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小麥入藥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A+A-


    小桂沒有再回大床上睡,而是繼續躍上自己的本體桂花樹,在樹上睡覺,補充能量。這桂花樹是她的天然庇護所,枝葉間散發出的淡淡香氣,讓她在夢中也能感受到一絲安寧。睡足了,一臉輕鬆,滿麵紅光的小桂跳下桂花樹,簡單地在靈溪邊洗漱了一下。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她掬起一捧水,輕輕拍在臉上,頓覺神清氣爽。洗漱完畢,她出了空間,外麵已經是天光大亮了。小鳥兒在不遠處的大樹上唱著歡快的歌謠,清脆的鳥鳴聲在空氣中回蕩,仿佛在為新的一天歡呼。
    徒弟們都在陸陸續續地起床洗漱,格桑也起床了,自覺地去洗漱。她動作麻利,不一會兒就收拾妥當,然後和其他徒弟們一起圍坐在院子裏,等待著早飯的開始。
    帶著徒弟們和女主人一家一起吃了早飯,和他們一起到田地裏。今天是播種冬小麥的日子,田地裏的土都經過了精心的翻地,露出了黝黑而肥沃的土壤。這土壤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希望。
    有人在前麵用鐵鍁挖出一攏一攏的溝,溝壑整齊,深淺適中,這是播種的關鍵步驟。中間的人一手抱著裝著麥苗的盆,一手抓一把麥子,往溝裏麵撒種子。麥種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然後輕輕落入溝中,仿佛是大地的孩子們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後麵的人用鐵鍁或者用腳把土撥過來蓋住種子,動作熟練而輕柔,生怕驚擾了這些即將生根發芽的小生命。
    小桂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她想起了古人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種麥子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大自然的智慧和勞動人民的辛勤付出。從選種、翻地、播種,到灌溉、施肥、收割,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而眼前這十幾畝地,雖然麵積不大,但也凝聚了女主人一家的心血和希望。
    一畝地播種完,再放水漫灌這裏的地。水從溝渠中緩緩流淌過來,滋潤著每一寸土地,也滋潤著每一粒麥種。有了徒弟們的幫忙,女主人一家的十幾畝地一天就播種完成了。
    小桂站在田邊,望著眼前這片剛剛播種完的黑黝黝的土地,對身邊的藏族徒弟們說道:“再過六七天,這片土地上就會冒出綠油油的麥苗。這些麥苗可不簡單,它們會扛過冬日的寒冷,在下一個春天茁壯成長。到了四五月,麥苗就會抽穗,穗頭漸漸挺立起來,麥芒在陽光下閃著銀光。再過一個月左右,五六月的時候,麥穗就會變黃,沉甸甸的麥粒在風中搖曳,那是豐收的前奏。”
    “等到六到八月,就是收割的時候了。”小桂繼續說道,“農民們會拿著鐮刀,成捆成捆地把麥子割下來,然後堆放到打麥場上曬幹。曬幹後的麥子還要經過脫粒,把麥粒從麥稈上分離出來。最後,麥粒被裝進麻袋,有的上交公糧,有的賣掉換錢。自己家吃的麥子,就用碾子反複碾碎。一百斤的麥粒,大概能收到七八十斤的粗麵粉。這粗麵粉雖然口感稍粗糙,但營養豐富,是家常便飯的主角。”
    “若是想吃細麵,那就得費點功夫了。”小桂微微一笑,接著說,“要用石磨反複磨麵,磨出來的麵粉還要反複過篩。隻有過了細篩子的,才是真正的細麵。這種細麵口感細膩,適合做麵條、饅頭之類的精細麵食。不過,大多數家庭都是大部分吃粗麵,少部分留著給老人、孩子、孕婦吃細麵。粗細搭配,營養均衡,這就是生活的智慧。”
    徒弟們聽得入神,眼中閃爍著好奇和期待。他們想象著這片土地上即將發生的奇跡,從綠油油的麥苗到金黃的麥穗,再到香噴噴的麵粉,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希望和辛勤的汗水。
    朗傑忽然問:“師父,那這麥子也能入藥嗎?”小桂笑了,答道:“問得很好,這小麥自然也是能入藥的。先說這小麥仁,就是脫了麩皮的麥子。小麥仁在中醫裏可是個寶,它性涼、味甘,入心、脾、腎經。它能養心安神,對於心煩失眠、精神不寧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比如,你要是晚上睡不好覺,用小麥仁煮一碗粥,放點紅棗、桂圓,喝下去,說不定就能睡個好覺。而且,小麥仁還能益腎除熱,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也有一定的幫助。另外,它還能健脾養胃,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再說這小麥磨成麵粉,可以做成麵條、烙餅、饅頭、包子,這些可不僅僅是美食,它們在中醫裏也有藥用價值。比如麵條,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養胃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吃一碗熱乎乎的麵條,既暖胃又養胃。而且,麵條經過煮製,比較容易消化,適合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烙餅呢,性溫、味甘,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烙餅在製作過程中,由於使用了少量的油,口感比較酥軟,對於消化不良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烙餅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不同的餡料,比如蔥花、肉末等,既能增加營養,又能滿足味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饅頭和包子,它們也是性溫、味甘,具有養胃健脾、益氣補中的功效。饅頭經過發酵,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包子就更豐富了,可以根據不同的餡料,補充不同的營養。比如肉餡包子富含蛋白質和鐵,適合缺鐵性貧血的人;蔬菜餡包子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適合需要補充維生素和改善腸道功能的人。而且,饅頭和包子在中醫裏還可以用於治療一些疾病。比如,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可以用饅頭搭配一些健脾的中藥,如白術、茯苓等,製作成藥膳,既能補充營養,又能治療疾病。”
    小桂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啊,小麥的綠苗在古代也有入藥的記載。小麥綠苗性寒、味辛,無毒。它能除煩熱,療黃疸,解酒毒。《本草拾遺》裏提到,小麥苗可以‘主酒疸目黃,消酒毒暴熱’。《日華子本草》也說它能‘除煩悶,解時疾狂熱,退胸膈熱,並利小腸’。在《千金方》裏,還記載了一個用小麥苗治療黃疸的方子:把新鮮的小麥苗搗碎,絞取汁液,每次喝六七合,晝夜三四次,就能緩解黃疸的症狀。這說明小麥苗早已經被用來治療一些疾病了,它的藥用價值也不容小覷。”
    “所以啊,這小麥從麥子到麵粉,再到各種麵食,每一步都有它的藥用價值。我們不僅要了解種植小麥,還要學會利用小麥來養生治病。這可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
    徒弟們聽得都入了神,而朗傑和桑傑則是用常備的小本子和炭筆把小桂講的都記錄下來。他們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各種知識,從種植小麥的時節,到小麥的生長過程,再到小麥的藥用價值,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他們知道,這些知識不僅對他們當下的修行有用,更是他們日後行走江湖、濟世救人的基石。
    等見到小麥的麥苗和成熟的麥子,他們再把小麥畫上去。朗傑的畫風細膩,每一根麥苗都栩栩如生;桑傑則更注重整體的布局,他畫的麥田,仿佛能讓人聞到麥香。他們一邊畫,一邊討論著小麥的生長過程,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與大自然對話。
    麵條、包子、饅頭、烙餅,這些他們都在這一路上都吃過了,還都非常喜歡吃。這些麵粉做成的各種味道的美食,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味蕾,更讓他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煙火氣。記得有一次,他們在一個小村莊裏,吃到了一位老奶奶親手做的烙餅,那烙餅外酥裏嫩,香氣撲鼻,搭配上幾片自家醃製的鹹菜,簡直是人間美味。還有那次在集市上,他們嚐到了熱氣騰騰的包子,咬一口,湯汁四溢,鮮美無比。這些美食的記憶,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腦海裏。
    隻是之前並不清楚還能入藥。如今聽了小桂的講解,他們更覺得真是奇妙無比。仿佛世間萬物都可以入藥似的。朗傑忍不住感歎道:“師父,這小麥真是神奇啊!既能做成各種美食,又能入藥治病。這大自然真是神奇,連一粒小小的麥子都有這麽多的用途。”
    小桂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是啊,世間萬物皆有靈性。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就像這小麥,它不僅僅是一種糧食,更是一種藥材。它用自己的方式,滋養著我們的身體,守護著我們的健康。這正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我們作為修行者,需要去領悟和傳承的。”
    桑傑也點頭附和:“師父說得對。我們一路上學到的這些知識,不僅僅是關於小麥的,更是關於大自然的。我們要學會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與自然和諧相處。”
    小桂欣慰地看著徒弟們,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他們未來,他們一定會在濟世救人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