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
字數:12634 加入書籤
《百年孤獨》中寫道:
“比起有人左右情緒的日子,我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獨處的時候;安靜自在,不用周旋於別人的情緒,也不必刻意判斷他人的心思,自己可以陪同自己,然後回歸一個真實的自己。”
《往事隨風》歌詞裏也說:
有時孤獨比擁抱實在
讓心春去,讓夢秋來
向北這些天,常常於冬日裏的暖陽之下,坐在東山之巔那墨黑的藤椅之上,蹺著二郎腿,聽著耳畔那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的鳥語聲,看著“陽光透過參天的還未落盡葉子的喬木林,然後照射到腳端那用鐵木條鋪就的地板之上,而映就成的”那些個光斑,既沒有起身去尋了看看鳥,也沒有起身或者抬起頭來去看向左側那遠天之上的太陽,任由鳥群繼續嘰嘰喳喳的叫到天色入眠和太陽暖乎乎的照射到他的身上……
往事隨風!
隨風往事,向北知道自己這一路走過來,既是群居生活裏的一個活躍分子,常常可以仗著自己自小便什麽書都看和好多事能一聽便能記住千年似的而博采眾聞到在什麽場合都能搭上話、麵對什麽人都可以有共同語言,而能說它個滔滔不絕;又可以是孤獨世界裏的乖孩子,常常可以仗著自己原本就好像是什麽也沒有和什麽苦日子都曾經曆過,而大不了“被打回原形”後再從頭來過、“再上一次什麽山”去再打一次遊擊,去回到原來的樣子,然後重新來個,而不怕孤家寡人似的孤獨,且還耐得住、過得慣孤獨和寂寞……
百年孤獨!
孤獨百年,回想這一路走來,向北知道自己在被屈就的那一年,麵對那白天,他想讓它盡快黑卻總不見黑;呆在那黑夜裏,他想讓它盡快過去卻又總不見它過去,搞得整個日子、整個春天夏天秋天,當然得包括更難熬的冬天,都總是顯得那麽特別特別的難熬和漫長,搞得向北連熬過一分鍾,都得數數六十下才過得去,搞得向北一想起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一小時得有六十次數六十個數就……
向北一想起自己興衝衝的回來,卻遇上了語秋她的走,淒涼得連個麵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見上一次,他便越發的覺得孤獨了……雖然,知道他情況的人,都知道和也都理解他的孤獨,但是那份“他回來時她卻走了”的連擦肩而過的機會都不曾給予他的那份孤獨,其切身之感受,可謂真的是有“百年”那麽慘了的孤獨嘍……
一想起,那些被眾星捧月的“明星”待遇沒有了,那些“指點江山”“操盤天地”似的忙碌和得意不見了,那些“說一不二”“擎天一柱”的地位和價值消失了,那些於門內門外、台上台下特別顯得有氣場的存在沒有了,那些被圍了跟著、追上去跟著她轉的場合也沒有了,甚至那些曾經想嫁他、願為他生兒育女的一方方女主不僅不再去聯係他,甚至遠離了他……
一想起,那些兩個人的“飯在一個桌子上吃,覺在一個床上睡。心往一個地方想,勁往一個地方使。彼此守護一份愛,共同撐起一個家的日子"沒有了,甚至連那些兩個人為醋生氣的日子也都沒有了……
現在,向北一想到走了的語秋,連那“兩人,一日三餐四季”一生這樣平平淡淡的日子,竟然都成了他此時此刻,包括在未來日子裏的最大的幸福願望,他就……
但是現在,跟“兩人一日三餐四季”相比,向北一想到會在未來這十多年中失去好多好多的“兩人一日三餐四季”便顯得孤苦。而跟“一生”的日子相比,向北一想到這輩子還很長和在這還很長的日子裏得孤苦的等到語秋的歸來,他的這個等待呀,就顯得更為孤苦。
……
孤苦!
孤獨!
百年孤獨!
如果這些隻是能讓人去回憶的時候才能想起的過去式,那“從陽春三月的草長鶯飛,步入熱烈充沛的仲夏之約,再迎接碩果累累的秋分之時,到最後過了隆冬之後”的時候,便還能去珍重待春風。
可,要等著熬它個十多年,在除了過去已經有了很多孤苦、孤獨,還得在現在和未來的很多年裏承受著孤苦和孤獨,那感覺?就是猶如孤獨百年的樣子了……
就像語秋不能跟人語音聊天、視頻電話和甚至打不了電話給向北以外的其他人一樣,語秋隻能寄望於鴻雁傳書,有片紙到來……
語秋常常叫可能給她寫信的人給她寫信,常常叫給她寫過信的人給她寫信,因為於每一個月裏能收到一封寫給她的信呀,是她在那每一個月的日子裏最最期望和幸福的事情。
可,又有什麽人能給她寫信,且還能常給她寫信的呢?答案幾乎是“肯定沒有”。因為在這個人們已經習慣了靠語音電話、視頻聊天的信息化、多媒體時代,哪還有人習慣去鋪上幾張紙、手捉一支筆了,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去下筆,把想說的和想問的寫下來,然後寄給她?況,寫信的人,還是在給一個十年八年也見不上一麵的人寫信!況在這個人們大多已經不能於桌子前安靜的坐下來,和寫一封信都不知道怎麽落筆去寫的當下,其期望能有人、有很多人會給她寫信和願意經常給她寫信,又哪還能成為現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在過去的那兩三年裏,語秋又豈能沒有受盡了孤獨的苦楚?
所以,在接下來的那個還有十來年的日子裏,語秋又豈能不去受盡孤獨的苦楚?
百年孤獨,孤獨百年呀,我親愛的語秋!向北一想到這,便莫由的禁不住的去開始擔心他的語秋。
或許,她在經曆了那兩三年的孤苦之後,已經習慣了孤苦?
或許,她會在接下來的還有十來年的日子裏,也變得能習慣?
可,又有誰願意去“孤獨”呢?
向北完全來不及去細細的想“可,又有誰願意去孤獨呢”這個問題,他自己就遇上了跟語秋類似的情況故事和問題:
元好問在《摸魚兒·雁丘詞》裏寫道: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麽,竟會令這兩隻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去北歸那麽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有多少個數不過來的冬寒夏暑,它們也依舊恩愛如初,相依為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忍。到此刻,人們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的兒女都更加癡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裏應該知道,此去萬裏,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裏、越千山,晨風暮雪,在失去了一生的至愛之後,此時的形單影隻,即使苟且了活下去它又有什麽意義呢?
雁,尚且如此!何況乎人?
形單影隻的時候,選擇不活,雖有不舍,但也還能舍棄……隻是向北他不能不選擇活下去……隻是這活著就得需要他向北一直那麽形單影隻的等下去,等到語秋的歸來。這?也太讓人於心不忍和為向北叫苦了。
這情形?猶如《神雕俠侶》中楊過麵對十六年之約時的那般孤苦。
《神雕俠侶》中說,小龍女跳崖之時,已身中劇毒,無藥可救,她深知以楊過的性格,自己死後,楊過必定會追隨自己而去。為了讓楊過好好活下去,她在懸崖石壁上刻下“十六年後,在此重逢,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十六個大字,希望可以借這個美麗的謊言,使楊過可以在漫長的等待中,慢慢消退對自己的愛意,進而打消隨自己自盡的念頭。
隻是這一約呀,還真就讓楊過孤苦的等了十六年。
向北是看過無數遍《神雕俠侶》中的這一段的。之前,他看的時候,向北的內心被填得滿滿的全都是對楊過的同情和佩服;如今再去一遍遍的看,向北便是真真切切地感同身受了,而且一通比較下來,他感覺自己比楊過還慘,比楊過慘多了……
因為,現在的向北,除了要去麵對五千多個守活寡的日子,他還得去擔心語秋的一年四季和喜怒哀樂因為他的存在,他的付出,特別是他的關心和不離不棄的愛,是語秋能夠過得下去,然後歸來的精神支撐和保證);他還得承擔著語秋在外麵欠下的債和麻煩雖然他可以讓那些債和麻煩的絕大多數找不上他,但他總是會不經意間與那些債和麻煩有或多或少的遇見);他還得去承擔和兼顧起語秋在外麵的某些角色的義務,有些時候,他在充當父親角色的時候還得充當母親的角色,在充當兒子角色的時候還得充當兒媳的角色,在充當女婿角色的時候還充當女兒的角色……
有些時候?不,自從向北他回來時語秋卻走了的時候開始,他就已經是時時刻刻,無時無刻不在那些個雙層身份的角色中在進行無縫銜接的轉換了……
語秋就在彼岸,向北卻過不去。
那過不去、夠不著的難受,就正如向北一次次於夢裏夢見語秋的最後卻總是不能如願的那般,然後再一次的留下了一串串無盡的無奈的遺憾……
網上有句話很有意思,說是“牌友隻會催你打牌,酒友隻會催你喝酒。”
類似的,中國大唐詩聖杜甫曾說:“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意思是,泉水在山裏是清澈的,但流出山外就變渾濁了。人也是如此,進入不同的圈子,就會擁有不同的人生。
《晏子春秋》中曾說過:“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其意思是說君子會選擇好的環境居住,和有道德的人交朋友。
好的圈子春風化雨,壞的圈子黯淡無光。或許,我們隻有改變圈子,才能改變人生?
圈子到底有多重要?
人言:與大雁齊飛,目之所見皆是廣袤的世界;與蛙為伴,便隻能坐井觀天,以致“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至於向北,他更喜歡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在《遊戲人間》中寫的“你所處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代表了你的審美和生活層次。”這句話中的前半句,即:“你所處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世界”。
圈子即世界?大可以這麽去認為,而且自向北回來之後,遇到的“所料不及”,便讓他不得不去與之前他沒離開之前的一切,做一番兩相比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比較,他發現他自己“出圈了”!
這一比較,他發現自己原先還不一定很在乎而或看得上的那些個圈子,其實就是他原先的挺讓他於中覺得活得挺自在的人生世界。
在那個世界裏,向北發現自己多半是被邀加入的,且還好像是vip客戶,既招人挺待見,也活出了挺有“主人翁”般地位的自信。
然而,到現在,向北發現他自己好像已經出圈了”,雖然這個“出圈”有主動,但是它更多的是被動。
隨著被退群,而或群裏的朋友跟他聯係得越來越少,和他也因為那個變故和事務牽扯的原因而導致他主動到群裏冒泡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時長越來越短,向北第一次發現“他自己的世界好像要沒了”。
之前,他沒想過那世界,是因為他一直活在那個世界裏,並享受著那個世界。
現在,當他發現自己的圈子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小、越來越窄,甚至是沒有了世界,然後自我感覺“他自己的人生正從總是隻有二三十歲那般青春飛揚、活力無限”的樣子,在極速老去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原先的世界好像於不經意間突然而或漸漸地消失了”。
原來,原先的那些個圈子,便是他原先的人生世界!
現在,他沒有被邀請了,所謂的vip客戶般的待遇自然也都幾乎沒有了,他在紛紛的被退群……
或許,這個時候的向北可以考慮會有新的群能夠讓他加入,可以等來新的窗戶為他打開。
正如楊絳先生曾說過的“你是誰,就會遇見誰。”人生漫長,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選擇未來”的這樣。
或許,這個時候的向北可以考慮讓自己能做一些改變去變得能讓人接受。
恰如楊絳先生曾說過的“改變不了身邊的人但可以改變自己”的這樣。
或許,這個時候的向北可以考慮讓自己去建個群,去建立起自己就是群主的圈子,可是這樣的話,誰又會加入他的圈子和最後加入他圈子的人又有幾個呢?
或許,真正的建個群建立起自己的圈子的前提,就是要想辦法改變現在的圈子,改變“出圈了”的這個現狀?
而想要改變圈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呢?
對,是修煉自己。
人言,因為隻有做更優秀的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別人,隻有當你強大的時候,你的圈子也才會自然而然的變得強大起來。
對,隻有這樣,才不會被“出圈”!
兜了一大圈,向北還是在為“出圈了”而沒了原先的那個世界而惱腦。
不僅僅如此,向北還在為他會員資格的取消而惱腦。
於會員,向北的認識很理想化。入會之初,他沒有想入會是為了“通過這個會而或那個盟去謀得什麽地位和利益”。入會之後,他也沒有想通過這個會而或那個盟去求取什麽地位和利益。
為什麽要入會入盟呢?
加入一個組織是為了在精神上有一個家,這是向北原先說過的一句話。
這,大概就是向北平日裏口中所吐露過的那個關於“信仰之力量”的理解。
可是,現在的向北因為他自己至死都不認同的原因,被取消了會員資格。雖然,他還堅持著自我,雖然他也還在心中認定他自己仍然還是會員,仍然還是一個很優秀的會員。
很久之前,他看過一篇文章,文章裏麵說:
很久之前,聽到一首歌的歌詞叫:《沒有人敢動,你還敢動什麽?》。我一度感慨的想,這個詞寫的多好啊!是啊,這不是就是在說我嗎?被生活綁架,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敢生病、不敢離職、不敢起身說走就走去旅遊、不敢莫名衝動的做一回隔壁老王。哪怕在網上用筆杆子開飛機呢,現實生活中但凡碰見個消費品一般的妹子,唯一的感覺就隻是:不敢動,絕對的不敢動!
結果後來發現,人家歌詞是《沒有人感動,你在感動什麽?》……咦,想想這不還是說的是我嗎?自己活的不倫不類,卻總是為與生活抗爭的人們呐喊加油;自己已經平凡如草芥,但又永遠為平凡的英雄和落魄的勇士舉杯狂歡。
沒有人感動於你的生活,沒有人感動於你的感受。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依然不敢動,但還能感動。我還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回看人生中自己那些“看似好笑,實則也好笑的所有愚蠢”的感動……也許,這很幼稚,但卻都無不證明著,一個熱血的、獨特的我,在品嚐了人生百苦之後,還依然鮮活的活著。
於是,我感動於自己為阿瑙締造的人設,感動於自己拚湊出來的那些畫麵……
是呀,沒有人感動,你在感動什麽?
是呀,沒有人感動,我在感動什麽呢?
或許,正如文章裏說的“沒有人感動於你的生活,沒有人感動於你的感受。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依然不敢動,但還能感動”的這樣:
我在感動自己“還能感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像繼《地球脈動2》與《藍色星球2》之後,bbc自然曆史紀錄片首次以大洲視角,觀察百萬年前的大陸分裂漂移所造就的七個大洲上的獨特景觀和故事為媒,推出的聚焦了各個大洲上多種多樣野生動物之間生命故事之世界自然紀錄片《一顆星球:七個世界》中,講到的美洲豹這樣:
當受傷、落魄的美洲豹,找回了堅毅的精神,它便表現得:就連失敗也變得可以接受。
於是,他開始感動於自己為自己締造的人設!
於是,他在感動自己還能感動!
於是,他在找回了堅毅的精神之後,那些失敗,甚至是那些委屈和被騙、被利用、被恩將仇報等等帶給他的不堪,也是開始在他那兒變得可以接受了!
於是,因為有了並將繼續擁有連綿不斷的人設,然後,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新圈子。
於是,因為有了感動並將繼續被感動下去,然後,他發現自己的信仰而或精神力量在重新塑造,而或有新的產生和加持。
於是,他開始發現自己不再執著,並在不經意間對有些事和人,不再如原先那般怨憤,甚至是如原先那般仇恨了。
開始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有了對某些事、某些東西和對某些時候的那些人的原諒了……
現在,他常常拿二十多年前從書上看來的這句話安慰自己,那就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雖然它不盡正確”。
他也拿“存在的便是合理的,雖然它不盡正確”這句話去安慰旁人,特別是拿它去安慰他的語秋。
是呀,既然存在的便是合理的,那麽,麵對那些己之遇見的不認同、不看好,甚至是很不喜歡、很討厭、很不爽的人、事、物……你又去埋怨它什麽、怨恨它什麽呢?
是呀,既然存在的便是合理的,那麽向北他自己遭遇的,包括過去“跑下來”的,甚至是現在正在“跑”和將來可能會再一次遭遇上的那些個不好、不甘、難堪,也得慢慢地放下了。
是呀,既然存在的便是合理的,那麽向北他被除了名,沒了籍,甚至是被清退出了朋友群,直至“出圈了”,也應當是合理的。
世間萬像,什麽樣的會沒有呢……
所以,那就孤獨唄,因為按照存在的便是合理的說法,就連孤獨的存在它原本也是合理的。
所以,那就孤獨吧!況誰又不曾經曆和不會經曆孤獨呢?
人生很漫長,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滿著變數,有時候我們忽視了很多,有時候我們往往把錯的當成了對的。一切的一切隻有當大夢初醒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很精彩,世間的萬物於每一個季節、每一個日子裏的每一個時段都有它獨自的精彩,即便是如枯黃的葉子在掉落時前夜。
喜歡孤獨,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裏獨自生活,看看腳下的路,望望頭上的天,向北覺得它們也都有生命,並都已成為了可以和他交心談心的朋友,而且成為了兩相愉悅的那種朋友。
他喜歡這樣的獨自生活,正如他一直以來都喜歡獨自出遊去看風景、聽故事一樣,什麽時候去,又什麽時候走,全都由他自己來做決定。
人言,大唐詩仙李白是孤獨的,所以有了唐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的高度和繁榮。
人言,大唐詩聖杜甫也是孤獨的,所以有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詠歎和也曾淚如雨下,春夜獨坐,一臉愁容的說:“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之與天地之對話。
人言,寫出《紅樓夢》的曹雪芹也是孤獨且還孤苦的,因為沒有家道中落,沒有他自己“慢吟淺唱,獨自一人,在蜀山裏上下求索,苦思冥想,千回百轉,然後守著孤燈”創作,何以能創作出《紅樓夢》而流芳百世來?
人言,越是學者,愈是思別人非所思,想別人非所想,然後絕地逢生,獨劈其徑,走出他的自己的路來。
在走出那條路的路上,或許有人不理解,或許更有很多人對之有不三不四的,難以入聽的說法……但,站在思想的頂峰,高處都尚且不勝寒,立在頂峰它又怎能不孤獨呢?但,因為有孤獨之源於思想的緣故,如果它有了思想的加持,它又哪裏會有什麽真正的孤獨?如若是有,那麽向北他願百年孤獨、孤獨百年。
人生,何處不孤獨?
看:“把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有孤獨。
聽:“秋風蕭蕭,落葉飄零”是孤獨。
意:“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也孤獨。
想:“獨在異鄉為異客”是孤獨!
世人詠“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而歎這避世的孤獨。
世人感“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而歎這情愛的孤獨。
世人誦“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而歎那仕途路上之孤獨……
品《百年孤獨》:
人言,當你回過頭再去體會十來歲時所感悟的寂寞與孤獨時,你發現早已無法感同身受。以前,總覺得孤獨是可恥的,所以喜歡月圓勝過月缺,喜歡團聚勝過分離,喜歡熱鬧勝過獨處。不知從何時起,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孤獨,也越來越習慣孤獨,有人喜歡把這種變化理解為成長的悲哀,但你並未這麽覺得。人生而孤獨,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脫離母體的那刻起,已注定背負一生孤獨。隻是人在不同的時間段,對孤獨的理解不同,體會到的孤獨感不同而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情之人覺得缺乏情愛是孤獨。
驕傲之人覺得缺乏欣賞是孤獨。
自大之人覺得缺少對手是孤獨……
人言,當說起孤獨時,你在想什麽?很多時候孤獨是一個貶義詞,代表著不合群、落魄與失敗。事實上,孤獨無關於它所處的場地、狀態與成敗,孤獨更多的是對“心”與“靈魂”的拷問。
不要懼怕孤獨,因為擺脫了別人的目光和社會的掣肘,才能算是找到了最真實的自己。也不要害怕孤獨,因為孤獨是永恒常態,愉悅的學會與孤獨相處,才更有利於成長。
人言,孤獨與喧囂一樣讓人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難以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活岀個人的思想世界,人生它縱然有萬般孤獨,那又有何妨?慢慢的,慢慢的,肉體的世界可能在悄褪,但思想的世界卻可能將迎娶盛開的花。回望這些天在東山之巔坐過的那張墨黑的藤椅,向北的耳際有響起中國現代詩人、新月派代表人物徐誌摩的《難得》:
難得,夜這般清靜,
難得,爐火這般的溫,
更是難得,無言的相對,
一雙寂寞的靈魂!
也不必籌營,也不必評論,
更沒有虛驕,猜意與嫌憎,
隻靜靜的坐對著一爐火,
隻靜靜的默數遠巷的更。
喝一口白水,朋友,
滋潤你幹裂的口唇;
你添幾塊煤,朋友,
一爐的紅焰感念你的殷勤。
在冰冷的冬夜,朋友,
人們方知珍重難得的爐薪;
在冰冷的世界,
方始凝結了少數同情的心!
《難得》之聲未絕,向北提腳往山下走……
一路拾階往山下走,迎麵撞上“落魄與失敗”等方麵的連綿不絕的喧囂聲浪,向北卻變得鬥誌越發高漲……通過於心、於靈魂深處的拷問,開始向那聲浪撲將,恰如“比起有人左右情緒的日子,他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然後,一個人去與天地對話,且還能把四季尋訪,當然還有去相思那個就在彼岸卻見不著的她……
喜歡我回來時她卻走了請大家收藏:()我回來時她卻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