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三人成眾(中)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A+A-


    “這第一個‘人’居然是人的惰性,也就是所謂的缺乏自主意識、缺乏創新意識、不想要自己努力,隻會去求別人、靠別人的固有人性!”
    李市長聽完陳峰的第一點分析,臉上頓時露出了幾分讚同之色。
    作為今年剛調任到津門市的大領導,李市長最近幾個月可以說是把津門下轄16個區,124個街道幾乎是全都跑了一遍。
    對於津門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有關於經濟建設方麵的曆史、成績都了如指掌一般。
    就拿這所謂的平行進口車而言,最早誕生的初衷就是為了繞開華夏高昂的進口稅率,以及一些外資品牌的限製型車型,去國外進口這些由外資品牌本土工廠生產出來的高價值豪車。
    讓國內的消費者,可以繞開那些加盟或者直營4s店花錢買到這些進口豪華車。
    靠著這樣一條龍的服務,津門港的平行進口車貿易過去可以說是在全國範圍內一家獨大。
    單單就這一個產業,就能為津門市的gdp提供每年上千億規模。
    可是這樣做的結果,除了抬高了那些外資品牌豪車的溢價之外,也在無形之中打壓了華夏國產品牌的崛起進程。
    因為這些外資車企品牌,隻想要從華夏消費者口袋裏賺錢,並不願意把這些高附加值的豪華車製造技術教給華夏的車企。
    無論是一汽、上汽、還是廣汽,在與大眾、豐田、通用等外資品牌談合作引進整車生產線時,通常都隻會授權給他們落後好幾代的技術。
    而且就算能落地生產,也隻能產出中、低端車型,高附加值的豪華車型那是一顆螺絲都不願意給。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拿市場換技術,但是隻能換到低端技術’的局麵,就是因為過去一群親西方資本的利益集團提出了‘造不如買’的口號。
    不僅僅是汽車工業,就連計算機、半導體產業也是這樣被這群利益集團給霍霍掉的。
    這些人掌握著當時的進口資源,又裏應外合配合外資品牌圍堵華夏造車技術的崛起,將豪華車的利潤牢牢把握在手中。
    稱之為一句‘洋人走狗’都絲毫不為過。
    而津門當地的產業,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被拖進了‘造不如買’的惰性思維之中。
    就拿津門當地的夏利汽車工廠而言,本來是最早發力的第一代國產車企,但是之後的經營中缺乏自主創新精神,然後被逐漸被淘汰出曆史舞台。
    如果換做是byd、吉利等國產車企,當年有夏利那個資源,估計早八百年就銷量起飛了!
    這不僅僅是津門的悲哀,也是當初時代發展中的一種悲哀。
    反映到了津門人的身上,便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惰性。
    “那請問峰總,這第二個‘人’又是什麽?”李市長繼續問道。
    他這次來,就是想從峰哥這求點生意經,好對接下來的為政一方提供良好的經濟發展指導方向。
    因此無論聽到什麽‘露骨’‘難聽’‘打麵’的批評意見,李市長也早就做到了心理準備。
    “領導,這第二個‘人’其實就是人才的問題。”
    陳峰看了一眼這位虛心請教的市長,繼續解釋道:“津門別看地處渤海灣,擁有良好的深水港。從這裏啟航的商船能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日、韓等東亞諸國。但是它有一個非常大的地理限製,那就是離帝都太近!”
    作為一個距離帝都不到百公裏的超大城市,津門在人才吸引、留存方麵的吸引力,可是遠遠不如作為華夏首都的帝都的。
    單單論起對人才的吸引力,華夏國內能與帝都平起平坐的,也就隻有魔都和深市可以比擬。
    這就像兩塊一強一弱的磁鐵擺放在一起一樣,華夏北部一圈各個大省培養出來優秀人才,在結束完應試教育後基本上首選的奮鬥第一站就會在帝都。
    就像那塊大磁鐵一樣,帝都丟在地圖上就會自動對周邊區域的人才產生虹吸效應。
    因為帝都無論是就業機會,還是薪資待遇,還有職業發展前景,都遠高於作為小弟的津門。
    例如最近20年崛起的it互聯網產業,帝都有個號稱華夏矽穀的中關村,而津門有什麽平替品?
    從事it互聯網這行的也大多都是年輕人居多。
    當一座城市失去了對年輕人才的吸引力,那麽它想要繼續往更高方向發展的潛力就會大幅度被削弱。
    這也是為何,陳峰在分析到第二點時會專門把‘人才’拿出來說事。
    “峰總說的字字珠璣,我們津門這幾年在人才引入這塊確實大不如從前了。”這時,一位分管城市人才儲備的社保局領導開口幫腔道。
    就拿一個很現實的例子,華夏打工人一提起可以去闖蕩的大城市,嘴裏基本隻有那四個‘北上廣深’,這幾年又多了個新一線的杭城和山城。
    津門好歹也是四大直轄市之一,但是在人才吸引的競爭上已經大幅度落後於其它競爭對手。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津門缺少高新技術產業,吸引不到年輕人才過來落戶啊!”李市長這會兒也是悠悠一歎。
    正所謂:一步輸,步步輸。
    當過去的津門心甘情願去當外資企業的買辦角色時,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壽宴,不願意發展自主的特色產業,就已經注定了現在這副不上不下的局麵。
    反倒是杭城、山城、深市這些後起之秀,憑借長遠的目光,大力發展自己的電商網紅經濟、汽車摩托製造業、電子半導體等產業笑到了最後。
    再加上緊挨著帝都這個老大哥,人才方麵不被抽幹那才叫一個奇怪!
    “那麽峰總,這最後一個‘人’又是什麽?”李市長深吸了一口氣,臉色開始嚴肅了起來。
    既然是過來找首富取經的,他這位當市長的肯定要洗耳恭聽,聽完這不太悅耳的生意經。
    當然,陳峰見前麵氣氛已經烘托到位,在這話題的最後也沒藏著掖著:“領導,正所謂‘三人成眾’!”
    “當人性和人才都輸了其它直轄市一大截之後,這最後一個人口就成了壓垮津門經濟發展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