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山桃與荊條

字數:6750   加入書籤

A+A-


    出了桃林塞,天氣愈加寒冷了。紫菀把大家的冬衣都取了出來,讓徒弟們都換上了棉襖。厚重的棉衣穿在身上,仿佛能抵禦住這刺骨的寒風,但寒意依舊從四麵八方滲了進來,讓人不禁縮了縮脖子。
    多吉和朗傑、桑傑他們反而覺得,這中原腹地的冬天並沒有藏地的冬天寒冷。他們仍然堅持每天跑步,打拳,練武,每天都生龍活虎地,所以並不覺得很冷。汗水順著他們的額頭滑落,浸濕了棉襖的內襯,但他們毫不在意,反而覺得這寒冷的天氣更能激發他們的鬥誌。
    在桃林塞外麵的山道旁邊,他們找到了側柏、山杏、山桃、荊條、酸棗、油鬆樹。這些樹木在寒冷的冬日裏顯得格外堅韌,枝幹上掛著一層薄薄的霜,像是大自然賦予它們的銀色鎧甲。
    小桂帶著徒弟們邊采摘,邊給他們講解這幾種中藥材。
    “這個是側柏。”小桂指著一株枝葉繁茂的側柏說道,她的聲音在寒風中顯得格外清晰,“側柏的葉和枝都能入藥,味苦、澀,性微寒。它能涼血止血,化痰止咳,還能生發烏發呢。你們看,這側柏的葉子,雖然在冬天也有些枯黃,但依然堅韌,就像我們的意誌一樣,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要堅韌不拔。”
    “那我們怎麽用它來治病呢,師父?”巴桑好奇地問道,他手中拿著幾片側柏葉,輕輕揉搓著,似乎想從這些葉片中探尋出更多的秘密。
    小桂微笑著點了點頭,耐心地解釋道:“側柏葉的炮製方法有好幾種。如果是用來清熱涼血、止咳祛痰,我們一般直接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粗梗及果實,篩去灰屑後就可以用了。但如果是為了止血,就需要製成側柏炭。把淨側柏葉放在鍋裏,用武火炒至表麵焦褐色,內部焦黃色,然後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涼透即可。這樣炮製後的側柏葉,寒涼之性會變得平和,止血效果更好。”
    巴桑聽得認真,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原來如此,那我們什麽時候會用到側柏葉呢?”
    “側柏葉的應用很廣泛。”小桂繼續說道,“比如吐血、衄血、便血、血痢、腸風、崩漏等出血症狀,都可以用側柏葉來治療。另外,它還能治療風濕痹痛、細菌性痢疾、高血壓、咳嗽、丹毒、痄腮、燙傷等疾病。不過,用的時候要注意用量和方法,以免引起不適。”
    巴桑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看向手中的側柏葉,仿佛已經看到了它們在藥罐中翻滾,化作一劑劑良藥,驅散病痛的場景。
    “師父,那山杏呢?”朗傑在一旁忍不住問道,他手中拿著幾顆山杏的果實,好奇地觀察著。
    “山杏的杏仁能入藥。”小桂接過朗傑手中的山杏,輕輕掰開果核,取出裏麵的杏仁,“山杏仁味苦,性溫,有小毒,但經過炮製後,毒性會大大降低,藥用價值很高。”
    “那怎麽炮製呢?”多吉也湊了過來,他對這些中藥材的炮製方法充滿了興趣。
    “山杏仁的炮製方法有好幾種。”小桂耐心地解釋道,“最常見的是燀苦杏仁。先把淨杏仁放在10倍量的沸水中略燙,至外皮微脹時撈出,用冷水稍浸,搓去外皮,然後幹燥,去種皮。這樣處理後的杏仁,毒性會降低,而且更利於藥效的發揮。”
    “還有炒苦杏仁。”小桂繼續說道,“把燀過的苦杏仁放在鍋裏,用文火炒至表麵微黃色,取出放涼。用時搗碎即可。炒製後的杏仁,苦味會稍微減輕,藥性也會更加溫和。”
    “另外,還有麩炒苦杏仁。”小桂補充道,“把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時投入杏仁,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100kg杏仁,用麩10kg。這種方法可以使杏仁的藥性更加緩和,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徒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仿佛已經掌握了這些中藥材的精髓。
    “那我們什麽時候會用到山杏仁呢?”桑傑好奇地問道,他手中拿著一顆杏仁,輕輕咬了咬,苦澀的味道讓他不禁皺了皺眉。
    “山杏仁主要用於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小桂說道,“比如咳嗽氣喘、喉痹、腸燥便秘等症狀,都可以用山杏仁來治療。不過,因為山杏仁有小毒,所以使用時一定要謹慎,嚴格控製用量。而且,孕婦和體質虛弱的人要慎用。”
    徒弟們聽了,都認真地記在心裏。他們知道,這些中藥材雖然看似普通,但經過精心炮製後,卻能發揮出巨大的藥用價值,幫助人們驅散病痛,恢複健康。
    小桂帶著徒弟們繼續在桃林塞外的山道上前行,一邊走一邊給他們講解著各種中藥材的藥用價值和炮製方法。在一片山坡上,他們看到了幾株山桃樹,枝頭雖然已經沒有了果實,但那幹枯的樹枝上依然殘留著一絲生機。
    “這個是山桃。”小桂指著一株山桃樹說道,“山桃的花、葉、仁都能入藥。桃花能活血通便,桃葉能清熱解毒,桃仁能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我們怎麽炮製山桃呢?”巴桑好奇地問道,他手中拿著幾片山桃的葉子,輕輕揉搓著。
    “山桃的炮製方法因部位而異。”小桂耐心地解釋道,“桃花一般在春季采摘,曬幹後即可使用。桃葉也是在夏季采摘,洗淨後曬幹備用。而桃仁的炮製則稍微複雜一些。”
    “桃仁的炮製方法是這樣的。”小桂繼續說道,“首先,要將桃仁放入盆內,用開水浸泡5到10分鍾,直到桃仁的皮鼓起。然後,用手輕輕去皮,或者用兩塊木板擦去皮。接著,用清水將桃仁洗淨,撈起後濾幹水分,曬幹。最後,用文火將桃仁炒至焦黑斑點即可。”
    “為什麽要用開水浸泡呢?”朗傑不解地問道。
    “因為桃仁的皮比較難去除,用開水浸泡可以讓皮更容易脫落。”小桂解釋道,“而且,浸泡後的桃仁更容易曬幹,也更利於保存。”
    “原來如此。”徒弟們聽了,都點了點頭,認真地記在心裏。
    “說到桃花,你們知道桃紅四物湯嗎?”小桂突然問道。
    “桃紅四物湯?”徒弟們麵麵相覷,顯然不太了解。
    “桃紅四物湯是一種非常著名的中藥方劑。”小桂說道,“它是由四物湯加桃仁和紅花組成的。四物湯本身就有補血調經的功效,而桃仁和紅花則能活血化瘀,所以桃紅四物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兼有血瘀症的病症。”
    “桃紅四物湯的組成是這樣的。”小桂詳細地解釋道,“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桃仁和紅花。其中,當歸和川芎能補血行氣,白芍和熟地黃能養血滋陰,桃仁和紅花則能活血化瘀。這幾種藥材配伍在一起,既能補血,又能活血,相得益彰。”
    “桃紅四物湯的功效非常廣泛。”小桂繼續說道,“它可以用於治療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產後瘀血腹痛等婦科疾病,還能治療冠心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病症。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桃紅四物湯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
    “桃紅四物湯的知名度很高。”小桂說道,“它在中醫領域被廣泛應用,許多中醫名家都對其讚不絕口。在古代,桃紅四物湯就被用於治療各種血瘀症,至今仍然是中醫臨床常用的方劑之一。而且,桃紅四物湯的配方也經常被用於現代藥膳和保健品中,比如桃紅四物湯燉烏雞、桃紅四物湯泡酒等,深受人們的喜愛。”
    “這麽神奇?”徒弟們聽得目不轉睛,眼中充滿了驚歎。
    “當然。”小桂點了點頭,“不過,使用桃紅四物湯時也要注意一些禁忌。比如孕婦禁用,經期女性慎用,體質虛弱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使用前最好谘詢專業的中醫師,以確保安全有效。”
    徒弟們聽了,都認真地記在心裏。他們知道,這些中藥材和方劑雖然神奇,但也需要謹慎使用。
    小桂帶著徒弟們繼續在桃林塞外的山道上前行,陽光透過稀疏的樹梢灑在他們身上,暖烘烘的。他們已經走了一段路,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興奮和好奇,絲毫沒有疲憊的跡象。
    “師父,前麵是什麽?”巴桑指著前方一片茂密的灌木叢問道。
    小桂停下腳步,目光落在那片灌木叢上,微微一笑:“那是荊條。”
    “荊條?”徒弟們麵麵相覷,顯然不太熟悉這個名字。
    “荊條,學名荊芥,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材。”小桂走上前去,輕輕折下一根荊條的枝條,遞到徒弟們麵前,“它的藥用價值可不小。”
    “它有什麽用呢?”朗傑好奇地問道,接過荊條枝條,輕輕嗅了嗅,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荊條的性味辛、微溫,歸肺經、肝經。”小桂耐心地解釋道,“它可以解表散風、透疹、止血,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中藥材。”
    “聽起來很厲害啊。”多吉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確實如此。”小桂繼續說道,“荊條的炮製方法也很多樣,不同的炮製方法可以讓它的藥性發生變化,從而更好地發揮其藥用價值。”
    “那我們怎麽炮製荊條呢?”巴桑迫不及待地問道。
    “荊條的炮製方法有好幾種。”小桂說道,“首先,要將荊條的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洗淨後稍潤,切段,曬幹。這就是生荊條,主要用於解表散風。”
    “如果要用於止血,就需要製成荊芥炭。”小桂繼續說道,“將荊條段放在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麵黑褐色,內部焦褐色時,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幹即可。炒製後的荊條,辛散作用減弱,止血功效增強。”
    “另外,還有炒荊條。”小桂補充道,“將荊條段放在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炒製後的荊條,氣味稍弱,微具焦香氣,祛風理血的作用更好。”
    “還有蜜製荊條。”小桂說道,“將荊條咀與蜂蜜拌勻,略潤後,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500克荊條,用煉蜜120克。蜜製後的荊條,甘味增加,能緩和藥性,增強健脾開胃的作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哇,原來荊條有這麽多炮製方法。”徒弟們聽了,都驚歎不已。
    “是啊,中藥材的炮製是一門大學問。”小桂說道,“不同的炮製方法,可以讓藥材的藥性發生變化,從而更好地發揮其藥用價值。”
    “那荊條具體能治療什麽病呢?”桑傑好奇地問道。
    “荊條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小桂說道,“它可以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風疹、瘡瘍初起等症狀。比如,外感風寒時,常與防風、羌活等同用,增加疏風散寒作用;外感風熱時,常與連翹、薄荷、桔梗等同用,具疏風清熱作用。”
    “另外,荊條還能透疹解毒。”小桂繼續說道,“比如麻疹透發不暢時,常與西河柳、蟬衣、薄荷、牛蒡子等同用,能透疹解毒。產後血暈時,炒荊芥可用於產後出血過多,頭暈目眩等症狀。”
    “還有止血的功效。”小桂補充道,“荊芥炭可用於崩漏、便血等出血症狀。配伍其他止血藥,如槐花炭、升麻炭,效果更佳。”
    徒弟們聽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經看到了荊條在藥罐中翻滾,化作一劑劑良藥,驅散病痛的場景。
    “師父,那我們什麽時候會用到荊條呢?”巴桑問道,手中依然拿著那根荊條枝條,輕輕揉搓著。
    “荊條的使用非常廣泛。”小桂說道,“在我們日常的行醫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使用荊條的情況。比如,有人感冒發熱,頭痛難忍,我們就可以用荊條來疏風解表;有人皮膚瘙癢,風疹頻發,我們也可以用荊條來祛風止癢。”
    “原來如此。”徒弟們聽了,都點了點頭,認真地記在心裏。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裏。”小桂看了看天色,說道,“天色不早了,我們回去吧。這些藥材你們都收好,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用上了。”
    徒弟們紛紛點頭,小心翼翼地把采摘的藥材收好,跟著小桂往回走去。他們心中充滿了對這些中藥材的敬畏和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它們在未來的日子裏,為人們帶來健康和希望。
    “師父,這些藥材真的能治好很多病嗎?”朗傑忍不住問道。
    “當然。”小桂微笑著說道,“隻要我們用心去研究,用心去運用,這些藥材一定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它們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藏,隻要我們善加利用,就能為人們帶來健康和幸福。”
    徒弟們聽了,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們知道,這些中藥材雖然看似普通,但經過精心炮製後,卻能發揮出巨大的藥用價值,幫助人們驅散病痛,恢複健康。
    “師父,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巴桑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決心。
    “我相信你們。”小桂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他們身上,拉長了他們的身影。小桂帶著徒弟們緩緩前行,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