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字數:5398 加入書籤
許慎雖然軟禁了光烈帝,但想要真正的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仍任重而道遠。
建康朝廷目前三權分立,分別是裴元智為首的官僚集團,賀方為首的樞密院體係,太子柴軒為首的東宮集團。
其餘各地勢力,也都處於觀望狀態。
許慎從武德司指揮使,一躍成為光烈帝的化身,在武昌城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自然引起無數人的不滿。
自古以來,幹特務這一行的人,最容易得罪人,就沒有一個能有好人緣。
何況是許慎這樣有著活閻王之稱的特務頭子。
何敬之、鄭瑞等大臣,此刻已經隱隱察覺到了不對勁。
在柴辰、高嵩等人被剿滅後,整個武昌城就戒嚴了。
守衛武昌的將士,都換成了許慎的心腹。
許多武德司差吏,直接被調任到軍隊中,成為中層軍官。
當下負責守衛武昌城的四衛兵馬,神龍、鳳凰、白虎和青鳥。
都是由許慎的心腹兼任要職。
皇帝也被安置在許府休養,不管是誰,都沒有探視的權力。
這怎能不叫人懷疑。
許慎可能已經挾持了天子!
但何敬之、鄭瑞等人,都是文官,也有部分人擔任武職,可是沒有兵權。
在這武昌城內,一點份量都沒有,何談營救天子。
嶽羽、孟恭仍被看押在武德司的衙門內,盡管嫌疑已經被洗清。
可是沒有許慎的命令,誰敢放他們出來。
許慎在以光烈帝的名義,提出遷都的決議之後。
便在武昌大興土木,興建皇城。
原先的行宮,已被一把大火付之一炬,剩下的殘垣斷壁,已經見不到半點有宮殿的影子。
正好修建皇城的民夫都是現成的。
隨軍出征的民夫、輔兵便有十數萬人。
眼下都在武昌城外,沒有被遣返回鄉,正好用來興建宮殿,同時加固武昌城。
按照許慎的設想,他還想沿著漢江,再修建一座新城。
畢竟武昌現在的規模,頂多容納十萬人。
而建康、臨安這樣的大城,可容納的百姓,都是數十萬計,甚至百萬也非不可。
僅僅一個武德司指揮使,想要完成這些工作,還是很有難度的。
沒多久,許慎便以天子的名義,給自己加官進爵,為大周的唐國公。
目前大周的爵位,除了三王外,便是糜業、呂征這些侯爵。
可以說,封侯已是大周的天花板,想要再進一步,除非姓柴,別無他法。
而許慎,偏偏就要打破這些規矩。
他要做的事,是劍走偏鋒,常人所不能及。
自然不能落入俗套。
與此同時,許慎又以天子的名義,勒令建康朝廷,務必要在三個月內,完成遷都任務。
太子柴軒的東宮和樞密院,作為第一批遷移人員,要在一個月內,抵達武昌。
裴元智作為宰相,留在建康善後。
此令一出,整個建康都沸騰了。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東宮和樞密院,等待他們的選擇。
如今整個建康城,是罵聲一片。
幾乎沒人讚成遷都。
柴軒為此也深感苦惱。
最近也沒了興趣與北條妃愛幽會,整日愁眉不展,思考下一步行動。
汪洋心事重重的走入東宮,見到柴軒,拱手道:“殿下,武昌那邊的期限隻有一個月,東宮必須全部搬過去,而殿下您這邊,似乎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萬一激怒了陛下,一道旨意撤掉您的太子之位,可就得不償失了!”
柴軒臉色陰鬱的盯著汪洋道:“老太傅,你告訴孤,父皇到底怎麽想的,一聲不吭便要遷都,事前一點準備都沒有,你讓孤該怎麽辦?”
他最理想的京師是臨安,那裏可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不曾休!
豈是武昌這樣的軍事重鎮能比的。
汪洋沉思許久道:“我最近聽到不少傳聞,都是關於武昌之變的小道消息。”
“哦,什麽消息,快說來聽聽!”
柴軒來了興趣問道。
汪洋思慮片刻,便將關於柴辰、高嵩、李四海之流發動政變的過程說了一遍。
其中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
許慎此前已被光烈帝停職,他是如何在政變中將光烈帝完美營救而出的。
如果說許慎事前沒有一點準備,任誰都不會相信。
可若是說許慎已經有所準備,那為何還會讓柴辰、高嵩鬧出這麽大動靜。
“你的意思是許慎借這次政變,挾持了父皇?“
柴軒並非蠢材,一點就通。
汪洋捋須道:“官家也曾談論過定都的問題,自古以來,定鼎南土的王朝,無一不是以建康為最佳選擇,似武昌這樣的小城,如何承擔的起京師職能。
如今官家一反常態,要遷都武昌,尤其還是在這時局動蕩之際,很難不叫人多想!”
柴軒點點頭,算是讚同汪洋的看法。
其實有汪洋這樣想法的大臣,已不在少數。
隻是沒人敢站出來挑釁許慎的權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照你這麽說,張鈞、裴元智,和許慎,現在都是穿一條褲子!”
柴軒沉思片刻,聲音都變得顫抖起來。
以許慎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不敢這麽做的。
如果說張鈞、裴元智,都加入了許慎的謀逆集團,那麽一切都可以解釋的通了。
“張鈞本在襄樊製定防線戰略,忽然出現在武昌城外,奪取了軍隊的控製權,他說是官家提前授意,但這都是他的一麵之詞,誰能給他作證!”
汪洋冷笑。
“龐美現在襄樊,根本不敢南下武昌,想必也是嗅到了什麽,令他有所忌憚,否則以他的尿性,早就去武昌找官家了!”
汪洋又給出了佐證。
龐美是光烈帝極為寵信的大臣,作為禦史大夫,他擁有彈劾、監察等權力。
在朝野之中,耳目僅次於許慎。
一直以來都是光烈帝的忠實舔狗。
光烈帝不管說什麽,做什麽,龐美都會跟在後麵捧臭腳,盡管這樣做招人厭惡,但不妨礙他深受光烈帝的寵信。
本來光烈帝將他和張鈞留在襄樊,是為了互相製衡。
如今張鈞去了武昌,留下龐美在襄樊,這是說不通的。
龐美也是遲遲不敢南下武昌,盡管許慎已經多次以天子的名義,召龐美盡快南下武昌。
“現在張鈞掌控武昌的軍隊,裴元智成為朝廷領袖,又有許慎挾持父皇,他們三人已經一手遮天,孤還能怎麽辦?”
柴軒有些絕望的歎道。
汪洋勸道:“殿下不必灰心,雖然許慎可能挾持了官家,但他們三人還不能翻天,殿下是太子,是國之儲君,是有大義在手的,何況張太保在沿海,現在是平倭總督,手握數萬大軍,許慎他們想動殿下,還得掂量掂量!”
這就是有兵的好處。
柴軒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軍權帶來的安全感。
“其次便是韓愚、龐美、糜業,以及樞密使賀方,他們都是手握實權的大臣,定然也察覺到了貓膩,不會任由許慎胡來,殿下當務之急,便是和他們通氣,若是許慎真的挾持了官家,我們便可舉大義,征討逆賊!”
汪洋神采飛揚道。
“老太傅言之有理,就以老太傅之見,立刻派人和他們聯絡!”
柴軒讚同道。
“禁軍中也有不少忠於我大周的將領,殿下也可遣人和他們聯係,到時或許可裏應外合,事半功倍!”
汪洋接著提議道。
“你是指……”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大丈夫舍他其誰!”
汪洋鏗鏘有力的答道。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