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采藥人?

字數:8311   加入書籤

A+A-


    老隊長示意大家安靜:“我這次來就是為了這件事。”
    “成遠,過來。”
    老隊長招手讓薛成遠上前:“這位是從外地來的,是護林隊的一員,有些人可能不認識他。”
    “本來他在山上護林挺好的,聽說我們村孩子多但沒學上,就主動提出幫忙。”
    “他說要為孩子們的將來考慮一下,他下鄉插隊就是為了造福咱們村民來的。”
    “打算在我們村教幾天書,然後再回山上繼續護林。”
    “從首都來的同誌,覺悟這麽高!”
    “既然同誌都這麽說,我作為村長當然要支持。”
    老隊長環視眾人:“鄉親們,這麽好的機會,咱們一定不能錯過啊!”
    聽到老隊長的話,場麵頓時熱鬧起來。
    “真的假的?免費教孩子?”
    “老隊長,您再說一遍,我剛才沒聽清楚!”
    "沒聽清楚的話就別再聽了,回去叫孩子們,讓他們去上學!"
    一片嘈雜聲中,老隊長大聲喊道:"都安靜!一個個怎麽這麽吵?剛說的話不是都說完了嘛,還要咋的?"
    "有啥疑問的,一個一個來問,這樣亂哄哄的誰聽得清說啥?"
    他指向最前排伸長脖子的男人:"王家壩,你說。
    "
    "老隊長,您剛才說的都是真的?"
    "真的教孩子認字算數?"
    "真的。
    "
    老隊長敲了敲煙袋,轉向薛成遠:"成遠,你跟王家壩說說吧,光我說沒用。
    "
    "王哥,這教孩子認字算數是上麵的規定。
    "
    "聽說過掃盲班嗎?"
    底下人都搖頭。
    薛成遠心裏歎息,有些無奈。
    上麵政策下來了,但執行起來困難重重。
    像這種偏遠的小村子,哪有條件做這些,更別說這種無關緊要的消息傳進來也沒人在乎。
    對他們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人來說,養家糊口才是頭等大事。
    至於識字,一年難得下山一趟的人,認字又有啥用?
    "掃盲班是為了讓大家認識一些最基本的漢字,可我們這兒太偏僻了,沒老師沒條件,所以這事就放下了。
    "
    "老一輩的不識字就算了,因為出去得少。
    "
    "但現在年輕人還不識字,將來怎麽辦?誰願意自己的孩子一直困在這山溝裏?"
    "哪怕是在山溝裏待著,你要是識字、會算數,出去找對象結婚啥的,人家不就另眼相看了嗎?"
    "將來有機會參軍,那也是文化兵,文化兵能當幹部啊!退伍後去工廠也能當工人當領導!"
    薛成遠這麽一講,所有人都明白了。
    識字很重要,將來可能還能當領導。
    "現在有個難題,我們家十幾歲的孩子都幹半個工分了,再去學不僅晚了,也沒時間啊!"
    "我們家也是,孩子快能娶媳婦了!"
    "行了,有這種想法的算了,別學了。
    "
    老隊長直接說道:"這是好事,想學的等會去成遠那兒報名,不想學的就算了,沒人逼你們學。
    "
    "這麽多年了,王家屯出去過幾個人?"
    "現在機會來了,一個個縮啥呢?人家成遠免費教你們的孩子,你們還在糾結這個糾結那個!"
    "我決定了,我家老大老二五個孩子,閨女那邊兩個到了年齡的,七個娃全都要學認字學算數!"
    "就算是全家累死,也要供孩子們學出來!"
    "散會。
    "
    老隊長對薛成遠說:"別想太多,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出過遠門,見識短淺,村裏想學的人不少。
    "
    "到時候統計一下,看看每家有多少孩子要上學,每戶出一個勞動力,到時候蓋幾間教室。
    "
    薛成遠猶豫了一下:"老隊長,冬天蓋房子,地凍得像石頭一樣硬,不如先用旁邊的幾間泥屋湊合,開春再建。
    "
    "沒關係,這陣子農閑,沒事幹,你不給他們找點活兒,晚上村子裏就鬧得跟殺豬似的,全用在床上了。
    "
    "就是要讓他們把力氣花在正道上,孩子多,養活也是個事。
    "
    老隊長拍拍薛成遠:"成遠,你是從首都來的,見多識廣,山裏的孩子笨、木訥、呆,沒有城裏孩子的機靈。
    "
    "不過山裏的孩子有個好處,就是肯下力氣,學不會就拚命學。
    "
    "眼睛是懶漢,手是好漢,光看不幹活,啥也幹不成。
    "
    "別奢望學得多精,隻要識幾個字、會算點數就行。
    "
    "到時候你也得多忍耐一下,孩子們確實都沒上過學,不識字。
    "
    回到村裏後,老隊長領著薛成遠來到整理好的房間:"你的房間收拾好了,以後你就安心住這兒。
    "
    "一會兒有人過來你就看著點,我先回去了。
    "
    看著老隊長離去,薛成遠打量著屋內。
    雖說是土坯房,但屋子打掃得很幹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屋裏有水缸、桌椅板凳,煤油燈裏裝滿了油。
    鍋碗瓢盆樣樣俱全,炕上的被褥一看就是嶄新的。
    薛成遠覺得,隻要這個屯子裏有的東西,這裏都備齊了。
    "老隊長偏心,給你的是全新的,一點也沒缺。
    "
    辛琇晶看著屋裏的擺設,撇了撇嘴:"看這布置,我都想跟你要間房子住了。
    "
    "沒門兒!這是專門給我準備的,你想住進來的話,晚上我就開門。
    "
    "去你的!"
    兩人正聊著,外麵傳來敲門聲。
    "進來!"
    隻見老隊長身後跟著一人進門:"來,把我家七個孩子的名字記下來。
    "
    "教七個孩子,我帶來十四斤高粱麵、五斤小米、四斤雞蛋,放這兒了。
    "
    說完就把東西放下走了。
    這是啥意思?
    沒過多久,門又敲響了,黃挺走進來:"成遠,記上我家三個孩子,我這裏有五斤白麵、一斤大豆油、一隻野兔。
    "
    "放這兒了,等開學時我送孩子過來。
    "
    "要是有人沒給你帶東西來,你告訴我,我去砸他家窗戶!"
    黃挺走後,陸續有人獨自或成群結隊提著東西進屋。
    讓薛成遠登記名字,放下東西就走。
    家庭大的,放得多;家庭小的,意思一下,沒人隱瞞。
    沒多久,家裏堆起一大堆東西,吃的用的都有,還有活物蹦躂。
    最後沒人再進來,辛琇晶瞪大眼睛,張著嘴看著地上的東西,滿臉驚訝。
    "原來當老師是這樣的啊?"
    看著地上的物品,再看看本子上記錄的幾十戶人家的名字,薛成遠歎了口氣。
    誰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識字算數,總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呢!
    嘴上說著掙工分,實際上都帶著東西來。
    說是免費教學,可這些人一個空手來的都沒有。
    在他們看來,學費可以不交,但拜師禮不能不給。
    窮人更渴望改變命運啊!
    辛琇晶看著滿屋的東西,眼神發亮地看著薛成遠。
    厲害了,教書還能得這麽多?
    "看什麽呢?還不趕緊過來幫忙,把這些東西分類放好。
    "
    薛成遠無奈地看著站在原地不動的辛琇晶:"分好後,你自己拿一份回去。
    "
    "為什麽?這些都是給你的。
    "
    "以後你要去教書,我又不是每天都有空。
    "
    "我們兩個?"
    "你以為。
    "
    "哦!"
    兩人分好東西,確定上課人數後,互相看了一眼。
    這樣一個小山村,上學的孩子將近八十人。
    而這將近八十人中,年齡從五歲到十幾歲的都有。
    最大的一個已經十七歲了。
    按父母的說法,不求太多,能寫自己名字、會算數就行。
    至於識字認字嘛,那就看天賦了。
    年紀大了再去學,肯定不如小時候學得好,父母也不要求這麽多。
    當然,學好了更好。
    到了晚上,薛成遠躺在溫暖的炕上,蓋著新棉被,快要入睡時,房門又被敲響了。
    清晨未至,薛成遠已披衣起身。
    推開門,見到老隊長站在門外:"這麽晚還來,有事?"
    "明日王家壩他們要早起下山買貨,你看看村裏孩子缺啥,你需何物,都告訴我,讓他們順路帶回來。
    "
    "隻需粉筆與黑板,別的文具暫且用不上,也沒條件。
    "
    "其他呢?"
    "不必了,這就夠了。
    "
    "好,後日我會安排人著手辦這事。
    "
    忽想起一事:"明日上午,采藥人下山,你要不要隨他進山看看?"
    "聽黃挺說你對這山裏的東西很感興趣?"
    "采藥人?"
    薛成遠來了興致:"行,明日我去轉轉,山裏總得先熟悉熟悉。
    "
    "後天早上我去查看獵套,看看有沒有捕到東西,順便叫你一起去?"
    "那最好不過!"
    "好,就這樣,你休息吧,注意保暖,別凍著。
    "
    "你也早點歇著。
    "
    待老隊長走後,薛成遠躺在床上思索老隊長的話。
    采藥人、獵套……回頭一定得去看看。
    想著便睡去了。
    次日晨,天尚未明,村中唯一的大公雞開始啼叫。
    冬日的東北,黎明總是姍姍來遲。
    聽見雞鳴,薛成遠在床上多賴了一會兒,穿好衣服推開房門,外麵依舊漆黑一片,什麽都看不清。
    關上門,進入空間。
    昨晚奄奄一息的野雞和兔子此刻精神煥發,在空間裏跳躍。
    走到水池邊,照例捧起池水飲用。
    熟悉的溫暖感從腹部蔓延至四肢。
    薛成遠感到四肢更加有力,肌膚緊致。
    每天一次,絕不能中斷。
    喜歡四合院:醉酒後,錯把淮茹當老婆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醉酒後,錯把淮茹當老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