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機會?還是騙子?

字數:5075   加入書籤

A+A-


    領事沒提擴建需要地皮的事情,話題不可避免地轉到海灣局勢上。
    “一個重建秩序的時期,”哈立德抿了口無酒精飲料,眼神深邃。
    “薩達姆·侯賽因短暫的軍事優勢...已然瓦解。科威特的解放進程比預想的更快。”
    他微微停頓,似乎在斟酌著更重要的詞句。
    “但這隻是開始。對沙特而言,戰爭之後在國際上重塑一個現代化、開明、樂於交流的形象至關重要。”
    他刻意停頓,加強了語氣,目光定在林恩身上。
    “尤其是與年輕一代、與文化產業的聯結——這是一種新型的‘外交方式’,它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或許並不亞於石油管道。希望像你這樣的年輕人,能理解這種轉變的重要性。”
    林恩對國際政治興趣寥寥,但這番帶著政策宣導意味的話,撥動了他腦中那根名為“商業機遇”的弦。
    電影、音樂、製片人身份...這和沙特想要的“文化交流”形象,似乎有天然的契合點?
    他們想學小日本搞文化入侵?
    但我也沒天啟和你們阿拉伯人相關的音樂或者電影啊...真是的!
    雖然他暫時還沒想到具體的點,但“重塑國家形象”、“非傳統合作”這些關鍵詞已經像種子一樣埋下。
    林恩立刻接話,態度更顯真誠:“
    我完全理解,總領事閣下。藝術和文化的力量最能打動人,跨越國界。相信像萊拉小姐這樣的年輕一代,就是未來沙特開放形象最好的大使。”
    哈立德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隨後被一位憂心石油供應波動的製片人拉走探討局勢對電影投資的影響。
    派對開場的高潮漸退,客人們三三兩兩散去或轉移至室內。
    林恩想透口氣,獨自走向後院靠近峽穀的觀景台。
    這裏遠離喧囂,隻有遠處馬場工地的探照燈和峽穀中的蟲鳴。
    一陣極淡卻獨特的香氣飄來——不是派對上常見的香檳或雪茄味,而是某種帶有異域風情、混合著清冽草葉與淡淡花香的氣息。
    林恩下意識地轉身。
    萊拉·法赫德不知何時也來到了觀景台邊緣,就站在距離他幾米外的地方。深藍絲絨裙擺被風吹得微微拂動,勾勒出少女纖細挺拔的輪廓。
    她沒有看林恩,而是側著臉,望著峽穀對麵那片屬於她家的、正在平整的土地。星光勾勒著她挺翹的鼻梁和近乎完美的下頜線,之前那副矜持的淑女麵具似乎卸下了幾分。
    兩人之間彌漫著一種奇異的沉默,唯有風聲。
    林恩沒出聲,隻是默默地觀察著這個夜色中的鄰家少女。
    她仿佛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又或者,毫不在意。
    “這裏聽不到派對的聲音。像另一個世界。”她終於轉過頭,沒有害羞,沒有閃躲,隻有純粹而坦然的探尋。
    林恩心中微動,被這突如其來的注視弄得一時語塞,隻得回以一個還算自然的微笑:“確實...很安靜,適合思考。”
    萊拉嘴角輕輕一勾,並非之前的訓練有素的淑女微笑,而像微風掠過平靜湖麵蕩開的一點漣漪,轉瞬即逝,卻帶著驚心動魄的吸引力。
    “思考音樂?”她問,目光更加大膽地在他臉上逡巡。
    林恩聳聳肩:“或許隻是在想,鄰居的馬場建成後,半夜會不會有馬跑出來和我聊天?”
    “我們的純血馬非常懂規矩,”她說,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
    “它們隻會傾聽,不會打擾。”
    她的目光從他臉上移開,重新投向峽穀。
    “隻要...你能聽得懂。”
    這句話像一句暗語,帶著若即若離的曖昧和微妙的挑釁。
    不等林恩回應,她朝他微微頷首,姿態依舊優雅,卻比剛才多了一份難以言喻的生動:
    “晚安,搖滾明星。”
    深藍色的身影便如來時一樣無聲無息,悄然融入了別墅燈光未能觸及的陰影裏,消失了。
    “原來你躲在這裏?”蓋伊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林恩回頭,經紀人蓋伊端著一杯香檳走過來,臉上滿是喜色:“我聽到了你和哈立德閣下的談話尾聲。”
    “怎麽?你也嗅到商機了?”林恩調侃。
    “比你想象的更深,”蓋伊壓低聲音,“艾芙琳剛剛悄悄告訴我一個重磅消息!哈立德總領事,他來a可不隻是為了寶貝女兒騎馬讀書這麽簡單!
    他肩負著沙特王室高層的秘密任務——探索石油美元之外的新增長點!特別是那種能樹立國家溫和形象、賺取國際好聲譽的‘軟性投資’。”
    “瞎扯吧,這種國家戰略級別的消息從房產經紀嘴裏說出來?”
    林恩下意識就不信,沙特是絕對君主製國家。核心國策的決定權高度集中在國王和王儲,可以說王室代表這個國家的最高意誌。
    本來一切都還好,蓋伊這番話倒顯得這像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式的騙局了!
    第一次來好萊塢開派對時遇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騙子讓他印象深刻:
    賣古董的、賣房的、賣奢侈品的、還有推薦他投資林肯大戰僵屍這種b級片的的!
    “文化、娛樂,這就是我們的戰場啊,ink!這簡直是天賜良機,想想看,沙特的石油美元湧向ink唱片和ink影業...”
    蓋伊描繪著宏偉藍圖,手舞足蹈。
    林恩轉過身,直視著他興奮過度的眼睛,臉上是毫不掩飾的懷疑。
    “蓋伊,stop。你喝多了,需要冷靜一下。”
    蓋伊張嘴想辯解:“可是艾芙琳說得很清...”
    “stop!”
    林恩打斷他,語氣斬釘截鐵,手指輕輕彈了彈蓋伊的香檳杯邊緣。
    “聽著,就三條,足夠說明這有多扯淡。”
    “第一,”
    林恩豎起一根手指。
    “國王和王儲不會把動搖國本的‘新增長點’戰略,塞進行李箱交給駐外總領事去當‘秘密任務’。
    駐外總領事級別雖然很高,但隻是個執行者,是看門人。他們幾乎不可能被賦予探索‘石油美元之外的新增長點’這種具有開創性和戰略高度的秘密任務。
    王室真要幹這個,用得著讓他偷偷摸摸在鄰居派對上找機會?”
    “第二,”
    他豎起第二根手指,帶著一絲嘲弄。
    “艾芙琳?你清醒點!她是房產經紀,不是沙特王室大總管的情婦!她的世界是成交價、傭金點和鄰居八卦。
    哈立德這種級別的人物,會把‘王室秘密任務’的細節,閑聊似的告訴一個賣房子給他女兒的中間人?這比t《太陽報》的小道消息還不靠譜。
    她要麽是聽了隻言片語自己腦補得天花亂墜,要麽就是看中了你眼中對‘沙特石油金主’的渴望,編點大新聞讓你興奮起來,好用‘鄰居外交’吸引你買房再撈一筆傭金。她的核心kpi是她房子的成交量,不是沙特的國民經濟轉型!”
    “第三,”
    林恩放下手,語氣帶著洞悉世事的了然。
    “好萊塢每年有多少個‘神秘中東王子\大人物代表’找上門,談著能改變命運的投資?這些故事的結局是什麽?
    十個裏有九個最後證明是空中樓閣,或者幹脆是精心設計的騙局,卷走定金消失無蹤,剩下一個真有點錢的,折騰半天也未必能成事。
    開局的場景哪個不像今天?充滿暗示,關係巧妙,前景光明?典型的好萊塢把戲,蓋伊,別告訴我你沒見過!
    想拿沙特的真金白銀?去找他們主權基金sovereign fund)或者王室金庫公開的合作窗口,別把鄰居派對上的客套和房產中介的臆想當商業計劃書!”
    蓋伊被林恩這連珠炮般、刀刀見血的反駁噎得夠嗆,臉上的興奮潮水般退去,張了張嘴,卻一時找不到有力的話來反駁。
    林恩的邏輯太強了,每一句都打在他那宏偉藍圖的軟肋上,讓他那基於“秘密任務”的熱忱顯得無比幼稚。
    林恩看著他啞口無言的樣子,搖了搖頭,轉身再次望向那片深邃的峽穀和對岸黑暗中隱約的工地輪廓,耳邊似乎又響起那個清澈而帶著玩味的倫敦腔——
    “隻要...你能聽得懂。”
    蓋伊的宏偉計劃,此刻在他心裏,遠不及那句消失於夜色中的話語更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