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振興醫館的妙招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在京城的女子醫館裏,陽光透過雕花的木窗灑在案幾上,映照出一片溫暖的光影。莫珺和小桂正坐在案幾前,仔細翻看著海東青從藏地醫館捎來的賬冊。這本賬冊雖薄,卻承載著藏地醫館的點滴進展與努力。
小桂輕輕翻開賬冊,目光在一行行整齊的字跡間遊走。她輕聲說道:“第一年的時候,藏地醫館還沒完全建好,收入自然少得可憐。如今雖然已經落成,但畢竟麵積大,病患還不夠多,所以這前三個月還是虧損的。”莫珺點了點頭,接過賬冊,目光落在虧損金額一欄,微微皺眉:“不過好在虧損的金額越來越少了,這說明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她們又仔細查看了藥材儲備情況。莫珺指著賬冊上的幾個藥材名稱,說道:“藏地醫館的貝母和雪蓮儲備很充裕,這些藥材在其他醫館可能正缺呢。”小桂點了點頭,又看向另一欄:“而藏地醫館現在正缺黃芪和當歸,這些藥材在我們這裏倒是不難找。”
兩人商量片刻,莫珺拿起筆,在賬冊的空白處寫下了幾行字:“將藏地醫館多餘的貝母和雪蓮調劑到江南醫館和嶺南醫館,那裏濕氣重,正需要這些藥材。而藏地醫館所需的黃芪和當歸,從我們這裏調配過去,確保他們能及時用上。”小桂點了點頭,說道:“這樣就能滿足彼此的需要,讓醫館之間的資源更加均衡。”
莫珺輕輕合上賬冊,感慨道:“多虧了娘親子璐教的現代表格統計法,這些賬冊雖然名字叫賬冊,但其實很薄,條理清晰,一目了然,很容易看懂。”小桂也點了點頭:“是啊,她把複雜的賬目簡化成表格,不僅節省了紙張,還方便我們快速了解情況,做出決策。”
她們將賬冊小心收好,準備寫信給藏地醫館的多吉,告知他調劑藥材的安排。信中,她們還附上了幾句鼓勵的話語,希望藏地醫館的眾人能繼續努力,讓醫館的經營越來越好。
窗外,京城的春風吹過,帶著一絲花香。莫珺和小桂對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對藏地醫館的期待。她們知道,雖然路途遙遠,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醫館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想到藏地的特殊性,小桂和莫珺不禁皺起了眉頭。那片廣袤的土地上,人群不夠聚集,信息也極為分散。醫館雖已建成一年多,但或許仍有許多牧民並不知曉,甚至心存疑慮,不願意到醫館看病。她們深知,隻有讓更多人了解醫館,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為藏民們帶來福祉。
“要不這樣吧,”小桂沉吟片刻,抬起頭來,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我們寫封信給多吉,讓他們安排人演一些劇。就像咱們小時候看的那些街頭戲一樣,用生動的情節吸引大家。”
莫珺眼前一亮,點頭道:“對啊,用戲劇的形式演示給大家看,如果生孩子時不注意,就會難產大出血,有生命危險。這樣能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到醫館的重要性。”
小桂繼續說道:“我們可以讓他們演一出戲,先是描繪一位孕婦在家中分娩,由於缺乏專業的接生知識和醫療條件,結果難產大出血,情況危急。然後,再演另一出戲,同樣是孕婦分娩,但這次是在醫館,有大夫和助產婆的專業護理,順利誕下嬰兒,母子平安。”
莫珺一邊聽,一邊在紙上飛快地記錄著:“這樣對比鮮明,能讓牧民們清楚地看到醫館的優勢。而且,我們還可以在戲裏加入一些藏族的傳統習俗,讓他們更有代入感。”
小桂點了點頭,又補充道:“對了,還可以讓大夫們在戲後給大家講解一些孕期保健的知識,比如孕婦應該注意什麽,分娩時應該怎麽做,等等。這樣既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又能傳播實用的知識。”
兩人邊討論邊把這些建議詳細地寫下來,字跡工整,條理清晰。她們想象著這些戲劇在藏地的村落和牧場上演,牧民們圍坐在一起,聚精會神地看著,臉上露出驚訝和認同的表情。她們相信,通過這樣生動的方式,一定能打動牧民們的心,讓他們願意走進醫館,接受專業的醫療護理。
寫完信,小桂和莫珺又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將信紙小心地折好,放入信封。她們知道,這封信承載著她們的希望和努力,也承載著藏地醫館未來的可能。她們期待著多吉收到信後,能將這些建議付諸實踐,讓更多藏民受益。
窗外,陽光灑在京城的街道上,暖意融融。小桂和莫珺對視一笑,心中充滿了期待。她們相信,隻要用心去做,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幾天後,天空湛藍如洗,陽光灑在藏地醫館的庭院裏,暖意融融。多吉站在醫館的門口,望著遠方的雪山,心中滿是期待。就在這時,一隻矯健的海東青從天邊飛來,帶著京城女子醫館小桂和莫珺寫來的信。海東青輕盈地落在多吉的肩頭,他輕輕撫摸著它的羽毛,眼中閃過一絲感激。
多吉小心翼翼地從海東青的腿上取下信封,拆開信紙,一行行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當他看到關於藥材調劑的內容時,臉上不禁露出欣喜的笑容,情不自禁地握緊了拳頭。他知道,這些藥材的調配將極大地緩解醫館的燃眉之急,也讓醫館的運營更加順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繼續往下看,多吉的目光落在小桂和莫珺給他提的建議上。他的眼睛一亮,心中湧起一股溫暖與敬意。“這麽好的主意,真是不愧是神醫。”他喃喃自語,仿佛能看到小桂和莫珺在京城女子醫館中認真思考、精心謀劃的模樣。
第二天清晨,醫館的庭院裏彌漫著清新的草木香氣,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多吉早早地召集了醫館的眾人,包括大夫、護理員和幫忙的藏民們。他站在眾人麵前,手中拿著那封信,臉上帶著自信而堅定的神情。
“各位,”多吉的聲音清朗而有力,“我們收到了京城女子醫館小桂和莫珺的來信。她們不僅幫我們解決了藥材調配的問題,還給我們提了一個非常棒的建議。”
他頓了頓,環顧四周,看到眾人眼中閃爍的好奇與期待,接著說道:“她們建議我們安排人去演一些劇,通過戲劇的形式,向牧民們展示醫館的重要性。比如,演示一位孕婦在家中分娩時的危險,以及在醫館分娩時的安全與便利。這樣的形式喜聞樂見,能讓牧民們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觀點。”
眾人紛紛點頭,眼中露出認同的神情。一位年輕的護理員忍不住問道:“多吉,你覺得這個辦法能行嗎?”
多吉微微一笑,目光堅定:“當然能行。我知道,改變群眾的觀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這種生動的形式一定會讓大家更容易接受。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實際行動讓他們看到醫館的好處。”
他環顧四周,繼續說道:“我會安排人去準備劇本,挑選演員。我們不僅要演得生動,還要演得真實,讓牧民們感同身受。我相信,隻要我們用心去做,一定能打動他們的心。”
眾人被多吉的話語感染,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決心與希望。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戲劇的演出,更是他們為藏民們帶來健康與希望的開始。
幾天後,醫館的後院熱鬧起來。年輕的藏民們在多吉的指導下,認真排練著劇本。他們雖然沒有專業的表演經驗,但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台詞都充滿了真誠。多吉在一旁不時地指導,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終於,演出的日子到了。醫館的庭院裏擠滿了前來觀看的牧民,他們帶著好奇與期待,圍坐在場地中央。隨著鑼鼓聲響起,戲劇正式開始。演員們生動地演繹著每一個情節,從孕婦的痛苦到大夫的精心護理,從危險的難產到母子平安的喜訊,每一個細節都讓觀眾們感同身受。
演出結束後,多吉走上前,用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向牧民們講解醫館的優勢和孕期保健的知識。牧民們聽得認真,不時點頭,眼中露出認同與感激。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牧民開始走進醫館,他們看到了醫館的專業與用心,也感受到了大夫們的溫暖與關懷。藏地醫館,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多仁和卓瑪在醫館後麵申請了一套小房子,這是她們共同的小天地。房子雖不大,但布置得溫馨而舒適,充滿了家的氣息。她們的家人從各自的部落趕來,為她們操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婚禮上,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歡聲笑語回蕩在山穀之間。多仁身著傳統的藏族婚服,頭戴精致的頭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卓瑪身穿傳統藏族婚服,溫婉可人,兩人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正式圓房。
婚禮結束後,多仁和卓瑪便開始了甜蜜的婚後生活。她們互相照顧,互相扶持,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多仁常常在清晨為卓瑪準備一碗熱騰騰的酥油茶,而卓瑪則會在傍晚為多仁準備好一頓豐盛的晚餐。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如今,她們正期待著新生命的到來,為這個小家增添更多的幸福與希望。
與此同時,朗傑和桑傑這對兄弟也開始了自己的愛情故事。不知從何時起,朗傑的目光開始頻繁地落在支援醫館的小武大夫身上。小武大夫來自漢地,溫柔聰慧,舉止優雅,她的醫術精湛,對待病患總是耐心細致。朗傑被她的氣質所吸引,開始主動接近她,為她采摘新鮮的野花,幫她整理藥材,甚至在她忙碌時遞上一杯熱茶。他的舉動雖不張揚,卻滿是深情。
桑傑則將目光投向了格桑。格桑是醫館裏一位年輕的藏族姑娘,她活潑開朗,笑容甜美,是大家眼中的開心果。桑傑常常在格桑忙碌時,悄悄為她準備好她喜歡的點心,或者在她疲憊時,幫她分擔一些工作。他的眼神中滿是溫柔,他的舉動也漸漸引起了格桑的注意。
兄弟倆都長高了,豐神俊朗,劍眉星目,眉宇間透著藏族男子的英氣,卻又多了幾分書卷氣和儒雅沉穩的氣質。他們常常並肩而行,引得不少藏族姑娘投來羨慕的目光。然而,他們卻都心有所屬,將滿腔的愛意傾注在自己心儀的女孩身上。
朗傑和桑傑的攻勢並不急切,而是如同潺潺溪流,潤物無聲。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一點一滴地表達著心中的情感。小武大夫和格桑也漸漸感受到了他們的真心,眼神中開始流露出一絲柔情。
在藏地的這片土地上,愛情如同盛開的格桑花,悄然綻放,卻又熱烈而真摯。多仁和卓瑪的幸福生活,朗傑和桑傑的甜蜜追求,都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編織成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卷。
喜歡花妖小桂請大家收藏:()花妖小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