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艾葉懸門驅邪穢 菖蒲映戶納禎祥

字數:7897   加入書籤

A+A-


    新教學樓建設進度越來越快,江壩生產隊的社員們都急著想趕在端午前封頂上梁。
    畢竟過了端午,農田裏事情就開始多了,尤其是七月初雙搶就要開始,他們必須加快進度。
    魯求英也作了指示:“教學樓上梁之後,江壩生產隊的同誌們聽其自便,回鄉收稻,另給路費和補貼。”
    這下江壩生產隊眾人幹勁更足,一個個把磚頭搬的飛起,這種情況下,岑濟必須得多關注下工程質量。
    要速度,也要質量嘛。
    也多虧了李克道在場,他自從跟齊同煒交流幾次後,漸漸開始成長,對工程上的事情熟門熟路。
    還聽了岑濟的建議,把學校建設進度列了一張作戰圖,任務細化到天,還根據建材、人工、天氣隨時調整。
    作戰圖就掛在工棚夥房屋簷下麵,每次吃飯的時候,李克道都站在下麵研究。
    根據最新進展,教學樓的竣工時間定在八月三十號,日子不錯,但現在什麽都說不準,雙搶過後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端午節前封頂應該是問題不大,之後就是操場、食堂以及內部裝修了。
    這些事岑濟打算讓躍進大隊的社員們都參與進來,尤其是學生家長們。
    畢竟這學校建成了之後就是集體的,一人添一塊磚也是為集體添磚加瓦嘛!
    真要是有一天搞什麽教育市場化改革,就算上麵同意,也得問問這些為學校建設出過力的家長們答不答應。
    岑濟拍拍李克道的胳膊:“你們加油,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回頭跟支書說一聲,請他撥一些綠豆、糖精過來,給大夥煮點綠豆湯喝!”
    綠豆大隊是有的,畢竟端午節要吃綠豆糕,現在的綠豆糕可都得生產隊自己做,真正的純手工。
    那到底是不是綠色純天然,岑濟就不敢保證了,畢竟現在社員們都是把糖精當寶貝來用的,做什麽都要加一點,不然沒味道,大家也不愛吃。
    教學樓每日打卡行動結束後,岑濟又踩著點趕回學校吃午飯。
    摘下頭上的草帽掛在食堂大門後麵,劉拐子抓起搭在脖子上的手巾擦了擦汗。
    “校長,這天氣越來越熱了,過兩天我去大隊做綠豆糕,帶些綠豆回來,以後中午就不做湯了,喝綠豆湯吧,你看怎麽樣?”
    劉拐子的提議很好,岑濟對此很是讚同,表揚他腦子靈、想法多,是真正的為學校、為師生著想。
    “校長明見萬裏,為咱們學校操碎了心,我代表芙蓉小學全體教職工向您致敬!”
    羅大右趕緊見縫插針,送上了體貼的馬屁,拍的岑濟渾身舒坦,連連含笑點頭。
    這羅大右一直都對岑濟言聽計從,岑濟說往東,他絕不朝西看一眼。
    這種近乎於盲從的忠誠屬下,有哪個領導不喜歡呢?
    至於為什麽這麽聽從指揮,岑濟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已經落成的教職工宿舍。
    這宿舍在目前看來,不說吹的,絕對是萬安公社首屈一指的豪宅。
    “大家快吃,動筷子,抓緊時間,不然王可牛那小子又要過來搶我們菜吃了!”
    岑濟樂嗬嗬地招呼大家用餐,學校現在是兵強馬壯,三個老師一個校長,還有一位後勤主任,這個配置真是沒得說了。
    “過幾天,我要去省裏參加個會議,到時候學校裏的事情就拜托羅老師掌個總!”
    羅大右啪的一下立正:“請校長放心,我定當盡心竭力,絕不辜負校長托付!”
    “坐下、坐下,羅老師言重了。”羅大右這麽一大把年紀,還在岑濟麵前服服帖帖的,搞得自己有些不自在。
    羅大右來學校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管是教學還是工作,都勤勤懇懇的,最主要的是他從來不多問。
    再加上他年紀大,邱慧娟和丁小曼也都服他,有他掌總,岑濟出門也能放心。
    天氣熱,食堂窗戶開的小,悶得很,大家飯吃的都很快,學生們更是早就吃完,把各自碗筷洗好放了進來。
    岑濟交代他們不要亂跑,尤其是不要玩水,河裏有水鬼哩!
    女孩子們大多聽話在教室裏待著,或是找大樹底下乘陰涼說悄悄話。
    男孩子嘛,那叫一個皮喔,趴在地上掏知了,跑到河埂挖茅根,天氣一熱就在水裏泡著,真是讓岑濟愁壞了腦子。
    不過這時候也沒什麽好辦法,天熱啊,別說冰箱空調了,就連電風扇全大隊都沒一個。
    唯一帶風的電器還在窯廠裏,工業用的鼓風機,對著磚坯吹著風呢!
    就在這時候,桂枝大嫂站在食堂門口,朝邱慧娟招了招手,邱慧娟見了臉一紅,低著頭就出去了。
    什麽情況?這桂枝大嫂什麽時候跟邱慧娟這麽熟絡了?
    岑濟跟著出了門,見桂枝大嫂拉著邱慧娟就去了她家裏,還特意伸頭出來望了望,接著把門關了起來。
    大白天的還關門?桂枝大嫂想對邱慧娟幹什麽?
    岑濟正準備敲門去問個明白,一個小屁孩卻從自己褲襠裏鑽到屁股後麵躲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邊躲著一邊嘴裏喊:
    你罵我,我不怕,我到南京找我爸!
    我爸有個機關槍,對你屁股打三槍!
    岑濟麵前是王維銀和其他幾個小調皮鬼,頭上戴著柳樹枝編成的帽子,手裏拿著柳條,氣勢洶洶。
    “不準打架,誰打架我就打誰屁股!”岑濟趕緊用手攔住,轉念一想又改了口:
    “誰打架,我就讓丁老師來打他!”
    王維銀一聽,哇的一聲就要哭出來,岑濟接著恐嚇:“哭?哭也算哦!”
    “校長,這個小黑不吊方言,總之就是罵人的話)不知道從哪來的,說我們書都讀到皮炎裏去了!”
    岑濟把手伸到屁股後麵,拽著他的褲腰就拎到了前邊,定睛一瞧,這小孩自己還不認識。
    “你不是我們學校的,也不是我們大隊的吧?快說是哪來的!”岑濟蹲下來,一手掰著他的肩膀,一手作勢要揪住他的小螺絲。
    小孩七八歲的樣子,也有可能更大點,這年代小孩普遍營養不良,個子、身材都較後世短小。
    上半身沒穿衣服,下半身穿了一條半黑不灰的補丁褲子,甚不合身,褲腳比他腰都大,光著腳沒穿鞋。
    頭上、身上濕漉漉的,像是從河裏才爬上來,手抓在他身上確實滑溜溜的,手指一撚,才發現是汗。
    身上灰塵遍布,汗水在他身上流出一道道細條,活像個小泥菩薩。
    “我是箭樓大隊射豐生產隊的,我媽媽叫曹秀芬,我叫孟楠!”
    口齒伶俐,吐字清楚,光這點就比躍進大隊的這些小兔崽子們強得多了。
    更要緊的是,他說的是普通話!
    要知道岑濟現在普通話都不怎麽說了,除非上課的時候,才會說普通話。
    不過岑濟還是逮到了他的小螺絲:“猛男?你這樣也不猛嘛!”
    “你為什麽要說我的學生書讀到、咳咳,為什麽說這樣的話?”
    岑濟整理了一下措辭,還是不在孩子們麵前做壞榜樣了。
    “他們連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都不知道,還說屈原死了不關他們的事!”
    喲!這小屁孩懂得還挺多,還整上屈原了,這對王維銀他們來說超綱了啊。
    “誰跟你說的這些?”岑濟伸手把他頭上的石子彈開。
    “我爸爸!”
    “你爸爸叫什麽名字?”
    “不知道!”
    岑濟還想再問些什麽,孟楠趁勢一扭,從岑濟手裏溜了出去,一眨眼就順著小路跑出好遠。
    王維銀一跺腳,就準備繼續追,被岑濟叫了回來:“大中午的還這麽費,下午上課頭又要耷拉著打瞌睡!”
    幾個小鬼一看岑濟板起臉,摳著鼻屎跑開了。
    被這麽一打岔,邱慧娟已經從桂枝大嫂那裏出來了,岑濟趕緊過去問東問西。
    “哎呀,沒什麽,沒事,你別瞎問了!”
    沒想到不管岑濟怎麽問,邱慧娟就是不說,搞得岑濟一頭霧水。
    入夜,躍進大隊一片寂靜。
    雖說隊裏已經通了電,但除了逢年過年那幾天,大家還是不舍得開燈的,一兩塊錢一度電,苦日子過慣了的人哪裏肯幹?
    就是幾十年後,村子裏也有大把老年人一個月電費都不到五塊錢,抄電表的電工都懶得開蓋。
    不過桂枝大嫂家裏倒是有點小動靜。
    “這東西能管用嗎?”
    “蔡大媽跟我說的,她當年就是摸了這玩意,一下子就給家裏生了三個小公雞頭子!”
    “唉!那我再使點勁,你把住了!”
    一陣床板吱呀聲後,房間內重歸平靜,油燈如豆,人影交錯而臥。
    開春以來,雨水並不是很足,一直以來都是晴天多、雨天少,還有些日子光能看見烏雲密布,卻不見雨點。
    端午節前幾天,魯求英正帶著劉進喜去抬水葫蘆一種小型水泵),準備從河裏引水。
    “見鬼的天氣,現在不下雨,可別雙搶的時候下!”
    “呸呸,別多嘴了!早點把水放了,還得去扯幾把艾草回去!”
    陵穀習俗,端午節家家門口必擺艾草,這艾草還不像別的地方割了之後或掛在門邊,或擱在窗台。
    陵穀這裏的艾草,還得用盆連根盛了,養在門口,過了端午就挪到一旁,一直這麽養著。
    到了冬天,鐮刀一割,攤開了曬幹,家裏誰感冒著涼了,就燒一桶開水,把艾草放裏泡著。
    桶裏放一個小凳子,雙腿插進桶裏,上麵再蓋上棉被捂得嚴嚴實實,被開水一熏,發發汗就好了。
    岑濟家門口早就擺上了,劉拐子挖的,不過菖蒲就得自己動手了。
    那玩意喜濕,一般都長在陰溝氹子裏,家裏養不住,隻能端午當天去拔兩根回來應應景。
    岑濟手裏拿著個鹹鴨蛋,用一根筷子在蛋殼上紮了個小洞,伸著舌頭吃著掏出來的碎蛋白,活像個小孩。
    邱慧娟坐在大門口看書複習,見岑濟這副樣子笑了起來,臊他是個哈巴狗,就會舔東西吃。
    岑濟微微一笑,心說我會舔的東西多著呢,江湖人送外號:金舌郎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平日裏就愛吃鮑魚,當然了,這個“吃”和這個“鮑魚”,隨你怎麽理解都成。
    正當岑濟為了一個完整的鴨蛋殼奮力拚搏時,李大江到訪,招呼岑濟出去看熱鬧。
    岑濟讓他別喊,不要吵到邱慧娟學習。
    今天周日,學校放假,可服裝廠還在加班加點,機器聲音大得很,岑濟便讓邱慧娟到自己家來看書。
    什麽?周日學校不上課,更安靜,更適合學習?
    嗬嗬,小兩口想幹什麽,你管得著嗎你!
    “什麽事、什麽事?是哪家打小孩了?”岑濟一溜煙跑到院門口。
    “不是打小孩!”
    “那是誰在家打老婆?”
    李大江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岑濟看了更來勁。
    “那是兒媳婦打婆婆?搞破鞋?”
    一連猜了幾個,都沒猜中,岑濟眉頭一皺:“那有什麽熱鬧可看?”
    李大江哈哈一笑:“快走吧,支書在攔水壩跟槐木塘的人吵架呢!”
    岑濟一聽,渾身都來勁了,支書跟外隊人吵架?那可比自己猜的有意思多了。
    二人在田埂上狂奔,往攔水壩趕去。
    槐木塘在躍進大隊東邊,他們來的人也在東邊,不止岑濟和李大江兩人往那去,隊裏的人都來湊熱鬧了。
    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農村地區精神文化活動比較匱乏,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所造成的。
    平時誰家吵嘴幹架,都能引來一大幫子人圍觀,別說支書跟人吵架這麽勁爆的事。
    這不管是吵贏了還是吵輸了,日後都必將成為社員們下飯喝酒的絕佳材料。
    快到地方的時候,岑濟還看見二爹爹拄著拐棍往那裏趕,看來湊熱鬧不分年齡大小啊!
    等岑濟到了現場,此時人群已經圍了個水泄不通。
    人群分兩撥站定,攔水壩南北走向,南邊是躍進大隊的社員,東邊是槐木塘大隊社員。
    打眼一看,槐木塘大隊那邊人也來了不少,畢竟他們也怕自己吃虧,萬一幹起仗來,也有個照應。
    岑濟找了個縫鑽進去,側著耳朵聽起來。
    “老魯,你們把水多放一會兒怎麽地?”
    喜歡我在1980年搞開發請大家收藏:()我在1980年搞開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