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探子心切,蜀地兒戲

字數:4149   加入書籤

A+A-


    秀兒知道主子素來心疼孩子,便不再多言,點了點頭,下去準備點心。
    劉言宜則對著鏡子,細細打量自己的麵容,見臉色略有些蒼白,便又擦了層粉,將之掩飾過去。
    秋風卷著幾片枯葉掠過暢音閣的簷角,她裹緊妝緞狐膁褶子大氅,提著食盒穿過壽春宮長長的回廊。
    羊奶羹的甜香從食盒縫隙裏滲出來,混著新醃冬尖的鹹鮮,這是她特意按益州老家方子調的餡料,律兒前日喝藥嫌苦,這味道定能哄他多吃些。
    她出暢音閣便往主殿走去,沿途的宮人見她過來,紛紛停下行禮。
    劉言宜一一頷首還禮,不再似從前那樣客氣。
    在這宮中,她需要立威,需要讓人知道她的底線在哪裏。若是再像從前那樣被人當軟柿子捏著,她自己的日子過不好不說,日後七皇子也會受她連累。
    “主子當心台階。”
    秀兒扶住她手臂,低聲道。
    “雍寧殿的淩曦說,七皇子這兩日總纏著昭容娘娘學歌,把嗓子都學啞了......”
    劉言宜不由得失笑出聲。
    “律兒性子雖文靜,但好奇勁兒一點不少,學歌學啞了嗓子,倒也像是他的作風。”
    她說著,又想起從前在資中時,兄長每次出去逛廟會,她都要跟著,回來時總說下次還要跟去。
    三歲孩童最是鬧騰,律兒剛過生辰宴不久,怕是新鮮勁兒還在,偏華沐語懷著身孕還要分神照看,想到這,她腳步又快了些。
    “可是那本《白牡丹》?上回見他盯著圖譜上的戲裝人兒直瞧。”
    秀兒明白主子是真疼孩子,才在說起時露出這樣的神情,便笑著應聲。
    “是啊,說是這戲服好看。哎喲,您走慢些,主子。”
    劉言宜放慢腳步,意識到自己心急了,輕咳一聲,轉頭看向秀兒。
    “瞧我,快到主殿了,你去通傳一聲。”
    轉過九曲朱欄,雍寧殿的鎏金匾額已近在眼前。守門宮女見是她來,連忙行禮。
    “瓊良媛萬福,昭容娘娘正哄七殿下吃藥呢。”
    內殿傳來孩童帶著哭腔的嘟囔。
    “不要苦苦的藥......要唱牡丹開......”
    接著是華沐語溫柔的輕哄,混著瓷勺碰碗的清脆聲響。
    劉言宜聽著,忍不住笑了笑,擺擺手示意秀兒止步,獨自一人走進內殿。
    殿內光線明亮,貴妃榻上鋪著雲紋織錦墊子,華沐語正坐在榻上,一手拿著勺子,一手輕輕撫著懷裏的律兒。
    “妾身請昭容娘娘安。”
    劉言宜刻意加重腳步聲,捧著食盒盈盈下拜。
    “聽聞七皇子染恙,特備了些潤喉的甜羹。”
    “劉妹妹快請起。”
    華沐語示意宮女將食盒接過,置於桌上。打開一看,隻見羊奶羹裏浮著切碎的冬尖與血橙蜜餞,甜香霎時衝淡了滿室藥苦。
    “這是……?”
    劉言宜含笑起身,隨意解了氅衣上的係帶,交給宮女掛起。
    “妾身家鄉的方子,用冬尖切丁,配以血橙蜜餞同煮。味道是清甜了些,但很潤喉,律兒若是不愛喝藥,吃這個倒也不壞。”
    她瞧見律兒正眼巴巴地望著自己,心頭一軟,上前在榻邊坐下。
    華沐語含笑瞧著她逗弄律兒,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劉言宜雖言語不多,但心思卻十分細膩。她這番舉動,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律兒。
    劉言宜細聲細語地哄著律兒吃羹,目光卻始終落在華沐語身上。她知道自己這番舉動有些失禮,但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與憂慮。
    律兒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如今卻隻能隔三差五來探望,她心中怎能不痛。舀起半勺甜羹吹涼,餘光瞥見歌譜上《白牡丹》的工尺譜,這原是蜀地童謠,講白牡丹精報恩的故事。
    華沐語將歌譜遞到她手中,柔聲道。
    “妹妹有興趣?”
    劉言宜接過歌譜,隻見那工尺譜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蠅頭小楷,字跡娟秀雅致。
    律兒跟著哼唱跑調的旋律,沙啞的小嗓子像隻幼貓,卻認真指著譜上墨字。
    “瓊娘娘會唱嗎?母妃說益州人都愛唱這個......”
    “自然會的。”
    她接過歌譜挨著榻邊坐下,指尖在“月夜報恩”那節輕輕一點。
    “不過咱們得先約好,喝完這碗羹藥,娘娘就教你唱‘牡丹開時三更天’那段可好?”
    律兒小臉皺成一團,不情願地點頭。
    “好嘛。”
    劉言宜寵溺地摸了摸律兒的頭,舀起一勺甜羹吹涼,遞到他嘴邊。
    “來,乖,先把藥喝了。”
    華沐語望著她熟練哄孩子的模樣,忽然將一疊花箋推到案幾對麵。
    “妹妹來得正好。這是太後賞的澄心堂紙,本宮想著律兒既愛學歌,不如請妹妹把《白牡丹》全本謄錄了?”
    頓了頓又道。
    “聽聞謝少使近日總往四藝局跑,若這童謠能排成小戲......”
    劉言宜聞言,心中一動,謝蓉婷與雲嘉霏的糾葛她略有耳聞。
    她知道華沐語這是在幫自己,畢竟她如今位份不高,若能得些機會在皇上麵前露臉,提提位分,律兒也能少個生母位分低微的標簽,日後也能謀個更好的前程。
    接過花箋,細細看著,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妾身謝娘娘抬愛。”
    她淺淺一笑道。
    “這《白牡丹》雖說是兒戲,但也有不少典故,妾身打算謄錄時注些旁注,給娘娘瞧瞧。”
    華沐語含笑頷首。
    “如此甚好,本宮也很期待妹妹的注釋。”
    劉言宜低頭瞧著花箋上娟秀的字跡,心中暗暗思忖著如何才能在謄錄時不著痕跡地體現自己的才華。
    瀾妃這是在幫她,她也不能辜負這份好意,畢竟律兒手中的籌碼少得可憐,生母位分低微,養母位高,卻又非出身士族。
    她將花箋小心收好,又陪著律兒玩了一會兒,見他有些困倦,便起身告辭。
    華沐語親自將她送到殿門口,臨別時輕聲道。
    “妹妹若有空,常來坐坐。”
    劉言宜微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柔聲道。
    “謝娘娘提點,妾身定會多來陪陪娘娘。”
    喜歡延平宮史請大家收藏:()延平宮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