那些人聯係,甚至是撞見了,然後打招呼去幹求人家幫個忙找個門路尋個事幹之類的事了。
    現在,那個得了他的厚恩,起碼應該主動打個電話,甚至找上門,暢敘所謂的熱情和做做樣子的人,連表示表示而或做做樣子的乖麵子話和舉動都沒有,就更不用說能恩報於他,直接給他短期的而或長期的輸血甚至是造血似的幫助,比如牽頭聯係數十家企業,由向北去給他們那些企業做個法律顧問等等……
    或許,真正致向北於艱難境地的,或許便是這個所謂的既得利益者吧?或許其才是直正陷害了向北的陷害者……如果這樣的或許屬實的話,那麽一則農夫與蛇的故事之悲壯,似乎真的在向北的身上已經上演了,因為在向北打了那人電話,且那人在電話裏說得漂漂亮亮,卻在向北談及與之麵聊的時候而一次又一次地耍了向北,便完全可以說明問題的問題了。
    現在,得恩於向北,甚至可以說沒有向北就沒有其今天的另一個人,不僅之前答應的、許下的,好像是真有那麽一回事的那些個事兒,好像都是虛假的了!不僅那些個事兒,除了人家再也沒有了承數的打算,且好像還不承認其說過那些個話題之外,現在卻連本就該還向北的巨額借款,也由初一許到了十五,然後再由十五許到了下個月的初一,去進行著一遍又一遍的“賴”了……
    現在,向北為了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在他曾經公幹的地方,托過地方上的紅人,找了一家區內數一數二的企業,然後去麵試。
    麵試的時候,原本是極好的,因為企業於他、他於企業,像極了雙向奔赴的戀人,幾乎就拍掌定下了,卻不知在“從麵試現場離開,準備回家去準備準備就來上班”的時候,是誰在那家公司老總的耳根旁嚼了舌根而壞了他的菜。
    壞了菜?是呀,它不僅是壞了這一大盤菜,而且好像還壞了在那一大片土地上的那一整塊地的菜。因為,向北知道自此以後,再去那園區裏找尋一家企業上個班應該是難了,甚至是不可能了……
    現在,向北除了在把他自己的眼睛投向他現在住地以外的地兒以外,他還兼顧了把眼睛放到了住地內的那十多家律所。
    去律所供事,是他最願意去幹的。
    之前他考取律師資格證,其出發點僅僅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親戚朋友,而現在可以放開手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於向北他自己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即便他有十多年沒有在律師辦案方麵有實操,但是他願意去找一家律所,甚至是去一家法律谘詢服務公司,從最基礎的工作幹起,然後日積月累,厚積而薄發去逐步提高和展現自己。而且,向北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學習型的人,假以時日,他相信甭管是去到了哪一家,他都能幹出名堂來。
    記得,就在向北他剛剛回來的時候,便去了住地最有名氣的那一家律所。之所以急著去,主要是與他當時的代理律師這個律師,不僅是那家律所的老大,而且還是住地閱人無數、辦案無數的律師界的會長大人)就當時的那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事後補救措施的探討,當然,也有順帶了為在那家律所謀個職位而去蹚蹚路、試試水的想法。
    “嚴重的事實不清,嚴重的證據不足”,不僅是那律師出麵代理時言簡意賅的發言,而且也是那律師在向北去到他辦公室後,麵對麵說話的主要內。那律師說,案子確實有問題,而問題出在什麽地方,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當然,那律師在這一次見到向北時,說的最多的話而或主要表達岀來的意思,便是稱讚向北是一個很有才的人。
    至於加入他的律所謀個職位的事,自然是被拒絕了,而且拒絕得讓人說不出對方有什麽不是。是呀,虛位確實是可待,但是當沒有職位空缺候補的事,縱你才高八鬥,且特別適合某崗某位,又能如何?
    那律師讓向北等機會,同時也讓向北去別的地方看看……
    “等機會”的說辭,其通常的意思大體是沒有機會。至於去別的地方看看,那倒是件放之四海皆準的事情,因為誰不願意別人給自己,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出路多指一條道呢?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向北他幾乎是走遍了住地的每一家律所,包括從開始的有所選擇到後來的什麽都可以,但是其結果無一例外的都讓向北最後感到了失望,有點走投無路的感覺。雖然訪問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幾家曾給予過他希望,但是到最後卻還不是因為擔心向北而或向北的屋裏人給他們帶去什麽負麵的影響,而婉言回絕了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這種有了過程的回絕比當初別的律所的直接拒絕,更帶有殺傷力。因為這種有了過程的回絕,讓向北覺得有些事一旦還沒處理好的話,那麽堅持去走那樣的路,確實是向北他自己欠考慮了,因為將心比心,多一事確實不如少一事,誰又願意去沒事找事呢?於是,經此一劫又一劫,向北覺得他想找一家律所而或法律谘詢服務公司幹幹的念頭可以打消了。
    於是,向北把投出去的眼光,開始收回來內省自視,看看能不能自己做自己的主,幹大幹強自己想做的事。
    十年前,不,應該差不多是約三十年前的事,讓向北回憶起了他自己在那個時候的青春發言:
    即公元2000年時,向北他在村寨裏“吃酒”“幫忙”時,與人曾閑聊耳語道:假如我是村官,我會:
    把田土集中在種地能手的手中,實現集約化把家家戶戶都得去做的事,變為少數人甚至是幾個人去做,把勞力、資源節約出來投入到其他領域)、立體化將單純的比如種水稻,變為種水稻+養魚),通過開山石、拆木房、建樓房、增土地、搞養殖,去大力改造鄉村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
    是呀,規模化、條塊化,擇人擇地搞生產生活的概念已然在那個時候,就在向北的心裏種下了。
    是呀,假如,他做村官!他還真會勾勒出村寨5年、10年的發展規劃。然後會拿著規劃,尋得有關方麵的支持,然後會從山旮旯起步,由砂石場到磚瓦場到運輸隊到建築隊到....
    會在耕地上做文章,把你家一塊菜地、我家一塊菜地的鬆散、零星式種植方式發展到規模化,到特色化,到充分挖掘我種、我采、我做且樂在其中的生活體驗,然後做成觀光農業、遊樂農業……
    不知道那個時候的向北,在沒有任何人脈資源和經濟實力的情況,為何還能有那般青春和夢想?
    或許,就因為是青春無敵和夢想無邊的緣故吧……
    青春無敵,好呀!
    夢想無邊,好呀!
    因為,現在的向北能時常感覺得到他自己想去幹樣事的時候,總是怕這怕那和畏首畏腳。
    或許,這也不能全都去怪上向北,因為在向北從有錢有袖的階段,直線下墜到無錢無袖地步的時候,那種“無袖不能舞,無錢不能賈”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舉步之維艱,隻有在向北他準備去幹的時候,才能發現沒法去幹的現實……
    現實?
    現實真的比想象的要更困難!
    不過,還好的是,向北從最困難的時候挺著過來都已經有三年之久了,而且種種跡象表明:向北還能繼續挺下去,並在挺下去了某個點上能破個局而獲得新生。因為向北在現實真的比想象的還要更困難的時候,有阿q先生、得過且過先生和樂天先生在開導他……
    喜歡我回來時她卻走了請大家收藏:()我回來時她卻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