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支援總部

字數:5746   加入書籤

A+A-


    1)戰利品清點
    老君廟戰役結束後的第三天清晨,山間的霧氣還未散盡,陳長安已經站在臨時搭建的露天倉庫前。他的皮靴踏過潮濕的泥土,發出輕微的咯吱聲。這個由三間農舍擴建而成的戰利品堆放點,此刻正散發著鋼鐵與火藥混合的獨特氣息。
    "團長,最後一車運回來了!"張大彪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這個鐵塔般的漢子此刻滿臉煙灰,左臂還纏著滲血的繃帶,但眼睛裏卻閃著興奮的光。
    陳長安點點頭,接過他遞來的清單。紙張已經被汗水浸得有些發皺,上麵密密麻麻的數字卻讓他瞳孔微縮:
    武器類:
    三八式步槍:487支完好的312支,需修理的175支)
    歪把子輕機槍:28挺全部完好)
    九二式重機槍:4挺2挺需更換槍管)
    擲彈筒:15具
    九二式步兵炮:3門附帶完整炮架和瞄準具)<口徑8門,81口徑4門)<步槍彈:8.7萬發<機槍彈:3.3萬發<步兵炮彈:120發<迫擊炮彈:480發
    手榴彈:900餘枚日製91式占七成)
    其他物資:
    軍用罐頭:300箱每箱24罐)
    精米:2000袋每袋30公斤)
    軍用毛毯:400條
    醫用酒精:50升
    磺胺粉:50公斤
    "好家夥..."陳長安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清單邊緣。這些數字在他腦海中自動換算成戰鬥力——足夠武裝兩個標準步兵團的裝備,能讓一個主力團連續作戰三個月的彈藥儲備。係統掃描功能悄然啟動,視野中浮現出淡藍色的光幕,將每項物資的價值評估以百分比形式標注在旁邊。
    "團長,咱們這次可真是發了!"年輕的警衛員小王忍不住插嘴,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排閃著冷光的機槍,"要是把這些都裝備給咱們團..."
    "都裝車。"陳長安突然打斷他,聲音平靜得像是討論晚飯吃什麽,"通知運輸連,明天天亮前必須運到總部。"
    倉庫裏突然安靜下來。張大彪的嘴張了張,最終隻是重重地歎了口氣。他太了解自己的團長了——這個決定看似突然,實則必然。係統光幕上跳動的紅色警告標識隻有陳長安能看見:物資囤積風險值87。這批裝備留在獨立團,不僅會招來日軍瘋狂的報複,更會讓其他兄弟部隊陷入更艱難的境地。
    "老張,"陳長安走到一挺九二式重機槍前,手指撫過冰涼的槍管,"記得上個月三營打阻擊戰時,三個人輪流用一杆老套筒嗎?"
    張大彪的拳頭猛地攥緊。那場戰鬥的慘烈場景又浮現在眼前:三個戰士輪流使用唯一能打響的步槍,最後全部犧牲在陣地上,至死都保持著傳遞武器的姿勢。
    "我這就去安排。"張大彪轉身時,陳長安分明看到他用手背快速抹了下眼睛。
    2)夜會旅長
    淩晨兩點四十分,總部的燈光依然亮著。
    陳旅長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時,下意識就摸向了枕下的手槍。當他看清站在雨幕中的身影時,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鬆。
    "陳長安?你小子大半夜的..."
    "旅長,借一步說話。"陳長安的雨衣下擺還在滴水,但眼神亮得驚人。
    十分鍾後,當陳旅長掀開卡車篷布的瞬間,煤油燈昏黃的光線照出了令他終身難忘的景象:十二輛大車上,整整齊齊碼放著塗滿槍油的武器,迫擊炮的炮管在陰影中泛著冷光,彈藥箱堆成了小山。
    "這...這..."向來以沉穩著稱的旅長竟一時語塞。他猛地轉身揪住陳長安的衣領,"你他娘的把鬼子軍火庫搬空了?"
    陳長安嘴角微微上揚,從懷中掏出一份詳單:"三成留給兵工廠做研究樣本,特別是這幾門步兵炮。"他的指尖在某行文字上輕輕一點,"剩下的請總部統一調配。"
    係統光幕在此時展開,將九二式步兵炮的關鍵數據投射在陳長安視野中:膛線磨損度0.15,擊發機構完好率92。這些數據對於根據地的兵工廠而言,比黃金還要珍貴。
    旅長的手微微發抖,清單上的數字在他眼中化作了無數個戰鬥場景:戰士們不用再拿著大刀衝向機槍陣地,遊擊隊員不必用土地雷硬拚裝甲車...
    "有個情況要單獨匯報。"陳長安突然壓低聲音,"我們俘虜了一個日軍少尉。"
    旅長的眼神立刻銳利起來:"審訊出什麽了?"
    "已經轉交敵工部了。"陳長安麵不改色,"不過..."他裝作不經意地掃視四周,確定無人偷聽後,從貼身處摸出一張折疊的紙片。
    旅長展開後倒吸一口冷氣。這是一幅手繪的華北地圖,上麵用紅藍兩色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符號,最令人心驚的是那些畫著骷髏標誌的地點——日軍的化學武器倉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怎麽得來的?"
    "那少尉的作戰包裏找到的。"陳長安撒了個謊。實際上,這份地圖是從係統掃描的日軍司令部文件中還原的。他不能說出真相,但更不能不交出這份關乎千萬人性命的情報。
    雨聲中,兩人沉默地對視。最終旅長將地圖貼身收好,用力拍了拍陳長安的肩膀:"我代表總部謝謝你。不過..."他忽然眯起眼睛,"你小子肯定還藏了什麽好東西。"
    陳長安露出一個罕見的笑容,從卡車駕駛室提出個木箱。打開後,二十支嶄新的南部十四式手槍整齊排列,槍身上的烤藍在燈光下泛著幽光。
    "給首長們的"小禮物"。"他眨了眨眼,"比咱們的"盒子炮"輕便多了。"
    3)分發風暴
    七天後,整個晉察冀軍區像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總部統一調配下,這批裝備如同甘霖般灑向各支急需補給的部隊。陳長安的係統地圖上,代表著八路軍控製區的藍色區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張。
    新一團戰報: "我團於5月12日夜間,使用新配發的4門迫擊炮對馬家河據點實施火力壓製。原計劃三小時的攻堅戰,僅用28分鍾即攻克敵碉堡群。此戰斃敵47人,我方僅輕傷3人..."
    獨立二營匯報: "...換裝日式機槍後,在5月15日的伏擊戰中,首次實現對日軍火力的完全壓製。傷亡率從以往的平均35降至6..."
    最令人振奮的消息來自黃崖洞兵工廠。當陳長安看到那份用紅紙書寫的喜報時,係統竟罕見地發出了提示音:
    "技術突破警報:檢測到超出預期的軍工進步"
    原來,兵工廠的老師傅們通過逆向研究那幾門九二式步兵炮,不僅成功仿製出炮閂機構,更在炮彈裝藥上做了改良。第一批"邊區造"迫擊炮彈的射程,竟然比日軍原裝彈藥還遠了300米。
    "300米啊!"趙剛捧著喜報的手都在發抖,"這意味著我們的炮兵可以在敵人射程外開火!"
    陳長安卻盯著報告末尾的一行小字出神:"...特別感謝獨立團提供的炮膛測量數據..."這些數據,正是他通過係統掃描秘密轉交給兵工廠的。
    與此同時,日軍華北方麵軍的作戰室裏,氣氛已經降到了冰點。
    "八格牙路!"小林師團長將戰報狠狠摔在桌上,"短短兩周,我們損失了十三個據點!八路什麽時候有了這麽強的火力?"
    參謀們噤若寒蟬。地圖上那些被拔掉的紅色圖釘,就像一張咧開的血盆大口,嘲笑著他們所謂的"治安肅正計劃"。
    4)連鎖反應
    王家峪據點的偽軍隊長李富貴,此刻正盯著剛送來的補給箱發呆。箱子裏本該是配給偽軍的發黴高粱米,現在卻變成了印著日文的精米罐頭。
    "太君,這是...?"他小心翼翼地問身旁的日軍顧問。
    "賞給你們的。"顧問山田不耐煩地揮揮手,"前線繳獲的八路物資太多,倉庫放不下了。"
    李富貴的手指擦過罐頭上的生產日期——1941年4月。這正是老君廟戰役後日軍緊急調撥的物資。一個可怕的念頭突然擊中了他:如果連日軍都要靠繳獲來補充給養,那前線的形勢...
    當夜,李富貴悄悄召集了幾個心腹。桌上攤開的是從黑市買來的《晉察冀日報》,上麵赫然刊登著八路軍各部換裝的消息。
    "兄弟們,"李富貴的手按在嶄新的南部手槍上——這是他用二十塊大洋從一個潰兵手裏買的,"咱們該做個選擇了。"
    次日淩晨,當山田顧問像往常一樣嗬斥哨兵時,等待他的是十幾支突然調轉的槍口。
    "太君,"李富貴用剛學會的日語單詞說道,"您教導我們,強者為尊。"
    類似的場景在接下來十天內不斷上演。有些據點是被裏應外合攻破,有些則是偽軍成建製地帶槍投誠。到五月下旬,連岡村寧次都不得不承認:"華北的治安形勢,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惡化。"
    5)暗流湧動
    六月初的夜晚,陳長安獨自站在擴建後的兵工廠測試場。遠處傳來新式炮彈的爆炸聲,火光將他的側臉映得忽明忽暗。
    係統掃描過最新鑄造的炮管,顯示出一組令人欣慰的數據:膛線誤差0.03,接近原廠標準。這意味著根據地的軍工水平,已經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團長!"趙剛興衝衝地跑來,手裏揮舞著總部剛發來的通報,"咱們的物資至少幫五個團換了新裝備!老總特別表揚..."
    陳長安的目光卻越過歡呼的人群,投向東南方的夜空。係統推演功能正在視野中勾勒出恐怖的紅色箭頭——最多兩個月,日軍就會調集重炮和戰車部隊展開報複。
    他摸了摸口袋裏剛完成設計的"跳雷"圖紙,突然問道:"老趙,一團三營是不是有個排長以前幹過礦工?"
    "對,王鐵柱,外號"穿山甲"。"
    "明天把他調來團部。"陳長安轉身走向作戰室,聲音融進漸起的夜風中,"通知各連,從明天開始,我要每公裏戰線挖三條反坦克壕。"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