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特殊的病人
字數:14520 加入書籤
在白驕陽醫館免費接診醫治,在災情中無私奉獻的患者,有許多許多,被驕陽醫館免費接診醫治。
白驕陽總是能夠敏銳的觀察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群體性的疾病,並且迅速的做出反應,製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以更好的,更廣泛的,更多的,能夠讓這一群體性,有共性的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治療。
災情中受傷的退伍老兵人民子弟兵,劉保國,左踝關節,右膝關節,右肩胛部,抗災搶險中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局部淤青,紅腫,局部組織已經發僵發硬,於是白驕陽迅速的擬定了一些外洗內服和局部外敷的藥物。
內服中藥處方
處方來源:參考清代《醫宗金鑒》中治跌打損傷之方,結合現代臨床經驗化裁而來。
處方:
當歸15g、川芎12g、赤芍12g、桃仁10g、紅花10g、乳香10g、沒藥10g、蘇木12g、自然銅煆)10g、土鱉蟲6g、骨碎補15g、續斷15g、杜仲15g、牛膝12g、獨活12g、防風10g、白芷1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黃芪30g、甘草6g 。每日1劑,水煎400,分早晚兩次溫服。
藥物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現代藥理研究
1.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功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當歸含有揮發油、阿魏酸等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抗炎鎮痛等作用 ,能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供應,減輕炎症反應。
2.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現代研究發現,川芎嗪可擴張血管,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微循環,還能抑製血小板聚集,減輕局部淤血。
3. 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其含有的芍藥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能有效緩解受傷部位的紅腫熱痛。
4. 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於經閉痛經,症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現代研究顯示,桃仁提取物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淤血吸收,同時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5.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紅花中的紅花黃色素等成分,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抑製血小板聚集,減輕炎症反應。
6. 乳香: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用於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症瘕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乳香含有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痛、抗炎、抗菌等作用,能減輕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7. 沒藥:味辛、苦,性平,歸心、肝、脾經。散瘀定痛,消腫生肌。用於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症瘕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其與乳香功效相似,二者配伍可增強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效果,現代研究也證實沒藥有抗炎、鎮痛、抗菌等作用。
8. 蘇木:味甘、鹹,性平,歸心、肝、脾經。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滯腫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胸腹刺痛,癰腫瘡毒。蘇木含有巴西蘇木素等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
9. 自然銅煆):味辛,性平,歸肝經。散瘀止痛,續筋接骨。用於跌打損傷,筋骨折傷,瘀腫疼痛。現代研究發現,自然銅能促進骨折愈合,提高骨痂的質量和強度,其含有的鐵等元素在骨折修複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0. 土鱉蟲:味鹹,性寒;有小毒,歸肝經。破血逐瘀,續筋接骨。用於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癮瘕痞塊。土鱉蟲含有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能促進骨折愈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同時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11. 骨碎補:味苦,性溫,歸肝、腎經。活血續傷,補腎強骨。用於跌撲閃挫,筋骨折傷,腎虛腰痛,筋骨痿軟,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斑禿,白癜風。骨碎補含有的柚皮苷等成分,可促進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強骨密度,加速骨折愈合,還具有抗炎、鎮痛作用。
12. 續斷: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筋傷骨折,崩漏,胎漏。續斷含有多種皂苷等成分,能促進骨組織的生長和修複,增強機體免疫力,同時有抗炎、鎮痛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3.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筋骨無力,頭暈目眩,妊娠漏血,胎動不安。杜仲含有的杜仲膠、杜仲苷等成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調節骨代謝,增加骨密度,對損傷的筋骨有良好的滋補和修複作用。
14.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歸肝、腎經。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於經閉,痛經,腰膝酸痛,筋骨無力,淋證,水腫,頭痛,眩暈,牙痛,日瘡,吐血,衄血。牛膝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增強筋骨的強度和韌性,其含有的蛻皮甾酮等成分還具有抗炎、鎮痛作用。
15. 獨活:味辛、苦,性微溫,歸腎、膀胱經。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風寒挾濕頭痛。獨活含有香豆素類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等作用,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僵硬。
16.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防風含有的色原酮類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解熱等作用,能減輕受傷部位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17.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用於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牙痛,帶下,瘡瘍腫痛。白芷中的香豆素類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等作用,可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18. 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伸筋草含有生物堿等成分,能鬆弛肌肉,改善關節的活動度,減輕疼痛和僵硬感。
19. 透骨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歸肝、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止痛。用於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瘡瘍腫毒,陰囊濕疹,跌打損傷。透骨草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局部淤血,減輕炎症反應,其含有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20.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組織修複,改善血液循環,其含有的黃芪甲苷等成分還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有助於受傷部位的恢複。
21.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甘草含有的甘草甜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同時能調和諸藥,使整個處方的藥效更加協調。
君臣佐使配伍構思技巧及協同效果
1. 君藥: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這五味藥組成了活血祛瘀的核心力量。當歸補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氣,二者相須為用,既能補血又能活血,使補血而不滯血,活血而不傷血;赤芍、桃仁、紅花增強活血化瘀之力,共同針對受傷部位的淤血阻滯這一主要病機,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淤青,減輕腫脹。
2. 臣藥:乳香、沒藥、蘇木、自然銅煆)、土鱉蟲、骨碎補、續斷、杜仲、牛膝。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與君藥協同,增強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蘇木、自然銅煆)、土鱉蟲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促進骨折和筋傷的修複;骨碎補、續斷、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因為腎主骨,肝主筋,肝腎充足則筋骨強健,有助於提高筋骨的修複能力,同時也能緩解疼痛,減輕肌肉僵硬。這些臣藥從不同角度輔助君藥,針對損傷後的疼痛、筋骨修複等問題發揮作用。
3. 佐藥:獨活、防風、白芷、伸筋草、透骨草。獨活、防風、白芷祛風除濕,通痹止痛,能有效緩解因寒濕之邪侵襲而加重的疼痛和肌肉僵硬;伸筋草、透骨草舒筋活絡,促進關節的屈伸活動,改善局部的功能障礙。佐藥起到輔助君臣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烈性,同時針對兼證發揮治療作用。
4. 使藥:黃芪、甘草。黃芪補氣升陽,氣能行血,通過補氣來推動血液運行,增強活血祛瘀的效果,同時還能促進組織修複;甘草調和諸藥,使各藥之間協同作用,發揮最佳療效,且能緩解藥物的毒性和烈性,保護脾胃。
從現代藥理研究來看,整個處方中的藥物相互配伍,產生了強大的協同效果。多種藥物都具有抗炎、鎮痛作用,能有效減輕受傷部位的疼痛和炎症反應;眾多活血藥物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淤血吸收,為組織修複提供良好的營養供應;補肝腎、強筋骨的藥物則能調節骨代謝,增強筋骨的強度和韌性,加速損傷的修複;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藥物可改善關節和肌肉的功能。各藥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受傷部位的康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外用外洗中藥處方
處方來源:參考明代《普濟方》中治金瘡折傷之洗方,結合民間驗方及現代臨床經驗化裁而來。
處方:
生大黃30g、芒硝30g、黃柏30g、黃連20g、黃芩20g、梔子20g、乳香20g、沒藥20g、川芎30g、當歸30g、紅花20g、桃仁20g、蘇木30g、血竭15g、兒茶15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海桐皮30g、防風30g、獨活30g、威靈仙30g、艾葉30g 。將藥物碾碎,加適量清水浸泡30分鍾,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煮20 30分鍾,待藥液溫度適宜後,浸泡或濕敷受傷部位,每日2 3次,每次20 30分鍾。
藥物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現代藥理研究
1. 生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的功效。主治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腸癰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含有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止血、改善微循環等作用,可減輕局部炎症反應,促進瘀血消散。
2. 芒硝:味鹹、苦,性寒,歸胃、大腸經。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用於實熱積滯,腹滿脹痛,大便燥結,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芒硝的主要成分硫酸鈉,外用時能刺激神經末梢,擴張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3.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痿躄,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濕瘡。現代研究發現,黃柏中的小檗堿等成分具有顯著的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抑製局部細菌感染,減輕炎症滲出。
4.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黃連所含的黃連素等成分,抗菌譜廣,抗炎作用強,還能調節免疫功能,有助於控製局部炎症。
5.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黃芩中的黃芩苷等成分具有抗炎、抗過敏、抗氧化作用,能減輕受傷部位的紅腫熱痛。
6.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外用消腫止痛。用於熱病心煩,濕熱黃疸,淋證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梔子的提取物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可緩解局部疼痛和炎症。
7. 乳香: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用於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症瘕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現代研究表明,乳香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傷口愈合,其揮發油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8. 沒藥:味辛、苦,性平,歸心、肝、脾經。散瘀定痛,消腫生肌。與乳香功效相似,二者常配伍使用,增強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效果。沒藥含有的沒藥樹脂等成分,能抑製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複。
9.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川芎嗪可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瘀血吸收,減輕局部腫脹。
10.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營養供應,加速損傷修複,其揮發油成分具有抗炎、鎮痛作用。
11.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紅花黃色素可擴張血管,抑製血小板聚集,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炎症反應。
12. 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於經閉痛經,症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桃仁提取物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複,同時具有抗炎作用。
13. 蘇木:味甘、鹹,性平,歸心、肝、脾經。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滯腫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胸腹刺痛,癰腫瘡毒。蘇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和疼痛,其有效成分能加速瘀血吸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4. 血竭:味甘、鹹,性平,歸心、肝經。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用於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血竭含有血竭素等成分,能改善微循環,促進傷口愈合,具有抗炎、抗菌作用。
15. 兒茶:味苦、澀,性涼,歸肺經。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用於跌撲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兒茶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促進創麵愈合,減輕炎症。
16. 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伸筋草能鬆弛肌肉,改善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和僵硬感,其生物堿成分具有抗炎、鎮痛作用。
17. 透骨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歸肝、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止痛。用於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瘡瘍腫毒,陰囊濕疹,跌打損傷。透骨草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減輕炎症,其揮發油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18. 海桐皮:味苦,性平,歸肝、腎經。祛風濕,通經絡,殺蟲止癢。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膝酸痛,疥癬瘙癢。海桐皮含有生物堿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作用,能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僵硬。
19.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防風的色原酮類成分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可減輕受傷部位的炎症反應。
20. 獨活:味辛、苦,性微溫,歸腎、膀胱經。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風寒挾濕頭痛。獨活含有的香豆素類成分,能抗炎、鎮痛、抗菌,有效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僵硬。
21. 威靈仙:味辛、鹹,性溫,歸膀胱經。祛風濕,通經絡,消骨鯁。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鯁咽喉。威靈仙具有抗炎、鎮痛、抗菌作用,能改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
22. 艾葉: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艾葉含有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過敏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君臣佐使配伍構思技巧及協同效果
1. 君藥:生大黃、芒硝、黃柏、黃連、黃芩、梔子。這六味藥組成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強大陣容。生大黃、芒硝瀉火通便,軟堅散結,能迅速減輕局部腫脹;黃柏、黃連、黃芩、梔子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針對損傷後可能出現的熱毒內蘊、紅腫熱痛等症狀,從根源上消除炎症,為後續的修複創造良好條件。
2. 臣藥:乳香、沒藥、川芎、當歸、紅花、桃仁、蘇木、血竭、兒茶。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川芎、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活血祛瘀,促進瘀血消散;血竭、兒茶活血定痛,止血生肌。這些臣藥輔助君藥,加強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同時促進受傷組織的修複,緩解疼痛,減輕淤青腫脹。
3. 佐藥: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防風、獨活、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舒筋活絡,改善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減輕僵硬感;防風、獨活、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痹止痛,針對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加重的疼痛和不適,起到驅散邪氣、緩解疼痛的作用。佐藥協助君臣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寒性,同時針對兼證發揮治療作用。
4. 使藥:艾葉。艾葉性溫,可溫經散寒,調和氣血,引導諸藥直達病所,同時其溫通之性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此外,艾葉還能中和部分藥物的寒涼之性,使整個處方寒熱平衡,適合長期外用。
從現代藥理研究角度來看,該處方的協同效果令人驚歎。多種藥物的抗炎、抗菌成分共同作用,能有效控製局部炎症,預防感染;活血祛瘀類藥物改善微循環,促進瘀血吸收,加速組織修複;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藥物則能緩解肌肉痙攣,改善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和僵硬。當熱騰騰的藥湯浸潤劉保國受傷的部位,仿佛無數溫柔的小手在輕柔地按摩,帶走疼痛,帶來新生。
外敷中藥處方
處方來源:參考清代《傷科補要》中治跌打損傷外敷之方,結合民間流傳的筋骨損傷驗方及現代臨床經驗化裁而成。
處方:
製乳香30g、製沒藥30g、血竭20g、兒茶20g、自然銅煆)30g、土鱉蟲20g、骨碎補30g、續斷30g、蘇木30g、當歸30g、川芎30g、赤芍30g、紅花20g、桃仁20g、生大黃30g、生梔子30g、冰片10g、細辛15g、白芷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威靈仙30g 。將上述藥物共研成細末,取適量藥粉,用白酒與米醋按11比例調和成膏狀,外敷於受傷的左踝關節、右膝關節及右肩胛部,外用紗布固定,每日更換1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藥物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現代藥理研究
1. 製乳香: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功能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常用於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製乳香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具有顯著的抗炎、鎮痛作用,能夠抑製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局部疼痛;同時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損傷組織的修複 。
2. 製沒藥:味辛、苦,性平,歸心、肝、脾經。散瘀定痛,消腫生肌。與製乳香常相須為用,增強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現代研究發現,沒藥中的樹脂成分能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炎症吸收,其抗菌作用有助於預防傷口感染。
3. 血竭:味甘、鹹,性平,歸心、肝經。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適用於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等症。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血竭含有的血竭素等成分,可抑製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從而改善血液循環,同時還具有抗炎、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4. 兒茶:味苦、澀,性涼,歸肺經。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常用於跌撲傷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等。兒茶中含有的兒茶素等成分,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抗菌作用,能有效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創麵愈合。
5. 自然銅煆):味辛,性平,歸肝經。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主治跌打損傷、筋骨折傷、瘀腫疼痛。現代研究表明,自然銅含有的鐵等微量元素,能夠促進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折愈合;同時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6. 土鱉蟲:味鹹,性寒;有小毒,歸肝經。破血逐瘀,續筋接骨。常用於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等。土鱉蟲的提取物能夠促進骨折部位的血管生成,加速血腫吸收,同時具有抗凝血、抗炎作用,有助於損傷修複。
7. 骨碎補:味苦,性溫,歸肝、腎經。活血續傷,補腎強骨。適用於跌撲閃挫、筋骨折傷、腎虛腰痛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骨碎補含有的柚皮苷等成分,可促進成骨細胞的活性,抑製破骨細胞的生成,從而增加骨密度,加速骨折愈合;同時具有抗炎、鎮痛作用。
8. 續斷: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常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跌撲損傷等。續斷中的續斷皂苷等成分,能促進骨組織的生長和修複,增強機體免疫力,還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效果。
9. 蘇木:味甘、鹹,性平,歸心、肝、脾經。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滯腫痛等。現代研究表明,蘇木含有的巴西蘇木素等成分,可擴張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促進瘀血消散,減輕腫脹和疼痛。
10.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適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跌撲損傷等。當歸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抗炎鎮痛的作用,能為損傷部位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修複。
11.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常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跌撲腫痛等。川芎嗪可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抑製血小板聚集,減輕局部淤血,同時還具有鎮靜、鎮痛作用。
12. 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跌撲損傷等。赤芍中的芍藥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能有效緩解受傷部位的紅腫熱痛。
13.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散瘀止痛。常用於經閉、痛經、跌撲損傷等。紅花黃色素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抑製血小板聚集,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瘀血吸收。
14. 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於經閉痛經、跌撲損傷等。桃仁提取物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複,同時具有抗炎作用,可減輕局部炎症。
15. 生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等功效。在本方中取其逐瘀通經、涼血解毒之效,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中的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止血、改善微循環等作用,能有效減輕局部炎症,促進瘀血消散。
16. 生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外用消腫止痛。常用於熱病心煩、濕熱黃疸、扭挫傷痛等。梔子的提取物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可有效緩解局部疼痛和炎症。
17.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歸心、脾、肺經。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外用可消腫止痛,用於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等。冰片能刺激神經末梢,擴張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其他藥物的透皮吸收作用,同時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效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8. 細辛:味辛,性溫,歸心、肺、腎經。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等。細辛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具有較強的鎮痛、抗炎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同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藥物的滲透力。
19.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常用於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瘡瘍腫痛等。白芷中的香豆素類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等作用,可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20. 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等。伸筋草中的生物堿等成分,能鬆弛肌肉,改善關節的活動度,減輕疼痛和僵硬感,同時具有抗炎、鎮痛作用。
21. 透骨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歸肝、腎經。祛風除濕,舒筋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止痛。用於風濕痹痛、筋骨攣縮、跌打損傷等。透骨草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局部淤血,減輕炎症反應,其揮發油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22. 威靈仙:味辛、鹹,性溫,歸膀胱經。祛風濕,通經絡,消骨鯁。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威靈仙含有的齊墩果酸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作用,能改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緩解肌肉痙攣。
君臣佐使配伍構思技巧及協同效果
1. 君藥:製乳香、製沒藥、血竭、兒茶。製乳香、製沒藥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二者相須為用,迅速緩解傷痛;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兒茶活血止痛,生肌斂瘡。四藥共為君藥,針對損傷後的疼痛、腫脹、組織修複等核心問題,發揮強大的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功效,如同戰場上的先鋒部隊,直擊傷痛要害。
2. 臣藥:自然銅煆)、土鱉蟲、骨碎補、續斷、蘇木、當歸、川芎、赤芍、紅花、桃仁、生大黃、生梔子。自然銅煆)、土鱉蟲、骨碎補、續斷續筋接骨,促進骨折和筋傷的修複;蘇木、當歸、川芎、赤芍、紅花、桃仁加強活血祛瘀之力,消散局部瘀血;生大黃、生梔子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除損傷後的紅腫熱痛。這些臣藥從不同角度輔助君藥,如同得力的副將,協助君藥全麵解決損傷後的各種病理變化。
3. 佐藥:冰片、細辛、白芷、伸筋草、透骨草、威靈仙。冰片芳香走竄,能引藥透皮吸收,增強藥效;細辛、白芷祛風止痛,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加重的疼痛;伸筋草、透骨草、威靈仙舒筋活絡,改善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減輕僵硬感。佐藥起到輔助君臣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烈性,同時針對兼證發揮治療作用,如同戰場上的參謀,為整個處方的療效添磚加瓦。
4. 使藥:在本方中,白酒和米醋兼具使藥之效。白酒性溫,味辛、甘、苦,能通血脈,行藥勢,促進藥物的滲透和吸收;米醋味酸、甘,性溫,能散瘀解毒,調和藥性,二者調和藥粉,不僅能使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還能引導諸藥直達病所,同時增強藥物的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如同信使,將藥力精準送達受傷部位。
從現代藥理研究來看,該處方中的多種藥物在抗炎、鎮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複等方麵發揮協同作用。抗炎藥物控製炎症反應,減輕紅腫熱痛;活血藥物改善微循環,為損傷修複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氧氣;促進組織修複的藥物加速骨折愈合和筋傷恢複;透皮吸收促進劑增強藥物的滲透,使藥效更好地發揮作用。當這劑精心調配的外敷藥貼在劉保國受傷的部位,白酒與米醋的醇香混合著草藥的芬芳,仿佛化作一股溫柔而強大的力量,一點點驅散傷痛,修複著他疲憊而堅韌的身軀。在驕陽醫館醫護人員的悉心嗬護下,這位英勇的退伍老兵終於戰勝傷痛,再次以挺拔的身姿,守護歲月靜好。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