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防控武器
字數:4625 加入書籤
1)空中威脅
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穿透雲層,尖銳的防空哨聲就撕裂了根據地的寧靜。陳長安從睡夢中驚醒,右手已經本能地摸上了枕邊的駁殼槍。他赤腳衝到院子裏,冰涼的露水浸濕了腳掌也渾然不覺。
"團長!東北方向!"警衛員小劉指著天空大喊。
陳長安舉起望遠鏡,三架塗著猩紅膏藥標誌的九七式偵察機正囂張地在根據地低空盤旋。它們飛得如此之低,甚至能看清飛行員戴著風鏡的麵容。其中一架突然俯衝,機翼下的7.7毫米機槍噴出火舌,子彈在村口的穀倉上打出一串碗口大的彈孔。
"王八蛋!"張大彪一拳砸在門框上,木屑簌簌落下,"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七次了!昨天三營的炊事班差點被掃射..."
趙剛快步走來,眼鏡片上還沾著洗臉時的水珠:"剛接到內線情報,岡村寧次調來了新組建的第五航空戰隊。"他展開一張手繪地圖,"這些偵察機每次的航線都經過我們的兵工廠、醫院和指揮所。"
山洞裏,緊急作戰會議的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各營連長圍著粗糙的木桌,臉色比鍋底還黑。炮兵連長李鐵柱把繳獲的日軍鋼盔往桌上一摔:"咱們現有的家夥根本夠不著!漢陽造打上去跟撓癢癢似的,繳獲的九二式射程才800米!"
陳長安的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突然停在了一處用紅筆圈出的區域——這裏是三天前被轟炸的醫療隊駐地,五名傷員和兩名護士永遠埋在了那片廢墟下。他的指尖微微發抖,腦海中突然閃過前世在軍事博物館見過的展品——那挺威風凜凜的58式14.5毫米雙聯高射機槍,曾在朝鮮戰場上讓美軍飛行員聞風喪膽的防空利器。
"給我拿繪圖紙來。"陳長安的聲音異常平靜,卻讓所有人都感到一陣戰栗,"再叫老王帶上他的工具手冊。"
2)圖紙誕生
兵工廠的密室裏,三盞煤油燈將牆壁照得通明。陳長安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鉛筆在特製的繪圖紙上勾勒出一道道精確的線條。時而他會突然停筆,閉目沉思片刻,然後繼續揮筆如飛。
老王和五個技術骨幹圍在旁邊,不時發出驚歎。那些精妙的機械結構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帶液壓緩衝裝置的旋轉底座、聯動閉鎖的供彈機構、可調節的環形瞄準具...
"老天爺..."老鍛工張大山摸著胡子拉碴的下巴,"這槍機結構比小鬼子的九二式複雜十倍不止!"
陳長安頭也不抬地解釋:"雙聯裝設計,使用14.5x114毫米專用彈藥,理論射程2000米,實際有效射高1500米,每分鍾理論射速1200發,考慮到散熱問題,實際控製在600發左右。"
趙剛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瞪得溜圓:"這...這完全超出了現有技術水準!光是這個液壓緩衝係統,就需要精密加工的..."
"所以我們要因地製宜。"陳長安用紅鉛筆圈出幾個關鍵部件,"底座可以用繳獲的坦克履帶板改造,閉鎖機構參考馬克沁的原理簡化,液壓係統..."他頓了頓,"用汽車減震器加上縫紉機油試試。"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第一版完整圖紙終於完成。陳長安活動著酸痛的手腕:"老王,立即組建特別攻關小組。優先解決這三個核心部件。"他用鉛筆重重地點了點圖紙上的供彈機構、槍管和緩衝係統。
材料倉庫裏,堆積如山的"廢鐵"在晨光中泛著冷光——這些都是戰士們從各個戰場收集的日軍裝備殘骸:扭曲的炮管、炸變形的坦克履帶、半融化的機槍零件...
"材料倒是夠。"老王苦笑著踢了踢一個鏽跡斑斑的炮閂,"但加工這些特種鋼,咱們那台老掉牙的車床..."
"把全根據地最好的十二個工匠都調來。"陳長安抓起一塊炮彈皮掂了掂,"告訴同誌們,我們每提前一天,就能少犧牲一批戰友!"
3)攻堅克難
兵工廠最深處的山洞裏,叮叮當當的敲打聲晝夜不息。三十多名精選出的工匠分成三班倒,汗水在煤油燈下閃著光。最大的難關是槍管製造——根據地根本沒有能夠加工長徑比如此之大的深孔鑽床。
"用老祖宗的法子!"老鍛工李鐵錘想出了土辦法。他們挑選出繳獲的日軍75毫米山炮炮管,鋸成合適長度後燒紅,然後用特製的鋼釺一點點"擠"出膛線。三十多個壯小夥分成六組,每組五人輪流掄錘,晝夜不停地鍛打。
年輕的鉗工小劉在加工閉鎖機構時,因連續工作36小時導致精神恍惚,右手三根手指被銑床齊齊切斷。當衛生員要送他去後方醫院時,這個十九歲的小夥子卻掙紮著從擔架上滾下來:"讓我看著它完工...我爹娘都死在鬼子轟炸中...這仇..."
七天後,第一挺樣槍終於組裝完成。測試場上,這尊泛著藍光的鋼鐵巨獸讓所有圍觀者屏住了呼吸。但隨著陳長安一聲令下,"咚咚咚"的悶響隻持續了五發就戛然而止——熾熱的彈殼卡死在槍膛裏,差點把射手的臉燙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坐力緩衝不足..."陳長安檢查後發現複進簧已經變形,"需要更強的彈簧鋼。"
"可咱們最好的材料都用上了..."老王急得直揪頭發。
一直默默旁觀的林小曼突然開口:"我在北平讀書時參觀過鐵路工廠,他們用多層彈簧疊加來增加彈性係數..."
這個建議立了大功。工人們將五層汽車板簧疊加,用鐵箍固定,再經過特殊熱處理。改進後的樣槍再次試射時,"咚咚咚"的連發聲如同死神的敲門聲,300米外的土牆被打得千瘡百孔。
但連續射擊三十發後,槍管開始發紅冒煙。"冷卻!必須解決冷卻問題!"陳長安摸著燙手的槍管皺起眉頭。
最終的解決方案頗具匠心——在槍管外加裝雙層鐵套管,中間注水,頂部接竹管用來補充蒸發的水分,底部開個小孔讓蒸汽排出。戰士們戲稱這是"茶壺式冷卻法"。
兩個月後的驗收儀式上,十挺被正式命名為"紅星"的雙聯高射機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每挺槍旁都立著兩名經過特訓的射手,他們是從全團兩千多人中選拔出的眼神最銳利、反應最敏捷的小夥子。
測試用的木桶被巨型彈弓彈射到百米高空。"咚咚咚"的齊射聲中,木桶還未到達最高點就炸成了碎片。觀禮的軍民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許多老人跪在地上淚流滿麵地磕頭。
4)死亡陷阱
精心設計的陷阱在五天後布置完成。陳長安親自選址——在廢棄的老兵工廠原址搭建了大量假目標:用茅草和木板搭建的"廠房"裏點著冒煙的炭盆;樹樁偽裝的"大炮"故意露出金屬反光;甚至安排了十幾個戰士假扮的"工人"在固定時間出入。
情報很快通過內線傳到了日軍耳中。五月十八日清晨,觀察哨報告發現日軍偵察機異常活躍。中午時分,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搖響了警鍾——東北方向出現了十六個黑點!
"各就各位!"陳長安通過臨時架設的電話線下達命令,"等他們進入最佳射程再開火!"
十六架九七式轟炸機分成四個編隊,傲慢地降低高度準備投彈。領隊的長機甚至囂張地擺動機翼,向假目標俯衝掃射。透過望遠鏡,陳長安能清晰看見飛行員臉上輕蔑的笑容。
"開火!"
十挺"紅星"同時噴出火舌,天空瞬間被交織的彈道切割得支離破碎。第一波齊射就有三架敵機拖著濃煙栽向山澗。日軍飛行員亂作一團,有的急忙爬升,有的胡亂投彈,隊形徹底崩潰。
"咚咚咚"的射擊聲中,又一架轟炸機淩空爆炸,燃燒的鋁片像煙花般四散飛濺。跳傘的飛行員還沒落地,就被憤怒的村民圍住——他們中許多人的親人就死在日軍的轟炸中。
十五分鍾的血戰如同一個世紀那麽漫長。當最後兩架傷痕累累的敵機狼狽逃竄時,地麵上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戰士們衝出戰壕,將帽子拋向空中,許多人相擁而泣。
清點戰果時,共擊落敵機十四架,俘虜跳傘飛行員七人,繳獲完好的航空機槍六挺、航空電台三部,還有標注著華北各根據地詳細位置的絕密作戰地圖——這份情報的價值無法估量。
慶功宴上,炊事班殺了兩頭豬,每人分了小半碗地瓜燒。陳長安卻獨自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凝視著遠方漸漸暗沉的天際線。
"團長,咱們贏了!"張大彪興衝衝地跑來,手裏還端著酒碗。
陳長安輕輕搖頭:"這才剛剛開始。岡村寧次吃了這麽大虧,必定..."他的話被匆匆趕來的趙剛打斷。
"審訊結果出來了!"趙剛臉色異常凝重,"那些飛行員交代,日軍正在石家莊附近秘密研發一種"特種彈",說是能讓整片地區寸草不生..."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