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綜合試~雪

字數:4383   加入書籤

A+A-


    院外,張氏跟著走了進來,站在林芷若身後笑吟吟的看著。
    “謝了。”
    王平笑著接過食盒,林芷若隻是淡笑著搖頭。
    王平抬頭看了眼天色,對著林芷若開口道:
    “天色不早了,今日就別回去了,你一個女子夜深了不安全,今日就住在這吧,讓娘給你收拾間屋子出來。”
    “啊……”
    林芷若薄唇微張,張氏從身後走出,拿出手帕幫她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著道:
    “丫頭留下吧,明日咱們一起去送王平科舉。”
    “這院裏屋子都是空閑的,嬸子給你收拾下,很快就好了。”
    “這麽晚過來送糕點,再讓你回外城,你也出不去了啊。”
    林芷若猶豫了一下,看了眼王平見對方點頭,才輕輕點了點頭,笑著道:
    “嗯。”
    ……
    春闈自二月初一啟幕,需考三場,每場連續三日,兩場之間間隔一日休息。
    每至科舉大考之年,這便是長安最為矚目的盛事。
    在這十一天裏,平日裏喧囂的京師,仿佛也變得靜謐了許多。
    此刻,貢院內,所有舉子已經入了場,隻待銅鍾聲響,便可即時開始答題。
    終於,時辰已到。
    考卷皆被下放。
    這春闈三考,一考綜合,二考詩詞,三考策論。
    這第一場的綜合,便包含了以經義在內,還有算學,地理,天文....涉獵極廣,題量極大,且要遠超去年六月的鄉試。
    因此待題卷下發,眾多士子也是絲毫不敢浪費時間,埋頭苦思,揮毫疾書,沉浸於答卷之中。
    長安這兩日的天氣並不算好,正是倒春寒的時候,天空被灰白的烏雲所遮蓋,冷風四起,再加春闈對考生夾帶私貨盤查極為嚴苛,對於衣物也自有要求,穿的也不能太厚,要便於檢查。
    這能參加春闈的都是各地選拔出來,最優秀的舉人,可即便是舉人,看到科舉考場出現這麽多題目,怕也是頭皮發麻。
    王平猜測這綜合卷的出題人的想法,怕是和後世國考行測的出題人一樣,設計這題目的初衷,就是不打算讓考生全部都能夠答完。
    因此,這春闈綜合科,不僅考的是考生擁有的學識儲備,還要有極高的臨場應變能力。
    既要有才華,又要懂得取舍。
    而王平第一個選擇做答的板塊,便是算學題,算學題對於王平來說本就是極為擅長的,這題目對他來說並沒有難度,答完算學題,就已經是中午了,
    王平穿的衣物並不算厚,從早晨答題開始,看著滿滿幾頁的考題,即便是他到現在,也不過隻答了五分之一罷了。
    放下手中毛筆,望了眼陰沉的天空,王平朝著手心哈了口熱氣,天冷了這答起題來把手凍的僵硬,答題的速度更是慢了不少。
    若不休息一下,以這麽僵硬的手答題寫字,遲早得出事,若是不小心塗抹塗畫了,即便答的才好,怕是也要落入下等。
    冷風依舊嗚咽個不停,吹的稿紙上下翻飛,幸虧還沒有開始在試卷上謄寫起來,不然怕是要汙了卷麵。
    這春闈的考試中,雖不需要考生穿厚衣,但卻允許考生自備碳火,以及攜帶蠟燭和水。
    雖是這樣,可這考舍卻很小,甚至還不比當年縣試和府試的大,王平打眼看了一圈,還都是木製結構,若是一不小心濺出火星,燒了試卷這風險就得考生自己承擔。
    所以考場之中,大多舉子,都是選擇硬扛著,也不願意點著炭火。
    王平看著身後的炭火,猶豫了片刻,還是沒有燒,隻是拿起火折子點燃一根蠟燭,用這微弱的熱量,暖了暖自己僵硬的手。
    王平喝了些水,隨便吃了些糕點,又休息了一會,便又重新做答起來。
    這個下午,他準備就把這最難啃的經義給解決了,照看這天色,明後日說不得還會下起雪。
    長安屬於北方,這北方有時三四月份下雪都是常有的事,若不早早準備起來,免得亂了後麵的安排。
    隻是這天氣,對於不懂北方天氣的南方的學子來說,卻有些殘酷了。
    這經義第一題出自尚書,題目通俗翻譯是這樣的“《尚書》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請結合本朝立的治國方略,論述‘民本’思想在治國理政中的實踐意義。”
    這《尚書》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強調民眾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則國家安寧。
    大宣立國之初,以“安民為本”為治國方略,推行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鼓勵農耕等政策,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漸強盛。
    雖經前年戰爭困擾,南邊水災不寧,可因此朝廷更應該注重以民為本,傾聽民聲,注重民意,保障民生。
    這裏就可以用一句前世那位天可汗說過的,非常有名的話。
    即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朝廷為舟,百姓為水,百姓們擁護朝廷,自當會背棄朝廷,以民為本,才能長治久安。
    王平筆走龍蛇,飛快的寫完第一題,便開始做答第二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貢院外,天色逐漸陰沉,貢院裏眾考生的視線,也逐漸模糊起來。
    舉子之中,一部分出自貧苦家庭,平時營養不濟,到了這夜裏便有夜盲症,因此,這貢院裏,等天色徹底黑下來,便已經無人再繼續做答了。
    二月春寒,到了夜裏就更加寒冷,若不早些休息,等夜晚凍的睡不著覺了,如何麵對明日的苦戰。
    王平小心收拾好卷子,又將卷子與稿紙一同放在有遮蓋的地方,這才抱著包袱,沉沉睡去。
    二月的春闈,正值寒冬未盡,春意未顯的時節,三更時分,夜色沉沉,寒風如刀,卷著細碎的雪花,從貢院天空之上緩緩墜地,周而複始,積雪漸深。
    第二日清晨,王平被冷風凍醒,幾陣激烈的噴嚏聲,也宣告著某個考生的倒黴。
    貢院內的號舍狹小而陰冷,燭火在風中搖曳,投下斑駁的光影。
    雪花不停,考生們裹緊了單薄的衣袍,手指青綠凍得僵硬,卻仍緊握著筆杆,在紙上奮筆疾書。
    墨汁在低溫中凝結,需不時嗬氣化開,方能繼續書寫,遠處傳來更鼓聲,沉悶而悠長,仿佛在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此次省試的題目數量驚人,且難度頗高,倘若不加快書寫速度,哪怕給足三天時間,也未必能答完。
    貢院之內,風雪不停,恐耽誤明日交卷,眾多學子心急如焚,恨不能多長出一隻手來奮筆疾書,而王平卻依舊沉穩,有條不紊的寫著剩下的題目。
    這一場剩下的題目雖繁雜,但對他而言,不過是信手拈來,無需過多思索,便能一道接著一道地寫下去。
    寫得手凍硬了,便烤烤燭火稍作休息,有些困乏了,就靠在考舍角落裏抱著包袱,休憩片刻,就這樣,兩天時間,王平已完成了近九成的題目,估摸著下午就能全部答完。
    待到第三天清晨,鑼聲一響,便可交上答卷。
    到了第三天下午,王平看著已經被謄寫滿的試卷,滿意的點了點頭,起身交卷,除出了考場。
    喜歡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古代農家子的宰輔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