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誌的故事五

字數:4074   加入書籤

A+A-


    第五回 玉盞重圓·
    三千年後逢舊識 青衫未老·九萬裏外認前因
    一、玄圃遺珍:玉盞凝痕三千年
    昆侖山巔的雪,三千年未化。新任守圃仙童阿雲蹲在藥圃角落,用金簪撥開千年苔蘚,露出半隻埋在土裏的玉盞。盞身刻著纏枝遠誌紋,盞底"雲笈"二字被磨得發亮,邊緣那點淡紫色痕跡,像幹涸的淚痕,又似凝結的血珠,在晨光裏泛著幽微的光。
    "這是......"阿雲指尖剛觸到玉盞,忽覺一陣心悸。他今年才修得仙童位,卻常聽老仙娥們講古,說三千年前景雲殿有位雲笈仙子,擅種仙草,尤其珍愛的便是遠誌。後來仙子因私動凡心被貶,藥圃荒廢多年,直到今日玄圃重修,才又重新開墾。
    山風裹著鬆脂香掠過,玉盞突然輕輕震顫,發出風鈴般的清響。阿雲抬頭望去,隻見雲海翻湧處,一頭青牛正踏雲而來,牛背上坐著個白發郎中,腰間懸著個褪色的藥簍,簍口伸出幾枝盛開的遠誌,淡紫花瓣上竟流轉著微光,每片花瓣間都隱約映著人影,有孩童嬉笑,有婦人浣紗,還有位腕間生著青色胎記的女子,正對著花瓣淺笑。
    "賣遠誌嘍!"郎中的聲音穿過雲層,蒼老卻清亮,"可安神,可忘憂,可破三千載相思迷霧,見三萬裏外舊相識——"話音未落,青牛打了個響鼻,蹄下騰起的雲霧裏,竟浮現出無數淡紫色的光點,如繁星墜落人間。
    阿雲揉揉眼睛,想起典籍裏說"凡人若種遠誌滿十萬株,可延壽命,通仙凡"。他攥緊玉盞,快步往山腳下跑,衣擺上的雲紋在風中獵獵作響。剛到石階下,便見青牛已在槐蔭下吃草,郎中正盤腿坐在牛背上,用枯枝在地上畫著遠誌的根係圖,旁邊聚著幾個山民,手裏攥著銅錢,眼裏卻透著狐疑。
    "老丈,這草真能見故人?"有個少年攥著枚銀角子,聲音發顫,"我娘去了三年......"郎中抬頭,眼角的皺紋裏盛著星光,他伸手撥弄藥簍裏的遠誌,花瓣輕顫間,少年竟看見母親的麵容在花間一閃而過。"心誠則靈。"郎中輕笑,從簍裏取出粒種子,放在少年掌心,"但需用真心澆灌,不可摻半分雜念。"
    二、青牛踏雲:白發郎中叩仙關
    阿雲氣喘籲籲跑到槐蔭下,青牛忽然昂首長嘶,震得滿山遠誌簌簌作響。郎中轉頭,目光落在阿雲手中的玉盞上,渾濁的眼睛突然亮起,如寒星映雪。"小仙童,"他撫著牛背笑道,"可容老漢進玄圃一觀?老朽尋一位故人,已三千年了。"
    阿雲後退半步,仙規裏明言"凡人不得擅入玄圃",可眼前這郎中周身雖無仙氣,卻讓他莫名生出親近之感。再看那藥簍裏的遠誌,分明是仙界才有的"忘憂種",葉片上的露珠竟呈五瓣形,正是上古仙草的特征。
    "你......究竟是誰?"阿雲握緊玉盞,指節發白。郎中從腰間解下鶴羽,遞給阿雲:"此物曾沾過雲笈仙子的仙露,小仙童可拿去驗看。"阿雲指尖剛觸到羽毛,便見無數畫麵湧來:雲霧繚繞的藥圃,素衣廣袖的仙子,還有個青衫少年跪在花前,腕間纏著片永不凋零的草葉......
    "原來......您是沈醫仙?"阿雲驚呼。傳說中三千年前景雲殿之亂,有凡人因播撒遠誌百萬株,被天帝特許位列仙班,卻拒不受封,隻願在人間行醫——眼前之人,竟就是那"不羨仙"的沈硯秋!
    青牛踏碎雲霧,載著兩人往玄圃而去。沈硯秋望著熟悉的雲階,三千年光陰在眸中流轉。當年他在江南瘟疫中得仙子露水煎藥,救活萬人,此後便帶著狸奴雲遊四海,每到一處便種遠誌,待積滿十萬株時,忽有仙鶴銜來玉簡,言其"功德圓滿,可登仙籍"。他卻隻取了枚延壽丹,笑道:"人間尚有疾苦,我這郎中還需再做三千年。"
    藥圃裏,千年石斛開著金鈴般的花,九葉靈芝在晨露中舒展,唯有第三重雲階下的青石旁,仍是一片荒蕪。沈硯秋讓青牛停在石前,指尖撫過青石上的裂紋,忽然輕聲道:"雲笈,我聞到你的氣息了。"
    三、玉盞飛光:石縫裏的琉璃花
    阿雲舉著玉盞跟在身後,隻見沈硯秋蹲下身,用枯枝撥開石縫裏的浮土。刹那間,一道淡紫色光芒衝天而起,石縫裏竟冒出株從未見過的遠誌:莖稈如琉璃般通透,花瓣呈十二重輪狀,中央托著顆露珠,大如鴿卵,裏麵竟隱約映著雲笈仙子的倒影。
    "這是......"阿雲目瞪口呆。沈硯秋從懷中掏出半塊羊脂玉佩,佩上刻著"硯"字,邊緣還沾著些泥土——那是三千年前景雲殿崩塌時,他從廢墟裏搶出的殘片。當玉佩湊近石縫,隻聽"哢嗒"一聲,另一塊刻著"笈"字的玉佩從石縫中升起,與他手中的半塊嚴絲合縫,化作一枚完整的"雲硯佩",佩身騰起祥雲紋路,照亮了整個藥圃。
    風雲突變,昆侖山巔烏雲翻湧,玉盞突然脫離阿雲掌心,飛到石槽上方。盞中淡紫色痕跡化作流光,與石縫裏的露珠交融,竟在石槽中聚成雲笈的虛影。她素衣廣袖,腕間青色胎記化作片鮮活的遠誌葉,正隨著呼吸輕輕搖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郎......"她的聲音混著三千年的鬆風,帶著思念的沙啞,"你竟真的......守了三千年?"沈硯秋伸手觸碰虛影,露珠落在他掌心,化作顆淡紫色種子,上麵還凝著仙子的體溫。"世間百憂,終需自解,"他輕笑,眼角皺紋裏落滿星光,"但總有人願做引路人。你看——"
    他抬手揮向人間,藥簍裏的遠誌種子紛紛飛出,化作漫天流螢。阿雲跑到欄邊望去,隻見凡界大地上,所有的遠誌同時開花,淡紫色的花海從昆侖山蔓延到海角天涯,每朵花間都映著沈硯秋播撒種子的身影,有少年時的青衫磊落,有中年時的風霜滿麵,亦有此刻的白發飄然。
    雲笈虛影漸漸凝實,腕間的胎記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枚梧桐葉形銀飾——那是沈硯秋在人間市集買的,三千年了,銀飾依舊光亮如新。她指尖撫過他的白發,忽然笑了:"原來凡人說的"海枯石爛",竟比仙界的"滄海桑田"更動人。"
    四、仙凡同輝:花海織就同心結
    仙鶴長鳴聲中,玄圃裏所有的遠誌同時綻放,琉璃色的花朵與人間的淡紫花海遙相呼應,形成一條橫跨仙凡的錦緞。雲笈輕揮廣袖,玉盞裏的仙露化作細雨,灑向人間的花海,每滴雨珠都帶著鬆脂與遠誌的香氣,所到之處,病痛盡消,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望著漫天紫雨,跪地叩謝。
    "阿雲,"沈硯秋轉身對呆立的仙童道,"勞煩向天帝稟告,沈某不日將攜仙子雲遊人間,繼續播撒遠誌。"阿雲這才驚覺,雲笈仙子的虛影已化作真人,正倚在沈硯秋肩頭,兩人周身縈繞著淡紫色光暈,分明是得了天道認可的"同心仙侶"。
    "可是......仙子的仙籍......"阿雲猶豫道。雲笈抬手摘下發間玉簪,簪頭的遠誌花化作流光,融入藥圃:"仙籍可棄,真心難負。這玄圃雖美,卻不如人間的煙火暖人。"沈硯秋扶她坐上青牛,從藥簍裏取出當年那片鶴羽,輕輕插在她發間:"往後,你收仙露,我煎凡藥,可好?"
    青牛踏雲而起,阿雲望著兩人相視而笑的背影,忽然明白為何典籍裏說"真心可通天地"。玉盞不知何時回到他手中,盞底多了行新刻的字:"玉盞重圓日,心花怒放時"。他低頭看人間,隻見百姓們正將遠誌花編成花環,戴在頭上,簷下懸掛的草葉間,隱約可見仙鶴飛過的虛影。
    三千年光陰,不過是仙界的一場清夢。而在人間,在每一株遠誌的根係裏,在每一滴露珠的倒影中,沈硯秋與雲笈的故事,正隨著春風,一遍遍地被傳唱。當暮色染紫昆侖,青牛背上的兩人忽然聽見人間傳來童謠:"青牛背上仙翁笑,玉盞重圓花影搖,三千年後相逢處,萬朵遠誌接雲霄......"
    雲笈靠在沈硯秋肩頭,聽著童謠聲,望著人間的燈火漸次亮起。她腕間的銀飾與他腰間的鶴羽相觸,發出清越的共鳴。遠處,藥圃裏的琉璃遠誌輕輕搖曳,花瓣上的露珠落向人間,在某個孩童的掌心,化作一粒小小的、帶著星光的種子。
    這便是故事的終章,亦是新的開始。當真心化作種子,當思念凝成露珠,仙凡之間,便再無隔閡。而那漫山遍野的遠誌花,終將年年盛開,在每一個春天,向世人訴說著: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有些等待,終會花開滿徑。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