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司輿女官,書法靜心

字數:3758   加入書籤

A+A-


    辰時的日光已帶著些許熱意,劉言宜剛從皇後處請安回來,額角沁出細密的汗珠。
    她利落地褪下外出見客的茶色織金蘭草紋襄邑錦百褶裙,換上一身家常的杏子黃薄綢衫子,頸間那串益州青金石與珍珠層疊的瓔珞則被留下。
    “娘娘,先用碗冰鎮酸梅湯解解暑氣?”
    秀兒一麵熟練地為她打著扇,一麵輕聲問道。
    “嗯。”
    劉言宜應了一聲,接過冰涼的甜白釉碗盞,仰頭飲盡大半碗,那股子從皇後殿中帶回來的、夾雜著各種脂粉香氣的沉悶感才稍稍散去。
    “奴婢把今兒要看的簿子送來了。”
    秀桂捧著一疊藍皮簿子,小心翼翼地趨近。她因性子有些毛躁,是萱若閣裏經常被罰的那個,此刻動作格外謹慎。
    “放那兒吧。”
    劉言宜將空碗遞還給她,抬手輕撫額角。
    “都是些什麽?”
    “回娘娘。”
    秀桂連忙展開最上麵一本。
    “先是咱們東側殿這個月冰例的核銷,對過了,數目無差。內務府那邊送來的新秋衣料子單子,也請您過目。另外……東邊小廚房的蕭管事遞了話,說冬儲的炭火份額,想請您給掌掌眼,看是按例還是……”
    “按例?按例夠用嗎?”
    劉言宜直接打斷,柳眉微挑。
    “旁的宮離禦膳房近?還是我們正則宮離得近?冬日裏都指著小廚房的熱乎氣兒,炭火是頭一等要緊事!蕭管事糊塗了?告訴他,按往年最高份例再加一成,報給內務府,就說本嬪說的!若有克扣刁難,讓他直接來回本嬪!”
    她語速快,條理清,處理起這些瑣碎宮務,向來是雷厲風行,最煩這種磨磨唧唧試探底線的做派。正則宮冬日靠小廚房吃飯,這是自先帝時就有的體麵,絕不能短了。
    秀桂連聲應下。
    “是,奴婢這就去傳話給蕭管事。”
    “等等。”
    劉言宜環視了一下四周,除了秀兒和秀桂,其他宮女內侍都各司其職或在門外候著。辰時剛過,正是宮裏相對清靜的時候,她狀似隨意地揮揮手。
    “秀桂,你去傳話吧,順便把外頭候著的人都打發了,本嬪想靜靜看會兒單子。秀兒留下伺候筆墨就行。”
    秀桂立刻明白,娘娘這是有體己話要與秀兒說,忙不迭地應下,恭敬退了出去,順手還貼心地將外間的紗門簾掩好。
    閣內隻剩下主仆二人。
    劉言宜走到書案前,卻沒立刻看那些簿子,而是拿起一張空白的薛濤箋,指尖無意識地撚了撚。
    秀兒默契地研好墨,垂手侍立一旁。
    劉言宜提筆,在箋上飛快寫下幾行娟秀小字,並非什麽機密,不過是昨夜觀星偶得的一點小感悟,關於北鬥柄指的方位變化。
    她與尚寢局司輿司的正五品司輿陶琳琳交好,這種聯絡需要低調,避免被過度解讀,尤其不能被人發現她私下經營關係網,平白落人口實。
    寫罷,她將箋紙仔細折成一個小小的方勝,又從案頭一個小巧的剔紅盒子裏拈出兩塊益州娘家新寄來的椒鹽桃片糕,小巧精致,不易引人注意,也比空口白牙顯得真誠。
    秀兒會意,悄無聲息地退到門外,將門簾掩得更緊些,貼身站在門邊守著,提防有人突然靠近。
    “秀兒。”
    劉言宜將疊好的方勝和桃片糕遞給心腹。
    “讓小良子跑一趟尚寢局司輿司,給陶司輿送去。就說…是本嬪娘家新得的益州小食,請她嚐嚐鮮。”
    秀兒心領神會。小良子是二等內侍,年紀輕,腿腳快,最重要的是,他辦事機靈,嘴巴緊,知道哪些事該爛在肚子裏。這種私下遞送小物件和口信的活兒,交給他最穩妥。
    劉言宜這才舒了口氣,坐回金漆花梨木高背椅,拿起內務府送來的衣料單子。她目光落在單子上,心思卻飄忽了一瞬。
    陶琳琳那邊,應該很快會有回音吧?這宮裏的風向,一絲一毫的變化,都值得留意。
    儲秀宮嘉衍殿內,草木雖未改其蒼翠,卻已斂去了盛夏的恣意,平添幾分沉靜。北麵珍獸苑偶爾傳來的呦呦鹿鳴,襯得殿內愈發幽深。
    一縷極淡的白茅香在青白玉俏色浮雕梅枝喜鵲紋筆筒旁嫋嫋升起,與墨香悄然交融。
    聞素窈端坐案前,嫣紅迎春花紋妝花緞外衫的衣袖被姿藹仔細地挽起,露出一截皓腕,腕間細鏈隨著她提筆的動作發出極輕的叮當聲。
    她已淨過手,此刻正凝神靜氣,目光落在鋪陳開的上好宣紙上。
    近來在書法上,她自覺有所悟。許是年歲漸長,又或是育有玉曉後心性更沉,那筆下的鋒芒跳脫之氣悄然內斂,於小楷和行書間,竟意外地磨礪出幾分含蓄的筋骨。
    姿藹在一旁安靜地研著墨,動作輕緩均勻,她偶爾抬眼,覷著主子的神情,適時遞上一盞溫熱的茶湯。
    聞素窈提筆,飽蘸濃墨,懸腕於紙上。她並未臨摹法帖,心中默念的,是《孫子兵法·謀攻篇》的句子。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筆鋒落下,是端方的小楷。
    那“謀”字寫得尤為用心,點畫之間,既有昔日的清麗骨架,又多了幾分沉實的力道,轉折處圓潤而不失鋒芒,隱隱透著她聞家血脈裏那份思慮入微的縝密。
    家族世代將門,兵書戰策幾乎刻在骨子裏,縱使她內心深處厭惡那血與火的爭伐,這份烙印卻難以磨滅。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寫到此處,筆尖微頓,她眼前不合時宜地閃過幼時鄰家老嫗那雙哭瞎的渾濁眼睛,一絲不易察覺的煩躁掠過心頭。
    筆下的字跡似乎也因這一瞬的走神而略顯滯澀。
    她定了定神,將那份情緒壓下,筆鋒重新流暢起來,繼續默寫下去,隻是那“非戰”二字,寫得格外清晰用力。
    殿內隻有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以及窗外偶爾掠過的鳥鳴和更遠處珍獸苑的鹿鳴。
    聞素窈沉浸其中,暫時拋開了對玉穎早夭那永遠無法彌合的隱痛。
    此刻,隻有筆、墨、紙。
    喜歡延平宮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延平宮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