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桃林塞
字數:4523 加入書籤
當小桂帶著他的徒弟們踏上離開關中平原的路途時,他們回首望去,隻見田野裏的冬小麥已經破土而出,嫩綠的麥苗在秋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們揮手道別。
格桑,這個好奇心旺盛的孩子,瞪大眼睛看著這些冬小麥,心中充滿了疑問。她忍不住開口問道:“師父,這些冬小麥怎麽能在冬天生長呢?它們難道不怕寒冷嗎?下雪的時候,它們不會被凍死嗎?”
小桂微笑著看著格桑,耐心地解釋道:“格桑啊,這冬小麥之所以能夠過冬,是因為它有著特殊的適應能力。你看,它的葉子比較窄小,這樣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更好地保持體內的水分。而且,冬小麥的根係非常發達,能夠深入地下,吸收更多的養分和水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維持生命。”
格桑聽得入神,繼續追問道:“可是,師父,下雪的時候,雪不會把麥苗壓倒嗎?”
小桂笑了笑,回答說:“不會的,格桑。冬小麥的莖幹比較柔韌,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而且,雪覆蓋在麥苗上,就像給它們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起到了保溫的作用,讓麥苗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溫暖地生長。”
格桑恍然大悟,感歎道:“原來如此,這冬小麥可真是神奇啊!”
小桂點點頭,語重心長地說:“是啊,格桑。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生物,它們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生存之道。我們要善於觀察和學習,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
小桂笑著說道:“說到冬小麥,關中平原能夠種植冬小麥,其實是有其獨特的優勢的。關中平原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雖然寒冷,但氣溫相對較為溫和,平均氣溫在5c到5c之間。這種氣候條件使得冬小麥能夠在冬季進入休眠狀態,避免了極端低溫的凍害。而且,關中平原的土壤肥沃,以黃土為主,土壤結構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加上這裏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左右,非常適合冬小麥的生長。”“冬小麥能夠抵禦風雪、過冬後繼續生長,主要得益於它的生長習性和抗寒特性。冬小麥在秋季播種後,會經曆一段時間的低溫春化作用,這有助於其根係發育和養分積累。而且,冬小麥的幼苗具有很強的耐寒性,能夠在零下17c到19c的低溫下生存。在有積雪覆蓋的情況下,冬小麥甚至可以耐受零下20c的低溫。這種強大的抗寒能力使得冬小麥能夠在寒冷的冬季中存活下來,並在春季回暖後迅速恢複生長。”
“至於北疆地區,雖在零然也有部分地區可以種植冬小麥,但整體上並不適合大規模種植。北疆地區冬季漫長且寒冷,氣溫極低,通常下20c甚至更低。這種低溫環境使得冬小麥難以安全越冬,容易凍死。因此,北疆地區主要種植的是春小麥,春小麥在春季播種,避開了冬季的嚴寒,能夠在較短的生長周期內完成生長和收獲。”“
徒弟們聽了小桂的講解,紛紛點頭,對冬小麥的生長特性和種植條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也明白了,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決定了農作物的種植模式,因地製宜才是農業生產的智慧所在。
出了關中平原,小桂和莫珺、紫菀、莫三帶著徒弟們繼續向東走。一路上,他們穿過了廣袤的田野,跨過了潺潺的溪流,也經過了無數的村落。然而,無論他們走到哪裏,都未曾遇到過如此險要的地方。
一天,他們來到了一處關隘。隻見地勢陡然變得狹窄起來,兩側的山峰如刀削斧劈般直插雲霄,中間僅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道,勉強容得下一輛馬車通行。小桂抬頭望去,隻見關隘之上,一座雄偉的城樓巍然聳立,城樓上旌旗招展,獵獵作響。城門緊閉,兩旁的守衛手持長矛,目光警惕地掃視著來往的行人。
“這裏就是桃林塞了。”莫珺的聲音在小桂耳邊響起,帶著一絲肅穆,“素有‘雞鳴聞三省,關門扼九州’之稱,乃是進出關中的咽喉之地。”
小桂點了點頭,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畏。她聽說過桃林塞的大名,卻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親自踏上這片土地。她看向身旁的紫菀,隻見她的眼中也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桃林塞,乃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莫三在一旁緩緩開口,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知見證了多少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那我們現在要怎麽過去呢?”小桂的徒弟小明有些擔憂地問道,他看著那緊閉的城門,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放心吧,我們有通行令牌。”莫珺從懷中取出一塊令牌,遞給守衛。守衛接過令牌,仔細查看了一番,這才點了點頭,放他們通行。
穿過桃林塞,小桂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裏的景色與關中平原截然不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給人一種雄渾壯闊之感。他們沿著山路前行,不時能看到一些古老的遺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裏不僅有險峻的地勢,還有著豐富的曆史。”紫菀一邊走,一邊輕聲說道,“桃林塞自古以來便是軍事要塞,無數英雄豪傑在這裏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是啊,這裏見證了太多的曆史變遷。”莫三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追憶,“那些古老的城牆,那些斑駁的石碑,都在無聲地講述著過去的故事。”
他們繼續前行,來到了一處古跡前。隻見這裏有一座破舊的城門,城門上刻著“潼關”兩個大字。小桂走上前去,輕輕撫摸著那曆經風雨的城磚,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這裏就是潼關古城了。”莫珺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它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榮辱,是曆史的見證者。”
小桂點了點頭,目光落在城門旁的一塊石碑上。石碑上刻著一些文字,雖然已經有些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認出一些內容。她仔細閱讀著,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好奇。
“這裏還有一段傳說呢。”紫菀走上前來,輕聲說道,“相傳,潼關乃是女媧補天時遺落的一塊神石所化,因此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女媧補天?”小桂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傳說倒是有趣。”
“是啊,這傳說也給潼關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莫三笑了笑,目光卻落在遠處的山巒上,“不過,潼關不僅僅是一個軍事要塞,它還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
“文化魅力?”小桂有些疑惑。
“是啊,潼關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莫珺接過話茬,“這裏有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物,每一件都承載著一段曆史。”
他們繼續在潼關古城內漫步,欣賞著那些古老的建築。城內的街道狹窄而曲折,兩旁的房屋多為很多年前的建築,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小桂不禁被這裏的建築風格所吸引,她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與心血。
“這裏不僅有建築,還有美食呢。”紫菀突然開口,眼中閃過一絲期待,“潼關的醬菜可是遠近聞名。”
“醬菜?”小桂有些好奇。
“是啊,潼關醬菜選料考究,做工精細,色澤鮮潤,醬香撲鼻。”紫菀說著,仿佛已經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而且,潼關還有黃河鯰魚湯、牛肉煮饃等美食,每一樣都讓人回味無窮。”
“聽起來很不錯。”小桂咽了咽口水,心中不禁有些期待。
“走,我們去嚐嚐。”莫珺笑了笑,帶頭向一家飯館走去。
飯館的招牌上寫著“潼關老店”,看起來頗有年代感。他們走進店內,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不一會兒,店小二便端上了幾道特色菜肴。
“這是潼關醬菜。”店小二指著一盤色澤鮮亮的醬菜說道,“還有黃河鯰魚湯、牛肉煮饃。”
小桂夾起一塊醬菜,放入口中。隻覺得口感爽脆,醬香濃鬱,回味無窮。她不禁讚道:“果然名不虛傳。”
“這黃河鯰魚湯也是一絕。”莫珺嚐了一口湯,讚不絕口,“魚肉鮮嫩,湯汁濃鬱,真是美味。”
“還有這牛肉煮饃。”紫菀咬了一口饃,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饃香肉嫩,味道濃鬱,讓人回味無窮。”
“潼關不僅有美食,還有許多珍貴的藥材。”莫三突然開口,目光落在遠處的山巒上,“這裏生長著連翹、柴胡、黃芩等中藥材,都是當地的特色。”
“藥材?”小桂有些驚訝。
“是啊,潼關的自然環境獨特,非常適合中藥材的生長。”莫三點了點頭,“這些藥材在當地中醫藥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
“原來如此。”小桂點了點頭,心中不禁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敬意。
他們在潼關停留了幾天,欣賞著這裏的自然風光,品嚐著當地的美食,感受著這裏的曆史文化。小桂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感慨,這片古老的土地,不僅有著險峻的地勢,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魅力。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