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對未來充滿希望
字數:7217 加入書籤
自從和翠花見麵後,王漢林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了太多的變化,想到結婚時,房子的問題,裝修的問題,太多需要解決的事情!
半夜兩點鍾就睡不著了,人心中有事,失眠就是常態!
睡不著了,就開始整理空間,實際上空間內的大米已經很多了。
現在空間內30畝地的空間有5畝地已經是魚塘了,還有5畝地變成了動物養殖了。
現在用於種植糧食的地方隻有8畝地,5畝地規劃為種菜了有5畝地,規劃了種水果,剩餘的2畝地變成了存貨區!
王漢林從來就沒有那種拯救世界的宏大念想,在他看來,拯救世界那是超級英雄或者傳奇人物才會有的使命,離自己太過遙遠。
他隻懷揣著一個樸實而又真切的願望,那就是在這艱難的時代裏,讓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能過得不那麽艱難。
想象著家人不再為了生活的柴米油鹽而愁眉苦臉,朋友不用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疲於奔命,大家都能多一份安穩與從容,多一個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向。
他渴望看到家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朋友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希望,而不是像上一世那樣,生活被無數的困難和挫折攪得一團糟。
為了讓生活不再是那副千瘡百孔、雜亂無章的模樣,他願意付出自己的努力。
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願望,對於普通人來說,卻如同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困難重重。
因為大多數人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他們隻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到未來的走向。
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隻,沒有導航,隻能隨著海浪的起伏而飄搖。
王漢林還記得上一世聽過的一段話:
“一個人的一生是在不斷犯錯,如果一個人犯錯的越少,那你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當時聽到這段話的時候,他並沒有太多的感觸,隻是覺得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雞湯文。
但經曆了上一世的種種挫折和失敗後,他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同。
他知道很多未來的事情,可這並不是他有多麽了不起的本事,隻不過是腦海中有著未來大致的記憶而已。
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普通人,沒有超凡的智慧,也沒有強大的力量,更不是人類中那種站在金字塔頂端、極致優秀的代表。
他沒有拯救世界的超能力,也沒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他隻是一個在生活的浪潮中努力掙紮、試圖改變命運的平凡人。
在這寂靜的夜晚,王漢林的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肆意地奔騰著。
胡思亂想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春天的氣息已經悄然彌漫開來。
春天的早上來得越來越早了,天色漸漸泛白,微弱的晨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他的臉上。
突然,隔壁大院傳來了一陣清脆的雞叫聲,那聲音劃破了寂靜的清晨,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起床號。
王漢林緩緩地睜開雙眼,看著那透過窗戶灑進來的微弱光線,心中有些慵懶。
他實在是舍不得離開這溫暖的被窩,於是又閉上雙眼,準備再睡個回籠覺,讓自己在這短暫的睡眠中,暫時忘卻生活的煩惱,享受這片刻的寧靜與安逸。
對於一個對未來沒什麽期望的人來說,享受是永恒的,我都有空間了,我為什麽不享受呢!
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9點半了!
起來把屋子大概整理一下,實際上屋子裏什麽都沒有,需要未來房子用的東西都放進了空間,因為這房子太小隻有25平!
這敵特什麽時候抓啊?王漢林最近真的著急了,他想盡快裝修。
55年以前裝修好了,對於以後來說會省太多的事,55以後買什麽都要票了!
王漢林不想欠太多的人情,人情難還啊!
悠閑的來到保衛科,還是千篇一律的第一件事,泡茶。
空間裏有3棵茶樹是山裏的老茶樁,新長出來的茶樹,空間裏做的新茶源源不斷的在產出!
有這條件,喝茶誰喝茶沫啊!
大家看到王漢林開始泡茶了,都拿出杯子來他這眼睛看著他,我不說話,都等著他先說隨便泡這個信號!
王漢林也不說,就在這憋著!
小陳禁不住勁先說了“哥啊,我的漢林哥啊,你怎麽不說話啊我等著你發話呢!”
王漢林一下子就笑了,“哈哈哈哈,你小子就你一個人沉不住勁,你老其它人都不說話,趕快泡茶吧!我出去溜得一會去!”
“對了誰知道哪裏能買到三輪車啊?”
一位大叔說“西單市場那邊有,你買這個幹啥啊?”
“有大用,等我買完改造好的讓你們大吃一驚!”
王漢林看看空間裏的錢攢了多少,這一查,存款達到了3000多元,最近在黑市賣的東西有點狠,賺了不少!
去了張叔辦公室,請假打招呼,就出了軋鋼廠!
這西單可不近啊,坐公交晃晃悠悠的來到了西單市場,這裏都是賣大馬車的和馬拉貨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漢林溜達了一大圈,相中兩台,各有千秋吧!
他想買那台帶車鬥的,另一台後麵是平板,不符合他的想法。
他還是去和車鬥這台商量去了,“爺們,這車咋賣的?”
“哥們,我這車100元就賣,別講價!”
王漢林看了看三哥輪胎,又看了看鏈條和軸承!
“這是100元,去那邊做個手續吧”王漢林也沒廢話,直接給了錢!
兩人直接就去了市場那做買賣手續,再上牌手續!
直接都做完了,王漢林還交了2元錢的稅錢!
這下子,有了三輪車他的釣魚改造計劃就可以實現了!
帶著激動的心,騎著車回了軋鋼廠!
到了軋鋼廠,直接去了財務部找韓姨去了,“韓姨啊,我想改造一下我的三輪車想用點鋼鐵邊角料,您看我怎麽付款啊!”
“你小子我聽說被調到保衛科了啊,最近你可不來我這了!”
“韓姨啊,我這也沒辦法,調我到保衛科我也不知道,調完了我才知道這事!”
“你去3車間找車間主任關老二,叫關心那位,就說我說的,用多少讓他開單子,然後來我這付款!”
“好嘞,還得是您啊!”王漢林咧著嘴在那笑著說!
王漢林急忙去了三車間,到了找到主任說明想法,關老二帶著微笑眼睛都看不到了,找到一位鉗工和一位低級焊工!
車間主任交代好就走了,忙自己的事去了!
在工廠的車間裏,陽光透過窗戶的玻璃,灑落在地麵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王漢林興致勃勃地拉著一位經驗豐富的鉗工,滔滔不絕地說起自己腦海中的奇思妙想。
“師傅,我琢磨著啊,咱們可以在這三輪車的車鬥上做一塊鐵板。
您看啊,這鐵板呢,把它放下來的時候,這三輪車瞬間就能變成平板車。
要是遇到需要拉一些比較大、比較長的物件,平板車的優勢可就體現出來了,不管是拉木材還是拉一些不規則形狀的東西,都不在話下。
而且啊,這塊鐵板可不是一整塊的,它由兩塊組成,中間用折頁連接。這折頁就好比人的關節一樣,靈活得很。
當我們把鐵板豎起來的時候,嘿,它就成了車鬥的靠板,能穩穩地擋住車鬥裏的東西,防止它們掉落。
這就是我最開始的一個初級想法。”
王漢林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眼神裏滿是興奮和期待。
鉗工師傅微微點頭,摸著下巴思考著王漢林的話。
王漢林見狀,更加來了精神,接著說道:
“還有啊,咱在車鬥裏麵再做一層用木頭做的各個小盒。
這些小盒啊,每個都有自己的用處。
而且盒上都配有蓋板,要是咱們不打開這些蓋板,車鬥內就還是一個平整的平麵,不影響正常的載貨。
但要是打開蓋板呢,這裏麵可就是一個收納的小天地了。
我平時喜歡釣魚,這些小盒就可以用來放釣魚配件和工具。
像魚鉤、魚線、魚餌盒,還有那些小鉗子、剪刀之類的工具,都能整整齊齊地放在裏麵,找起來也方便。”
說著,王漢林走到三輪車的車把旁邊,指了指說道:
“師傅,在車把的這個地方,咱們可以焊一個放雨傘的插管。
您想啊,要是在騎行的路上突然下雨了,把雨傘往這插管裏一插,既不用手舉著,還能遮風擋雨,多實用啊。”
緊接著,他又跑到車鬥邊上,接著說:
“再做兩個能插到地上的魚竿支架。
以後我騎著這三輪車去釣魚的時候,把車往那合適的地方一停,把魚竿支架往地上一插,就能穩穩地架起魚竿,我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等著魚兒上鉤啦。
而且啊,咱在車鬥周邊再焊上一圈掛鉤。
這掛鉤用處可大了,當我們需要綁東西的時候,就有地方掛繩子了,不管是固定貨物,還是掛一些小物件,都非常方便。”
王漢林就像一個充滿創意的設計師,天馬行空般地說著自己的這些創意,他的聲音在車間裏回蕩著,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不一會兒,車間裏的幾個大師傅聽到了這邊的動靜,都紛紛圍了過來參謀。
對於這些技術人員來說,對這個三輪車的改造就像是拿到了一個超級大玩具一樣。
他們你一句他一句地討論起來。有的師傅說:
“這鐵板的材質得選好,既要堅固耐用,又不能太重,不然會影響三輪車的動力。”
另一位師傅則提出:“這車鬥裏的小盒,尺寸得設計合理,不同的釣魚配件和工具大小不一樣,得給它們都安排合適的位置。”
還有師傅說:“那放雨傘的插管,角度得調整好,不然雨傘斜著,遮雨效果可就不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地提出各種建議和改進意見。
原本王漢林那個最初的想法,在眾人的討論和參謀下,已經被改得麵目全非了,但卻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實用、也更加充滿創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車間裏充滿了熱烈的討論聲和大家對改造三輪車的期待。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精心設計,最終決定將車鬥進行大幅度的加長處理。
不僅如此,就連原本固定的車板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可拆卸式的結構,極大地增加了使用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而最為關鍵的改進則在於車鬥下方的承重部分,以往那種簡單的支撐結構已經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弓子鋼板的弓片設計。
這種創新的改變無疑大大增強了車輛的承載能力,使其能夠應對各種重載任務。
整個研究過程可謂是熱火朝天,眾人各抒己見,不斷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議,並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反複斟酌和優化。
時間就在這樣緊張而又充滿激情的氛圍中飛速流逝,不知不覺間,夜幕已然降臨,直到晚上下班時分,關於如何改造這輛三輪車的方案才終於塵埃落定。
當大家滿懷期待地詢問這項改造工程所需的費用時,得到的答案卻讓人有些瞠目結舌——竟然需要整整 120 元!
這個數字對於王漢林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他不禁暗自思忖道:“這改造的花費可比買一輛新車還要昂貴啊!”
然而,一想到如果按照這個方案成功完成改造,那麽眼前的這輛三輪車必將脫胎換骨,成為全北平獨一無二、最為強大的第一輛三輪車,王漢林心中的猶豫瞬間便煙消雲散。
畢竟,有時候為了追求卓越與獨特,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喜歡穿越在50年代請大家收藏:()穿越在5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