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解凍識靈草 仙凡初遇種清芬

字數:4298   加入書籤

A+A-


    第一章 春之萌·立春初逢薄荷仙
    第一回
    戊申年立春,青冥山的殘雪尚未褪盡,鬆針上的冰棱卻已滴下第一縷春水。清越背著滲著藥香的竹簍,藥鋤尖兒劃開凍土,驚起一隻蟄伏未醒的螻蛄。他蹲下身,用指尖撥弄石縫間的嫩芽——鵝黃的芽尖頂著冰晶,像被揉皺的翡翠墜子,在料峭寒風裏輕輕發顫。
    “怪哉。”少年自言自語,嗬出的白氣裹著薄荷膏的清涼。他行醫多年,認得這山上每一株草木:蕨類的脈絡藏著雨季的密碼,菌菇的傘蓋記著霜期的長短,可眼前這株幼苗卻生得奇異——五片橢圓的葉子對生莖稈,邊緣的鋸齒細如嬰兒睫毛,葉脈間流轉著淡淡的熒光,像是月光凝在翡翠裏。
    清越解下腰間葫蘆,倒出三滴山泉水。水珠滾過葉片時,幼苗突然輕輕搖晃,竟發出風鈴般的細碎聲響。他愣住了,忽聞身後傳來環佩叮咚,抬眼便見一位身著翠裳的女子立在梅樹下。她的裙裾繡著葉脈紋理,青絲間插著支薄荷葉編成的簪子,唇角含著抹比春風更清冽的笑意:“小友可是在救我?”
    清越後退半步,手按在藥鋤上:“姑娘怎知我在救……”話音未落,隻見那女子指尖拂過幼苗,綠光驟然大盛,幼苗竟化作青煙,重新凝聚成她鬢邊的簪子。少年這才驚覺,她耳後肌膚透著涼意,分明是草木化形的精魄。
    “吾乃薄荷仙子青璃。”她指尖凝出片薄荷葉,葉片上的露珠映出天宮藥圃的虛影,“因私取太微垣的清涼草籽下界,觸怒天帝,罰我曆經二十四節氣劫數,方能重返仙班。如今靈魄暫附凡草,幸得公子照料。”
    清越望著她發間簪子,忽想起去年冬至,曾在山神廟前救過隻凍僵的綠雀——那雀兒左翼有三根尾羽,竟與眼前仙子的簪葉分毫不差。他恍然大悟,忙從竹簍裏取出曬幹的薄荷葉:“原來仙子早有前緣。昨夜我夢見青衣女子執燈指路,醒來便見這株靈草破土。”
    青璃接過葉片,指尖掠過葉脈:“此草名曰‘冰台’,本是瑤池畔的忘憂草,吸了三千年月光精華,才修得化人形的機緣。如今凡世尚無此草,需尋處‘四象俱全’之地播種。”她抬袖指向山坳深處,那裏有片被老鬆環繞的穀地,溪水叮咚如碎玉,背陰處殘雪未消,向陽坡卻泛著茸茸綠意。
    二人行至穀中,清越忽然按住青璃手腕——前方巨石後傳來粗重的喘息,分明是野獸埋伏。他示意仙子躲在樹後,自己握緊藥鋤,躡步靠近。撥開荊棘的刹那,卻見隻山鹿臥在枯草中,左前蹄腫得發亮,傷口處爬滿黑紫色的毒線。
    “是蝮蛇咬傷。”青璃現身,指尖在鹿額一點,鹿眼竟流出兩行清淚。她取下簪子,放入口中輕齧,再將碎葉敷在傷口,瞬間騰起淡綠色的煙霧,毒線竟順著葉片向外滲出,在石上凝成紫黑色的露珠。
    “此毒需用晨露調和薄荷莖髓。”她望向東方漸白的天際,“清越公子,可願隨我去山巔采露?”少年點頭,解下腰間葫蘆,隨她踏上覆著薄霜的石階。
    山巔的望日台被晨霧籠罩,二十八宿石刻在曙光中若隱若現。青璃摘下簪子,置於石凹處,薄荷葉上立刻凝出露珠,顆顆如水晶嵌在葉心。清越看得入神,忽聞天際傳來悶雷——原本晴朗的東方竟聚起烏雲,金紋閃電在雲中遊走,隱約可見南天門前的執戟天將。
    “青璃!”天帝的聲音如洪鍾震耳,“私授凡人仙術,還不速速歸位!”青璃麵色一白,簪子突然化作綠光飛回發間,她朝清越急喊:“公子快走!”卻見閃電已劈向肩頭,千鈞一發之際,少年猛地撲過來,用竹簍擋住雷光。
    竹簍中的薄荷葉轟然燃燒,卻在灰燼中開出淡紫色的花——那是天宮藥圃才有的“清暑仙”。天帝的聲音忽然頓住,雲層中落下片玉簡,金光閃過,上麵顯出水墨字跡:“念汝初犯,且以草木之身曆劫,若能遍植清涼於人間,許汝將功折罪。”
    青璃癱坐在地,見清越手臂被雷光灼傷,忙取晨露調和碎葉敷上。說來神奇,那灼傷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留下淡綠色的紋路,形如薄荷葉脈。山鹿不知何時跟至山頂,低頭舔舐石凹中的殘露,忽然昂首長鳴,聲音清亮如擊玉磬,驚散了漫天烏雲。
    二人回到穀地,青璃將簪子插入土中,念動仙訣。但見綠光如漣漪擴散,石縫裏、樹根下、溪水邊,瞬間冒出萬千幼苗。清越蹲下身,見每株幼苗根部都纏著縷金光,恰似仙子發間的簪紋。他忽然想起方才雷光中的幻象:無數人捧著薄荷葉歡呼,疫病消弭,五穀豐登。
    “這些幼苗需得人心養護,方能成氣候。”青璃折下枝椏,編成手環遞給清越,“明日你帶些苗去山下村落,教百姓栽種。切記,需在日出前移栽,根須不可見風。”少年接過手環,觸到她指尖的涼意,忽然想起醫書裏的句子:“薄荷,辛溫,主通關竅,破滯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是夜,清越在藥廬裏整理苗株,忽聞窗外沙沙作響。他掌燈查看,竟見無數螢火蟲聚在窗前,尾部熒光勾畫出薄荷葉的形狀。再看青璃,她倚在門框上輕笑,發間簪子明明滅滅,宛如流螢棲身:“這是草木精魄來朝,它們知道,人間要有新的靈草了。”
    次日破曉,清越背著竹簍下山,青璃化作綠雀停在他肩頭。行至村口,忽見王大爺扶著拐杖咳嗽,臉漲得通紅。少年忙取苗移栽在王家院前,用溪水澆灌:“大爺,此草名曰薄荷,嫩葉泡茶可治風熱,根須煎服能散瘀結。”
    王大爺將信將疑,摘片嫩葉含在口中,忽然瞪大雙眼:“涼絲絲的,直通腦仁!這可比那苦藥湯強百倍!”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村民們紛紛來求苗,清越索性在土地廟前搭起草棚,教大家辨識幼苗、分辨陰陽坡。
    第三日正午,日頭正烈時,草棚外來了個灰衣少年。他盯著薄荷苗冷笑:“好個多管閑事的凡人,可知壞了我的生計?”清越還未開口,青璃已在暗中捏碎葉簪,隻見灰衣少年身後現出蛇尾,信子吞吐間噴出黑霧——竟是山中蛇妖,慣以毒霧惑人,再捕食落單村民。
    “去年秋收,你害死張獵戶家閨女!”清越抄起藥鋤,“今日便要替天行道!”蛇妖大笑,毒霧瞬間籠罩草棚,村民們紛紛捂住口鼻咳嗽。青璃現身,指尖飛出三片薄荷葉,化作青刃斬向蛇妖,卻見那毒霧竟將葉片腐蝕出焦洞。
    千鈞一發之際,忽聞遍野薄荷沙沙作響,葉片同時轉向太陽,聚起淡淡青光。清越想起青璃所言“人心即靈氣”,忙高呼:“大家快念‘清涼護生’!”村民們雖不知其意,卻跟著齊聲念誦。奇跡發生了:每戶門前的薄荷都亭亭玉立,葉片上泛起金光,匯集成光牆擋住毒霧。
    蛇妖慘叫著 retreat,尾尖掃過清越手背,留下道黑痕。青璃急取晨露塗抹,卻見那黑痕竟化作薄荷葉形狀,邊緣泛著金光——正是天帝玉簡上的“清涼印”。她恍然大悟,望向滿山薄荷:“原來如此……人心所聚,便是最上乘的仙法。”
    暮色四合時,清越坐在草棚前,看村民們提著燈籠往山上走——他們要去移栽薄荷,說是要“給山神爺爺送清涼”。青璃立在他身側,發間簪子比往日更亮,簪頭竟抽出新芽:“立春三候,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這第一候的劫數,算是過了。”
    少年望著山下星星點點的燈火,忽然想起白天王大爺說的話:“這草葉子,聞著就像春天的風。”他摸了摸手背上的清涼印,隻覺指尖傳來淡淡清香,那是薄荷的氣息,也是希望的味道。
    下一章節預告:《雨水潤苗救疫災·陰陽雙石鎮乾坤》
    且說立春過後,青冥山方圓百裏遍植薄荷,卻逢雨水節氣,連月陰雨夾帶寒濕,引發“寒疫”:百姓頭痛如裂,嘔吐不止,孩童更有高熱驚風者。青璃查知是陰石被盜,致天地失衡,需尋春陽石與陰石雙璧合璧,方能化解。
    清越勇闖山巔,卻見春陽石已裂為兩半,守護靈禽青鸞告知陰石被黑蛟藏於深潭。二人赴深潭奪石,與蛟妖惡戰,恰遇雨水節氣第一縷春陽。青璃以薄荷靈氣引動日光,雙石合璧瞬間,竟在薄荷葉上生出金銀紋路,化作“金銀薄荷”,專克寒濕之疫。
    然危機未解:百花仙子攜二十四花種而至,言薄荷需應五運六氣,與百花相生相克。更有天帝警示:二十四節氣劫數,每過一候便增一難。驚蟄將至,山中突現蝕靈蛩,專食薄荷根莖,其聲如泣,攪得人心惶惶。清越與青璃能否借驚蟄雷火滅蟲?薄荷又將生出何種神效?且看下回:《驚蟄驚蛩百花護·晨露凝珠仙草生》。
    注:下一章節將詳細描寫驚蟄驅蟲的奇幻場景,融入“打小人”“祭白虎”等民俗,同時展開“薄荷明目”支線,李婆婆用薄荷露複明,窺見靈草真身,為清明“往生試煉”埋下伏筆。文字將嚴格遵循三千字以上,以細膩筆觸刻畫草木精魂、節氣神異與人間煙火,延續“自然即詩”的敘事風格。)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