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上書建言一)
字數:5621 加入書籤
在蒙古帝國那龐大而複雜、錯綜交織的黃金家族內部,表麵上看,忽必烈似乎隻是一個閑散王爺,每日過著悠然自在、不問世事的生活。他常常身著寬鬆的蒙古長袍,騎著駿馬在草原上漫步,或是在自己的府邸中品茶、賞花,與身邊的侍從們閑聊一些瑣事,仿佛對家族內部的權力鬥爭和帝國的事務毫無興趣。然而,隻有深入了解他的人才能知曉,他的內心實則懷揣著遠大的抱負和宏偉的誌向,猶如一顆隱匿在塵埃之中卻熠熠生輝的明珠,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綻放光芒,照亮整個蒙古帝國的未來。
遙想當年,忽必烈的父親拖雷,在成吉思汗離世之時,是極具希望繼承汗位的人選。
拖雷作為成吉思汗的嫡子之一,英勇善戰,足智多謀,在蒙古帝國的崛起與擴張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其聲望與威望在軍中極高。他曾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帶領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無論是麵對強大的金國軍隊,還是驍勇的花剌子模士兵,拖雷都能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在處理部落內部事務時,他也表現得極為出色,能夠巧妙地平衡各方勢力,化解部落間的矛盾,使得蒙古帝國在內部保持了相對的穩定與團結。
在成吉思汗的眾多兒子裏,拖雷的能力與功績無疑是最為突出的,無論是帶領軍隊衝鋒陷陣,還是處理部落內部事務,他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按常理來說,繼承汗位對他而言似乎是順理成章之事。
隻是,拖雷並沒有與他三哥窩闊台爭奪汗位。或許是出於對家族團結的考量,亦或是遵循了某些傳統的規矩,拖雷最終選擇將汗位拱手相讓,把機會留給了窩闊台。他深知家族內部的團結對於蒙古帝國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甘願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以維護家族的和諧與穩定。
然而,窩闊台上位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不久之後,他便患了一場大病,整個人陷入了昏迷不醒的狀態,生命危在旦夕。
彼時,窩闊台的大妃心急如焚,四處尋訪名醫,試圖挽救窩闊台的生命。在偶然的機會下,她找到了一個聲稱有神奇醫術的巫醫。巫醫聲稱,若要治愈窩闊台的病,需一位至親之人飲下一碗符水,便可將病“引走”。拖雷聽聞此事後,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為窩闊台喝下了那碗符水。他深知家族的未來和大哥的生命都懸於一線,因此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窩闊台。
然而,誰又能想到,拖雷飲下符水之後,竟不明不白地死去,這在整個蒙古帝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蒙哥與忽必烈等兄弟,自然對大妃產生了深深的懷疑,認為她極有可能是在那符水中下了毒,謀害了拖雷。從此,他們兄弟一直小心謹慎,行事極為低調,時刻躲避著大妃可能的迫害。他們深知,在這個權力鬥爭激烈的黃金家族中,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不過,由於蒙哥過繼給了窩闊台,自幼便與窩闊台一同生活,兩人關係親密無間,宛如親生父子一般。窩闊台對蒙哥關愛有加,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還將他視為自己的接班人,對他寄予厚望。
正因如此,當拖雷不幸離世後,窩闊台毫不猶豫地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將拖雷生前那支實力超群的軍隊交予蒙哥統領。這支軍隊不僅人數眾多、裝備精良,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拖雷的親信和舊部,對拖雷忠心耿耿。如今,蒙哥得到了這支強大的軍隊,無疑如虎添翼,其在蒙古帝國中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蒙哥深知這支軍隊的重要性,他充分發揮自己的領導才能,精心訓練和管理這支軍隊。在他的帶領下,這支軍隊愈發強大,成為蒙古帝國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蒙哥也憑借著這支軍隊,逐漸在蒙古帝國中站穩腳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權力和影響力。
窩闊台在位期間,蒙古帝國的對外擴張步伐並未停歇。在他的英明領導下,蒙古軍隊所向披靡,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國家和地區,使得蒙古帝國的版圖不斷擴大。同時,窩闊台還注重國內的建設和發展,推行了一係列有利於國家繁榮的政策,使得蒙古帝國的國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窩闊台汗在一次狩獵中突然去世,這給蒙古帝國帶來了巨大的震動。按照蒙古的傳統,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繼承了汗位,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新一任大汗,史稱貴由汗。
貴由汗元年1249 年),劉秉忠的父親不幸離世,按照傳統習俗,他必須回家奔喪。這一變故對劉秉忠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一些新的機遇。
忽必烈對劉秉忠的才華和能力早有耳聞,深知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得知劉秉忠需要回家處理喪事時,忽必烈不僅沒有絲毫猶豫,反而表現出了極大的關心和重視。他不僅賜予劉秉忠金百兩,以幫助他妥善安排父親的葬禮,還特意派遣使者將這筆賞賜親自送到邢州,以表達對劉秉忠的尊重和關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劉秉忠服喪期間,忽必烈一直關注著他的情況,並期待著他能夠早日歸來。終於,在次年1250 年),劉秉忠服喪期滿,回到了和林。
然而,就在這一年,貴由汗的生命之火也逐漸熄滅,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貴由汗的離世,讓整個蒙古帝國都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但同時也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權力爭奪。
在貴由汗去世後,蒙古帝國突然陷入了短暫的權力真空狀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都渴望能夠填補這個空缺,登上汗位,掌握蒙古帝國的最高權力。
就在這關鍵時刻,蒙哥站了出來。他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能和領導能力,以及與拔都等宗王的緊密聯係和強力支持,成功地擊敗了其他競爭對手,登上了汗位。
蒙哥即位後,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果敢決斷。他深知忽必烈的才能和潛力,因此毫不猶豫地對忽必烈委以重任,任命他總領漠南漢地。
這一任命意義非凡,它意味著自蒙古高原以下,直至中國長江以北的絕大多數地方,都將納入忽必烈的統治範圍。這不僅是對忽必烈能力的高度認可,更是對他未來發展的巨大信任。
忽必烈得到這一任命後,深感責任重大,但同時也充滿了信心和決心。他明白,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將全力以赴,不辜負蒙哥的期望,治理好這片廣袤的土地,為蒙古帝國的繁榮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時,劉秉忠也在這一年服喪期滿,回到了和林。他心中懷揣著對國家治理的諸多思考和建議,經過深思熟慮,他將這些想法整理成一份長達十萬餘字的奏章,上呈給了忽必烈。這份奏章詳細闡述了劉秉忠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的見解和規劃,充分展現了他的智慧和遠見。
這份奏章的中心思想便是推行漢法,以漢法治漢地,可大致歸納為十五條。
其一,重修典章、禮樂、法度、綱紀。
劉秉忠指出,這些治國理念自堯、舜時期便已齊備,曆經夏、商、周三王的承襲與發揚,卻在春秋五霸之手毀於一旦。從漢代興起,至五代為止的一千三百多年間,曆史的長河中雖帝王無數,但唯有漢文帝、漢景帝、東漢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這五位皇帝真正遵循了這些理念,從而實現了天下大治,開創了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輝煌篇章。他們的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成為後世治國理政的典範。
他進一步闡述道,天下大治與大亂的規律,關鍵雖在於天,但實際卻是由人來操縱。上天造就了成吉思皇帝,他猶如天降神兵,率領一支強大的軍隊,橫掃千軍,打敗了眾多國家,短短數年便奪取了天下,開創了蒙古帝國的輝煌基業。成吉思皇帝一生勤勞辛苦,南征北戰,為子孫後代打下了一片廣闊天地。他將皇位留給了子孫,期望這份基業能夠傳承萬代,讓子孫永享幸福,開創一個長久不衰的盛世王朝。
然而,此時此刻蒙古帝國內部的局勢卻令人憂心忡忡。各個部族猶如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爭鬥不斷,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朝堂之上,朝綱已然失序,典章、禮樂、法度、綱紀等一係列製度早已被棄之不用,統治集團內部人心惶惶,彼此之間缺乏應有的凝聚力。
麵對如此嚴峻的局麵,劉秉忠深知若不采取果斷措施加以整頓,蒙古帝國恐將分崩離析。他認為,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效仿古代的三王,重新修訂典章、禮樂、法度、綱紀等各項製度。通過這些製度的重建,可以有效地整頓朝綱,規範社會秩序,明確各級官員的職責與權力範圍,從而確保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劉秉忠還強調了禮樂對於社會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禮樂的教化,可以提升百姓的道德水平,使社會風氣得到淨化,進而營造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隻有當整個社會都充滿了正能量,人們才會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最後,劉秉忠堅信,隻有通過以上種種努力,才能夠形成一個上下一心、緊密團結的統治集團。這個集團將能夠把原本分散的部族力量凝聚起來,共同為維護帝國的穩定與發展而努力奮鬥。如此一來,成吉思皇帝所開創的偉大基業才能夠得以延續,蒙古帝國也才能夠開創出一個天下大治的嶄新局麵。
其二、劉秉忠建議忽必烈效仿周公輔佐周武王之事,盡心竭力輔佐蒙哥汗治理天下。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在馬上打下天下的,不能在馬上治理天下。”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刻的智慧與警示。他繼續說道:“古時的周武王是哥哥,周公是弟弟。周公心懷天下大善之事,日夜思索,殫精竭慮。他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常常在深夜裏獨自沉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國家、造福百姓。每想到一件有利於國家之事,他便心急如焚,坐等到天亮便立刻去處理,唯恐耽誤了國家的利益。正因周公如此盡心盡力,才幫助周王朝延續了八百多年的統治,這是周公無可比擬的功勞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望著忽必烈,緩緩說道:“如今,蒙哥可汗猶如那周武王,是兄長,而大王您,如同周公,是弟弟。”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與信任,“想一想周公的過往事跡,並照著去做,這是當今應當踐行之事。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您若能像周公一樣,為國家的未來殫精竭慮,那麽蒙古帝國的基業必將更加穩固,子孫後代也將因此受益無窮。”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君王所任命之人,從朝廷內部而言,最大的職位莫過於宰相。宰相的地位極為重要,他應統領百官,教育萬民,引導百姓走向正道。宰相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和帶動百官,使他們都能盡職盡責,為國家效力。同時,宰相還要關注民生,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製定合理的政策,引導百姓走向富足和安定的生活。從朝廷外部而言,莫過於將軍,將軍統帥三軍,安定四方,保家衛國。將軍要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意誌,能夠帶領軍隊抵禦外敵,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全。隻有將軍的軍隊強大,國家才能在動蕩的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
他最後強調:“宰相與將軍內外相助,才是國家當下的頭等要務,必須盡快去做。”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緊迫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讓蒙古帝國在新的時代中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大王,您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希望您能抓住這個機遇,為國家的未來做出偉大的貢獻。”
劉秉忠的話語,充滿了對忽必烈的期望,希望能助其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喜歡大謀謀天下請大家收藏:()大謀謀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