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燒烤大會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岸上眾人見狀,不由得齊聲驚呼。
電光火石間,隻見一片木板被甩入湖中,緊接著一道灰影淩空躍起。那人眼看就要墜入湖麵,卻在木板上輕輕一點,借力又向前飛出丈許,左臂一探,已將那名侍衛抱住。
兩人身形下墜之際,那人竟在怪物頭頂一踏,帶著侍衛向岸邊飛掠而回。待要再次墜落時,又在木板上一點,人已穩穩落在岸邊。
一時間,湖畔鴉雀無聲,眾人皆被這灰衣人的精妙身法所震撼。半晌,才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
這灰衣人正是腐木和尚。他將侍衛輕輕放下,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女施主,方才多有冒犯。”
那女侍衛這才回過神來,連忙拜謝救命之恩。她自認為武藝不俗,卻知縱使再苦練百年,也難及這和尚十之一二。
耶律朵朵快步上前,盈盈下拜:“多謝大師出手相救。”
腐木連忙側身避讓:“師奶如此大禮,折煞小僧了。”
劉軒遠遠望著腐木,心中感慨萬千。穿越過來後,他對這個世界的武學一直心存輕視,認為華而不實,遠不如自己在軍中練就的殺人技。
今日親眼目睹腐木的身手,劉軒方知自己見識淺薄。想起曾對花萬紫誇口——若是生死相搏,腐木等五名和尚圍攻自己,也能擊殺兩人後全身而退。劉軒不禁臉上發燒。
雲朵亦是暗自心驚。那日以一敵五,與朽木等僧人切磋武藝,雖知腐木未盡全力,卻萬萬沒想到,這和尚的武藝,竟然精湛如斯。
適才那一場人獸角力,雖未能將那怪物拖上岸來,反倒傷了二十餘名士兵,但眾將士眼見那怪物險些命喪當場,心中對它的懼意已消了大半。
雖然功虧一簣,但劉軒並未沮喪,他已經想好了抓捕怪物的方法。
回到軍帳中,劉軒再次拿起筆,畫了起來。這次,除了更加堅固的絞盤,他還畫了一張弩車的圖紙,劉軒打算結合前世的捕鯨手段,去獵殺湖中的這些怪物。
劉軒將圖紙繪畢,當即喚來兩名親信,將一份送往樓蘭城,命城中工匠專司打造絞盤;另一份速遞玉門關,著漢人工匠趕製弩車與捕鯨叉。
這樣分別建造,既可節省時日,又能各展所長。樓蘭工匠雖能製絞盤,卻終究不及漢人工匠精通機括之術。那弩車構造精妙,漢人工匠世代研習弩箭之術,造詣自然精深。況且中原冶鐵之法,也較西域更為先進。
在籌備器具之際,劉軒早已命人四處采買鹽巴與木炭,顯是存了要將這龐然巨物烹作珍饈的念頭。
轉眼半月已過。這一日,所需物件終於齊備。湖畔布置較之上次更為周詳:四架弩車分列岸邊,其上架設的標槍粗如兒臂,槍頭倒鉤森然,一旦射入怪物身軀,便可借絞盤之力將其拖拽上岸。另有二百精兵手持魚叉,嚴陣以待。
隨著那特製魚鉤被投石車拋入湖心,在場眾人無不屏息凝神,既懷期待,又存忐忑。湖風拂過,鐵鏈輕輕作響,卻不知那水中怪物何時再現。
水中怪物果然“不負眾望”,不多時便咬住了魚鉤。但聽絞盤“嘎吱”作響,鐵鏈漸漸繃緊,那龐然大物被一寸寸拖出水麵。待其身形初現,四台弩車同時發難,但見寒光閃過,四支精鐵標槍拖著繩索,已深深沒入怪物身軀。
這怪物雖奮力掙紮,卻敵不過眾人合力,終被拖上岸來。霎時間,箭如雨下,帶有血槽的特製魚叉呼嘯而至,火槍轟鳴,更有手榴彈在怪物身上炸開團團火光。
細看之下,這怪物比先前所見更為龐大,足有五丈餘長。待其完全上岸,四下將士不禁歡呼雷動。唯有朽木等僧人避至一旁,雙手合十,連誦數聲“阿彌陀佛”,麵露慈悲之色。
確認那怪物徹底死透後,劉軒立即下令士兵們開始分解這龐然大物。
士兵們手持利刃,將那怪物的肉一塊塊割下,足足幹了一整天,才把肉都剔幹淨。最後剩下那副巨大的骨架擺在湖邊,看著仍然讓人心裏發毛。
為了確保安全,劉軒先讓人找來十幾條“大黃”試吃。早上喂下去,到了晚上這些狗子還活蹦亂跳的,證明這肉確實沒毒。
雖然知道能吃,但估計味道也不會太好。劉軒前世當雇傭兵時吃過鯨魚肉,在非洲還嚐過大象肉,那些大型動物的肉都又柴又腥,難吃得很。
但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肉類是絕不能浪費的。大部分肉,被熏曬成肉幹,留著當軍糧。
前世人們熱衷的燒烤,其實是最原始的烹飪手段。晚上大夥兒在湖邊搞了個燒烤大會,用最原始的方法烤這些怪物肉。劉軒還特意讓人先把肉焯過水,去去腥味。
劉軒本想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留”這套說辭,忽悠那些和尚也來嚐嚐。可平時對他言聽計從的和尚們,這會兒全都裝聾作啞,閉著眼睛念經,死活不肯破戒。
接下來,士兵們用同樣的方法繼續獵殺這些“水怪”。這些怪物似乎並不聰明,明明每天都有同類被捕,它們卻依然前赴後繼,不斷上鉤。
漸漸地,士兵們的手法越來越嫻熟,已經不再需要動用火器,僅憑魚叉和弓箭就能輕鬆捕獲。眾人分成兩撥,一撥負責捕獵,一撥專門製作肉幹,配合得天衣無縫。
劉軒見此地已無需自己坐鎮,便留下兩個步兵營繼續狩獵,自己則帶著其餘人馬啟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哈密。
三日後,眾人抵達哈密。這座小城坐落在一片綠洲之中,人口不過數千,顯得格外寧靜祥和。沈雲飛僅派駐了一個營的兵力在此駐守,維持城中秩序。
劉軒並未率軍入城,而是命軍隊沿孔雀河畔安營紮寨。當前剛入秋,綠洲上芳草菲菲,野花點綴其間,與遠處茫茫大漠形成鮮明對比,別有一番塞外景致。
安頓妥當後,李二狗親自搬來幾個青黃相間的圓果子,恭敬地放在案幾上,說道:“陛下,此乃本地特產,果肉香甜,汁水豐盈,請陛下和兩位娘娘品嚐。”說著又補充道:“隻需如西瓜般剖開便可食用。”
花萬紫輕撫果皮,好奇問道:“這果子還是第一次看到,叫什麽名字?”
李二狗躬身答道:“回娘娘,此果隻在哈密一帶種植,別處並沒有,也沒有正式的名字。”
劉軒微笑道:“以後,就叫它哈密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