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認識的家

字數:6781   加入書籤

A+A-


    錫蘭島芒果樹港口,簡植見到了從果阿趕來的宋抱薪。
    宋抱薪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一共引導投建了十七個港口。因為海水和地形的原因,港口有大有小。這些港口成立的港口商會,每個有八到十二家合夥人。這些人是當地最富有的一個群體。
    商會的海船中,有一部分在運輸建築材料到這些港口,然後把當地物產運送出去。一時間這些港口的貿易量劇增,日月商會自屬的碼頭也在其中得到了利益。
    港口的忙碌,讓參與投資的富商們對港口的前景無比信任。
    隨著港口的成型,四海銀行漸漸地進入當地。穆斯林的信仰不允許他們收取孳息,信仰婆羅門教的身毒人,和信仰祆教的波斯人卻沒有這個想法。祆教就是拜火教,元末華夏叫明教。朱元璋、徐達、常遇春都信這個教。
    一個底座旋轉的吊裝鋼架三千兩白銀,用蒸汽機替代人工絞盤的吊架三萬兩。因為蒸汽機通過蝸輪蝸杆輸出的動力,比人工扳動絞盤要大要快。而且隻消耗煤炭和水,省去了大量人工。
    一個碼頭最少要在兩側各安裝一個吊架。一個港口如果是五個碼頭,那就需要十個吊架。人心貪婪,本地商會眼看前景美妙,不希望增加股東,一些碼頭開始聯絡四海銀行,希望獲得貸款。
    因為當地富戶都參與了碼頭的改建、擴建,所以四海銀行的合作夥伴還在挑選洽談中。雖然四海銀行還沒有正式成立,但還是在日月商會的背後支持下,完成了碼頭的貸款發放。抵押物,就是在建的碼頭。
    與此同時。日月商會的芒果樹港口和租建的六個碼頭上,開始悄悄的修建鐵軌。
    鐵軌小火車,已經在帕斯作為交通工具開始使用。這碼頭上修建鐵軌,用來把貨物從碼頭運到貨倉。修建完的鐵軌位置比貨倉低,車廂的高度正好和貨倉地麵平齊。而貨倉的另一麵是正常高度的地麵,客商可以用馬車或其他工具把貨物運走。
    這樣的布局能把海船運來的貨物,讓貨主在最短的時間內運走銷售。
    等四海商會引導籌建的碼頭都裝了吊架,日月商會的碼頭就開始投入蒸汽小火車。這些碼頭要不就步步緊跟,要不就落伍消亡。因為這一批籌建的港口太多了,距離並不遙遠。隻要港口落後,生意就會被鄰港搶走。
    ——————
    簡植經淡馬錫回帕斯。
    在淡馬錫,簡植為家中女人購買了大量禮物。女人要哄,小玉在家,馬天鳳和葉令儀也早從爪哇島回到了家中。
    自家府邸的門換了。
    大門頂端覆著黛瓦飛簷,兩扇厚重的楠木門上朱漆描金的獅頭門環,下麵是刻著海水江崖紋的青石門檻,門階前小玉幾人迎候。
    安琪婭快走幾步,向著小玉蹲身行禮,說:“老爺許我回來住了。”
    小玉上前來挽住簡植胳膊,笑道:“收了房了?”
    簡植嘿笑:“商會需要。”
    小玉打了簡植胳膊一下:“早就讓你收了,非要拐這麽大一個彎。”然後又對安琪婭說:“快進去吧。以後是自己家了,可沒人跟你客氣。”
    跨過青石門檻,前庭四角立著從占城運來的紅砂岩獅獸,爪下卻踩著中式繡球。天井中央的八角水池裏,遊動的錦鯉穿梭於珊瑚堆砌的假山間,池底鋪就的碎貝殼在日光下泛著珍珠光澤。簷角垂落的銅鈴係著彩綢,海風拂過時,清脆聲響混著龍腦香彌漫開來。
    簡植看著自己不認識的家,問小玉:“重新修飾了?”
    小玉:“我在家無事可做,那些印刷的東西又用不到我,我就改了一下。沒花多少錢。”
    穿過月洞門,正廳高懸著「海納百川」匾額,兩側立柱卻是爪哇國送來的沉香木,雕刻的雲紋中暗藏纏枝蓮與原滿者伯夷國的神獸圖騰。烏木太師椅上鋪著波斯的織金錦墊,案頭擺著錫蘭貓眼石鎮紙。博古架上錯落陳列著呂宋的玳瑁梳篦、暹羅的象牙佛塔,倒是與一起擺放的青花瓷瓶相映成趣。
    簡植:“這叫沒花多少錢?”
    小玉吐了吐舌頭:“真沒花多少。多啦?”
    簡植笑:“那倒不是。你是怎麽想著把這些東西放到一起的?雜七雜八的。”
    小玉:“多好看啊,都是好東西。哪裏雜七雜八了。”
    沿著朱紅回廊轉至後院,水榭樓閣臨水而建。欄杆是交趾國的檀木,雕刻著商會的寶船圖案,扶手上鑲嵌的夜光螺片在陽光下泛起幽藍。人工湖上,來自大明的桂花樹與中式太湖石相映成趣。
    還好,更遠處的園林裏,露出了原來的屋簷飛角。看樣子小玉隻修飾了府邸進門的地方。
    小玉接著說:“這還不是為了你。你在家的時候,總是家裏商會兩頭跑,多累啊。再有事兒,你就讓他們到前麵正廳處理,省得你跑來跑去的。”
    女人總有理,說不得。簡植隻得說:“還是夫人想得周到。”
    ——————
    葛大壯把兒子葛成林叫到了帕斯。葛成林負責的水泥商會,則交給了他的兒子葛立誌。真正的子承父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葛大壯身體很好。隻是這個年代的人平均壽命短,過了五十,就自認為時日不多了。雖然葛成林在大明負責水泥商會,已經是成熟穩重處事有方,但是把葛成林叫來不是接替副會長位置的。
    葛成林來帕斯是接手梁思遠的安全工作,梁思遠接手趙士明的學院管理。趙士明,才是接手葛大壯的人。
    這是葛大壯的建議,也符合簡植的意思。
    原先梁思遠的工作,有很大一部份就是配合葛大壯。現在葛成林配合趙士明,葛大壯正好指點他的兒子。
    簡植去拜見誠意伯劉基,手裏拿了一袋瑪卡,另一隻手拿著一個地球儀。瑪卡可不是讓老頭努力行房的,雖然老頭在帕斯已經有了貼身侍女。
    瑪卡,確實有保健身體,凝聚精神的作用。
    地球儀就是架在一個滾軸上的一個木頭球,簡植在上邊勾勒了陸地和大洋的輪廓。
    劉基白須飄然,身體不錯。人這一輩子,這才是一個聰明智者應該有的狀態。
    見麵寒暄,兩人落座。
    太陽神教教義四冊,已經編著完畢。老頭想要詳細敘說了著,可是地球儀太顯眼了,話題就轉到了地球儀上。
    劉基:“這個,就是你說的地是圓球?”
    簡植:“我想象中瞎做的。渾天儀想必您老是知道的,據說發明於西漢,改進在東漢。”
    劉基捋須:“《渾儀注》中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
    渾天儀分渾象和渾儀兩部分。
    渾象的構造,是一個大圓球上刻畫或鑲嵌星宿、赤道、黃道、恒隱圈、恒顯圈等,類似天球儀。
    簡植:“把這個地球,放到渾象正中,您老以為如何?”
    劉基接過地球儀,簡植順手轉了一下木球。
    劉基:“地球在轉?”
    簡植:“是啊,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轉。”
    劉基陷入沉思,許久後喃喃說:“天象有蓋天說,有覆天說。老夫貫愛夜觀天象,可是有很多星宿變化之後,並不在本位。如果地是球,也在其中旋轉……。待老夫仔細想來。”
    簡植可不是要和劉基研究天象的。把經緯度完整理論化,提高準確度,有利於航海,才是簡植的意願。
    簡植把劉基從思考中拉回來:“天象學博大精深,衡之很難理解。這經緯度之說,還求您老化繁為簡,也好讓大洋航行的準確度提高。”
    劉基恍然:“對對對。咱們先研究地上的,再研究天上的。這回,牽星定位必能準確無誤。”
    簡植告辭離去。
    把經緯度和牽星術交給老頭研究是再合適不過。這老頭在輔佐朱元璋打天下時,如果朱元璋不聽從他的意見,而且這件事又不好解釋,老頭就往夜觀天象上說。什麽紫微星動、天狼抱殘什麽的,把朱元璋蒙的一愣一愣的。
    船廠建造的船隻種類,開始向蒸汽機帆船傾斜。商會的船,必須領先一步。
    船廠,一個關著門的船塢裏。
    工物學院的人、趙填海和趙添海的徒弟們,在一起研究潛艇。上次簡植回帕斯,把圖紙交給工物學院就去美洲了,沒來得及細說。
    潛艇的殼子是兩個鑿出來獨木舟扣在一起的,上邊的小,下麵的大。中間夾了橡膠作密封。螺旋槳在尾部,和尾翼在一起。駕駛員仰躺在裏麵,用腳蹬踩作為動力,用齒輪傳動棒傳到螺旋槳上。
    潛艇有換氣管和潛望鏡。現在沒有壓縮空氣,還不能主動控製潛艇的浮沉。好在有唧筒,用唧筒也能把壓載水艙裏的水排出去,雖然慢,但也能把潛艇的深度固定在一定的範圍裏。
    大家一起想出來的潛艇使用方案是:偷襲敵人前,用大船載著潛艇到達附近。橫過船身,或者用其他方法遮住對方視線,把潛艇放入水中。駕駛員控製潛艇潛到對方船下,把帶有尖刺倒鉤的炸藥包紮在敵人船體上。然後離遠了拉繩引爆。
    執行完任務,潛艇會回到船邊,伸出銅鈴搖晃,由船上的水手用漁網把潛艇打撈上來。
    虧得還沒有進行實戰演練,要不然,第一個拉繩引爆的駕駛員必死無疑。炸彈的爆炸力在水下傳導的嚴重性,還不是現在的人能理解的。另一世的深水炸彈,離潛艇三十米都能讓鋼殼潛艇遭受巨大傷害。
    做潛艇是很好玩的事情,簡植也跟在船塢一起實驗。
    讓玻璃工匠吹製大玻璃球,然後裁成半球,降溫鋼化後裝在潛艇上。潛艇的深度設定是一米到兩米左右,以敵船上的人不注意看不到為主,鋼化玻璃完全能頂得住。駕駛員可以把腦袋伸到玻璃罩裏。在天空晴朗海水清澈的條件下,駕駛員在玻璃罩裏就能有很好視野,和潛望鏡配合,駕駛員很好使用。
    把炸藥包裝上鑄鐵殼,用鍾表做定時器。駕駛員把炸藥包紮在船底後,拉動的是定時器。定時器設定二十分鍾,在這二十分鍾裏,潛艇得有多遠跑多遠。
    人多力量大,潛艇很快成型。簡植一邊和大家說笑實驗,一邊想:看你們誰敢惹我。誰惹我,我就讓潛艇炸你們的船。隻要駕駛員不出意外,五年十年你們都不知道船是咋沉的。讓你們信上帝,讓你們信安拉,到時候去祈禱你們的神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裝配實驗潛艇,最重要的是平衡,該重的地方重,該輕的地方輕。
    在裝配過程中,簡植看到了幾根遺棄在一邊的傳動棒。青白色,比灰口鑄鐵略淺一些。入手很輕,卻完全能承擔起傳動的重任。
    簡植問這是什麽。工物學院的人說是鋁和銅一起燒製出來的,趙填海要重量輕的傳動棒,就讓魏安石做了出來。但是後期實驗時,卻發現需要重的傳動棒,要不然木殼的潛艇沉不下去。輕的用不到了,所以就扔到了一邊。
    水銀,學名汞。汞的合金古代叫汞齊,比如金汞齊、銀汞齊。齊,就是合金的意思。
    古代方士點石成金的幻想中,最常用到的金屬就是汞。
    明礬中含有鋁,但是冶煉製得的是氧化鋁。氧化鋁極難通過碳燒融還原為鋁,所以另一世鋁發現的時間很晚。
    但這是在華夏,明礬在燒製陶器中應用極廣,汞在煉金術中應用極廣。工物學院在簡植的獎金製度刺激下,這些年進行了無數次的混合實驗。
    這個鋁銅合金,就是在無數次盲盒式的混合實驗中得到的。
    簡植回總商會查詢記錄。鋁銅齊已經登記在冊,發現者叫孟慶虎,獎金已經發放。
    獎金發放了,就證明鋁銅合金的獲得方法是穩定的,是可重複獲得的。這讓簡植非常高興。
    簡植最先想到的,是自行車的輪子解決了。現在的薄鐵工藝可以製作罐頭瓶蓋,但是還不能應用到自行車圈上,強度不夠。
    但是有了鋁銅合金,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雖然這個造價貴了一點兒,可是簡植也沒想賣便宜自行車啊。
    喜歡開局明初我隻能當海商請大家收藏:()開局明初我隻能當海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