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硝煙之外

字數:8830   加入書籤

A+A-


    陳長安盯著桌上那堆黑火藥樣品,眉頭擰成了疙瘩。樣品旁邊放著一份剛送來的測試報告:爆速不足300米秒,還不到標準軍用火藥的六成。
    "又失敗了?"王鐵山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帶著濃重的煙味。
    陳長安搖搖頭,用鑷子撥弄著火藥顆粒:"硝石純度不夠,含太多氯化鈉。硫磺倒是夠純,但木炭的孔隙率太低..."
    "說人話。"王鐵山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木箱上,震得箱子裏的小零件叮當作響。
    "就是做不出合格的火藥。"陳長安歎了口氣,"前線繳獲的彈藥快用完了,再這樣下去,戰士們就得拿著空槍跟鬼子拚刺刀了。"
    山洞裏一時沉默下來,隻有遠處鍛錘的叮當聲單調地回蕩著。自從覆銅鋼技術解決了彈殼問題,火藥又成了製約生產的最大瓶頸。根據地沒有穩定的硝石和硫磺來源,隻能靠零星的繳獲和土法提煉,質量參差不齊。
    陳長安走到牆邊的大黑板前,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化學方程式和工藝流程。他拿起粉筆,在"硫酸製備"四個字下麵重重畫了兩道橫線。
    "王師傅,我們得換個思路。"他轉身說,"與其到處找硝石,不如直接生產硫酸和硝酸,用它們來製造硝化棉火藥。"
    王鐵山眯起獨眼:"硫酸?那不是得用鉛室法?咱們哪來那麽多鉛?"
    "可以用陶缸代替部分鉛材。"陳長安在黑板上快速畫著示意圖,"關鍵是找到硫礦。有了硫酸,就能製硝酸;有了硝酸,就能處理棉花..."
    "停停停!"王鐵山舉手投降,"你這彎彎繞的我頭疼。就說需要啥吧?"
    陳長安笑了:"硫磺,大量的硫磺。還有氨..."
    "硫磺我幫不上忙。"王鐵山站起身,"但氨...村裏老趙家的茅坑邊上那層白霜,是不是你要的東西?"
    陳長安眼睛一亮:"硝土!對,那裏麵含有硝酸銨!"他抓起筆記本就往外跑,"我去找老趙談談!"
    李二嫂扛著鋤頭,沿著山間小路慢慢往家走。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長,鋤頭刃上還沾著新鮮的泥土。今天她在自家那塊坡地上忙活了一整天,總算把春播的土豆都種完了。
    "這地越來越薄了..."她嘟囔著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連續幾年的幹旱,讓這片原本就不肥沃的山地更加貧瘠。去年收的土豆比拳頭還小,煮都煮不爛。
    小路拐彎處有一片裸露的岩壁,李二嫂照例停下來歇腳。她靠著岩石坐下,從懷裏掏出半個玉米麵餅子,小口啃起來。吃著吃著,她注意到岩壁上有些奇怪的黃色結晶,在夕陽下閃著微弱的光。
    "這是啥玩意兒?"她好奇地用鋤頭尖捅了捅,幾塊結晶掉了下來。撿起來一看,黃澄澄的,聞著有股刺鼻的味道。
    李二嫂突然想起前幾天村裏開會,八路軍那個戴眼鏡的技術員說過什麽"硫磺"的事兒,還拿出樣品給大家看。她趕緊從兜裏掏出塊破布,小心翼翼地把那些黃色結晶包起來。
    "要是真有用,說不定能換點鹽..."她自言自語著,加快腳步往村裏走去。
    村口的打穀場上,幾個戰士正在練習拚刺刀。李二嫂徑直走向那間掛著"技術科"牌子的土房,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裏麵傳出陳長安的聲音。
    李二嫂推門進去,看到陳長安正和幾個人圍著一口大缸忙活,屋裏彌漫著刺鼻的酸味。她怯生生地站在門口,直到陳長安抬頭看見她。
    "李二嫂?有事嗎?"陳長安放下手中的量杯,走過來問道。
    "陳技術員,你看看這個..."李二嫂展開那塊破布,露出裏麵的黃色結晶,"是不是你上回說的那個...那個硫磺?"
    陳長安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他小心地捏起一塊結晶,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又用指甲刮下一點粉末放在舌尖嚐了嚐,立刻呸呸吐了出來。
    "是硫磺!純度相當高!"他激動地問,"李二嫂,這是在哪找到的?"
    "就...就在我家地頭那邊的岩壁上。"李二嫂被他的反應嚇了一跳,"有用不?"
    "太有用了!"陳長安轉身對屋裏喊道,"王師傅!快來看!我們找到硫礦了!"
    不到十分鍾,整個技術科的人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著發現地點。李二嫂被這陣勢弄得手足無措,直到政委聞訊趕來,才給她解了圍。
    "李二嫂同誌,你立大功了!"政委握著她的手說,"根據地決定獎勵你家一頭驢!"
    "驢?"李二嫂瞪大了眼睛,"真的給驢?"
    "不光給驢,還要給你戴大紅花!"政委笑著說,"明天全村開表彰大會!"
    李二嫂走出技術科時,腳步輕飄飄的,像踩在雲彩上。一頭驢!那可是比人還金貴的勞力啊!她家那幾畝薄地,有了驢幫忙,收成起碼能多三成!
    消息像長了翅膀,天還沒黑就傳遍了全村。當晚,李二嫂家的破草房門檻都快被踩平了,左鄰右舍都來看稀奇,順便打聽哪兒還能找到這種"黃石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表彰大會還沒開始,打穀場上就擠滿了人。李二嫂穿著唯一一件沒有補丁的藍布衫,胸前戴著朵碗口大的紅花,羞答答地站在台上。政委親自把驢韁繩交到她手裏,那可是一頭三歲口的壯實青驢,油光水滑的毛色讓圍觀群眾嘖嘖稱奇。
    "...李二嫂同誌的發現,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政委高聲說,"從今天起,誰發現有用的礦藏,根據地都有獎勵!"
    人群頓時沸騰了。有問銅礦啥樣的,有問鐵礦怎麽認的,還有個半大孩子舉著塊黑石頭嚷嚷著是不是煤。陳長安趁機把幾種常見礦石的特征講了一遍,最後補充道:"特別是那種黃色、有臭雞蛋味的,找到了一定要報告!"
    大會結束後,村民們三五成群地上山找礦去了。李二嫂牽著新得的驢往家走,身後跟著一群羨慕的婦女。她腰板挺得筆直,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鉛板不夠了。"王鐵山擦了把汗,指著剛砌好的磚室,"最多再包兩麵牆。"
    陳長安蹲在未完工的反應室旁,查看著設計圖:"那就把接觸法這部分先停一停,集中力量完成鉛室法部分。"他抬頭看了看天色,"雨季快來了,必須在下雨前把屋頂封好。"
    二十幾個工人正在山坡上忙碌著,建造根據地第一座硫酸廠。核心部分是一個用鉛板內襯的磚砌大房間,連接著幾個陶製的吸收塔。設計圖上標注著"鉛室法硫酸生產係統",是陳長安根據前世記憶還原的19世紀工藝。
    "陳工,硝酸車間的地基打好了!"一個年輕戰士跑來報告,"李隊長問氨氧化爐用耐火磚行不行?"
    陳長安點點頭:"可以,但內壁要抹一層高嶺土。"他轉向王鐵山,"王師傅,您去硝酸車間看看吧,那邊更需要您的經驗。"
    王鐵山嘟囔著"又指使我",但還是拎著工具包往山坳走去。那裏正在建造的硝酸廠采用了更"土"的工藝——用陶缸做反應器,用村民貢獻的尿堿和硝土做原料,通過一係列簡陋但有效的裝置生產稀硝酸。
    陳長安留在硫酸廠監督施工,心裏盤算著生產流程。硫磺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在鉛室中與氮氧化物反應生成硫酸...理論上很簡單,但實際操作中溫度控製、氣體比例、催化劑選擇都至關重要。一個環節出錯,輕則產量低下,重則發生爆炸。
    "陳技術員!"一個熟悉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李二嫂挎著籃子站在工地邊緣,正衝他招手。
    "李二嫂?你怎麽來了?"陳長安走過去問道。
    "給大夥送點吃的。"李二嫂掀開籃子上蓋的布,露出十幾個雜麵饃饃和一小罐鹹菜,"你們整天忙活,飯都顧不上吃。"
    陳長安這才意識到已經過了午飯時間,肚子立刻咕咕叫起來。他感激地接過一個饃饃:"太謝謝了,正好餓著呢。"
    "謝啥,你們才辛苦。"李二嫂環顧著熱火朝天的工地,"這大房子是幹啥用的?"
    "生產硫酸的。"陳長安咬了口饃饃,含糊地解釋,"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做火藥,也能做肥料。"
    "肥料?"李二嫂眼睛一亮,"能讓我家土豆長好些不?"
    陳長安笑了:"當然能。等工廠建好了,第一批硫酸銨優先給你們村。"
    李二嫂高興得直搓手:"那敢情好!我回去就跟鄉親們說!"她轉身要走,又想起什麽似的回過頭,"對了,那個戴眼鏡的先生,是你朋友不?"
    "戴眼鏡的先生?"陳長安一愣,"什麽樣子?"
    "瘦高個,戴著金絲眼鏡,說話文縐縐的。"李二嫂比劃著,"說是從省城來的教書先生,問我們村有沒有稀奇石頭,我把他領到技術科去了。"
    陳長安的神經立刻繃緊了。根據地最近沒有接到外來知識分子的報告,而且省城的教書先生怎麽會對"稀奇石頭"感興趣?
    "什麽時候的事?"
    "就剛才,不到一炷香工夫。"李二嫂看出他臉色不對,"咋啦?不是好人?"
    陳長安顧不上回答,撒腿就往技術科方向跑去。身後李二嫂的喊聲漸漸遠去:"饃饃!饃饃還沒拿呢!"
    田中健一推了推金絲眼鏡,麵帶微笑地觀察著技術科的陳設。桌上散落的礦石樣本、牆上手繪的工藝流程圖和角落裏那台簡陋的分析天平,無不顯示出這個"土八路"工廠出人意料的專業性。
    "田先生對礦物學也有研究?"年輕的技術員小李好奇地問。
    "略知一二。"田中謙虛地說,手指輕輕撫過一塊硫鐵礦樣本,"我在北平地質調查所工作過幾年,對華北地區的礦產分布有些了解。"
    他從公文包裏取出一個精致的放大鏡,對準礦石仔細觀察:"嗯...這塊樣品純度不錯,但含有少量黃銅礦雜質。如果貴方需要,我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選礦建議。"
    小李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我們正愁硫磺提純的問題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中微笑著點點頭,目光掃過牆上掛著的地圖。那是手繪的根據地礦區分布圖,雖然粗糙,但幾個主要礦點都標注得很清楚。他假裝不經意地問:"這些礦點都是近期發現的嗎?"
    "大部分是。"小李熱情地介紹著,"自從李二嫂發現硫礦後,老鄉們找礦的積極性可高了。你看這個銅礦,是上周..."
    門突然被推開,陳長安氣喘籲籲地衝了進來。他的目光立刻鎖定在田中身上,兩人對視了一秒,田中的眼神閃爍了一下,隨即恢複平靜。
    "這位是...?"陳長安調整著呼吸問道。
    "陳工!這位是田先生,從省城來的地質專家!"小李興奮地介紹,"田先生願意指導我們選礦技術!"
    "幸會。"田中伸出手,"聽鄉親們說貴處在礦產資源利用方麵很有建樹,特來拜訪。"
    陳長安握了握他的手,觸感柔軟冰涼,沒有一點地質工作者常有的老繭。他注意到田中的公文包一角露出個金屬物件,形狀很像...羅盤?
    "田先生來得正好。"陳長安不動聲色地說,"我們剛發現一處疑似銀礦,正愁沒人鑒定。王師傅!把那個樣本拿來給田先生看看!"
    裏屋的王鐵山應了一聲,片刻後端出個木盤,上麵放著幾塊灰黑色的石頭。田中眼睛一亮,立刻湊上前去,從公文包裏取出個小瓶和一塊黑色石板。
    "可以做個簡單測試嗎?"他禮貌地問。
    "請便。"陳長安做了個手勢,悄悄對王鐵山使了個眼色。
    田中熟練地將一塊礦石在黑色石板上劃了幾下,留下幾道灰白色痕跡。然後他打開小瓶,滴了幾滴液體在痕跡上,仔細觀察顏色變化。
    "有趣..."田中喃喃自語,"銀含量應該不低,但伴生礦物..."
    王鐵山突然一把抓住田中的手腕:"你這試液不對頭。"
    田中臉色微變:"老先生何出此言?"
    "老子玩了一輩子礦,沒見過這種試液。"王鐵山奪過小瓶聞了聞,"再說,真地質佬試銀礦,第一反應該是用試金石,不是化學試劑。"
    陳長安趁機拿過那塊黑色石板,用手指蹭了蹭:"這不是普通試金石,表麵太光滑了...像是上過蠟。"
    田中的表情瞬間冷了下來。他猛地抽回手,公文包啪嗒一聲掉在地上,露出裏麵的軍用羅盤和手槍。
    "八嘎!"他咒罵一聲,轉身就要掏槍。
    王鐵山動作更快,一記老拳砸在田中鼻梁上,眼鏡碎片四處飛濺。陳長安撲上去按住田中掏槍的手,兩人一起摔倒在地。小李這才反應過來,抄起板凳就往田中頭上砸。
    "留活口!"陳長安大喊,但已經晚了。田中被板凳砸中太陽穴,當場昏死過去。
    搜查田中的物品時,他們找到了更確鑿的證據——一本用密碼記錄的各礦區詳細位置和產量的筆記本,以及一張精心繪製的根據地地形圖,上麵標注了所有軍事設施和工廠位置。
    "鬼子間諜。"王鐵山啐了一口,"裝得還挺像。"
    陳長安翻看著那本密碼筆記,後背一陣發涼。如果不是李二嫂多嘴問了一句,如果不是王鐵山的老道經驗,這個間諜很可能已經帶著重要情報溜走了。
    "把這人送保衛科。"他對小李說,"另外,通知各礦區加強警戒,特別是硫礦。"
    半個月後,硫酸廠終於投產了。第一爐硫磺點燃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黃綠色的煙霧順著管道進入鉛室,與事先製備的氮氧化物混合,開始緩慢反應。
    陳長安守在觀察孔前,眼睛被刺激得直流淚,但舍不得移開視線。鉛室內壁漸漸凝結出無色油狀液體,一滴、兩滴...最終匯成細流,流入收集罐中。
    "成了!"王鐵山歡呼一聲,拍得陳長安後背生疼,"看這顏色,濃度不低!"
    與此同時,山坳裏的硝酸廠也傳來好消息——第一批稀硝酸順利產出,雖然濃度隻有30左右,但足夠用來硝化棉花了。
    陳長安看著兩處廠房冒出的煙霧,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這些簡陋的土法工廠,代表著根據地終於有了自主生產火藥原料的能力,不再完全依賴繳獲和土法提煉。
    "陳工!"李二嫂遠遠地招手,身後跟著十幾個村民,每人手裏都捧著東西,"鄉親們又找到些石頭,讓你看看有用不!"
    陳長安迎上去,挨個檢查村民們帶來的礦石。大多數是普通的石灰石或石英,但也有幾塊值得注意的——一塊明顯含銅的孔雀石,一塊可能是磷灰石的綠色晶體,還有...
    "這是?"他拿起一塊深灰色的沉重石塊。
    "俺在溪水裏撿的。"一個瘦小的男孩怯生生地說,"特別沉,還閃著光。"
    陳長安心跳加速了。這極有可能是鎢礦石!如果確認的話...但他很快冷靜下來,現在根據地還沒有能力冶煉這種高熔點金屬。
    "先收起來,以後可能有用。"他對男孩笑笑,"你叫什麽名字?"
    "狗剩。"男孩咧嘴笑了,露出缺了顆門牙的牙齒。
    "好,狗剩同誌,你發現的石頭很有價值。"陳長安從兜裏掏出幾塊糖,"這是獎勵。"
    其他孩子羨慕地叫嚷起來,紛紛表示明天要去找更多"有用的石頭"。陳長安看著這群衣衫襤褸但眼睛發亮的孩子,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夜幕降臨,工廠的燈火在黑暗中格外明亮。陳長安站在山坡上,望著這片由硫火點燃的工業星火,心中默默規劃著下一步——有了硫酸和硝酸,不僅能生產火藥,還能製造肥料、藥品、染料...這條自力更生的道路,終於越走越寬了。
    遠處傳來驢叫聲,大概是李二嫂家的青驢在歡騰。陳長安不禁微笑起來,誰能想到,改變根據地命運的契機,竟是一位農婦發現的那幾塊黃色石頭呢?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