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唐卡與漢畫

字數:4266   加入書籤

A+A-


    莫三與紫菀心中暗自思忖著:怪不得小桂神醫和莫公子會相中這兄弟倆呢!原來他倆曾經前往寺廟出家修行並潛心學習過呀。如此一來,他們在見識方麵定然要遠超那些普普通通的牧民了。不僅如此,這兩人還識得不少字呢,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竟然還有那麽一點兒藏醫方麵的基礎知識。畢竟在這片廣袤的藏地之上,唯有那莊嚴肅穆的寺廟之中才存有大量珍貴的書籍以及神秘古老的文字。也隻有置身於寺廟之內,人們方可獲取到淵博的知識,並不斷錘煉自身的能力、增長自己的本領。正因如此,藏地的僧侶們往往擁有頗高的社會地位,而將自家孩子送入寺廟出家修行,則被視為一種無上的榮耀之舉啊!
    “朗傑,桑傑,我上次看到你們畫的佛像可真好看。那是什麽畫像啊?”莫三又問。“哦,那是唐卡,是畫出來的唐卡。我們沒那麽多顏料,所以隻畫了最簡單的。”“那除了畫出來的唐卡,還有什麽唐卡?”莫三還是很好奇,繼續打破砂鍋問到底。
    二人看莫三這麽感興趣,就繼續講:在藏傳佛教的修行中,繪畫唐卡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修行。我學過唐卡繪畫,所以今天想給你講講這門古老藝術背後的故事,希望能讓你感受到它的魅力。
    你知道嗎?唐卡是我們藏族人的一種特殊藝術品,也是一門宗教聖物。它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繪畫的,另一種是用絲線刺繡的。繪畫唐卡是最常見的,每一幅唐卡都要經過好多好多步驟,特別複雜,但也很有意義。
    先說說繪畫唐卡吧。這可是一門精細活兒,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像修行一樣。
    第一步是準備畫布。我們通常用純棉布或者絲絹,那種質地特別細膩的。然後把畫布繃在木框上,用牛骨膠和白堊土處理,這樣畫布就會變得特別光滑。這一步很重要,因為畫布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後麵的繪製。
    接下來就是勾勒圖案了。我們得嚴格按照佛經裏的規範來畫,佛像的比例和姿態都不能錯,不然就不符合宗教要求了。這一步特別考驗耐心,每一筆都要精準無誤。
    說到上色,那可是唐卡的靈魂。我們用的顏料都是天然礦物質,顏色鮮豔得很,而且能保存很久。畫的時候,我們用平塗的方法,背景和裝飾部分還會用金色或銀色勾勒,特別好看。最後,再用細筆勾勒細節,描上金邊,這樣一幅唐卡就基本完成了。
    不過,還沒完呢!完成繪製後,我們還得把唐卡裝裱起來,上下加畫軸,上麵再蓋一層薄絲絹。然後,喇嘛們會給唐卡加持,念經,還在背麵蓋上手印。這樣,一幅唐卡才算真正完成,它不僅是一幅畫,更是一件有宗教意義的聖物。
    除了繪畫唐卡,還有織繡唐卡,那更是精美絕倫。織繡唐卡有刺繡、堆繡、緙絲幾種形式,每一種都特別複雜,但做出來的東西特別有立體感。
    刺繡唐卡是用絲線在綢緞上一針一線繡出來的。先在布上畫好圖案,然後用各種針法繡出來。每一針都要特別精細,顏色過渡要自然,不然就不好看了。這種唐卡特別耗時間,但做出來特別有質感。
    堆繡唐卡就更複雜了。我們先用彩緞剪出圖案,然後在裏麵填上羊毛或者棉花,讓圖案鼓起來,最後粘在底布上。這種唐卡看起來就像浮雕一樣,特別生動。
    緙絲唐卡就更厲害了,它用的是“通經斷緯”的技術,正反兩麵圖案都一樣,特別厚實,顏色也特別鮮豔。這種唐卡特別難做,數量也很少,算是唐卡裏的極品了。
    唐卡不僅僅是藝術品,它還承載著我們的信仰。每一幅唐卡從構圖到色彩,從線條到細節,都嚴格遵循宗教經典。唐卡的色彩鮮豔,畫麵均衡,人物比例精準,每一幅都是我們對佛的虔誠和敬仰。
    在我們藏族人的生活中,唐卡不僅僅是裝飾,它還是一種供奉和祈福的聖物。寺廟裏、家裏佛龕上,都能看到唐卡的身影。它是我們心靈的寄托,也是我們精神的慰藉。
    莫三與紫菀聽聞之後,臉上不禁流露出欽佩之色,內心深處湧起一股肅然起敬之情。而多吉和格桑更是瞪大了雙眼,眼中閃爍著點點星光,滿臉都是對師兄弟們的崇拜之意。就連那對夫妻也暗自思忖道:“怪不得這兄弟二人平日裏行事如此沉穩、專注,原來竟是因為曾經繪製過唐卡!那可是需要多麽細膩的心性,以及多麽穩健的雙手才能避免出錯啊!我們真應該多多向他們討教學習才行。”
    一旁的小桂和莫珺同樣心中暗想:“嗯,當初將分藥材製藥的關鍵步驟交托給這兄弟倆,果真是明智之舉。畢竟他們經曆過唐卡繪畫這般精細活兒的磨練,其專注力絕非尋常之人所能比擬的。這份難能可貴的耐心與靜心,實在是令人讚歎不已。”
    在這片廣袤而神秘的藏地上,盡管未曾出現過供奉孔夫子的傳統,亦不存在著私塾、學堂以及學院之類供人們求學問道之所,就連那象征著仕途進階的科舉考試也難覓其蹤。然而,就在那些莊嚴肅穆的寺廟之中,卻蘊含著無盡的知識寶藏,同時還有著如同明燈一般指引眾人前行的良師——佛陀。他們通過各式各樣獨特的方式對孩子們進行諄諄教誨與精心培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方式或如春風拂麵般輕柔細膩,於潛移默化之間將智慧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純淨的心田;又似雷霆萬鈞之勢,以震撼心靈之法讓孩子們深刻領悟世間真理。無論是深入淺出的講解經文教義,還是親身示範禪定修行之道,僧侶們都傾注了全部心血,隻為能讓這些年輕的靈魂得以茁壯成長。
    正因如此,在藏地這片土地之上,僧侶們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而寺廟更是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之地。人們對於那些具有高深見識和淵博學識之人充滿敬意,無論他們身處何地,都會受到敬仰與尊崇。這種尊重並非僅僅源於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本身,更在於他們能夠運用所學去啟迪他人、造福眾生。
    夜晚,月光如水灑落在帳篷外,照亮了莫珺和多吉師徒二人的身影。此時,正是莫珺專門為多吉授課的時間。
    莫珺輕聲問道:“多吉啊,對於朗傑桑傑兄弟曾經在寺廟出家,學習唐卡繪畫以及其他各種知識這件事,你是怎麽看的呢?”多吉聽到這個問題,臉上立刻綻放出欣喜的笑容,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他激動地回答道:“師傅,我真的非常羨慕兩位哥哥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去出家學習,還掌握了那麽多厲害的本領!不過,我現在能跟著您還有師父一起學習,同樣也收獲滿滿呢!我想,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機緣吧,所以沒必要強求一定要跟他們學得一模一樣才行呀。”
    莫珺微笑著點了點頭,對多吉的回答表示滿意。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你說得沒錯,正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世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咱們可千萬不能去嘲笑別人的短處,同時也不應該過分貶低自己、妄自菲薄哦。而是要學會發現他人身上的長處,並努力汲取過來彌補自身的短板。無論是在漢人居住的地方,還是在這片廣袤的藏地上,人們向來都是尊敬那些既有知識又有本領的人的。隻要你肯用心去學習、去成長,將來一定也會成為一個備受敬重的人。”
    多吉聽得十分認真,不住地點頭,表示完全理解並認同莫珺所說的話。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更加勤奮刻苦地鑽研學問和技藝,絕不辜負師傅的期望與教誨。
    第二天,莫珺和小桂叫住了朗傑和桑傑兄弟,讓他們把采摘整理的藥材給畫下來,然後整理成冊。莫珺也教了二人漢族人的畫法,讓二人借鑒其中可用的部分來創作屬於自己的畫作。
    “今天我給你講講我們漢族的繪畫。我們畫畫,最講究的就是筆墨。筆鋒怎麽運,墨色怎麽變,這裏麵的學問可大了。比如中鋒運筆,畫出來的線條就像人的脊梁,挺拔有力;側鋒呢,就顯得粗獷,適合表現山石的紋理。還有藏鋒和露鋒,藏鋒沉著含蓄,露鋒則鋒芒畢露,每一筆都有情緒在裏麵。
    線條也很關鍵,我們有個說法叫‘十八描’,高古遊絲描細如遊絲,適合畫飄逸的衣帶;鐵線描筆力剛勁,適合畫堅硬的山石。就像你們唐卡裏的線條,每一筆都有它的道理。
    說到顏色,我們講究‘墨分五色’,濃淡幹濕的變化,有時候隻用墨色就能表現出豐富的層次。還有渲染,用水墨或顏色烘染物象,分出陰陽向背,增添立體感。比如畫山水,遠處的山用淡墨渲染,近處的山用濃墨,就顯得有遠有近了。
    我們中國畫分兩種風格,一種是工筆,一種是寫意。工筆就像你們唐卡,一筆一畫,嚴謹細致;寫意則更注重意境和情緒,用筆自由,有時候一筆就能畫出一片山川。
    我希望你們能借鑒不同畫風的技法,用在自己的創作中,最終形成你們自己的風格。平時可以多多練習。”
    兄弟二人見了漢族繪畫的技法,果然和他們是不同的。他們也紛紛點頭,表示很受益,會好好學習。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