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她是個變數,她會讓皇上失智發狂

字數:4040   加入書籤

A+A-


    謝清延沒想到會這麽快,可轉念一想,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馬上點頭同意。
    帶上莊太妃,可以說服榮親王;帶上蕭宜,可以說服拓跋清。
    至於宋輕瓷,想到她在回洵州路上,以死逼幾個暗衛營救她的做法,謝清延斷定她不會向他們低頭,決定把她留在洵州城。
    新州,榮親王府。
    蕭允臉色陰沉,看著拓跋清傳回的消息。
    他們已經戰勝了拓跋淮,把他趕去了北渭西邊角落,準備明日一早便起身回新州。
    這是個好消息,蕭允卻開心不起來,因為宋輕瓷還在謝清延手中。
    夜影前幾日營救宋輕瓷受了傷,傷口上還綁著紗布,臉色也是同樣的凝重。
    “皇上,謝小將軍知道了你在新州,定會將這消息傳揚出去,想必不日就會帶兵圍攻新州。”
    “您看,咱們是否需要出城暫避風頭?”
    蕭允搖頭:“朕若出城,無人組織城內百姓抵抗,屆時謝家軍攻入城中,定會屠城。”
    他身為一國之君,豈可棄城中百姓不顧,獨自逃亡。
    夜影有些擔心:“可現在城中精銳都被王爺帶去北渭,城中老弱殘兵加起來也隻有幾千,想要抵抗幾萬謝家軍怕是不易。”
    蕭允伸手揉了揉眉頭,沉吟許久後,吩咐夜影。
    “你安排下去,讓人組織城中百姓,準備迎戰。”
    新州城有數十萬百姓,除去孩童年和老人,也能抽出來幾萬精壯,隻是兵器缺乏,隻能用菜刀,鋤頭,木棍等代替。
    “咱們軍隊雖少,但隻要守城,無須反攻,倒也不是太難。到時交戰後,咱們隻要能堅持三日,便能等來援軍。”
    即便蕭澈的軍隊無法及時趕回,他提前調撥的南邊軍隊,應該也快到了。
    京城,固寧公主府。
    謝清越看到父兄的飛鴿傳書,驚得整個人都站了起來,連桌上的熱茶灑了都未察覺。
    蕭允果真是去了隴西,還在新州榮親王府暫代了王爺身份。
    她父兄竟想趁此機會,除掉蕭允,扶蕭澈上位。
    謝清越隻覺父兄過於天真。
    蕭允這人心機深沉,手狠手辣,曾數次曆經生死困局,最終都闖過來了。
    他是有上天護佑的真命天子,怎麽可能輕易死在父兄手上。
    她信件尚未看完,就準備寫書勸父兄收手。
    可待她看完完整信件,又心下一凜,整個人無力跌坐在椅子上。
    她父兄竟然已經落下了與北渭大皇子勾結的把柄,她哥哥還從蕭允手中綁走了宋輕瓷。
    前一項是通敵叛國之罪,後一項則直接觸了蕭允逆鱗。
    蕭允若能逃過此劫,定然不會放過謝家,她也必受波及,畢竟蕭允可能在隴西的消息,是她透露出去的。
    謝清越心下一片苦澀。
    她父兄寫此封信來,不是為了她安全叮囑她逃跑,而是讓她在京中傳揚蕭允拋下國事,去隴西尋找宋輕瓷的消息。
    此消息若是傳出,蕭允想必要被打上昏君的罵名,宋輕瓷也會被看作是紅顏禍水,朝局也有可能不穩,被蒙在鼓中的朝臣定也會對他不滿。
    這並不是謝清越想要看到的結局。
    現在,她隻希望家人平平安安,社會太平無事。
    她捏著信件枯坐了一夜,天亮時分,終於走出了公主府,去了茶樓。
    當日上午,便有一條消息在京城瘋傳。
    皇上多日未上朝,並非重病臥床,而是偷偷去了隴西,尋找他的心上人宋輕瓷。
    朝臣們聽了都倍感憤怒。
    蕭允還是太子時,便一再推拒迎娶太子妃;登基後,也遲遲未選秀立妃立後,至今後宮仍空虛。
    他為了一個商戶之女,一再推拒各個重臣推薦的世家貴女,現在還為了她扔下國事,簡直是兒戲。
    朝臣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私下議論著這條消息。
    太後聽了此事,也異常憤怒。
    蕭允稱病離京,隻讓她幫忙穩定朝臣,並未說自己要去哪,要去做什麽,她也一向信任他,也未多想。
    現在聽聞他又是為了宋輕瓷,做下這等荒唐事,心中異常憤怒。
    自己為了替他隱瞞消息,頂著朝臣們的壓力都累病了,他竟為了個女子置國家大事於不顧。
    她心中不忿,宣了幾個重臣進宮,商議此事。
    “皇上近日確實不在宮中,哀家需要諸位愛卿與哀家一起想法子,將此事瞞下。”
    丞相聽聞,臉色凝重:“此消息現在京城已甚囂塵上,想要再隱瞞怕是不可能了,除非皇上明日就能上朝。”
    他之前便是稱病休養沒有上朝,即便現在人真在宮中,也真病了,但隻要不露麵,也無人會信了。
    太後苦笑一聲,麵上憂心忡忡。
    蕭允人現在隴西,怎麽可能趕得回來上朝。
    兵部尚書替蕭允說話:“外麵都傳皇上是為了個女子去隴西,依微臣看其實不然。”
    “現在北渭內亂,連帶著隴西局勢也不穩,皇上此時去隴西,定是為平亂去的。”
    “微臣聽聞,北渭三皇子之前被傳毒殺北渭王,被大皇子追殺逃進了隴西,可近日他卻帶著一支軍隊打回北渭,現已擊敗了大皇子軍隊,正在重整朝局,這裏麵說不定有皇上的手筆。”
    太後聽聞,心下略安,隻要蕭允不是被女色衝昏了頭腦便好。
    丞相摸著下巴上的胡子,低聲道:“北渭事了,皇上想來也該回京了。”
    “隻是,為皇上的名聲著想,決不能讓他帶著宋輕瓷那女子回京,否則會坐實外麵的傳言。”
    太後也正擔心此事。
    可蕭允向來我行我素,不將她說的等方麵當回事,她也左右不了他的想法。
    “哀家也不想她跟著皇上回京,”她頓了頓,咬牙道,“最好,她此生都別出現了。”
    丞相和兵部尚書對看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擔憂。
    蕭允頭腦聰明,手段果決,又勤政愛民,還是太子時便展現出了明君之姿,登基半年更是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一改之前先帝在朝時的烏煙瘴氣。
    他們都希望蕭允能一直這樣勤勉,朝局能一直這樣穩定。
    可宋輕瓷是個變數,她的存在會讓蕭允失智發狂,這不是好事。
    “太後若是放心,可將此事交予微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