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間奏·趙淑貞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療養院事件結束後,趙淑貞得到了兩種補償。
上麵對於她在療養院的調令持懷疑態度,因為調令有異常,趙淑貞並未麵臨被批鬥的場麵,也沒有“犯錯誤”。
在附近的警察局做完筆錄,女警告知趙淑貞要對這件事進行保密。那個年代的保密事項很多,趙淑貞接觸的不多,但國家高於一切。既然不讓說,這件事她會爛在肚子裏。
事後,趙淑貞仍舊選擇出國深造。
醫學這門課程太深奧了,需要不斷學習。能夠繼續進步,當然要選擇進步的機會。
在這之前,她回了一趟廈門。
倒不是對任教的學校有特殊感情,而是想找找當年賣東西的地攤,看看還有沒有那張照片相關的東西。
照片本身沒有任何文字記錄,那隻是一張證件照。照片上麵的人穿著不知道隸屬於哪一派的軍裝,看起來很年輕。
趙淑貞當時隻是逛地攤,裏麵賣的東西琳琅滿目,有很多做舊的裝飾品。這些貨大多是工藝製品,也有一些不清楚來曆的。
人類總有辦法搞到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趙淑貞當時對一個做舊的筆記本很感興趣,裏麵是別人做的剪貼手簿。風格混雜,有英文、日文、中文內容都有。有價值的東西不多,這張相片就夾雜在裏麵。
而且不止一張。
除了趙淑貞經常看的那張,還有幾張同類型的相片。也是證件照,都穿軍裝。
大多照片都受潮了,看不清麵貌,包括趙淑貞格外重視的這張。因為受潮,有半張臉看不太清。
那天趙淑貞並未看清張海桐的臉。療養院當時采光沒那麽好,張海桐離得遠,還戴著帽子。
當時她沒反應過來張海桐叫那個名字。
事後想起來,再拿出照片一看,忽然福至心靈。
這張照片既然出現在廈門,趙淑貞便打算回去看看。結果自然一無所獲。
這麽多年過去,距離這套軍裝可能存在的時間已經太久。廈門早就變了許多模樣,再也無處追尋。
趙淑貞沒有忘記,療養院相關內容都要保密。這意味著她不可能大張旗鼓尋求幫助。
如果導師馬修說的那個張海桐和她見得這位張海桐是同一個人,這幾年可以發掘的東西就太多了。
趙淑貞坐在旅館房間裏,將照片擺在床邊的小圓桌上。
天光落在這一小塊地方,將照片上年輕人的麵容照的清晰了一些。她還記得當時張海桐的樣子,看久了,兩張臉的重合度很高。
幾乎一模一樣。
趙淑貞將照片放進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裏。
她的檔案並未跟隨調令遷移。在青海的這段日子裏,趙淑貞的檔案仍舊放在當時任教的學校。
等學校辦好手續,她就會飛往英國。
她要跟馬修交流一下自己的發現。
然而等趙淑貞到英國時,得到的卻是導師的死訊。
馬修的妻子說,在趙淑貞回國半年後,馬修就壽終正寢了。他是在睡夢中離去的,毫無痛苦。
放在中國來講,這是喜喪。
他的家人沒有特別悲傷。人到老了,能這樣離開人世,實在是上天眷顧。
馬修的妻子說:“這是他讓我交給你的東西。那幾天他總是在書房走來走去,我給他送茶的時候能感覺到房間裏焦躁的氣氛。”
“沒多久,他就把這個箱子拿出來。告訴我如果趙還回來英國,就把這個交給你。”
說完,馬修的妻子帶著趙淑貞去往書房,從書桌最下麵的櫃子裏拿出一個妝奩大小的盒子。盒子上掛著一把密碼鎖。
上麵雕刻著龍頭花紋,兩側各有一個小型轉輪。轉輪上刻有漢字,代表天幹地支。這種在中國叫做字碼鎖,算是古代版密碼鎖。隻有將兩側轉輪轉到正確的漢字組合,才能打開鎖頭,拿取盒子裏的東西。
這種字碼鎖流行於清晚期到民國,一般被大戶人家用來鎖珠寶首飾等珍貴物品。
因為連年戰亂和國內動蕩,能夠保存完整的字碼鎖非常少。流落在外還能正常使用的更少。
且字碼鎖花紋大多象征吉祥,多是雕刻獅頭、虎頭、佛像乃至福壽紋、葫蘆紋等意象。龍紋非常少見,十分稀有。
馬修這把太新了,也不像中國本土手藝鑄造。大概率是一把仿製品。那個龍紋大概率出自導師的刻板印象,畢竟在他能接觸到的封建時代裏,龍仍舊象征著君主,也是中國人在外經常展露的一種紋樣。
大概是出於對另一個文明的敬重,仿製的時候用的也是龍紋。
馬修的妻子說:“密碼是他和你交流中國文化那一天,據說馬修和你講了很多早年在東亞的故事。”
“按照那天的日期,你可以推斷出相應組合。”
說完,這位女士也有點傷心。但還是體麵的問:“趙,你千裏迢迢而來,有租到公寓嗎?”
趙淑貞用英語說暫時沒找到。
馬修的妻子點頭。她表情很少,看起來比較冷淡。事實上並非如此,她看著眼前這個中國姑娘,邀請道:“不介意的話,就住我家吧。馬修說過,他在書房的東西你可以隨意翻看。這是他對學生最後的幫助。”
趙淑貞並未拒絕。
在這裏,她發現馬修留下來的許多信件。有一部分來自美國,署名為“考克斯·亨德利”。
這人馬修介紹過,他有一個中文名,叫做裘德考。早年在中國境內做傳教士,後來又做起了古董生意。
馬修不太喜歡這個人,因為從客觀上講,他就是個古董盜賊。但因為在廈門的經曆,和裘德考有了聯係。
趙淑貞回國後,曾經打聽過這個人。發現這個裘德考幹了不少爛事兒。當年長沙槍斃大批盜墓賊,就有他的手筆。
為了黑吃黑,他反手把那些“供貨商”都獻祭了。
根據這件事,趙淑貞又往深處查過。但一無所獲。許多東西好像被憑空抹去,又增添一些看似合理的資料。裏麵涉及到叛國和間諜等敏感話題,查起來難如登天。
她找不到想要的真相。
如此困頓多年。
多年以後,趙淑貞仍舊在青海這片土地上執教。直到死亡之前,她依舊在想那些事。
生命幾乎橫跨一個世紀而不老的年輕人,神秘的戰國帛書案。來自廈門的軍裝照片。
這些意味著什麽呢?
然而文件的保密期一直沒過,似乎有人要將這件事隱瞞到天荒地老。每當她露出一點苗頭,走通某一條路,就會發現四周再次堵上了牆。
青絲變白發,趙淑貞已然明白這是一個不能窺探的秘密。就像當年她在療養院采集到的血樣,同樣擁有不可提及的奧秘。
當年直接指揮療養院搜捕的那位名叫郭華的領導即將來到生命盡頭時,特意叫趙淑貞去醫院。
她後來回國沒有進入大型醫院坐診,卻成了郭華的“私人醫生”。兩人私交甚密,趙淑貞卻覺得他對自己的厚待更像戰爭年代共同守護某個絕密信息的戰友。
彼時快奔五的趙淑貞站在床邊,與這位郭先生聊了很多。最後,郭華說:“好好享受退休的日子吧,淑貞。”
“你的孩子還要享受你的餘蔭。”
說完,郭華拍了拍她的手,漸漸睡去。
趙淑貞知道,他在告訴自己,有些事不要再去追尋。她隻是一個學者,郭華走後,如果再繼續想這些事,麵對的東西恐怕不是她能應付的。
趙淑貞很聽勸。
郭華去世後不久,趙淑貞辦理退休。不知出於什麽心態,就像圍棋裏的先輩留下的殘譜一般。她好像仍舊抱有希望。
於是,她在辦公室的廢棄檔案裏留下了一張照片複印件,並用鉛筆在上麵寫下自己知道的部分信息。
剩下的,都交給時間和命運。
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有人發現這個秘密,接替她的步伐,繼續尋找真相。
這本廢棄檔案,被趙淑貞命名為j001。
幾年後,趙淑貞病逝於青海,享年五十一歲。
